2017年高中地理必修1考试卷(湘教版21份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年高中地理必修1考试卷(湘教版21份带答案)》 共有 2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A卷 课内练习 时间:15分钟 满分:40分 一、选择题(共24分)‎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聚落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聚落的分布特征是(  )‎ ‎①聚落规模大 ②聚落规模小 ③呈团块状分布 ④呈带状沿河分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该地区河网密布,耕地破碎,聚落规模小且呈带状沿河分布。‎ ‎2.该聚落最可能分布在(  )‎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答案:C 解析:结合上题可判断,该聚落可能位于我国南方河流冲积平原地区。‎ ‎《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易经·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据以上史料,完成3~4题。‎ ‎3.史料中的“聚”“邑”“都”“市”均属(  )‎ A.乡村 B.城市 C.集市 D.聚落 答案:D 解析:由古汉语的含义可知“聚”“邑”“都”“市”都是人类聚居地的形式,因而都属于聚落。‎ ‎4.通过对史料中的“聚”“邑”“都”“市”的复原发现,它们大多坐落在河谷台地上,这表明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已经充分考虑到________的影响(  )‎ A.河流 B.气候 C.地形 D.资源 答案:C 解析:河谷台地不仅土壤肥沃,而且取水方便,适合农耕、防御。‎ 在下图所示的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120.5°E,28°N)到B城的铁路。据此完成5~6题。‎ ‎5.在上图所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的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四条线路中,①②坡度太大,④距离太长,综合考虑,③最合适。‎ ‎6.一般来说,影响现代铁路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水文因素 C.气候因素 D.经济因素 答案:D 解析:一般来讲,影响现代铁路布局的首要因素应为经济因素。‎ 一百多年前,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很多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修筑从南口到八达岭一带的铁路。读下图回答7~8题。‎ ‎7.京张铁路八达岭段采用“人”字形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较多,河谷深邃 B.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 C.沿线地势陡,坡度大 D.发展沿线旅游业 答案:C 解析:京张铁路八达岭段地势陡,坡度大,为了减小坡度,詹天佑设计出用“长度”换“高度”的“人”字形铁路。‎ ‎8.下列有关“人”字形铁路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加了施工的强度和难度 B.降低了线路的坡度 C.增加了工程建设费用 D.增加了工程量 答案:B 解析:“人”字形铁路的设计可以将线路的坡度降低,缩短隧道开挖长度,减少工程费用,降低施工的强度和难度。‎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而且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的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处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区位条件最优越。‎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0.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平坦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影响a地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地形与河流。‎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分布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11~12题。‎ ‎11.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部 D.山前冲积扇 答案:D ‎1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 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 答案:D 二、综合题(共16分)‎ ‎13.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形条件来分析,D城市到B城市之间公路没有修建成直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区域山地东、西两侧交通线路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导致这种分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地形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2)山地地形的限制 ‎(3)东侧 东侧地形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而西侧沙漠广布,且有山脉阻隔 解析:根据图中的图例进行判读,找出A、B、C、D四地之间的地形特征,然后结合地形、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1)题,早期形成的城市主要靠自然条件(地形、河流),A地形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其他城市则没有这种条件。第(2)题,图中可见B、D之间有山脉。第(3)题,影响交通线路密度的自然条件是地形、河流。‎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4.2013年3月“两会”后,进一步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稳定增长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策略。下图为现阶段重点投资开发的某区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8分)‎ ‎(1)据图分析此区域发展工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2)丙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比甲地区____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择乙、丙之间交通干线时,人们选择乙—丁—丙线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淡水资源;便利的水上运输。‎ ‎(2)小 丙地位于山地地区,受地形影响,交通线路建设难度大 ‎(3)乙、丙间的直线路线需经山地、丘陵地区,地面起伏大,工程难度大,投资大,安全性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第(1)题,从资源、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注意题目要求是自然条件。第(2)题,甲地地处平原,丙地位于山地,地形不同对交通干线的选择与密度有影响。第(3)题,乙、丙之间的直线线路经过山地,工程难度大,投资大,安全性差。‎ B卷 课后作业 时间:3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读我国某村落分布图,回答1~2题。‎ ‎1.影响M地村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湖泊 答案:B 解析:M地村落位于山谷,受地形影响。‎ ‎2.