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新闻和报告文学阅读(一)
一、文体特征通览
(1)新闻与消息
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消息:新闻报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体,具有及时、简明、真实的特征。消息结构一般有六个部分:标题,用来标明作品的内容;开头,用来交代消息的来源;导语,用来概括文章的主要事实,点名主题;主体,用来具体介绍要报道的事实;背景,用来提示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结语,作最后的总结或某些内容的补充。新闻结构有三者是不可缺少的,即标题、导语、主体。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
(2)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属于边缘文体,它脱胎于新闻,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高度融合。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真实性,一是文学笔法,一是作家的主观参与性。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它必须严格地忠于历史、忠于事实。虽然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有很多争议,但大多数人还是把它作为报告文学最主要的特征。当然,真实性都是相对的,它并不是刻板的反映生活,在一些细节上,允许作者进行一定程度的虚构与加工。从形式上看,报告文学也常常借鉴其他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比如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戏剧的结构艺术、散文对于叙述语言的提炼、诗歌简洁而又富有情感的语言等,甚至意识流、时空转换等表现手法,都在报告文学中得到了运用。另外,报告文学本身允许作者将生动的人物描写和热情赞美、抒情性议论、尖锐的批评融为一体的,作者在其中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人事的是非曲直、扬抑臧否的看法。
在习惯上,人们也把“报告文学”列为散文的一种,并将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等总称为报告文学。
二、知识要点梳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识记字音、字形
紫jīng (荆) 花 易zhì (帜) 停bï (泊) 超zài (载) 登zǎi (载)
mēng骗(蒙) měng古 (蒙) 婆suō (娑) è梦(噩) xī(嬉)笑
zhuàn写(撰) chú菊(雏) zhì息(窒) 绿树成yīn(阴) bō夺(剥)
bāo(剥)果皮 夏yǎn (衍) lòng堂(弄) 游shuì (说) qì据(契)
ǎo断(拗) ào口(拗) 执niù (拗) dìng(锭)壳 ruò(偌)大
chuǎi测(揣) chuāi(揣)着 挣chuài (揣) yì年(翌) 酝niàng (酿)
污miè(蔑) hǒng骗(哄) 起hòng (哄) 气hōng hōng (哄洪)
héng(横)亘 hèng(横)财 zuō(作)坊 一鼓zuò气(作)
(2)词语(包括熟语)积累
婆 娑: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枝叶纷披的样子。
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了生死赏罚的大权,横行霸道,对人民生命财产随意处置。生,让人活着;杀,叫人死亡;予,给予;夺,剥夺。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人事沧桑:当事人和世事变化很大。
记忆犹新:对往事的记忆还像新的一样。
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凡响,平凡的音乐。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后泛指做事要趁鼓起劲头的时候一口气干完。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里应外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耸入云天:高高地插入天空。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3)近义词语辨析
A.茫然 木然
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B.试验 实验
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C.震动 振动
震动:指颤动,使颤动,物体受外力影响而迅速、剧烈地颤动,多指一次;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能平静。
振动:是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摆动多次。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比尔基纳乌的黑雪
波列伏伊
在科内普家里就着香气扑鼻的马林果酱喝茶时,我们闲谈起来。从谈话中我们获悉,奥斯威辛集中营还不是纳粹兽行之最,地球上还有比它更可怕的地方,那个地方叫做比尔基纳乌,也是一个死亡集中营,营址离奥斯威辛不算太远。
