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共4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实验活动6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灼烧某硫酸盐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该硫酸盐是()‎ A. K2S                                 B. Na2S                                 C. Na2SO4                                 D. K2SO4‎ ‎2.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这四步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A. 烧杯                                  B. 漏斗                                  C. 玻璃棒                                  D. 酒精灯 ‎3.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不变 B. 浸洗前后食盐水组成不变 C. 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使用下去 D. 粗盐粉碎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 ‎4.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取一定量粗盐                       B. 过滤  ‎ 15‎ ‎ C. 溶解                               D. 蒸发 ‎5.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的一类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结合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  )‎ A. H+Na+OH﹣NO3﹣      B. Na+K+Cl﹣OH﹣      C. H+K+CO32﹣HCO3﹣      D. K+Ba2+Cl﹣SO42﹣‎ ‎6.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Ca(HCO3)2=CaCO3↓+CO2+H2O                  B. 2Na+Cl2=2NaCl C. 2Mg+CO22MgO+C                               D. AgNO3+NaCl=AgCl↓+NaNO3‎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 在铁桶中较长时间配制硫酸铜溶液 C. 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D. 可用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8.(2017•无锡)一瓶不纯的K2CO3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KNO3、Ca(NO3)2、KCl、CuCl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②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15‎ ‎ ③另称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1.97g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杂质中可能含有KNO3、Na2CO3                        B. 杂质中肯定不含有Ca(NO3)2、CuCl2、Na2CO3 C. 杂质中肯定含有KCl,可能含有Na2CO3              D. 杂质中肯定含有KCl、Na2CO3,可能含有KNO3‎ ‎9.现有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五种溶液,从中任取两种混合,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组合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10.“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 先变红后变紫             B. 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 先变无色后变红             D. 先变蓝后变紫 ‎1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有错误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MnO2‎ K2MnO4‎ 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洗涤干燥 B MgCl2溶液 盐酸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镁,过滤 C CaO Ca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D Cu Fe 用磁铁充分吸引 15‎ A. A                                           B. B                                           C. C                                           D. D ‎12.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取一定量粗盐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13.铅蓄电池中装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A. CO2                                        B. CO                                       C. H2                                       D. O2‎ ‎14.下列有关玻璃棒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A. 捣碎研细               B. 搅拌溶解      C. 引流浊液               D. 搅拌防溅 15‎ ‎15.碱性溶液,可降低蔬菜上残留农药的毒性.浸泡蔬菜时应加入(   )‎ A. 纯碱                                     B. 白酒                                     C. 白糖                                     D. 食醋 二、填空题(共5题;共17分)‎ ‎16.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____。 (2)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过量的________。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________。‎ ‎17.粗盐提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仪器: ①铁架台②烧杯③量筒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集气瓶⑦药匙⑧胶头滴管⑨托盘天平⑩砝码.在这10种仪器中,实验中一定不需要是(填编号)________;需要增加的仪器是________.‎ ‎18.已知下列事实: ①人的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 ②可溶性钡盐会使人中毒. 试回答:透视检查胃病时,让患者口服硫酸钡是否会使人中毒?________ 能否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19.(2013•崇左)Na2CO3俗称________,是一种白色的粉末,可以跟酸反应生成CO2,但实验室却不用这个反应制备CO2,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Na2CO3也可以跟CO2和 H2O反应生成NaHCO3,已知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大,那么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不断通入CO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0.为除去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杂质Na2CO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用了一种试剂(适量)进行实验。