图中所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是(  )‎ A.顺应地势,呈团聚型分布 B.环绕湖泊,呈多边形状分布 C.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D.沿道路呈带状分布 答案:D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图中聚落沿道路呈带状分布。‎ 下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影响该地聚落总体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质因素 B.地形因素 C.气候因素 D.河流因素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该地聚落主要沿河流分布。‎ ‎4.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甲地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最可能发展成为城镇。‎ 阅读下列一段野外考察游记,回答5~6题。‎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 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坚忍不拔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5.作者文中描述的地点位于(  )‎ A.青藏高原 B.天山北麓 C.江南丘陵 D.横断山区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峡谷是指怒江沿岸,生息着傈僳族人,它位于我国西南的横断山区。‎ ‎6.“千脚落地式”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答案:A 解析:山上地势不平,为建造房屋,只能在斜坡上打桩。‎ 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县城的分布特征有(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①分布在山前平原 ②沿河流布局 ③沿交通线布局 ④受海岸线影响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该县城的格局类型为(  )‎ A.棋盘式 B.团聚型 C.条带型 D.放射型 答案:7.A 8.B 解析:由图中县城的分布信息可知,该县城位于山前平原地区,且在河流与公路交会处,沿河流和公路布局,呈团聚型格局。‎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10题。‎ ‎9.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①靠近河流,海拔最高,受水患影响最小。‎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所有居民点 C.图中干流的流向为从东南流向西北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消耗体力 答案:D 解析:③居民点位于干支流交汇处,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M山顶和⑤居民点之间隔着一个山脊,并不能通视;图中干流的流向为从西南流向东北。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经过一个山脊和一个山谷,忽上忽下。‎ 郑渝铁路是中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客运专线,时速‎350千米,是联系郑州等中原地区和重庆等西南地区的主要客运快速通道。读图回答11~13题。‎ ‎11.上图为民间流传的郑渝铁路的北线和南线规划方案图。巫山还是巫溪,成为南北线的争议点,巫山行动,巫溪反击。“二巫暗战”说明影响铁路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气候 B.技术 C.社会经济 D.地形 答案:C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区位因素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其中,社会经济是决定性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性因素,技术是保障性因素。‎ ‎12.如果选择南线方案,下列对襄阳及其周边地区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彻底改变了襄阳公路运输的单一运输格局 ②增强了襄阳作为陕南、渝东、豫南、鄂西铁路枢纽的作用 ③相对减弱了焦柳铁路的辐射作用 ④加强了湖北铁路在全国路网格局中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襄阳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的铁路枢纽,如果郑渝铁路经过襄阳,可以增强襄阳作为陕南、渝东、豫南、鄂西铁路枢纽的作用;加强了湖北铁路在全国路网布局中的作用;不会减弱焦柳铁路的辐射作用。‎ ‎13.与北线方案相比,南线方案(  )‎ A.占用耕地少,征地费用较低 B.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C.沿线城市较多,人口密集,效益高 D.沿河谷延伸,地势起伏较小 答案:C 解析:南线方案经过江汉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地势较平坦,占用耕地较多,线路长,沿线城市较多,人口密集。‎ 二、综合题(共34分)‎ ‎14.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盆地地形封闭,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盆地中部有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的边缘,从地貌部位来看,大多数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方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 ‎(1)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2)除地形之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 答案:(1)城镇多位于绿洲上,绿洲大多数位于山前冲积扇的中下部,城镇大多位于交通线上。‎ ‎(2)还有河流、气候、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等因素。‎ 解析:塔里木盆地自然条件恶劣,本题主要从影响聚落和交通线的自然条件考虑。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人类逐水而居,绿洲大多位于山前冲积平原下部,自然条件好,城市多分布在交通线上,交通便利。‎ ‎15.如图为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图示地区A、B两城市之间建有两条公路,分别是国道和地方性公路,据公路建设一般原则判断:‎ 公路一是________;公路二是________。‎ ‎(2)该地区计划在A城市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个方案,你认为较合理的是________。三个方案的优缺点分别是:‎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完善该地区公路网,你认为应在________和________城市之间建设一条公路。‎ ‎(4)该地区有两条河流——青义河和楚林河,两河均可通航。为了充分发挥水运的潜力,可以修建________来形成本地区的内河运输网。‎ 答案:(1)国道 地方性公路 ‎(2)方案Ⅰ 沿线地形平坦,并连接了F居民点,但线路稍长 线路最短,但沿线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连接了E居民点,但通过沼泽地,工程投资大 ‎(3)B C ‎(4)人工运河 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中地方性公路和国道的区别,可判断得出答案。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公路布局的区位因素,如地形、经济等。第(3)题,据图中各点之间的联系是否方便,可得出答案。第(4)题,修建人工运河可完善该地区的水运网。‎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