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练习(共25套山东德州市)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练习(共25套山东德州市)》 共有 25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课时 区域特征 东北三省复习预测 一、选择题 ‎[2018·威海]建好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林场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坚持植树造林,为京津地区建起了一道神奇的生态走廊。读“我国部分地区地形图”,完成1~2题。‎ ‎1.关于塞罕坝林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 A.位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界处 B.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原 C.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左右 D.位于季风气候区 ‎2.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D)‎ A.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春旱均严重 B.受气候的影响,图示平原区只能种植冬小麦 C.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科技力量不足 D.生态林对北方地区起到阻沙、防风和涵水的生态作用 ‎[2017·淄博]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中,地势最低的是(D)‎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B)‎ A.①地科学种田,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 B.②地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③地优化草场,重点发展草原畜牧业 D.④地保护天然林区,边采伐边补种 ‎5.下列区域中,其特征与表中描述相符的是(A)‎ 海拔(米)‎ ‎2~250‎ 3‎ ‎1月平均气温(℃)‎ ‎-24℃~-9℃‎ 年降水量(毫米)‎ ‎350~700‎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 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6~8题。‎ ‎6.本区域被三山环绕,“三山”依次是(B)‎ A.①长白山脉、②大兴安岭、③小兴安岭 B.①长白山脉、②小兴安岭、③大兴安岭 C.①大兴安岭、②小兴安岭、③长白山脉 D.①小兴安岭、②长白山脉、③大兴安岭 ‎7.图中④处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它是(B)‎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 ‎8.图中甲处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该工业基地发展的基础是具有丰富的(D)‎ A.水力资源 B.森林资源 C.金、铜、铝等有色金属资源 D.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 ‎9.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B)‎ A.加大资源的勘察力度 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大力冶炼钢铁 D.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10.[2017·广东]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劳动人民按节气安排生产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玉米、高粱等)”,是________地区民间谚语。(A)‎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1.[2018·韶关]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下列现象多出现在东北地区的是(B)‎ A.传统民居墙体厚,北窗较大,以平顶屋为主 B.冬季人们喜欢在户外溜冰、滑雪 C.当地的风味食品多以米制品为主,如汤圆、过桥米线等 D.肥沃的黑土地里播种着小麦、青稞等作物 3‎ 二、综合题 ‎12.[2018·济宁]读东北三省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三省略图、长春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 东北三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目前面临着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后继乏力,滞后于我国其他许多地区。所以,振兴东北工业、发展东北经济是我国的一个重大课题。‎ ‎(1)图中,大兴安岭(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简述东北三省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和有利自然条件。‎ 不利条件:易受冷空气(寒潮)影响;热量不足。有利条件: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3)图中信息反映出阴影部分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4)请参考材料二,谈谈你对“振兴东北工业、发展东北经济”的建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更新设备。‎ 3‎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