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1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2同步练习(岳麓版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1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2同步练习(岳麓版带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www.ks5u.com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2课时)‎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 抗日战争 ‎1.1924年国共革命统一战线和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国社会的各政治阶层历来就具有团结合作、同仇敌忾的革命精神 B.在特定历史时期国共两党的政治目标与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基本一致 C.在特定历史时期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一致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答案:B ‎2.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答案:B 解析:1937年日本侵华的“时间表”是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而这一计划在上海即遭“粉碎”,指的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淞沪会战。‎ ‎3.毛泽东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是蒋介石先生。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石(  )‎ A.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 B.成功组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转变为民族民主革命者 D.领导了正面战场上一系列战役 答案:D 解析: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时间是1938年,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在蒋介石的指导下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会战,其积极应战的态度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故选D项。‎ ‎4.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其中抗日战争期间制造的最大惨案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 C.潘家峪惨案 D.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答案:A 解析: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制造的最大惨案是南京大屠杀。‎ ‎5.‎1940年7月22日朱德、彭德怀等发布命令说:“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敌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击正太路。”按照上述命令发动的战役应是(  )‎ A.太原会战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徐州会战 答案:C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40年”。太原会战发生于1937年,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徐州会战发生于1938年,A、B、D三项都不符合题目要求。‎ ‎6.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抗日战争对中国的重要“补偿”是(  )‎ A.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 D.使中国赢得了世界的普遍尊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影响。抗日战争对中国的重要“补偿”是使中国赢得了世界的普遍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故选D。‎ ‎7.抗战时期,八路军领导下的地方抗日武装,有根据地的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小组等,这就是“土八路”。这一史实突出体现了毛泽东的(  )‎ A.根据地建设思想 B.土地革命政策 C.人民战争路线 D.统一战线主张 答案:C 解析:认真解读材料,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小组”可以看出八路军领导的是人民的武装力量,体现了人民战争路线。‎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知识点二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8.‎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题为《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评,其中说道:“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社评反映出当时国人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共产党人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C.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建立新中国 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答案:A 解析:1945年8月,正值国共重庆谈判前夕,全国人民希望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共建新中国,故A项正确。‎ ‎9.下面是中国近代某次会议与会各党派代表人数统计表。这次会议(  )‎ 政党 国民党 共产党 民主同盟 青年党 无党派人士 合计 代表人数 ‎8‎ ‎7‎ ‎9‎ ‎5‎ ‎9‎ ‎38‎ A.表明国共开展了第二次合作 B.最终证明是失败的 C.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真正的民主 D.促进了内战的爆发 答案:B 解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中国近代史上有国共两党参与并有民主党派参加的会议是1945年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其主要是解决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和平问题,达成了《双十协定》,但协议很快被国民党撕毁,该会议被证明是失败的。故选B项。国共第二次合作是为了抗日,此时抗战已结束,A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中国实现了真正的民主是在新中国成立后;D项说法错误,1945年的政协会议就是为争取和平而召开的。‎ ‎10.毛泽东在寻找打过长江、占领全中国的策略时,发现拿下地理位置独特的某地,不仅是改变国共军队力量对比的关键,也是最终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为此毛泽东 (  )‎ A.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 B.部署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C.亲自指挥三大战役 D.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B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结合相关知识可知,大别山地处中原,西逼武汉、东扼南京,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因此与之对应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它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对扭转全国战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答案为B。‎ ‎11.“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 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答案:B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49年1月”。A项是在1947年,C项是在1945年,D项是在1949年4月。故选B项。‎ ‎12.右面是电影《建国大业》中的一幅剧照,图中为宋庆龄在‎1949年5月27日上海被解放的那天早晨走出家门时看到的情景:疲惫的解放军战士睡在马路上。而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的胜利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及图片中可以看出解放军纪律严明,不侵扰百姓,赢得了民心,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也是国民党统治失败的关键。因此只有C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 ‎1937年8月18日,即“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五天,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在南京研究抗战策略时提出“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行迅速决战之战略。但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之条件。故我国对倭作战之最高指导方针,不能不根据优劣相反的客观条件,实施持久消耗战略。”‎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 材料三 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八个月中,国共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的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 ‎(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中国共产党针对卢沟桥事变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提出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的一些将领提出了怎样的抗战方针?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抗战方针?‎ ‎(3)材料三中,毛泽东提出“八个月中,国共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主要依据有哪些?“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1)①主张:全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②原因: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加剧。‎ ‎(2)①方针:反对速战速决战略,实施持久消耗战略。②原因:对中日两国国情进行了正确的分析,敌强我弱,不能速战速决;中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持久作战的条件。‎ ‎(3)①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等大规模的战役;中国共产党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军队的部署情况:‎ 战初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1942年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 ‎111万多 不到10.9万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虽然美国海军主力集中于太平洋,但陆军主力的使用始终受到欧洲战场的限制。法国二战史学者亨利·米歇尔写道:“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不够,惟一对日军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三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材料四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 500万人,死亡2 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 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以上材料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 ‎(1)依据材料一、二可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三中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四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 答案:(1)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主力始终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使其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兵力不足。‎ ‎(2)中国如果放弃抗战,日军腾出兵力与德国法西斯夹击配合,会使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恶化。