请你对他们所选用的试剂进行评价:‎ 学生 选用试剂 评价(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甲 HCl ‎________‎ 15‎ 乙 H2SO4‎ ‎________‎ 丙 Ca(OH)2‎ ‎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6分)‎ ‎21.初中毕业学年化学实验技能测试刚刚结束。某测试题目要求:选择一种试剂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现将三种无色溶液分别标记为A、B、C。‎ ‎(1)【实验探究1】 甲同学认为可以选择一种有色溶液鉴别,他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 乙同学选择用碳酸钠溶液鉴别,实验如图所示: 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结束后,乙同学先将B试管溶液倒入废液缸,再将A试管溶液倒入废液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最后将C试管滤液倒入废液缸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则C试管滤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 ‎(2)【实验探究2】 为了验证最终所得废液溶质成分,丙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丙同学认为废液溶质中一定没有碳酸钠。 【交流与评价】 请你评价丙同学的实验结论________. ‎ ‎(3)【实验探究3】 同学们在实验探究2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最终确定废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 ‎ ‎(4)【总结与提升】探究化学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通过书写化学方程式能做出初步判断: 可溶性生成物一定存在,可溶性反应物可能存在。再结合 ________排除一些猜想,然后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正确结论。‎ 15‎ 四、综合题(共2题;共13分)‎ ‎22.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从中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 ‎(1)从海水中得到粗盐的方法是________。‎ ‎(2)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是溶解、________和蒸发。‎ ‎(3)卤水中含MgCl2等物质,电解MgCl2可以得到金属镁和氯气(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3.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粗盐经过提纯得到的,粗盐中除含有泥沙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某同学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再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请回答:‎ ‎(1)加入的Na2CO3溶液要过量的目的是什么?‎ ‎(2)简述判断盐酸“适量”的方法.‎ 15‎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 ‎【解析】【解答】A、蘸取K2S溶液在火焰上灼烧,含有钾元素,灼烧时火焰的颜色呈紫色,但K2S不属于硫酸盐,A不符合题意; B、蘸取Na2S溶液在火焰上灼烧,含有钠元素,灼烧时火焰的颜色呈黄色,而不是紫色,B不符合题意; C、蘸取Na2SO4溶液在火焰上灼烧,含有钠元素,灼烧时火焰的颜色呈黄色,而不是紫色,C不符合题意; D、蘸取K2SO4溶液在火焰上灼烧,含有钾元素,灼烧时火焰的颜色呈紫色,且K2SO4属于硫酸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灼烧含钾元素的物质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2.【答案】C ‎ ‎【解析】【解答】解:在溶解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 在蒸发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 在计算产率时,需要用玻璃棒转移固体. 所以在这四步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 故选:C. 【分析】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和常见仪器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3.【答案】D ‎ ‎【解析】【解答】解:A、饱和食盐水不再溶解食盐,但可以溶解氯化镁,则“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不变”,说法错误,故A错误; B、浸洗前后食盐水组成不变,说法错误,氯化镁溶解其中,故B错误; C、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使用下去,说法错误,如果氯化镁也达饱和,则不能再继续使用,故C错误; D、粗盐粉碎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说法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由题意可知“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 15‎ 再滤出食盐”,因为饱和食盐水不再溶解食盐,但可以溶解氯化镁,故可滤出食盐;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如果氯化镁也达饱和,则不能再继续使用.‎ ‎4.【答案】B ‎ ‎【解析】【解答】A、在取用粗盐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取粗盐,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溶解粗盐要在烧杯中进行,为了加速粗盐的溶解,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在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解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5.【答案】B ‎ ‎【解析】【解答】解: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离子之间能反应.该选项不合题目要求; B、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离子之间不能反应.该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C、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离子之间能反应.该选项不合题目要求; D、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之间能反应.该选项不合题目要求. 故选B. 【分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 ‎6.【答案】D ‎ ‎【解析】【解答】A、Ca(HCO3)2=CaCO3↓+CO2+H2O,是分解反应;A不符合题意; B、2Na+Cl2=2NaCl是化合反应;B不符合题意; C、2Mg+CO2 2MgO+C ,是置换反应;C不符合题意; D、AgNO3+NaCl=AgCl↓+NaNO3,是复分解反应.D符合题意. 选D ‎ 15‎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征(换成分,价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7.【答案】B ‎ ‎【解析】【解答】解: A、食醋的成分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钙而将水垢除去,故正确; B、配制波尔多液使用硫酸铜,硫酸铜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而使药效降低,故不正确; C、稀硫酸能与铁锈反应而将铁锈除去,故正确; D、消石灰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稀硫酸能与铁锈反应而将铁锈除去,食醋的成分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硫酸铜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8.