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中国现代史(共8套有解析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国现代史-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属于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的是(    ) ①中共八大的召开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 ‎2.“文化大革命”十年指的是(   ) ‎ A. 1956~1966年               B. 1960~1970年               C. 1966~1976年               D. 1967~1977年 ‎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并取得了举世公认成绩的十年是(  ) ‎ A. 1949﹣1959年               B. 1953﹣1963年               C. 1956﹣1966年               D. 1966﹣1976年 ‎4.‎1953年4月3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部长邓子恢在会上(    ) ‎ 10‎ A. 号召在全国农村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 批评了当时互助合作运动中发生的急躁冒进的偏向 C. 嘉奖了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的袁隆平教授 D. 肯定了广东在经济特区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5.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词语,如当前流行的“正能量”、“微信”、“范儿”等等。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你判断一下,下列不属于1953—1956年的流行词汇是(    ) ‎ A. 生产合作社                               B. 赎买                               C. 集体化                               D. 大包干 ‎6.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 A.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 “大跃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7.“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种民谣应该出现在哪个时期(  ) ‎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时期                         D. 文化大革命 ‎8.在“感动中国”人物中,与“会战石油,艰苦创业”这一描述相符的是(    ) ‎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邓稼先                                 D. 雷锋 ‎9.口号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状态。下列口号与20世纪50年代相符的是(    ) ‎ A. “将革命进行到底”                                           B.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凝心聚力推改革,争创佳绩促和谐”‎ 10‎ ‎10.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 ① 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 急于求成 ③ 自然灾害  ④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下列名词与“文革”无关的是(    ) ‎ A. “停课闹革命”             B.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C. “红卫兵”             D. “放卫星”‎ ‎12.1958年惠女水库修建中呈现的勤劳、奉献等“惠女精神”是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该水库由当时惠安是红旗、东红、上游、飞跃四个公社联合修建。据此判断该水库修建于(    ) ‎ A. “三大改造”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重点是(    ) ‎ A. 重工业                               B. 交通运输业                               C. 轻工业                               D. 农业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三大改造对象的是(    ) ‎ A. 工业                              B. 农业                              C. 手工业                              D. 资本主义工商业 ‎15.被称为“人民的好干部”的先进模范人物是(    ) ‎ A. 邓稼先                                 B. 焦裕禄                                 C. 王进喜                                 D. 雷锋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5分)‎ 10‎ ‎16.雷锋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闪烁着社会主义道德的耀眼光辉,具有引领人们崇德尚义、向上向善的强大力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雷锋虽然离开我们快50年了,但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亮着一代又一代的心灵。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 材料二:雷锋(1940-1962)是穷苦的孩子,新中国给了他新生,所以他就像孩子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一样,对新社会怀有感恩。……雷锋精神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它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代精神。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很淳朴地有这种感恩心,积极向上,只是在雷锋身上体现得特别突出. 材料三:雷锋以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感人肺腑地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集体、如何对待国家、如何对待生活等每个时代人都无法回避的心灵课题,雷锋精神便在这种无穷考问和回答中融入永恒。‎ ‎(1)依据材料一,指出“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并说明“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 ‎(2)雷锋生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哪几个时期? “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新社会怀有“感恩心”,是因为新社会与旧社会相比,在政治、经济上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 ‎(3)请从材料三所列举的“心灵课题”中任选一个课题,根据你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加以简要回答。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1958年8月3日社论 ‎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与这个建设规划同时并举的经济体制改革举措是什么? ‎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 ‎ 10‎ 三、综合题(共1题;共20分)‎ ‎18.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材料二 材料三  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实施,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了合作深化、互利共赢的新阶段。1-11月,台湾居民来大陆4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6%。大陆居民赴台149万人次,同比增长69.6%。 ‎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 ‎(2)材料二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 ‎ ‎(3)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 ‎(4)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认识。 ‎ 10‎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1953——1957年一五计划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重大失误。所以①② 属于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的知识。‎ ‎2.【答案】C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1966年,党中央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决定。1976年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所以“文化大革命”十年指的是1966~1976年,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3.【答案】C ‎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结束。在这期间,我国有“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也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探索的时间。‎ ‎4.【答案】B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建国后的农业建设,选择B项,C是在70年代,D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A是1958年。 【点评】本题考查三大改造时期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5.