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测试(五) 科学探究
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如图ZJ5-1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图ZJ5-1
2.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
图ZJ5-2
3.区别下列物质所用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
选项
物质
方法或试剂
A
氢气和氮气
点燃
B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C
稀盐酸和稀硫酸
铁
D
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
盐酸
4.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
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
7
A.H2 CO CH4 B.CH4 CO H2
C.CO CH4 H2 D.CO H2 CH4
5.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选用的试剂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A
B
C
D
试剂
NaOH溶液
CuO固体
浓硫酸
Na2SO4溶液
部分
装置
6.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稀释浓硫酸
将水注入装有浓硫酸的烧杯中,搅拌
B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7.下列“课外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
选项
A
B
C
D
课外实验
实验结论
说明蜡烛含有炭黑
说明有些花的色素可做酸碱指示剂
说明小苏打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说明组成蛋壳的物质里含有碳酸根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8.(12分)图ZJ5-3是几项基本实验操作的示意图。
7
图ZJ5-3
(1)仪器X的名称是 ;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
(2)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棒搅拌,当 ,停止加热。
(3)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 ,读出pH。
9.(27分)图ZJ5-4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ZJ5-4
(1)D中仪器a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 。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为 ,为防止气体从发生装置泄漏的必要措施是 。
(3)F装置有多种用途。用于气体干燥、除杂时,气体应从 (填导管口序号)处进入;干燥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 (填试剂序号,下同);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 。
①浓硫酸 ②烧碱溶液 ③稀硫酸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10.(19分)某同学使用市售双氧护理液及配套附件(带铂黑环的镜片杯,见图Ⅰ和图Ⅱ)浸泡隐形眼镜,发现在镜片杯中有气泡产生。对此进行以下探究。
图ZJ5-5
7
查阅资料
①双氧护理液主要成分为3.5%H2O2(有效期内不低于3%),除含有H2O2外,还含有磷酸(H3PO4)。
②金属铂是一种极细粉末状的黑色物质,俗称为铂黑,经常作为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铂黑环可重复使用。
实验探究
实验Ⅰ:探究产生气体的成分。
(1)该同学猜想生成的气体是O2,检验的方法是 。 实验证明该同学猜想正确。
实验Ⅱ:探究产生气体的条件。
该同学提出产生气体可能与隐形眼镜、铂黑环、双氧护理液中的H2O2有关,并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在一只50 mL的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插入铂黑环,并放入隐形眼镜片
无明显变化
2
在一只50 mL的小烧杯中加入20 mL双氧护理液,并放入隐形眼镜片
无明显变化
3
在一只50 mL的小烧杯中加入20 mL双氧护理液,插入铂黑环
有气体生成
4
在一只50 mL的小烧杯中加入20 mL双氧护理液,插入铂黑环,并放入隐形眼镜片
有气体生成
(2)实验1中蒸馏水的作用是 。
(3)实验3的目的是 。
(4)得出“产生气体一定与铂黑环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填编号)。
(5)由上述探究过程可推知,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与评价
(6)为证明产生气体的反应物是H2O2而不是H3PO4,需补充的实验是 。
7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加入固体药品试管要横放,A错误;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B错误;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D中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的操作是正确的。
2.C 3.C
4.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说明Y燃烧后没有水生成,则Y是一氧化碳。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X燃烧后没有二氧化碳生成,则X是氢气,则Z是甲烷,故X、Y、Z分别是H2 、CO 、CH4。故A正确。
5.A 6.D 7.A
8.(1)试管夹 13
(2)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
(3)待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解析] (1)图中仪器X是试管夹,用于夹持加热的试管;液体在试管中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加热时液体沸腾冲出试管烫伤人;
(2)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棒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剩余的水蒸干;
(3)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9.(1)集气瓶 B C或D
(2)A D 加入药品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合理即可)
(3)c ① ②
[解析] (1)仪器a是集气瓶;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气体,选择装置A制取;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为防止气体从发生装置泄漏应采取的必要措施是加入药品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F装置有多种用途。用于气体干燥、除杂时,气体应从长管进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干燥二氧化碳时,瓶内的液体是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且不和一氧化碳反应,所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应选择氢氧化钠溶液。
7
10.(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空白对照实验(或排除双氧护理液中的水遇铂黑环和隐形眼镜片产生气体)
(3)探究产生气体是否与隐形眼镜片有关
(4)2和4 (5)2H2O22H2O+O2↑
(6)在一只50 mL的小烧杯中加入20 mL H3PO4溶液,插入铂黑环,并放入隐形眼镜片,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
[解析] (1)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是氧气;反之,则不是。
(2)因为对比实验的实验要求必须有空白实验,本实验中变量为溶液,则蒸馏水就是干扰项,优先安排实验排除蒸馏水对实验的影响。
(3)用对比实验法来看四组实验:
组别
水
双氧护
理液
铂黑环
隐形眼
镜片
有无气
体生成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从上述表格可以发现:1组空白组说明,本实验气泡产生是因为双氧护理液而非其中溶剂——蒸馏水,接下来的1组数据可以不看。对比2、3、4组数据,发现其中变量分别为铂黑环和隐形眼镜片,第3组仅有两种变量,就有明显现象,显然是想探究隐形眼镜片对本次实验的影响。
(4)根据上述分析的表格数据,控制双氧护理液与隐形眼镜片都存在,控制铂黑环是变量,第2、4组对比,可以得出“产生气体一定与铂黑环有关”的结论。
(5)由(4)的结果推出,本实验铂黑环是过氧化氢分解的条件(催化剂)。因此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7
(6)因为本次双氧护理液中,溶质并非全是过氧化氢,还有少量磷酸(H3PO4),如果要排除磷酸对本实验的干扰,可以仿照第1组实验,写一个对照组实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