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石,如赤铁矿、磁铁矿等。
(2)了解铁矿石炼铁的原理。
(3)了解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办法。
(4)知道如何保护金属资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铁的冶炼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锈蚀条件的研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金属资源的保护途径,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用铁矿石炼铁的原理以及实验注意事项。
(2)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难点: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金属冶炼中有关杂质含量的计算。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微课学习
【教学媒体】多媒体 实验仪器
【教具准备】金属样本、金属矿石样本
【授课教案】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新课
展示金属样本
【问题】自然界中的金属都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4页找出该问题的答案。
展示金属矿石样本
思考回答:不是,大多数金属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只有少数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
自学,回答: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 5 -
【点拨】人类每年都要提取数以亿吨的金属,而这些金属一般存在于矿石中,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5页,找出常见的矿石有哪些?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过渡】现在,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就是铁。接下来,我们就以铁的冶炼为例看一下金属的冶炼过程。
常见的矿石及它们的主要成分
赤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菱铁矿(FeCO3)
铝土矿(Al2O3)
黄铜矿(CuFeS2)
辉铜矿(Cu2S)
自主学习
铁的冶炼
因为此实验涉及有毒的一氧化碳,因此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实验。
【点拨】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总结实验现象。
【点拨】实验原理
3CO +Fe2O32Fe+ 3CO2
【讨论】
①实验开始时,先通CO,还是先加热?
②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还是先停止加热?
③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
【注意】一氧化碳有毒,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
巧记“一氧化碳早来晚走,早来防氧化,晚走防爆炸”。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1.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2.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尾气燃烧并产生蓝色的火焰。
小组讨论,回答:
①先通入CO,后加热。
②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CO。
③检验生成的气体CO2,吸收反应后剩余CO中的CO2,便于尾气的处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加强对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记忆
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续表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铁的治炼
播放工业高炉炼铁过程
一、在实际生产中,铁矿石的冶炼过程更为复杂。用的材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放热,提高炉温以及制取还原剂CO
学生观看,结合课本第16页,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炼铁原料是什么?
2.焦炭、石灰石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理论联系实际,明白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区别与联系
- 5 -
。石灰石的作用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
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计算产率时还要考虑到在原料和产物中都含有杂质。请计算,用1 000 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三、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分数。
步骤:(一)将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二)将纯物质的质量带入化学方程式计算。
(三)将计算得到纯物质的质量换算成含杂质的质量。
【过渡】现阶段,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材料和设备相当于年产量的20%到40%。金属为什么会被腐蚀?现在我们以铁的腐蚀为例探究铁金属腐蚀的原因。
3.高炉炼铁的产品是什么,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4.为什么出铁口低于出渣口?
理清思路,解答题目
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金属的
腐蚀与防护
【微课学习】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点拨】利用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是为了除去水中溶有的氧气。
【问题】
(1)说出实验的现象。
(2)总结铁锈蚀的条件。
【讨论】如何防止铁制品锈蚀。
通过探究实验活动来认识铁锈蚀的原因,从而培养观察归纳的能力以及小组间合作探究的能力。
回答:
(1)第一个试管中铁钉同时接触水和空气的部分生锈;第二个试管中铁钉只接触水,不生锈;第三个试管中铁钉只接触空气,不生锈。
(2)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小组讨论,回答:
①
体验实验,学会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
- 5 -
自学课本18-19页,找出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
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
②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如喷漆、抹油、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耐腐蚀的合金,如不锈钢等。
自主学习,回答:
(1)防止金属的腐蚀。
(2)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3)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严禁不顾国家利益的乱采矿。
(4)寻找金属的替代品。
合理运用知识的迁移
提高自主学习、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续表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呢?
要点一:高炉炼铁原理。
要点二:含杂质的计算。
要点三:铁生锈的条件。
自我总结,自我检查
培养归纳和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金属资源的利用
1.金属资源:
(1)金属资源的存在形式。
(2)常见的矿石。
2.铁的冶炼:
(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2)原理:3CO+Fe2O32Fe+3CO2。
- 5 -
3.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有关计算:
(1)公式。
①纯度=×100%
②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质的总质量×纯物质的质量分数
③不纯物质的总质量=
(2)计算步骤。
二、金属资源保护
1.金属的锈蚀与防护:
(1)铁制品锈蚀条件。
(2)防锈方法。
2.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1)防止金属锈蚀。
(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3)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的替代品。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