【答案】D ‎ 10‎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53-1956年,我国实行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和手工业实行集体化,建立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而大包干是指1978年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答案是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史实。‎ ‎6.【答案】C ‎ ‎【解析】【分析】1966——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是一次严重的“左”的错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时间是1957—1958年,“大跃进”运动发生在1958—1960年。1958年11月后,党中央开始逐步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所以建国以来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文化大革命,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7.【答案】C ‎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以看出,这种民谣违反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急于求成,缺少经验,是大跃进时期的典型特征。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A ‎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会战石油,艰苦创业”这一描述相符的是“铁人”王进喜,王进喜是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铁人精神。焦裕禄被誉为“党的好干部”,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雷锋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王进喜的有关内容。‎ ‎9.【答案】B ‎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的口号是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主要表现的是大跃进在农业粮食产量上浮夸风盛行,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解放战争中提出的;B项是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D项为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大跃进”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10.【答案】C ‎ ‎【解析】【分析】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出现历史原因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党的主要领导人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0‎ ‎ 。①②④正确指出了主管因素。自然灾害是客观的历史事件,但不是这两次运动的原因。故选C项。 【点评】大跃进在工业上以刚为纲,大炼钢铁。农业上浮夸冒进,谎报粮食产量;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如大肆兴建公共食堂。大跃进是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是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农民积极性下降,农业发展停滞。再加上后来1959~1961的三年自然灾害,中国民不聊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深刻的历史教训,如: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立足于基本国情 ,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等。‎ ‎11.【答案】D ‎ ‎【解析】【分析】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是从1966年5月,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文革期间红卫兵和造反派组织蜂拥而起,迅猛发展,出现了“停课闹革命”、“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混乱局面。“放卫星”和大跃进有关,与文化大革命无关,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12.【答案】B ‎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1958年”,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1958年盲目发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运动,该水库修建于大跃进时期,B项符合题意;“三大改造”时期指1953年---195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指1966年----1976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 ‎13.【答案】A ‎ ‎【解析】【分析】1953年﹣1957年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 ‎14.【答案】A ‎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可知,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 ‎15.【答案】B ‎ 10‎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人民的好干部”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焦裕禄作为兰考的干部,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贡献了自己的全部,被称为人民的好干部,A项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C项王进喜被称为铁人,D项雷锋被成为节约标兵,所以答案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人民的好干部”的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1)基本内涵: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关系:雷锋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2)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期(或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或答为: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经济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3)略 ‎ ‎【解析】【分析】(1)“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是雷锋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2)雷锋生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期(或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新社会怀有“感恩心”,是因为新社会与旧社会相比,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经济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3)如选择“如何对待他人”,应真诚待人,助人为乐,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雷锋二字已在中国内地成了“好人好事”的代名词。毛泽东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关于雷锋经历的新中国的成立,其历史意义还包括: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关于土地改革,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50年——1952年底,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意义: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关于“一五”计划,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53年——1957年。三大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17.【答案】(1)工业化。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2)盲目求快.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 10‎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工业化。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可知,为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与这个建设规划同时并举的经济体制改革举措是三大改造。(2)根据材料二“总路线……1958年”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很多,例如:盲目求快、“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工业化。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有关内容。本题难度适中。‎ 三、综合题 ‎18.【答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构想:“一国两制”。 (3)信息:两岸交流蓬勃发展。 (4)认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 ‎【解析】【分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的原则,确定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第(2)题,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先后被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第(3)题,注意材料三中的“来大陆”“赴台”“贸易额”及“同比增长”“同比上升”等信息,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两岸交流蓬勃发展。第(4)题,围绕着“稳定和发展”等内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0‎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