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备考之百强校大题狂练系列(50份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高考化学备考之百强校大题狂练系列(50份含解析)》 共有 5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www.ks5u.com ‎(满分60分 时间3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 ‎1.叠氮化钠(NaN3)可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的添加剂,与酸反应生成N2 和H2。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亚硝酸钠和氨在无氧环境中制备NaN3,设计如下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 ‎(1)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字母)。‎ ‎(2)试剂X 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条件下,NaNH2 和N2O反应也可制备NaN3,同时生成能使湿响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HNO2是一元弱酸,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两种氮的氧化物。现用如下试剂:NaNO2、pH试纸、水、稀硫酸、NaOH溶液、碱石灰、CuSO4、CuO,计实验证明((可加热);‎ ‎①HNO2为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中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有NaN3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fg(或gf)de(或ed)c(b) 碱石灰(或生石灰或NaOH固体) 5NH3+4NaNO23NaN3+NaOH+7H2O 加热条件下,NaNO2容易被氧气氧化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防止外界空气进人C装置干扰实验并吸收来参加反应的氨气 2NaNH2+N2ONaN3+ NaOH+ NH3 将NaNO2溶于适量水中配成溶液,常温下,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7 取少量装置C中固体加入稀硫酸中,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经碱石灰干燥后通过灼热的CuO,再将生成的气体通过CuSO4,若观察到CuO黑色固体变红,CuSO4变蓝,则有NaN3生成 ‎ ‎【解析】‎ ‎2.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生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固体能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为探究反应后的产物,请你协助他们完成相关的实验。‎ ‎[探究一] ‎ ‎(1)另称取铁钉(碳素钢)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判断溶液X中是否含有Fe2+,应选用____‎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KSCN溶液和氯水 b.K3[Fe(CN)6]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将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现溶液颜色变浅,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溴水颜色变浅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得干燥固体2.33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 ‎[探究二] ‎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两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H2和Q气体。为此设计如图所示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气体Q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了进一步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装置M于______(填序号),M中所加试剂为______。‎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E~F之间 ‎【答案】bdSO2+Br2+2H2O=2HBr+H2SO466.7%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检验SO2是否除尽C+2H2SO4(浓)CO2↑+2SO2↑+2H2ObCa(OH)2或Ba(OH)2‎ ‎【解析】‎ ‎【分析】(1)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Fe2+离子能使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硫与溴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根据硫酸钡与二氧化硫的关系式计算二氧化硫的体积,再根据体积分数公式计算;(2)装置图中A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装置B的作用是验证二氧化硫被完全除去,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装置D、E的作用是检验氢气,装置F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E中,干扰氢气的检验,装置M中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可以根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选择M位置。‎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详解】(1)①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K3[Fe(CN)6]溶液可以检验Fe2+离子;Fe2+离子具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二氧化硫还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要检验二氧化碳必须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B装置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所以澄清石灰水应放置在B和C之间,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涉及了浓硫酸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常见物质的检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点,注意常温下,铁和冷的浓硫酸不是不反应,而是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了进一步反应。 ‎ ‎3.甲烷在加热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气体产物除水蒸气外,还有碳的氧化物。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其反应产物。‎ ‎[查阅资料]①CO能与银氨溶液反应:CO+2[Ag(NH3)2]++2OH-===2Ag↓+2NH4++CO32-+2NH3。‎ ‎②Cu2O为红色,不与Ag+反应,能发生反应:Cu2O+2H+===Cu2++Cu+H2O。‎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气流方向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实验中滴加稀盐酸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气体产物中含有CO,则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反应结束后,装置D处试管中固体全部变为红色。‎ ‎①设计实验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证明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向少量红色固体中加入适量0.1mol·L−1AgNO3溶液,发现溶液变蓝,据此判断红色固体中含有Cu。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欲证明甲同学的结论,还需增加如下对比实验,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若观察到溶液不变蓝,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若观察到溶液变蓝,则不能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 ‎【答案】Al4C3+12HCl===3CH4↑+4AlCl3F→D→B→E→C→G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先使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旋塞打开,使稀盐酸缓慢滴下试管内有黑色固体生成(或试管内有银镜生成)除去甲烷中的HCl气体和水蒸气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变为蓝色,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取少量Cu2O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0.1mol·L−1AgNO3溶液 ‎【解析】‎ ‎【详解】‎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①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变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Cu2+,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Cu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变为蓝色,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 ‎②取少量的Cu2O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0.1mol·L−1AgNO3溶液,若溶液不变蓝,则可排除红色固体中Cu2O的干扰,证明其中含有Cu;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取少量Cu2O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0.1mol·L−1AgNO3溶液。 ‎ ‎【点睛】氧化铜与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固体全部溶解,显蓝色;氧化亚铜与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红色固体部分溶解,溶液显蓝色,体现了+1价铜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4.为了测定实验室长期存放的Na2SO3固体的纯度,准确称取M g固体样品,配成250 mL溶液。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I:取50.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操作I→洗涤→操作Ⅱ→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m1 g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方案Ⅱ:取50.00 mL上述溶液,用a mol/L 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 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 ‎2‎ ‎3‎ ‎4‎ 待测溶液体积/mL ‎50.00‎ ‎50.00‎ ‎50.00‎ ‎50.00‎ 滴定管初读数/mL ‎0.00‎ ‎0.20‎ ‎0.10‎ ‎0.15‎ 滴定管末读数/mL ‎20.95‎ ‎21.20‎ ‎20.15‎ ‎21.20‎ ‎(1)配制250 mL Na2SO3溶液时,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烧杯、玻棒、滴管、药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为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Ⅱ为______________‎ ‎(3)方案I中如何判别加入的氯化钡已经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方案Ⅱ中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方案Ⅱ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方案Ⅱ所提供的数据,计算Na2SO3的纯度为___________。(写成分数形式)‎ ‎(7)有同学模仿方案I,提出方案Ⅲ:取50.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操作I→洗涤→操作Ⅱ→称重,得到沉淀质量为m2 g 并用方案I的方法计算结果。‎ 根据方案Ⅲ,从理论上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方案I比方案Ⅲ的计算结果要低 ‎ b.方案I比方案Ⅲ的计算结果要高 ‎ c.m1=m2 ,方案I和方案Ⅲ的结果一样 ‎ d.方案Ⅲ不应根据方案I的方法计算 ‎(8)上述实验中,由于操作错误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方案I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 b.方案I中如果没有操作Ⅱ,实验结果将偏大 c.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 d.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操作Ⅱ,实验结果将偏大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答案】天平250mL的容量瓶过滤干燥(烘干)静置分层后,向上清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不再产生沉淀,即已沉淀完全加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2MnO4-+5SO32-+6H+=2Mn2++5SO42-+3H2O1323a/40Mbdad ‎ ‎【解析】‎ ‎【详解】‎ ‎(1)配制250 mL Na2SO3溶液的过程为:准确称取M g固体样品需要天平,溶解需要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淀来源于样品中含有的硫酸钠和亚硫酸钠,其中亚硫酸钠被氧化生成硫酸钠,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较大, 方案I计算硫酸钡的质量可确定硫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亚硫酸钠的纯度,而方案Ⅲ根据硫酸钡的质量可确定硫酸钠、亚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总量,结合二者质量可确定亚硫酸钠的质量,两种方案不同,计算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