科内普先生所讲的情况,委实令人难以置信。奥斯威辛集中营毕竟属于劳役性质的集中营。囚徒只要还健康,只要还有力气,就被使用来做各种苦役。被烧掉的只是那些衰弱到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也就是,被烧掉的只是些不能生利、榨不出油水的人。当一批人被送入化人炉时,马上就另派一批人来干活,不能干了便被送去烧死,再派一批人来干。死亡的轮子就这样不停地转动着,但相对来说转的是比较慢的。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比尔基纳乌纯粹是个杀人营,一列一列载满囚徒的火车从四面八方开到比尔基纳乌来,有的来自被占领国,有的来自附属国,有的甚至来自德国本土,全部都是直达快车,沿途所有车厢全部加锁,只是到了夜里才打开车门,清除粪便和死尸。倘若有谁未经允许向外探头,当即就会被子弹打死。
列车载着注定死亡的人开进比尔基纳乌车站。与奥斯威辛不同,这个站名很少为人所知。在表面上,这是一个重要的枢纽站。几条双轨铁路线以此为轴通向四面八方。车站大楼上悬挂着开往柏林,德累斯顿,布列斯拉乌,华沙以及维也纳等地的列车时刻表,站台清洁,身穿铁路职工制服的人员在上面来回走动。进站列车停车的位置似乎是一条备用线,车门一打开,饱受几天长途旅行折磨之苦的旅客们便从车上跳下,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那些彬彬有礼的翻译向他们解释,说他们的艰苦生活结束了。可是所有旅客必须在这个车站上清理个人卫生,洗个澡,把携带物品进行消毒,然后再换乘旅客列车离开这里,去工作地点。那些手头有钱的旅客们还可以买到夹肉面包和其他食品。离车站不远的地方有两座椭圆形的建筑,分别写着:“男浴池”“妇女儿童浴池”。
旅客们兴高采烈地走进这两座建筑物,把随身携带的东西交出来消毒,然后脱光衣服,领到一个小牌和一小块肥皂直接走进一个清洁的大房间,房间的地面铺着锌版,周围有一些冷水和热水的淋浴喷头。然而,当他们开始洗澡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身后的大门已经紧闭。接着,房间的顶上便开始放出毒气,经过十至十五分钟,这些愉快地洗澡的旅客便成了一具具死尸。比尔基纳乌这座“壁炉”就这样日夜不停地工作着。旅客列车源源不断地开来,死尸源源不断地拖出去,被一辆辆小货车运进火化炉。在火化炉来不及把这些可怕的原料全部吞吃的情况下,这些尸体就被一堆堆地扔进几个大水泥坑里,浇上汽油露天焚烧,每次可以烧二三百具。
“你们在飞机上是否注意过这里的雪是什么颜色的?这里的雪是黑色的,黑得像无烟煤。”
“这种空气我们已经吸了五年啦。”科内普太太补充说,“我现在虽然看着你们,可我仍然不敢相信,莫非这一切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
早晨,彼得罗维奇把我们叫醒了,我们请科内普先生带我们到比尔基纳乌去,他同意了。
约在两周前,党卫军把车站、澡堂和铁路都炸毁了,那里如今只有一堆堆混凝土块和扭曲的铁轨。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当时正是冰雪消融的时节,昨日厚厚的新雪化掉了,我们极目望去,看见直到天边的残雪确实都是黑色的,乌油油的,我伸出手来,摸了一摸这种雪,手上立即染满了污垢,这时我甚至抖了一下。这些灰渣是数十万人骨灰的微粒,这些人是曾经活过,有过感觉,爱过和痛苦过的啊!废墟永远是废墟了,根据废墟很难看出原来建筑的样子,但是在科内普先生的帮助下,我们心中又勾画出了这个附设有各种道具性质的服务系统,并且起着道具性质作用的车站,从一个堆满了大块混凝土的废墟露出一块列车时刻表的残片,我们还看到了道岔和路轨的尽头。最后,我们来到了澡堂的废墟,我们看到爆炸的气浪只掀去了火化场的房顶,一座火化炉依然故我地立在旷野中,通过敞开的炉门可以看见未烧尽的残骨,从炉里掏出一大堆骨灰,颜色有点发蓝,很干燥,踩下去所发出的并不是窸窣声,倒像个死者在脚下呻吟。
我们带着满脑子可怕的印象在向晚时分回到了方面军司令部,马上听到了一则十分有趣的新闻,白天克拉依兹布尔格已被我们方面军占领,该市是通往奥德河要道上的最后一个城市,居民都是德国人。有两个第七处的军官(一个大尉,一个中尉)刚刚从那里回来,给我们讲了一桩可笑的事情。他们和坦克部队一起进入克拉依兹布尔格。因为急于想得到这里的档案,于是找到了县长办公大楼。
正当他们翻阅一大堆文件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一个德国人打着官腔满肚子不高兴地说道:“是弗兰茨吗?我从早晨就不断给你打电话,你跑到哪里去了?总该留个人看电话吧。”
“您是谁?”大尉莫名其妙,也用德语反问了一句。
“弗兰茨,您是喝醉了还是怎么的?”对方发火了。“您疯了吧,真是死到临头还不知!俄国佬打来了,据说离你们市已经很近,你们还在喝酒,到处乱逛。”
“我再问一遍,您究竟是哪一位?”大尉问道,此刻他已经猜测出,这次谈话意味着什么。
事情已经明白了,大尉是在和布列斯拉乌市州长谈话,显然,这位州长把我们的大尉当成了自己的下属了。这个德国人竟然不知道自己所管辖的一个城市已经被对方占领(虽然这个城市距他所盘踞的布列斯拉乌并不算远),还在和我军占领的城市进行正常联络,这一点说明在德军后方,在其党政机关里面,已经出现了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的局面……
夜里我和克鲁申斯基把记者团剩下的安眠药片都咽了下去,然而收效甚微,我们一闭上眼,就看见黑色的雪,只要碰一下,就会留下一片油迹。
(选自《世界优秀通讯选》,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1.分析题目“比尔基纳乌的黑雪”有何妙处。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作者为什么要写被害的众人在来到比尔基纳乌时,有钱的人还可以买到“夹肉面包和其他食品”,以及人们“兴高采烈地走进这两座建筑物”?
