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中国现代史(共8套有解析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的外交成就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一位老新闻记者自豪地说:“上个世纪70年代,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跨洋握手’的新闻稿。”该新闻稿报道的应是(    ) ‎ A. 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 C. 尼克松访问中国                                              D.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 ‎2.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反映了(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D. 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12‎ ‎3.(2016•广东)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A. 在中、印、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                  B. 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 C. 已被世界各国接受                                          D. 已写入《联合国宪章》‎ ‎4.下图是2015年亚非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以亚洲Asia和非洲Africa的首字母“aa ”组成“‎60”‎字样。促使第一次亚非会议成功召开的方针是(   ) ‎ A. “一边倒 ”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                      D. 不结盟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的提出者是(    ) ‎ A. 朱德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D. 陈毅 ‎6.“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先生,我荣幸地通知你,在‎10 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下述决议:(第2758号决议,在此从略)。顺致最高的敬意。”这是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请问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什么的决议?(    ) ‎ 12‎ A. 吸收中国为联合国会员国                              B.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 祝贺我国第一颗卫星上天 ‎7.‎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 ‎ A.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8.报纸是人们了解时事的重要媒介。1979年1月可能出现在《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的是(    ) ‎ A.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9.“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 ‎ A. “一国两制”构想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求同存异”方针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春交会向38户美商发出邀请,应邀到会42人,这是中美贸易中断20多年后美商首次到中国参会。与这一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 中日关系改善                                                  ‎ 12‎ B.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 中美正式建交                                                  D.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11.(2016•宿迁)“新形势下,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任然具有强大生命力。”1955年,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了(    ) ‎ A. “求同存异”的方针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1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以崭新面貌出现于世界。为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我国奉行(    )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不结盟的战略 C.“求同存异”方针 D.反对霸权主义 ‎1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 ‎ A. 中印谈判                         B. 中缅谈判                         C. 中苏谈判                         D. 中美谈判 ‎14.2016年4月,印度尼西亚隆重举办了某次国际会议召开60周年庆祝活动。在当年的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这次国际会议是(    ) ‎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开罗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5.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周恩来总理握手的那一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    ) ‎ 12‎ A. 中美开始了长期对立                                      B. 标志着两极格局解体 C. 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                              D.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50分)‎ ‎16.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953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两国在我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材料二:“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方关系的正常化。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第26届联大上乔冠华开怀大笑           历史性的握手 ‎ ‎(1)材料一中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 ‎(2)材料二中的会议是指什么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哪位美国总统?该总统访华期间签订了什么文件? ‎ ‎(4)哪一事件让乔冠华开怀大笑?“历史性的握手”之后,中美两国哪一年正式建交? ‎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一系列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 12‎ ‎17.阅读下列材料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 ‎(1)亚非会议召开于何时何地? ‎ ‎(2)这次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 ‎(3)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对本次亚非会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4)这次会议形成了一种什么精神? ‎ ‎(5)建国初期,周恩来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 三、综合题(共1题;共3分)‎ ‎1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事业成就斐然 ‎ ‎(1)1954年,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万隆会议,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2)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 ‎(3)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________的合法席位 ‎ 12‎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 ‎【解析】【分析】题目的关键词是上个世纪70年代,‘跨洋握手’,万隆会议是1955年,与题意时间不符;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是1971年,与题目的‘跨洋握手’不符;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是2001年,与题意时间不符;尼克松访问中国是1972年,与题意时间相符且‘跨洋握手’相符。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尼克松访问中国。‎ ‎2.【答案】B ‎ ‎【解析】【分析】题文中的“打破封锁的努力”指的是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决定性转折指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AC都在打破封锁的努力之前,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有关知识的识记。‎ ‎3.【答案】A ‎ ‎【解析】【分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认识,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史实。‎ ‎4.【答案】C ‎ 12‎ ‎【解析】【分析】2015年的60年前正好是1955年,因此这里的亚非会议指的是万隆会议。标志中两个a虽然造型不同,但却有着交集,反映了亚非各国虽然社会经济状况不同,但是仍然能够找到共同点,团结一致,共同发展,这与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的内涵一致,结合所学知识,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底周恩来提出的处理我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一边倒”是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政策,不结盟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提出的对外政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万隆会议。‎ ‎5.【答案】B ‎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故选B项。 【点评】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过程。‎ ‎6.【答案】C ‎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因此题干材料中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是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7.【答案】D ‎ ‎【解析】【分析】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美国人惊呼“中国人来了”。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相关内容。‎ ‎8.【答案】D ‎ ‎【解析】【分析】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定《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故答案是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建交的史实。‎ ‎9.【答案】D ‎ 12‎ ‎【解析】【分析】根据“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可知,材料所述对象提出与外交活动有关;根据“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可知,这一外交政策提出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结合“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一意义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向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并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结合史实分析材料的能力。‎ ‎10.【答案】B ‎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中美贸易中断20多年后美商首次到中国参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美联合公报》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中国访问与中方签订的友好声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中日关系改善和中美贸易没有直接关系。中美建交在1979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在1978年,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外交事业的发展。‎ ‎11.【答案】A ‎ ‎【解析】【分析】1955年,亚洲和非洲的29个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12.【答案】A ‎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 ‎13.【答案】A ‎ ‎【解析】【分析】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谈判双方。‎ ‎14.【答案】A ‎ 12‎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中给出了2015年和60年前、印度尼西亚、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等内容,通过这些信息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 ‎15.【答案】D ‎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结束了长期对立的局面,而不是开始了长期对立;B项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解体,与尼克松访华无关;C项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 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的建立,与尼克松访华无关;D项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结束了长期对立的局面,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尼克松访华。‎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3)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尼克松;《中美联合公报》。 (4)中国重返联合国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 (5)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或综合国力的增强。 ‎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我国处理外交问题的基本准则,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本题考查万隆会议和求同存异。1954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3)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三“……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方关系的正常化。”可见: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4)本题考查中国重返联合国及中美建交的史实。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开怀大笑。‎‎1979年1月1日 12‎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5)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的认识。中国要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主要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 故答案为:(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3)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尼克松;《中美联合公报》。 (4)中国重返联合国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 (5)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或综合国力的增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的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 ‎17.【答案】(1)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2)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万隆精神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 ‎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4月18日─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史称万隆会议。(2)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自行召开的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害关系的 问题,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的共同愿望和要求。(3)依据所学知识答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意义即可。消除了各国对中国的误解,保证了会议的正常进行,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形成了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增强各国人民友谊的万隆精神。(5)依据所学知识归纳列举即可。1953 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 年访问印度和缅甸,使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同年,周参加了瑞士的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要分时期来掌握,包括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新时期的外交。还应掌握各时期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三、综合题 ‎18.【答案】(1)求同存异 (2)尼克松访华 (3)联合国 ‎ 12‎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时候,提出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结束。(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本题难度适中。‎ 12‎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