未出现的原因是中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坚持全民族抗战,尤其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作出了巨大民族牺牲。‎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课后作业——提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与下图两张日历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①九一八事变 ②南京大屠杀 ③卢沟桥事变 ④西安事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侵华,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根据时间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时间分别是“1931.‎9.18”‎和“1937.‎7.7”‎,与此相关的是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 ‎2.1937年,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国共两党合作抗击日寇。下列各项中,属于太原会战有机组成部分的是(  )‎ A.平型关伏击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的抗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太原会战中,八路军组织平型关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3.《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它讲述的主要是在南京一座教堂里,几个神职人员、一群女学生、13个风尘女子以及6个国军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这可以体现(  )‎ A.正面战场官兵英勇抗战 B.抗日战争具有广泛的民族性、残酷性 C.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 D.各国团结才能面对世界性灾难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神职人员、学生、风尘女子、军人等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可以得出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助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助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C.希望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 答案:C 解析:注意从题目中的时间“1936年8月”进行分析。此时,随着日本侵华的日益加剧,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希望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应对日本侵华,C项正确。A项发生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B项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5.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10月”“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可知,“新气象”指国共两党合作,全国性抗战局面形成,故D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故A项错误;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是在1938年10月之后,故B项错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没有扭转过战局,故C项错误。‎ ‎6.1942年刘伯承在报告中指出:“百团大战总的来讲是一场打了胜仗的大战役,但……没有充分发扬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传统优势,有些仓促上阵的意味,为了片面取得政治影响甚至矫枉过正。”报告中所说的“政治影响”主要是(  )‎ A.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振奋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C.沉重打击屯集在华北地区的日军 D.战略上支持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答案:B 解析:四个选项中A、B项属于政治影响,由所学知识可知,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因此B项更恰当,排除A项;C、D项属于军事影响,排除。‎ ‎7.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出于层层顾虑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他的顾虑不包括(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建国 B.英、美两国不赞成中国内战 C.中共力量已经得到壮大 D.团结人心以利于建设新国家 答案:D 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维护和平局面成为人们共同的渴望,英美等国也不赞成中国发生内战,而且中共的军队此时已有很大发展,这都是蒋介石所顾忌的。D项说法与之不符。‎ ‎8.解放区的人们热火朝天地支援解放军,而国统区的人民怨声载道,哀叹“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解放区和国统区的这一不同状况可以概括为(  )‎ A.人心向背定成败 B.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 C.国民政府的腐败丧失人心 D.中共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答案:A 解析: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中材料无关,排除;C、D两项都只体现了其中的一方面,A项包含C、D两项。‎ ‎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答案:A 解析:“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是在1947年,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从而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C、D三项都发生在1948年底到1949年,不符合时间和题意。‎ ‎10.“忽然遭世变,两别泣不休,相相人已远,海角天涯梦,结发夫妻尤似梦,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战祸何时终?”这首诗最可能出自(  )‎ A.抗战老兵 B.台湾老兵 C.老红军 D.老知青 答案:B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相相人已远,海角天涯梦,结发夫妻尤似梦”可知诗句作者与亲人从此分离,难以相见。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渴望和亲人团聚的心情。A、C两项与“海角天涯梦”不符;D项与“结发夫妻尤似梦”“人间战祸何时终?”不符。‎ ‎11.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与此有直接关系的战役应该是(  )‎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答案:D 解析:故宫、颐和园、雍和宫都在北京,联系时间1948年底可判断是平津战役。‎ ‎12.1949年初,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后,一些“好心人”劝中共接受,停止进攻国民党,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提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持这一立场主要是基于(  )‎ A.蒋介石反复无常的个人性格 B.国民党集团的阶级本性 C.人民革命力量已大大超过国民党的反动力量 D.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 答案:D 解析:中共是代表无产阶级和一切劳苦大众利益的政党,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是由其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故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刘庭华《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 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认为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比较努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突出表现。‎ ‎(2)材料一中两党关系比较好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分析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担负敌后战场作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举出敌后战场对日主动作战的突出事例。‎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案:(1)组织多次会战,抵抗日军侵略。‎ ‎(2)目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作用:打败了日本法西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歼灭大量日伪军,后期成为抗战主战场。百团大战。‎ ‎(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正确的军事策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广泛同情和支持,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外部条件。‎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8月,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以下是其中一封电邀。‎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材料二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将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可做。‎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 材料三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像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1945年8月,《新华日报》‎ 上发表的一封读者来信 注:《新华日报》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1938年1月11日~‎1947年2月28日)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 材料四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论和活动的精神支柱。‎ ‎——《解放战争全记录》‎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蒋介石为什么不马上发动内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哪些事实能够证明蒋介石的阴谋?‎ ‎(3)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面对国民党、蒋介石的阴谋,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中蒋介石的“圈套”了吗?‎ ‎(4)结合材料四,分析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团是否为真和平而举行北平谈判。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是什么?‎ 答案:(1)①意图:a.如果毛泽东不去,就说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把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b.如果毛泽东去了,则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②原因:国内外要求和平的舆论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2)谈判期间,不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说明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没有和平诚意。1946年初,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 ‎(3)①策略:毛泽东等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签署《双十协定》。②没有。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表明争取和平的诚意;使国民党处于被动地位;在国统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 ‎(4)①不是真和平,而是缓兵之计,目的是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划江而治。②策略: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