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安史之乱
1.背景
( 1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趋紧张。
8
( 2 )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 军权 、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 外重内轻 的局面。
2.爆发: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安史之乱 ”。
3.过程: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 洛阳 ,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 唐肃宗 。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 少数民族 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
4.影响
( 1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 2 )唐朝的国势从此 由盛转衰 ,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 3 )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 藩镇割据 的局面。
知识点2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5.黄巢起义
原因
( 1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 宦官 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
( 2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过程
起义军在 黄巢 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结果、影响
黄巢起义虽然被镇压,但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6.唐朝灭亡: 907 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知识点3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7.含义:唐朝灭亡后,北方 黄河 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 北汉 ,史称“五代十国”。
8
8.社会状况: 北方 地区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南方 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9.评价
( 1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 2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 统一 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安史之乱
1.下列选项中,属于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的是( A )
①皇帝荒废朝政 ②节度使权力膨胀 ③军队战斗力薄弱 ④农民负担过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描述与下图历史事件相符的是( B )
A.导致“开元盛世”的出现
B.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C.灭亡唐朝,建立新政权
D.安史之乱最终取得胜利
3.藩镇名义上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令,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 B )
8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知识点2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这次起义( C )
A.平定了安史之乱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知识点3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5.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割据太原的政权是( D )
A.北魏 B.北周
C.北齐 D.北汉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隋唐年代尺示意图。
材料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摘自《中国历史朝代歌》
( 1 )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一中的年代尺填写完整。
8
A. 安史之乱 B. 唐朝灭亡
( 2 )材料二中的“五代”指的是哪几个政权?它们出现在哪个流域?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位置:北方黄河流域。
课后巩固提升
1.阅读下表,出现以下现象的原因是( C )
唐朝江南户数
苏州
鄂州
洪州
泉州
713—741年( 开元年间 )
68093
19190
55406
20754
806—820年( 元和年间 )
100808
38618
91129
35571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武则天篡权
【解析】依据图表信息可知,江南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结合所学知识,755年以后,由于安史之乱,导致北方人民大量逃亡南方,C项正确。
2.“叛乱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和辽阔的帝国搞成斗争不休、不安全和分裂的国家。历史学家早就认为它是唐朝史的一个大转折点。”发起这场叛乱的人是( A )
A.安禄山、史思明 B.朱温
C.黄巢 D.杨贵妃、李林甫
3.唐朝末年,翰林学士刘允章上《直谏书》,指出老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冤不得理,屈不得申”“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上述材料反映了( D )
A.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8
B.五代十国导致的混乱
C.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
D.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4.唐朝灭亡后,“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该材料描述的是( C )
A.黄巾起义 B.安史之乱
C.五代十国的更迭 D.黄巢起义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唐朝灭亡后,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由此可知,材料中“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描述的是五代十国的更迭。
5.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少,政局相对稳定
C.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D.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6.比较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西汉与唐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①都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②都进行了制度创新 ③都拓展了疆域 ④都加强了对外联系 ⑤都出现了治世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8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7.国家兴亡,与人民息息相关。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改正:
【×】( 2 )秦朝的暴政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最终导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项羽起义的爆发。
改正:“项羽”改为“吴广”
【×】( 3 )隋文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终于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改正:“隋文帝”改为“隋炀帝”
【×】( 4 )唐朝后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黄巢,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并镇压了农民起义,后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改正:“黄巢”改为“朱温”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年间,物价较为低廉平稳,国家仓储盈满,以至“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直至天宝末年,物价长期稳定,社会安定,在此期间,户口增长明显。
( 1 )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哪一盛世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一中这种局面的原因。
景象:“开元盛世”。原因: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臣,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贞观之治”局面出现后,武则天时期继续重视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8
材料二 明皇( 玄宗 )恃其承平,不思后患,殚耳目之玩,穷声技之巧,自谓帝王富贵皆不我如,欲使前莫能及,后无以逾,非徒娱己,亦以夸人。岂知大盗在旁,已有窥窬之心,卒致銮舆播越,生民涂炭。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 2 )材料二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后期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导致材料二中的“大盗”发动了什么事件?
问题:贪图享乐,朝政腐败。事件:安史之乱。
( 3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唐玄宗身上得到的启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统治者要勤于政事,任人唯贤;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