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市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课件及练习(共12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东济宁市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课件及练习(共12套)》 共有 1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六 聚焦济宁 ‎1.(2016·济宁中考)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体验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利用‎6 g氯酸钾和‎2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制取氧气。‎ ‎(1)实验结束后,甲同学认为氯酸钾可能未分解完全,又设计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1:将实验加热后的残留物加水至充分溶解,过滤;‎ 实验2:向实验1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5.74 g。‎ 小资料:①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②AgClO3易溶于水 甲同学分析实验过程,其中仅涉及两步化学反应:‎ ‎2KClO32KCl+3O2↑ KCl+AgNO3===AgCl↓+KNO3‎ 推出两反应间存在KClO3―→KCl―→AgCl↓物质转化关系和质量比例关系。‎ 请你利用上述关系,通过计算帮甲同学判断KClO3是否完全分解?‎ ‎(要求:简单写出计算过程、说明判断依据,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方案提出质疑:认为通过称量加热后残留物质量,利用加热前后质量差进行计算,同样达到甲同学的实验目的。‎ 你赞同乙同学的观点吗?说明理由: ‎ ‎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通过KClO3、KCl、AgCl的对应关系可以求得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根据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和总的氯酸钾的质量即可判断出氯酸钾是否分解完全。(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得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可求得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通过反应前后的质量即可判断是否反应完全。此种方法过程简单,而且便于操作。‎ ‎2.(2015·济宁中考)低钠盐是一种健康食盐,以普通钠盐为基础添加一定量氯化钾(氯化钠70%左右,氯化钾30%左右),有助于人体钠、钾平衡,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另外,由于食盐中导致咸味的是氯离子,因此,低钠盐能较好实现减钠补钾不减咸味的目的。‎ 品 名 深井晶体低钠盐 产品标准 QTLYH00095-2013‎ 配 料 表 精制盐、碘化钾、氯化钾 碘 含 量 ‎(以I-计)21~23 mg/kg 生产日期 见打印批号 保 质 期 ‎36个月 储存方法 密封避光、常温防潮 使用方法 待食品熟后加入 温馨提示 略有结块不影响使用 课外探究小组为调查市售低钠盐是否合格,选用一种常见低钠盐进行实验分析:‎ 4‎ 步骤一: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低钠盐样品‎2.00 g,放入洁净小烧杯中加水,搅拌至样品充分溶解;‎ 步骤二:向上述小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边滴边搅拌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 步骤三:将沉淀经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4.51 g。‎ ‎(1)某同学参照样品配比,计算出‎2.00 g低钠盐样品中氯化钠(氯化钠70%)与硝酸银反应所得沉淀的质量为‎3.43 g。请你计算出样品中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所得沉淀的质量。(简单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2)经计算,你认为样品是否合格? 。‎ ‎(3)课外探究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取同质量样品经再次精确实验,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为4.56 g。比较两次实验所得沉淀的质量,请分析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思路分析】 (1)由题意知,样品中含氯化钠为70%,即含氯化钾为1-70%=30%;所以氯化钾的质量为2.00×30%=0.60 g。则可根据氯化钾与氯化银沉淀在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解出生成氯化银的质量。(2)步骤三中将沉淀经过滤、干燥后,称量沉淀质量为‎4.51 g。则由氯化钠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4.51 g-‎1.16 g=‎3.35 g。这个值小于该同学按氯化钠70%与硝酸银反应所得沉淀的质量‎3.43 g。所以可说明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小于70%。因此该样品是合格的。(3)在实验过程中:沉淀的干燥程度不同、干燥时有部分固体飞溅都可能引起固体质量的减少。‎ ‎3.(2016·青岛中考)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杰设计实验测定了其溶质质量分数。‎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注:滴入酚酞试液的质量忽略不计)‎ ‎(1)将稀盐酸逐滴滴入锥形瓶的过程中,应边滴加边摇动锥形瓶,当观察到溶液颜色恰好 时,停止滴液。反应所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 ‎(3)问题讨论:小红做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比小杰得到的结果偏小,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写一条即可)。‎ ‎【思路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NaOH+HCl===NaCl+H2O中HCl与NaOH的质量关系,可以求得参加反应的烧碱的质量,然后根据溶液的相关公式计算出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小,即算得的氢氧化钠质量偏小,则是由滴加稀盐酸的量偏少引起的。‎ 4‎ ‎4.(2017·济宁微山一模)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验设计:‎ 甲组:取纯净碳酸钙粉末‎5 g于烧杯中,加入‎20 g该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剩余固体‎3 g。‎ 乙组:如图取纯净碳酸钙粉末‎5 g于锥形瓶中,将‎20 g该盐酸溶液加入分液漏斗,利用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20 ℃‎、标准大气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 g/L)计算盐酸浓度。‎ 数据处理:‎ ‎(1)你认为 组实验方法不准确,请说明理由 ‎ ‎ 。‎ ‎(2)请利用你认为实验合理的一组数据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思路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反应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知量为碳酸钙的质量(可根据固体总质量为‎5 g,剩余固体为‎3 g,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可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在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进行求解。‎ ‎(2)乙组数据偏小,可能的原因有测量的水的体积小于生成气体的体积; B、C之间的导管内实验前无水,实验后有水;内外气压相同时,二氧化碳无法将相应体积的水压入量筒;二氧化碳可能溶解在A中反应后的溶液中。‎ 4‎ 参考答案 ‎1. (1)解: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KClO3―→KCl―→AgCl ‎122.5    143.5‎ ‎ x      ‎‎5.74 g =,x=‎‎4.9 g ‎4.‎9 g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