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中国的气候特征复习习题
一、选择题
读“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A)
A.南北气温都较高
B.南北气温差异大
C.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
D.东高西低,气温差异大
2.据图可知,拉萨的气温在(C)
A.24~28℃之间 B.16~24℃之间C.8~16℃之间 D.8℃以下
[2017·青岛]读“中国温度带图”,完成3~4题。
3.下列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B)
A.甲—一年一熟
B.乙—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丙—一年三熟
D.丁—一年两熟到三熟
4.下列温度带与其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A)
A.甲—水稻、油菜 B.乙—春小麦、花生
C.丙—冬小麦、棉花 D.丁—青稞、甘蔗
5.对下列描述地理规律或景观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A)
A.“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冬季温差大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青藏高原的生态景观
3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纬度高低影响植物生长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印证了我国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
6.下列关于中国降水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
A.全国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冬春多、夏秋少
C.中国雨季时间北方长、南方短
D.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7~8题。
7.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是(D)
A.哈尔滨 B.上海 C.北京 D.广州
8.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数最多的两个城市是(C)
A.哈尔滨 北京 B.北京 上海
C.上海 广州 D.广州 哈尔滨
[2018·绵阳]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9~10题。
9.诗中表明,巴山的夜雨出现在(C)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诗中表明,影响当地夜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C)
A.地形 B.地理位置C.季风 D.人类活动
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据此完成11~12题。
11.我国夏季风活动很不稳定,降水时间分配很不均匀,容易造成下列哪种自然灾害(D)
A.寒潮 B.台风C.泥石流 D.水旱灾害
12.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分布最高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
A.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
B.气候的大陆性比较强
C.气候常年温和多雨
D.全国各地都有明显的干湿季
二、综合题
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月份,厦门平均气温约为11~12均可℃,北京平均气温约为-4~-6均可℃,影响厦门与北京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2)1月份,甲地平均气温介于-8℃和-4℃之间,乙地平均气温介于-16℃和-20℃之间。甲地平均气温高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甲地地势低。
(3)我国东部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是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三亚与漠河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48℃。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①、②、③代表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山脉,其中山脉①是大兴安岭,其东侧有肥沃的黑土地东北平原;②是阴山,该山脉所在的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其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
(2)图中序号④、⑤代表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其中⑤代表西南(风向)季风,它来自印度洋。
(3)当雨带位于图中B雨带时,长江中下游地区迎来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4)受海陆位置、季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容易引发旱涝灾害,解决的措施是修建水库。
(5)图中四个城市降水量最少的是乌鲁木齐,原因是深居内陆,加上山脉的重重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6)长江航运发达,有“黄金水道”之称,其原因是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量丰富;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缓;该地区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货运量充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