3.作者为什么要写他们从比尔基纳乌回来后所听到的有趣的故事?这与题目和中心是不是没有一点关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手
2016年10月13日下午,瑞典文学院宣布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著名摇滚、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表彰其“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这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将奖项授予“非文学界”人士。
鲍勃·迪伦10岁时便自学了口琴、钢琴和吉他,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物·迪伦为艺名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
1961年,鲍勃·迪伦从明尼苏达大学辍学,前往纽约,去追寻美国“民谣之父”伍迪·格思里,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鲍勃开始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执着地相信自己是其中的一员。他让诗歌走出文学殿堂,以一种大众的视角重新来到民间歌谣中,以现代音乐形式进行传播,从而让诗歌又恢复了那种万人传唱的生气。他创作了一首美国民谣史上的经典作品《大雨将至》,这首歌第一次将民谣和诗歌结合了起来,开启了流行歌曲的新面貌,以致牛津大学最权威的“诗歌教授”里克斯认为迪伦“堪与最伟大诗人同列”,迪伦的歌词就是他的诗,年轻人在他的歌声和歌词中沉溺!
1965年,鲍勃·迪伦第一次以一种接近摇滚的方式来表现民谣,被当时的听众视为民谣界的叛徒,但今天,这摇滚民谣已在美国蔚然成风。
鲍勃·迪伦在他的忆录中写道:“你想要写的歌曲源于生活。”1963年到1964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年间,他写下一首又一首关于黑人民权运动、关于反战、关于青年对时代的困感与焦虑的歌曲。如迪伦创作的著名歌曲《答案在空中飘扬》,提问发人深思,影射美国越战,在当时成为了整个民权运动的圣敬,鲍勃·迪伦的歌曲关乎民权、关乎爱情、关乎政治、关乎宗教,内容厚重真实,远离虚幻,让内容僵化的传统民谣走进了新时代,并开创了民谣的辉煌岁月。
迪伦全身心融入生活,关注历史,这让他写出的歌词能够震撼他当时所生活的年代,经久不衰。他的歌词不是简单的流行话语,他以丰沛的诗意和真挚饱满的词汇来表现人性、叩问人生,他用一生的创作阐释了人类生命的意义,他的歌词跨越了国界!
70年代,鲍勃·迪伦开始涉足其它诸多领域。鲍勃·迪伦曾出版过他的歌词合集;他还是位优秀的传记作者,2004年鲍勃·迪伦的自传《像一块滚石》出版,一路畅销:他的回忆录《编年史》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节;1971年他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小说《塔兰图拉》;自1994年以来迪伦已出版了6本画作,他的绘画作品也曾在大型艺术画廊中展出过……2008年,鲍勃·迪伦获得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
诺贝尔奖组委会常务秘书萨拉认为,鲍勃·迪伦的诗词可以和古希腊诗人荷马和莎孚的作品相媲美。1997年,鲍勃·迪伦第一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此后的1998年到2002年间,鲍勃·迪伦每年都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迪伦得到过包括格菜美奖、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奖项。2012年5月,迪伦获得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2010年2月他受邀参加奥巴马夫妇在白宫组织的纪念民权运动的大型音乐会,但他对唱歌之外的事情丝毫不感兴趣不参加演出前的宴会,也不愿和自己级别最高的粉丝奥巴马拍照留念,他只给了奥巴马一只苍老的手和一个微笑。
有关诺贝尔文学奖该不该颁给歌手鲍勃·迪伦成为各国人民争议的话题。《纽约时报》撰文写道,“瑞典文学院选择一位流行音乐人赢得世界文学界最高的荣誉戏剧化地重新定义了文学的边界,引发了对歌词是否与诗歌具有同样艺术价值的讨论”;畅销小说《十九分钟》的作者乔迪·皮考特尖刻地写道,“我为迪伦高兴,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也可以获得格莱美音乐奖?”
在迪伦获奖的消息公布后,瑞典学院称一直联系不到现年75岁的音乐人鲍勃·迪伦。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2日发送电邮请求鲍勃·迪伦的发言人拉里·詹金斯对获奖做出回应,但截至23日发稿时仍未得到回复。有消息说,迪伦目前正在巡演出。
鲍·迪伦是个不平凡的人,他一直在举办他的“永不停息的巡演”,迄今为止,他发了40多张音乐专辑,创造了20世纪最令人难忘的经典歌曲。
也许,鲍勃·迪伦不需要诺贝尔奖,但诺贝尔奖需要鲍勃·迪伦!