【答案】D ‎ ‎【解析】【分析】解: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说明粉末中不含有硝酸钙和氯化铜,这是因为硝酸钙能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含有铜离子的溶液是蓝色溶液;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说明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碳酸钠,这是因为氯化钾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碳酸钠和氯化银反应生成的碳酸银沉淀能和稀硝酸反应;1.38g碳酸钾和足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1.97g碳酸钡沉淀,1.06g碳酸钠和足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1.97g碳酸钡沉淀,称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1.97g白色沉淀,说明粉末中不含Na2CO3;KNO3不参与反应,无法判断; A、杂质中可能含有KNO3,一定含有Na2CO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杂质中肯定不含有Ca(NO3)2, CuCl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杂质中肯定含有KCl和Na2CO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杂质中肯定含有KCl、Na2CO3,可能含有KNO3,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答案】C ‎ ‎【解析】【解答】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有水生成,反应能够进行;盐酸与氯化钠混合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不能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钙混合,有水生成,反应能够进行;盐酸与碳酸钠混合,有气体产生,‎ 15‎ 反应能够进行;氯化钠与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混合,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反应不能进行;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混合有沉淀生成,反应能够进行,故能发生的反应共有四个,观察选项,故选C.‎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酸碱盐之间若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则反应能够进行.本题考查了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0.【答案】A ‎ ‎【解析】【分析】碳酸属于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受热时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 ‎【解答】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时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 故选:A.‎ ‎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碳酸的性质和显酸性的物质与石蕊试液相互作用显色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答案】C ‎ ‎【解析】【解答】A、锰酸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渣中只有二氧化锰;A不符合题意; B、盐酸和过量的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过滤后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镁;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和碳酸钙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C符合题意; D、铁能被磁铁吸引,铜不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答案】C ‎ ‎【解析】【解答】A、取用固体药品要用药匙,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正确;B、溶解时,将粗盐倒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正确;C、在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错误;D、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防止液滴飞溅,正确。故选C。‎ ‎13.【答案】A ‎ 15‎ ‎【解析】【解答】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而碳酸钙能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知道A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A.‎ ‎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大理石的成分是碳酸钙,能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据此来解答该题.此题是对物质反应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碳酸钙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4.【答案】A ‎ ‎【解析】‎ ‎【分析】根据粗盐提纯的分离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玻璃棒的作用分析.‎ ‎【解答】A、粗盐的捣碎研细在研钵中进行,不能用玻璃棒,故A错误; B、粗盐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溶解,故B正确; C、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 D、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棒搅拌,放着局部过热而导致液体飞溅,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粗盐的提纯以及玻璃棒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 ‎15.【答案】A ‎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碱性溶液可降低蔬菜上残留农药的毒性.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水溶液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B、白酒显中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C、白糖显中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D、食醋中含有醋酸,显酸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题意,碱性溶液可降低蔬菜上残留农药的毒性.据此结合纯碱、白酒、白糖、食醋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二、填空题 ‎16.【答案】搅拌,加速固体溶解;NaOH和Na2CO3;CaCO3、BaCO3‎ 15‎ ‎【解析】【分析】(1)用玻璃棒搅拌,加速了液体的流动,使固体很快溶解; (2)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氯离子对氯化钠来说不是杂质,钡离子可以将硫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第②步操作加入过量的BaCl2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最后得到的滤液中溶质除含有氯化钠外还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第二步后溶液中剩下没有反应的氯化钡,第四步加入碳酸钠,除了将氯化钙沉淀以外,还可以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故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CaCO3、BaCO3、Mg(OH)2; 【点评】考查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17.