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高分提升训练(共5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世界古代、近代史专题总结 一、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创新与发展 ‎1.(2018·山西大同模拟)赤壁之战前,鲁肃劝孙权不可投降曹操时说:“向察众人之意,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这说明当时 (  )‎ A.察举制度不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 B.九品中正制已经在全国广泛推行 C.地方豪强通过各种方式挑选人才 D.在基层已出现了品评人物的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赤壁之战前”,与察举制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品评人才的制度,但不能反映它在全国推广,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式,不能体现“地方豪强”“各种方式”,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还付乡党,品其名位”,“乡”属于基层,“品其名位”是通过品评选拔人才的制度,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8·湖北襄阳模拟)明朝洪武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六人,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一人,这就是六科制度。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可参与“廷议”“廷推”,可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制定,可反对皇帝的意旨。由此可见,六科制度 (  )‎ A.削弱了皇帝的实权     B.有利于权力的制衡 C.有助于朝政的改善 D.奠定内阁制的基础 解析:材料“可反对皇帝的意旨”只是会影响皇帝的决策,但并不会削弱皇权,故A项错误;材料“可参与‘廷议’‘廷推’,可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制定,可反对皇帝的意旨”与平衡权力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反对皇帝的意旨”可知,六科可以反对皇帝的意旨,有助于朝政的改善,故C项正确;六科即六部属于中央行政部门,与内阁制无关,内阁属于皇帝内侍机构,故D项错误。‎ 答案:C 二、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史学理论 4‎ ‎3.关于《史记》的史料来源,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曾说:“余尝西至崆峒,北至逐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在《儒林列传》中曾说:“余读功令(国家对学者考核和录用的法规)”;在《项羽本纪》中又说:“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  )‎ A.司马迁主要通过文献查阅史料 B.司马迁通过实地考察获取史料 C.《史记》选择史料有多种来源 D.《史记》的史料记述来自见闻 解析:据材料“余读功令(国家对学者考核和录用的法规)”可以得出司马迁主要通过文献查阅史料,而这只是《史记》选择史料的一种来源,故A项错误;据材料“余尝西至崆峒,北至逐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得出司马迁通过实地考察获取史料,而这只是《史记》选择史料的一种来源,故B项错误;据材料“余尝西至崆峒,北至逐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余读功令(国家对学者考核和录用的法规)”“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得出《史记》选择史料有多种来源,故C项正确;据材料“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得出《史记》的史料记述来自见闻,而这只是《史记》选择史料的一种来源,故D项错误。‎ 答案:C ‎4.历史学家费正清指出,当英美剧团在上海的公共租界上演《彭赞斯海盗》而获得巨大成功时,它是在中国发生的一件事,但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事;挪威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之所以在中国有影响,是因为胡适把它引进了文化大门。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 (  )‎ A.历史记录具有选择性 B.历史记录并非完全真实可信 C.人们无法完整的记录历史 D.事物本身并不具有历史意义 解析:根据材料中描述的两个事件,说明历史家的历史记录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目的性,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人们对历史能否完整记录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想表达的是历史记录的特点,不是事物本身有无意义,故D项错误。‎ 答案:A 三、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英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多种趋势 ‎5.(2018·安徽蚌埠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大事年表》(部分)‎ 4‎ ‎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1652~1672年,三次英荷战争 ‎1687年,牛顿的《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问世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21~1742年,沃波尔主持政府工作,为第一位内阁“首相”‎ ‎1756~1763年,“七年战争”‎ ‎1763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锭纺纱机——“珍妮机”‎ ‎1767年,瓦特改进纽卡门蒸汽机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1782年,瓦特发明联动式蒸汽机 ‎1785年,卡特赖特发明自动织布机 ‎1825年,斯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1830年,托利党一党统治终结,辉格党政府组建,议会改革开始 ‎1831年,法拉第证实电磁感应现象 ‎1832年,议会改革法令通过,部分“腐败选区”被废除 ‎1839年,挑起鸦片战争 ‎——整理自闫兆祥:《英国史》‎ 上述材料能够反映英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首先拟定一个明确的观点,例如以英国政治民主化为题,通过“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确立、两党政治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历史事件,分析英国是如何由专制过渡到民主以及君主立宪制是如何确立完善的;又如以英国经济工业化为题,分析英国是如何通过工业革命,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 答案:示例一 趋势:政治民主化。‎ 4‎ 说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结束君主专制统治,逐渐确立君主立宪制;1721年,确立责任制内阁,君主立宪制逐渐完善;1830年,两党轮流执政;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政治地位;20世纪60年代,英国实行普选制,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示例二 趋势:工业化。说明:1763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进一步推动工业技术革新的发展;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普及,人类社会逐渐进入“蒸汽时代”;轮船和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便利市场的扩大;1840年前后,工业革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其他趋势如:不断扩张,成为殖民霸主;自然科学不断发展等。如史实准确、论述合理,可酌情赋分。‎ 4‎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