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随堂练习(第二课时)
一、课内阅读。
1.根据课文内容,下面的括号里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我天天坐在这里,( )抬头( )能看见天。
A.一……就……
B.只要……就……
C.一……才……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 )和( )的对话?( )
A.画眉鸟 青蛙
B.小鸟 蝌蚪
C.小鸟 青蛙
3.学了《坐井观天》,我了解了: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揠苗助长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跑到田里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都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他筋疲力尽。
他回到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1.朗读课文,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解释:“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2
3.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解析:略。
2.答案:C解析:略。
3.答案:我明白了山外有山、学无止境的道理。
解析:结合课文主题回答,答案不唯一。
二.课外阅读。
1.答案:略。解析:无
2.答案:揠: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解析:无
3.答案: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解析: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答案仅供参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