【答案】溶解;过滤;蒸发;③④⑥⑧⑨⑩;玻璃棒、漏斗、蒸发皿 ‎【解析】【解答】解: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药匙用于取用粗盐;溶解所需的仪器是烧杯、玻璃棒;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蒸发操作装置由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石棉网(放置加热完的这方面)等仪器组成,故实验中一定不需要是④⑤⑥;需要增加的仪器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故答案为:溶解、过滤、蒸发;③④⑥⑧⑨⑩;玻璃棒、漏斗、蒸发皿. 【分析】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结合溶解、过滤、蒸发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 ‎18.【答案】否;否;因为碳酸钡可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引起中毒 ‎【解析】【解答】解:胃酸的成分是盐酸,由于硫酸钡是难溶于水且难溶于酸的钡盐,因而不能电离出钡离子被人体吸收,不会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变性,而碳酸钡可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能电离出钡离子,易被人体吸收而导致蛋白质变性,引起中毒,因此医院在作钡餐透视检查病人的胃病疾病时,可选用口服硫酸钡,不能选用口服碳酸钡.故答案为:否、否、因为碳酸钡可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引起中毒 【分析】胃酸的成分是盐酸,重金属盐有毒是因可溶的重金属盐可电离出重金属离子,硫酸钡是难溶于水且难溶于酸的钡盐,因而不能电离出钡离子;而碳酸钡可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能电离出钡离子 ‎19.【答案】纯碱;Na2CO3与稀盐酸反应速度太快,产生的CO2不易收集;有晶体析出 ‎【解析】【解答】解:Na2CO3俗称纯碱,是一种白色的粉末,可以跟酸反应生成CO2,但实验室却不用这个反应制备CO2‎ 15‎ ‎,其原因主要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要生成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晶体析出.故答案为:纯碱,Na2CO3与稀盐酸反应速度太快,产生的CO2不易收集;有晶体析出. 【分析】根据碳酸钠俗称纯碱,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需选择反应速率适中的反应来进行,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碳后会生成碳酸氢钠进行分析.‎ ‎20.【答案】不行,因为虽然把CO32—除去了,但又引进了新的杂质NaCl;行,因为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会跑掉,水不算杂质;不行,因为虽然能生成碳酸钙沉淀而把CO32—除去,但又生成了新的杂质NaOH ‎【解析】【解答】此题就是要把CO32—除去,除去的方法是可将其转化为气体,或转化为沉淀,但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分析】除杂原则,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三、实验探究题 ‎21.【答案】(1)紫色石蕊溶液;Na2CO3+2HCl=2NaCl+H2O+CO2↑;NaOH、Ca(OH)2 (2)不正确,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不再与其他物质反应,一定存在,若此时碳酸钠剩余,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盐酸被耗尽,还没有与碳酸钠反应,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有碳酸钠(合理即可) (3)Na+   Cl-   OH-   CO32- (4)实验现象 ‎【解析】【解答】解:(1)、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分别显酸性、中性、碱性,因此可以选择紫色石蕊溶液碱性鉴别;、结合图示可知A试管中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乙同学先将B试管溶液倒入废液缸,再将A试管溶液倒入废液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由于B中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再将A试管溶液倒入废液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说明A中稀盐酸有剩余。最后将C试管滤液倒入废液缸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A、B混合后将A中的稀盐酸反应完且碳酸钠溶液有剩余,剩余的碳酸钠与C中剩余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C中的溶质为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及剩余的氢氧化钙;(2)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不再与其他物质反应,一定存在,若此时碳酸钠剩余,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盐酸被耗尽,还没有与碳酸钠反应,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有碳酸钠(合理即可);(3) 、同学们在实验探究2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又实验探究2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NaOH,故一定含有Na+、OH-,又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Cl-;(4)、【总结与提升】探究 15‎ 化学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通过书写化学方程式能做出初步判断:可溶性生成物一定存在,可溶性反应物可能存在。再结合实验现象排除一些猜想,然后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正确结论。 故答案为:紫色石蕊溶液;Na2CO3+2HCl==2NaCl+H2O+CO2↑;NaOH、Ca(OH)2;不正确,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不再与其他物质反应,一定存在,若此时碳酸钠剩余,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盐酸被耗尽,还没有与碳酸钠反应,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有碳酸钠(合理即可);Na+   Cl-   OH-   CO32-;实验现象。【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酸碱盐的性质及其检验,物质的酸碱性可以选择酸碱指示剂进行鉴别。‎ 四、综合题 ‎22.【答案】(1)蒸发溶剂法 (2)过滤 (3)MgCl2Mg+ Cl2↑ ‎ ‎【解析】【解答】(1)从海水中得到粗盐的方法是蒸发溶剂法;(2)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是溶解、过滤和蒸发;(3)卤水中含MgCl2等物质,电解MgCl2可以得到金属镁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  Mg+ Cl2↑。 故答案为:蒸发溶剂、过滤、MgCl2Mg+ Cl2↑。 【分析】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时,采用蒸发结晶,当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时,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23.【答案】(1)解:加入的Na2CO3溶液要过量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并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2)解:判断盐酸“适量”的方法是:加入盐酸时边加边振荡,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解析】【解答】解:(1)加入的Na2CO3溶液要过量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并除去过量的氯化钡;(2)判断盐酸“适量”的方法是:加入盐酸时边加边振荡,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分析】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1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