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动能和势能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如图所示,人骑自行车下坡,速度会越来越快,在这过程中( )
A.人和车的动能保持不变
B.人和车的动能增大
C.人和车的动能减小
D.人和车的重力势能增大
2.据报道,一辆横穿铁路的拖拉机,因故障而停在铁道上,此时从远处驶来一列火车,尽管司机及时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但是缓慢行驶的列车还是将拖拉机撞“飞”了。这是因为火车的( )
A.动能很大 B.速度很大
C.势能很大 D.功率很大
3.高空抛物是极不文明的行为,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A.弹性势能 B.重力势能
C.体积 D.重力
4.下列加点的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弓开如满月 B.箭去似流星
C.云来云又往 D.蜻蜓立竿头
5.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前一句生动形象地表明黄河水存储着大量的 能,后一句表明长江水具有大量的 能。
6.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如图所示,在踢毽子游戏中,毽子被踢出主要表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被踢出后,毽子在上升过程中,其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在 的作用下,毽子最终会落向地面。
7.在学习势能的知识时,小明同学猜想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A.物体的高度;B.物体的质量。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把橡皮泥平铺在水平面上,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球离橡皮泥的高度/m
球在橡皮泥中的凹陷程度
1
1.0
较浅
2
2.0
较深
3
3.0
很深
(1)由记录结果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2)若想对另一个因素进行验证,你认为小明应该怎么做? 。
★8.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处滚下(mA=mB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3
(1)选择甲、丙两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是用来研究 带来的安全隐患。
(2)选择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探究创新
★9.小江同学利用一个弹珠、三根材料和厚度相同、长宽不同的橡皮条,探究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长度、宽度的关系。他依次将橡皮条固定在弹弓上,如图所示,在弹性范围内,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将弹珠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弹射出去,测得弹射的水平距离,数据如下表:
次数
橡皮条
橡皮条宽/cm
橡皮条长/cm
弹射的水平距离/m
1
a
0.50
20.00
10.10
2
b
0.50
30.00
8.20
3
c
1.00
20.00
14.00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来间接反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大小。
(2)比较第1次和第2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橡皮条的 有关。
(3)比较第1次和第3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还与橡皮条的 有关。
(4)用同种材料同厚度的橡皮条,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弹性势能最大的橡皮条是 。
A.窄面长的 B.宽面长的
C.窄面短的 D.宽面短的
3
知能演练·提升
1.B 2.A 3.B 4.A
5.答案重力势 动
6.答案力 减小 增大 重力
7.答案(1)质量一定时,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2)让几个质量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小球在橡皮泥中的凹陷程度
8.答案(1)超载 (2)在质量不变时,速度越大,汽车的动能越大,安全隐患越大。
9.答案(1)弹珠被弹射的水平距离
(2)长度
(3)宽度
(4)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