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二 坐标曲线、图表题
,备考攻略)
在试题中用坐标曲线、图表来表达物质发生变化或化学反应的规律,是中考题中常见的题型,也是中考的必
考点,近几年的考查中各种题型均有涉及,特别是在考查物质溶解度时,溶解度曲线频繁出现,考查分值在 3~6
分,预计 2018 年中考中仍会用选择题来考查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用填空题来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变化(即 pH)曲
线,也可能在探究题或选择题中考查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曲线,分值在 3~5 分。
策略一 pH 变化曲线
1.酸碱中和反应中的 pH 曲线
图像:
图 1 图 2
分析:图 1,碱入酸,滴定前,溶液的 pH<7,此时溶液呈酸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 pH=7;随
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 pH>7,溶液呈碱性。
图 2,酸入碱,滴定前,溶液的 pH>7,此时溶液呈碱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 pH=7;随着酸的
继续加入,溶液的 pH<7,溶液呈酸性。
2.溶液稀释的 pH 曲线
图像:
图 3 图 4
分析:图 3,碱性溶液稀释时,由于碱性溶液的 pH>7,而水的 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 不断减
小,但不会小于等于 7。
图 4,酸性溶液稀释时,由于酸性溶液的 pH<7,而水的 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 不断增大,但不
会大于等于 7。
策略二 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
物质溶解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图像:2
图 1 图 2
分析:图 1,在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某溶质,该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溶质的增加而增
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图 2,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策略三 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2016 年中考 10 题,2015 年中考 15 题)
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变化
图像:
图 1 图 2
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 1 所示;若反应物没有剩余,
则图像如图 2 所示。
2.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变化
(1)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图像:
图 3 图 4
分析:图 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
成物质量将不再随加入物质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图 4,反应时加入催化剂,反应的速率或反应的总时间会发
生变化,但生成物的质量不发生变化。3
(2)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的反应
图像:
图 5 图 6
分析: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首先判断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然后判断生成物的质量,先发
生反应的生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开始(如图 5 所示);后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后开始(如图 6 所示)。
举例: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气体的坐标曲线(如图 6 所示),因为稀盐酸先和 NaOH
发生中和反应,当 NaOH 完全消耗完后,稀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才有气体生成。
3.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含元素种类)的变化
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或元素种类)不变(如图 7、图 8 所示)
图像:
图 7 图 8
策略四 用表格来表达物质的变化规律
【题型特点】用表格的形式,把物质的变化的相关数据表现出来,来表达物质发生变化的规律。一般所列数
据有多组,且按其中一个因变量固定发生变化数据,配列一个自变量变化数据。从多组数据的变化量中来表达物
质发生变化的规律。
【解题方法】从第一个数据开始,相邻两组数据之间找变化量(即相减),多组相减,得到多个变化量,分
析、比较变化量,就可以得到变化规律,并与所学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从中获得解题的重要信息,进而解答相
关问题。
策略五 解答本专题所涉题型的要点
本专题的所有题型相似点,就是用很直观的曲线或图表来表达物质的变化规律,在解答此类型的试题时,就
是找出规律,从规律中找出重要信息来解答题中所涉问题。
曲线题的解题五要素:(1)看坐标(横坐标和纵坐标),分析变化起因;(2)看起点,分析物质的起始状态;(3)
看转折点,分析变化是否终止;(4)看变化趋势,分析变化规律;(5)看终点,分析物质变化结束时的状态。
图表题的解题要素与曲线题相似,图表与曲线是可以转化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在图中用多组相邻数据变
化 量 来 确 定 变 化 趋 势 、 用 变 化 量 为 0( 或 正 变 负 ) 来 确 定 转 折 点 。 其 他 要 素 表 中 表 现 得 更 直 观 。
,典例剖析)
坐标曲线题
【例 1】(2016,遵义)向一定量的 Ba(OH)2 溶液中滴加 H2SO4,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的是( )4
,A) ,B)
,C) ,D)
【解析】A.从起点看,Ba(OH)2 溶液是碱性的,pH 大于 7,变化趋势是碱性变酸性,错;B.Ba(OH)2 溶液与稀
H2SO4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中钡元素的质量减少,错;C.Ba(OH)2 溶液与稀 H2SO4 溶液反应,溶液的离子
浓度下降,导电能力减弱,直到恰好反应降为 0,加入过量的稀 H2SO4,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D.Ba(OH)2 溶液与
稀 H2SO4 溶液开始发生反应,溶液的温度上升,当反应结束后,温度下降,错。
【答案】C
【例 2】(2017,遵义中考模拟)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
C.镁在氧气中燃烧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解析】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的质量减少,错;B.等质量的镁、锌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的质量镁比锌多,错;C.镁在氧气中燃烧,消耗的镁比氧气多,即下降数值多,同时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
应等于氧化镁的质量,错;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且有催化剂反应速率
快,正确。
【答案】D
1.(2013,遵义)下列叙述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D )5
,A) ,B)
,C) ,D)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将相同质量的 Zn 粉和 Mg 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
C.向一定量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2.(2017,泰安)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B )
