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素养训练试题(共14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素养训练试题(共14套)》 共有 1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素养全练1 走进化学世界 一、A组 考题诊断 ‎1.(2018·甘肃兰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酒精挥发 C.铁水铸锅 D.冰消雪融 答案:A ‎2.(2018·甘肃金昌)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挥发性 D.可燃性 答案:D ‎3.(2016·甘肃)下列成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杵磨成针 B.百炼成钢 C.积土成山 D.滴水成冰 答案:B 解析:“百炼成钢”就是将生铁中的碳氧化除去,涉及化学变化。‎ ‎4.(2017·甘肃兰州)实验室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盐酸挥发 B.试管破碎 C.石蜡燃烧 D.胆矾研碎 答案:C 解析:石蜡燃烧产生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燃烧都是化学变化。‎ ‎5.(2016·甘肃兰州)下列仪器,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集气瓶 C.锥形瓶 D.试管 答案:D 解析:烧杯、锥形瓶只能间接加热,集气瓶不能加热。‎ ‎6.(2016·甘肃兰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药品直接放入原瓶 B.将pH试纸伸入碳酸钾溶液中测pH C.用100 mL的量筒量取98.0 mL水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看到水槽内管口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 答案:C 解析: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回原瓶,会污染药品;pH试纸不能伸入待测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待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再收集。‎ ‎7.(2017·甘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B.在点燃氢气之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清洗后放回原瓶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答案:B 解析: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前需要验纯。‎ ‎8.(2018·甘肃兰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 答案:C 解析:A.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试管中,故错误;B.过滤时没有用玻璃棒进行引流,故错误;C.二氧化碳验满需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正确;D.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故错误。‎ ‎9.(2017·甘肃兰州)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氧气验满时,带火星木条应放在瓶口;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0.(2017·甘肃天水)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取药品时,瓶塞应倒放;使用托盘天平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口内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口的正上方。‎ ‎11.(2018·甘肃)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 答案:D 二、B组 模拟预测 ‎1.(2018·山东滨州)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 A.节日燃放焰火 B.木炭烤熟食物 C.西瓜榨成西瓜汁 D.檀树皮制成宣纸 答案:C ‎2.(2018·青海西宁)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胆矾研碎 C.食物腐败 D.干冰升华 答案:C ‎3.(2018·江苏常州)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导电性 C.溶解性 D.挥发性 答案:A ‎4.(2018·青海)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蜡烛燃烧 C.矿石粉碎 D.青稞酿酒 答案:C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食醋用于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D.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体温 答案:D 解析:酒精挥发吸热,给发烧病人擦拭酒精来降低体温,利用了酒精易挥发的物理性质。‎ ‎6.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 A.用稀硫酸除铁锈 B.用氢气作燃料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干冰人工降雨 答案:D 解析:干冰升华吸热,用干冰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易升华的物理性质。‎ ‎7.在对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前,某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这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6‎ C.制订计划 D.交流与表达 答案:B ‎8.(2018·江苏常州)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蒸发皿 D.燃烧匙 答案:A ‎9.(2018·青海西宁)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过滤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俯视。‎ ‎10.(2018·湖南常德)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答案:B 解析:实验室中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拿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酒精流出着火。‎ ‎11.(2017·四川自贡)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  )‎ 答案:B 6‎ 解析:过滤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不能将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 ‎12.小江用量筒量取液体,初次读数时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5 mL,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0 mL,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5 mL B.小于5 mL C.等于5 mL 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仰视量筒,读数偏小,故量筒中原有液体大于15mL。‎ ‎13.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 g食盐,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  )‎ A.调解平衡螺母向右转 B.减少砝码 C.增加砝码 D.减少药品 答案:D 解析:指针向左偏,说明左盘中药品取多了,故要减少药品。‎ ‎1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0.8 g(1 g以下用游码)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  )‎ A.9.2 g B.9.8 g C.10.8 g D.10.2 g 答案:A ‎15.(2018·山东滨州)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 ‎ ‎(2)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 ‎ ‎(3)用加热的方法使氯化钠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时,应将氯化钠溶液放在      (填仪器名称)中加热。 ‎ ‎(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木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 答案:(1)D (2)F (3)蒸发皿 (4)坩埚钳 ‎16.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    ,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              。 ‎ ‎(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实验现象是                                      。 ‎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性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 答案:(1)烧杯 除去不溶性杂质 ‎(2)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 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6‎ ‎(3)偏大 ‎17.玻璃棒是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在不同实验中作用不同。初中化学与玻璃棒有关的部分实验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为过滤操作,仪器X的名称是    ,用该装置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能成功的是    (填序号); ‎ a.KNO3溶液中的H2O b.CuO中的碳粉 c.Na2SO4溶液中的BaSO4‎ d.NaCl溶液中的HCl ‎(2)过滤之后发现滤液依旧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                 (任写两条); ‎ ‎(3)B为稀释浓硫酸,烧杯中盛放的物质是     ,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 ‎(4)C为蒸发食盐水,操作中待            时,即停止加热。〚导学号58864001〛 ‎ 答案:(1)漏斗 c ‎(2)滤纸破损 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其他合理答案)‎ ‎(3)水 搅拌,加快散热,防止液体飞溅 ‎(4)有较多固体析出 ‎18.(2018·辽宁抚顺)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棉球上的酒精燃烧而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        。 ‎ ‎(2)实验二:实验结束后,测量结果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即可)。 ‎ ‎(3)实验三: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 ‎ ‎(4)实验四:用冲洗后未擦干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会导致测得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导学号58864002〛 ‎ 答案:(1)需要可燃物 (2)红磷不足(或其他合理答案)‎ ‎(3)较多固体 (4)偏大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