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亚洲 复习习题
一、选择题
1.亚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倾斜延伸,其对河流的流向影响为(D)
A.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B.自北向南流人海洋
C.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D.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2.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D)
A.亚洲地势使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
B.亚洲地形单一导致气候类型单一
C.亚洲季风气候区河流夏季水量小
D.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是(C)
①跨纬度最广 ②面积最大 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 ④东西距离最长 ⑤绝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4.从“南亚1月、7月风向图”可以看出(D)
A.1月吹东北季风,降水较多
B.7月吹西南季风,降水较少
C.雨季吹东北季风
D.西南季风给南亚带来丰沛的降水
5.读“欧洲西部地形分布图和气候分布图”,对该地区描述不正确的是(C)
6
A.该地区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势南北两侧高,中间低
B.该地区属于温凉潮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
C.该地区河流短小,水流湍急,航运价值低
D.该地区旅游业发达,①国走塔桥,②国登埃菲尔铁塔
6.欧洲河网稠密,水流平缓的主要原因是(C)
A.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盛行西风
B.面向大西洋,受暖流的影响
C.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湿润
D.地形以高原为主,降水很少
[2017·莱芜]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和“沿80°E地形剖面图”,回答7~9题。
7.亚洲总的地势特点是(A)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南北低 D.中部高,东西低
8.受地势影响,亚洲的河流(B)
A.多世界大河B.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C.有结冰期D.流量季节变化大
9.受地势影响,亚洲中部形成了面积最大的(D)
A.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寒带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0.在亚洲的同一天里,有人因炎热而纳凉,有人因寒冷而烤火,有人为雨水过多而发愁,有人为长期干旱而忙碌……这些都说明亚洲的范围大,各地气候差异大。下面关于亚洲气候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亚洲东部和西部都分布有季风气候
6
B.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平均,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C.因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所以亚洲的中部降水最多
D.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
11.“亚洲珠穆朗玛峰和死海的相对高度达到9295.43米”这句话说明了亚洲地形的什么特征(B)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地形起伏大,高低悬殊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地形复杂多样
二、综合题
12.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下图为“亚洲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江山多锦绣,亚洲雄风满天吼,亚洲河像热血流……”一曲《亚洲雄风》,唱出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
(1)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是①A,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中,不包括②C
①A.欧洲、非洲 B.非洲、北美洲
C.欧洲、北美洲 D.欧洲、大洋洲
②A.苏伊士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6
(2)亚洲的大河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是因为亚洲地势特点为③C,河流Ⅰ、Ⅱ分别是④C,注入太平洋和北冰洋
③A.中间低,四周高 B.西高东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北高南低
④A.湄公河 勒拿河 B.伊洛瓦底江 鄂毕河
C.湄公河 叶尼塞河 D.印度河 叶尼塞河
(3)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⑤A,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⑥B
⑤A.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年较差小
C.冬季温和湿润 D.夏季炎热多雨
⑥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极地气候
“一带一路”将亚洲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山水相连,心手相连。“一带一路”给亚洲经济带来了活力。
(4)巴基斯坦位于⑦C,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经瓜达尔港运输到我国的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是⑧B
⑦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中东
⑧A.铁矿资源 B.石油资源
C.汽车产品 D.木材资源
(5)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承担印尼雅万高铁(雅加达—万隆)建设项目于2016年1月22日开工,建设雅万高铁时需要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⑨B,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具有⑩D的优点
⑨A.寒潮、泥石流 B.地震、洪涝
C.沙尘暴、干旱 D.凌汛、旱涝
⑩A.速度较快,运价较高B.机动灵活,运费较高
6
C.运量较小,速度较慢D.运价较低,运量较大
(6)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主要是因为C,Ⅲ地旱涝灾害频繁,主要原因是季风不稳定,与灾害有关的风向用箭头表示为B
A.国土面积广大 B.矿产资源丰富
C.服务外包业发达 D.对外交通便利
A.↖ B.↗ C.↙ D.↘
13.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亚洲的气候研究过程,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才智,积极参与到他们的研究中。
(1)小刚的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多样,但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2)小玲的发现:大致处于同纬度的⑦和⑨,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因素;地处同纬度的⑤和⑧,降水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因素。
(3)小伟的疑问:甲乙两图是小伟登录网站查阅的②、⑤两地的气候资料,其中与⑤相符的是乙,小伟发现两地森林防火的季节不同,根据下图所提供的气候资料,分析②地森林火灾的多发季节为夏季。
6
(4)小华的收集:右上图是小华收集到的亚欧大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B。
A.经济的差异 B.气温的差异
C.宗教信仰的差异 D.降水的差异
(5)小明的模拟旅行:沿北回归线做一次横穿上图所示大洲的旅行,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①为热带沙漠气候,④为热带季风气候,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