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中国现代史(共8套有解析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是(   ) ‎ A. 绿色食品                           B. 出门旅游                           C. 凭票购买                           D. 提前消费 ‎2.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 A. 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B. 职工失业保障制度           C. 职业培训制度           D.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3.对联折射出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 ‎ A.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泽东                      B. 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 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4.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跳槽”“炒鱿鱼”“创客”等新鲜词汇频繁出现,这实际上反映了(    ) ‎ A. 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 11‎ B. 人民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 C. 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D. 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 ‎5.如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如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 A. 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 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 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 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6.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跳槽”“炒鱿鱼”“创客”等新鲜词汇频繁出现,这实际上反映了(    ) ‎ A. 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B. 人民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 C. 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D. 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 ‎7.“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桥”指的是(     ) ‎ A. 钱塘江大桥                  B. 武汉长江大桥                  C. 南京长江大桥                  D. 川藏、青藏公路 ‎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是在(   ) ‎ A. 19世纪末                          B. 20世纪末                          C. 21世纪初                          D. 21世纪中期 ‎9.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 ‎ A. 经济发展水平低         B. 人口多,耕地少         C. 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D. 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10.自1978年以来,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被取消。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 11‎ A.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C. 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                                D. 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11.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的是(   ) ①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②减轻医院的负担③使人敢看病,看得起病④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2.1995年起,城镇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这是因为我国实施了 (  ) ‎ A.   “安居工程”                    B. 养老保险制度                    C. 医疗保险制度                    D. 就业制度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 A. 衣着丰富多彩                  B. 食物匮乏单调                  C. 自驾出游流行                  D. 上网淘宝购物 ‎14.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调控措施中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是(  ) ‎ ‎①积极支持和扶持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②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增发物价补贴,提高劳动者收入 ③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压缩投资规模 ④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 11‎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5.下列哪个名词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   ) ‎ A. 公开招聘                           B. 公费医疗                           C. 公交优先                           D. 绿色食品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30分)‎ ‎16.人们生活和习俗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的演进和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市民文化生活】 材料一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近代社会生活革新】 材料二 轮船、火车等新兴交通工具的使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华师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现代流行服饰变迁】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并指出其出现的原因。 ‎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表现。辛亥革命后礼节、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 11‎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材料三 (未来中国)不但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温家宝 ‎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 ‎(3)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和“有保障”,采取了哪些措施。 ‎ 三、综合题(共1题;共20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邓小平 材料二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人民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和艺术日益繁荣,现代荧屏丰富多彩,体育事业日益走向世界……时下,先进的中国人,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爱上圣诞,更是钟情于浪漫的情人节……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 ‎ ‎(1)依据材料一归纳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请举两例说明。 ‎ ‎(3)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什么样的文艺发展方针?用一句话概括我国体育事业的现状。 ‎ 11‎ ‎(4)从材料二我们还可以看出,“时下,先进的中国人”遇到怎样的“纠结”?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 11‎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 ‎【解析】C项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时的现象,符合题意,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 ‎2.【答案】C ‎ ‎【解析】【分析】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在改革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向成熟迈进,目前,全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初步成效。ABD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C职业培训制度属于就业制度的内容。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3.【答案】D ‎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成就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泽东说的是新中国的成立;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是文革时期的历史史实;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史实;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村富裕起来,农民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以学生喜欢的春联为素材命题,形式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乐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富国强兵之路,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家的贫困落后。‎ ‎4.【答案】C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就业制度的认识。根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前的“铁饭碗”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跳槽”、“炒鱿鱼”、“创客”等新鲜词汇频繁出现。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就业制度的认识。‎ 11‎ ‎5.【答案】A ‎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的认识。自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解放,于是出现了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BCD与题意不符,故选A.‎ ‎6.【答案】C ‎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打破了传统的分配工作和“铁饭碗”人们开始自主择业。随之“跳槽”“炒鱿鱼”“创客”等新鲜词汇频繁出现,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所以答案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人们就业制度的变化。‎ ‎7.【答案】B ‎ ‎【解析】【分析】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在历史上是阻隔南北交通的“天堑”。1957年10月,全长‎1700米的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 ‎8.【答案】B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衣食住行的变迁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第一子目衣食住行的变迁的内容中:“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据此可知,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衣食住行的变迁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衣食住行变迁的情况、原因。‎ ‎9.【答案】A ‎ ‎【解析】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点评】考查食物的变化 ‎10.【答案】D ‎ 11‎ ‎【解析】【分析】据题意“自1978年以来,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被取消”可知在计划经济时代,因为物资匮乏,国家对生产和供应都加以控制,自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资供应丰富,满足人民的需要,各种票证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的准确理解与运用。‎ ‎11.【答案】B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的,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 ‎12.【答案】A ‎ ‎【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买到合适的住房”可知本题选择A,联系教材知识,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抓住题干信息分析问题能力。‎ ‎13.【答案】B ‎ ‎【解析】【分析】食物匮乏单调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的情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 ‎14.【答案】A ‎ ‎【解析】①④均有利于促进就业。②与促进就业无关。③在一定程度上会不利于促进就业。【点评】本题考查积极的就业政策。‎ ‎15.【答案】B ‎ ‎【解析】公费医疗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选B【点评】 考查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1)特点: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城市规模扩大(或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等。(答出两项即可) (2)交通工具:轮船、火车的使用;大众传媒:报刊的出现和出版业的发展;社会习俗:剪发辫、改称谓、倡文明等(答出两项即可);人格平等的观念开始取代传统的等级观念(答出“改变愚昧落后习俗,代之以文明礼仪”亦可)。 (3)由单一服饰到多元化服饰。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等。(答出两项即可) ‎ 11‎ ‎【解析】【分析】第(1)题综合归纳材料一信息宋代“瓦子”里行当多归纳宋代市民的生活特点。体会材料一中关键词“随着……丰富起来”归纳原因。第(2)题由材料二信息归纳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表现。体会表格中礼节和称呼的变化体现的辛亥革命前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第(3)题依据材料三从色彩、款式等方面归纳变化。原因可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归纳,内因是改革开放,外因是外来文化影响。 【点评】本题以人们生活和习俗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综合探究问题的能力。‎ ‎17.【答案】(1)由物资紧缺、凭票限购到物资丰富、鼓励消费;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质量或物质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 (2)科技改变生活;改革开放。(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3)实施“安居工程”;完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等);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等。 ‎ ‎【解析】【分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反映物资的匮乏。“信用卡”鼓励消费,反映物资丰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材料二中“四大件”的变化,体现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科技含量增加。第(2)题从时间段分析,这些变化体现了改革开放使人们富起来了,同时也是科技发展的结果。第(3)题主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为改善人们生活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回答,如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就业制度,惠农政策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三、综合题 ‎18.【答案】(1)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2)提示:只要选择以下两例即可。‎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衣服少、样式旧、色彩单一 衣物丰富、款式新颖、色彩多样 食 食物匮乏、营养不良 食品丰富、讲究营养搭配 住 住房简陋、面积狭小 宽敞舒适、结构合理 行 出行艰难、工具以自行车为主 交通发达、汽车进入家庭 11‎ ‎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强国。 (4)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问题。改革开放使中国不断走向富强,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第(1)题依据材料一概括,但不能完全照抄材料。第(2)题衣食住行的变化,符合实际即可。第(3)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依据所学回答。第(4)题属于开放性题目,第一问依据材料二后半部分归纳。第二问只要能体现改革开放使中国不断走向富强,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文学艺术、体育事业发展的意思即可。‎ 11‎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