,A) ,B)
,C) ,D)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pH=2 的稀盐酸至过量
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3.(2017,呼和浩特)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C )
,A) ,B)
,C) ,D)6
A.电解水
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表格数据分析题
【例 3】(2017,遵义中考模拟)正确分析坐标图形和运用表格数据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①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②在 20 ℃时,将 100 g 水加入 30 g 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选填“饱和溶液”或“不饱
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 30 ℃,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③10 ℃时,分别配制表格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________。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如图是实验
过程中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
【解析】(1)①从表格中直接可以看出 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6 g;②2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21.8 g,即 20 ℃时,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21.8 g 碳酸钠达到饱和,那么 100 g 水加入 30 g 碳酸钠形成饱和溶
液,且还有未溶解的碳酸钠 8.2 g,如果将上述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30 ℃,碳酸钠还会继续溶解,且能溶解完,则
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3.1%;③1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5.8 g,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12.2 g,则其饱和
溶液的质量分数碳酸钠较小;(2)足量的盐酸
与铁、铜的混合物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其中铜不能反应,生成氢气从原点
开始,铁消耗尽结束,A 正确。固体质量下降,最后只剩下铜,C 正确。
【答案】(1)①36.6;②饱和溶液;23.1%;③碳酸钠;(2)Fe+2HCl===FeCl2+H2↑;AC
4.(2017,雅安)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B.20 ℃时,将 2 g 高氯酸钾溶于 98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2%
C.60 ℃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7.3%
D.80 ℃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 40 ℃肯定有晶体析出
,备考攻关)7
1.(2017,遵义汇仁中学一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A) ,B)
,C) ,D)
A.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
B.向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将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平均分为两份,分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金属 Zn 和 Fe
D.在一定量 CuCl2 和稀 HCl 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
2.(2017,杭州)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10 ℃时,27.7 g 硫酸镁和 72.3 g 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 27.7%的硫酸镁溶液
C.50 ℃时,100 g 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49∶100
D.70 ℃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 9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3.(2017,南充)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C )
,A) ,B)
,C) ,D)
A.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 MnO2 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
B.加水稀释浓盐酸
C.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D.将足量粉末状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4.向一定质量 FeCl 2 和 CuCl2 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D )8
,A) ,B)
,C) ,D)
5.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A) ,B)
,C) ,D)
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6.(2015,遵义)溶解度是解决溶液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
Ⅰ.根据如图解决下列问题(M、N 均不含结晶水):
(1)温度为__t2__℃时,M、N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 20 gM 加入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65__g,保持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
入 10 g 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不变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t2℃时,将 25 g N 加入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要提高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其操作方法是__降温,加溶质
N__。
Ⅱ.根据表格解决实际问题:9
温度/℃ 20 30 50 60 80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溶解度
/g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某 KNO3 样品中含有少量 K2CO3,其提纯过程如下:
(1)上图中溶液 C 是__饱和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为__33__g。
7.向盛有 100 g 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所
得沉淀质量与加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__29.4__g。
解:(1)设与硫酸镁反应消耗 NaOH 的质量为 x。
2NaOH+MgSO4===Mg(OH)2↓+Na2SO4
80,x) 58,8.7 g)
80
x =
58
8.7 g x=12 g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 g
120 g-80 g×100%=30%。
答: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