(摘自《新华网》,有删改)
相关链接: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①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在1895年11月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设立“诺贝尔奖基金会”,文学奖是其中之一,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②《时代杂志》:“鲍勃·迪伦所创作的歌词是优雅的,他所关心的课题是永恒的,不管在哪一个时代,都只有少数诗人的影响力可以超越他。”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鲍勃·迪伦自小就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大学期间就对民谣产生兴趣,最终开启了美国民谣时代。
B.作为歌手,鲍勃·迪伦开启了流行歌曲的新面貌,其歌词如诗句一样为人称道,这使他被公认堪与最伟大诗人同列。
C.由于鲍勃·迪伦在歌词、传记、回忆录、小说、绘面诸多方面的贡献,他获得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
D.本文撷取鲍勃·迪伦人生的若干片断,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等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了主人公的不平凡。
5.鲍勃·迪伦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6.面对颁奖争议,你觉得歌手鲍勃·迪伦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请结合材料谈谈理由。
一
1.雪是白的,历来没有例外,而文题中的“黑雪”格外醒目和引人注意,联系全文看,这个题目具有深刻揭露德国法西斯惨无人道、杀人如麻的滔天罪行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标题作用能力。文章标题“比尔基纳乌的黑雪”中“黑雪”比较引人注目,雪是白的,历来没有例外,而文题中的“黑雪”格外醒目和引人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通读文章,可知文章主题是揭露德国法西斯惨无人道、杀人如麻的滔天罪行,所以文章的标题用“比尔基纳乌的黑雪”,深刻揭露德国法西斯惨无人道、杀人如麻的滔天罪行的作用。
2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这样写,首先交代了这些都是善良的人们,他们没有任何的不良行为和反抗举动,只是普通的求生存的民众。这也有力地反衬和揭露了德国纳粹滥杀无辜、丧尽天良的罪行。
3.并非没有关系。作者写从比尔基纳乌回来后听到的有趣的故事,一方面交代俄军已占领了这座城市,打败德国法西斯胜利在望,德国军队的滥杀无辜将一去不复返了;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法西斯德国面临失败的恐慌和他们必然灭亡的命运。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回答作者写他们从比尔基纳乌回来后所听到的有趣的故事与题目和中心是不是没有一点关系。然后说明理由,说明理由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者他们从比尔基纳乌回来后所听到的有趣的故事是关于俄军已占领了克拉依兹布尔格,俄军在这座城市的县长办公大楼找文件,接到了德国人纳粹打来的电话,说“俄国佬打来了”!而这位打电话来的纳粹是布列斯拉乌市州长。“这位州长把我们的大尉当成了自己的下属了。这个德国人竟然不知道自己所管辖的一个城市已经被对方占领(虽然这个城市距他所盘踞的布列斯拉乌并不算远),还在和我军占领的城市进行正常联络,这一点说明在德军后方,在其党政机关里面,已经出现了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的局面”。所以作者写他们从比尔基纳乌回来后所听到的有趣的故事与题目和中心并非没有关系,这件趣事说明打败德国法西斯胜利在望,德国军队的滥杀无辜将一去不复返了,也揭示了法西斯德国面临失败的恐慌和他们必然灭亡的命运。
二
4.D
5.鲍勃•迪伦的美好品质:①兴趣广泛,拼搏进取。鲍勃•迪伦爱好民谣、摇滚,还涉猎传记、诗词、绘画、小说等领域。②努力开拓,具有创新精神。鲍勃•迪伦开启了流行歌曲、摇滚民谣新风貌、新时代。③淡薄名利,心态平和。鲍勃•迪伦不与奥巴马拍照留念,不关心各种荣誉,有一颗平和的心。④持之以恒,奋斗不止。鲍勃•迪伦发了40多张音乐专辑,并在诸多领域获得不凡业绩,现年75岁还在巡回演出。
【解析】首先对原文简单的划分,概括全文的事件,然后从事件中提取传主“兴趣广泛,拼搏进取”“努力开拓,具有创新精神”“淡薄名利,心态平和”“持之以恒,奋斗不止”的品质。
6.鲍勃•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迪伦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鲍勃•迪伦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作了优秀的作品:①鲍勃•迪伦将民谣和诗歌结合起来,出版歌词合集,其歌词跨越了国界。②鲍勃•迪伦是优秀的传记作者,其回忆录《编年史》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其超现实主义小说《塔兰图拉》,获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③牛津大学最权威的“诗歌教授”、《时代杂志》等都给予他很高的赞誉。
【解析】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原因,分析原因是先分析“诺贝尔”奖的宗旨,然后分析传主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作了优秀的作品,然后列举事例进行分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