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聚焦济宁
类型一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1.(2017·济宁中考)下面对有关实验的设计与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试剂与方法
结论与解释
A
分离CaCO3和CaO
加水溶解、过滤
CaO溶于水
B
除去BaSO4中的BaCO3
加稀盐酸、过滤
BaCO3溶于稀盐酸
C
鉴别NaOH、Na2SO4溶液
滴加酚酞试液
NaOH溶液显碱性
D
检验溶液中的Mg2+
滴加NaOH溶液
Mg(OH)2不溶于水
【思路分析】 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要得到的物质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选项,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能分离出碳酸钙,但不能得到氧化钙,故选项实验的设计不合理。B选项,Ba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难溶于酸,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C选项,NaOH、Na2SO4分别显碱性、中性,滴加酚酞试液,分别显红色、无色,可以鉴别。D选项,检验溶液中的Mg2+,滴加NaOH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若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镁离子,可以检验。
类型二 物质的鉴别
2.(2017·济宁中考)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AgNO3、BaCl2、K2CO3和Mg(NO3)2溶液,仅利用下面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
A.HCl、Na2SO4 B.NaCl、HNO3
C.HNO3、Ba(NO3)2 D.NaCl、NaOH
【思路分析】 A选项,与HCl反应生成沉淀的是AgNO3,生成气体的是K2CO3;与Na2SO4反应生成沉淀的是BaCl2,没有明显现象的是Mg(NO3)2,可以区分。B选项,与NaCl反应生成沉淀的是AgNO3,与HNO3反应生成气体的是K2CO3,还有两种溶液不能区分。C选项,与HNO3反应生成气体的是K2CO3,与Ba(NO3)2反应生成沉淀的是K2CO3,还有三种溶液不能区分。D选项,与NaCl反应生成沉淀的是AgNO3,与NaOH反应生成沉淀的是Mg(NO3)2,还有两种溶液不能区分。
类型三 物质的推断
3.(2017·济宁中考)一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Cl-、OH-和SO离子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进行下面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的pH=1;
②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③向实验②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
分析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l-,一定不含有Na+、Fe3+、OH-、SO
B.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Na+、OH-和SO
C.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OH-、SO,可能含有
Na+
D.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Na+、Fe3+,一定不含有OH-、SO,可能含有
Cl-
【思路分析】 ①溶液pH=1,则溶液呈酸性,一定含有H+,OH-与H+结合生成水,则溶液中一定不含有OH-;②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则一定含有Fe3+;③向实验②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则一定含有Ba2+,SO与Ba2+结合生成BaSO4,则溶液中一定不含有SO
2
;溶液是呈电中性的,故溶液中一定含有Cl-,可能含有Na+。
参考答案
1.A 2.A 3.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