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最新信息卷(共6套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 绝密 ★ 启用前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 历 史(四)‎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这说明( )‎ A.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B.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C.国家权力分配完全依靠宗族血缘关系 D.周王通过多样化的分封稳定政治秩序 ‎25.在11、12世纪西欧的法律课上,教授们往往不是首先讲授现行法律,而是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问题,并依据罗马法条文以及教会法对它们进行分析。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 A.与《圣经》的地位等同 B.是维护天主教的工具 C.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D.催生了人文主义思想 ‎26.“作为斯图亚特家族的成员之一,玛丽赋予新制度以连续性的外观。威廉懂得,在政治生活中,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威廉和议会有某些不同看法是难免的……议会的力量更大了。”这段文字反映了( )‎ A.光荣革命前国王与议会的关系 B.英王已经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 D.司法权独立于王权原则的确立 ‎27.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的关税固定为4%,但外商在广州卸货需给官员打点,大概会占到英商进出口货物的10%-40%。《南京条约》英方关于关税的约定是:“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主要体现了( )‎ A.英商对华进行商品倾销 B.英国要求清政府明定关税 C.中英两国走向正常贸易 D.外商反感清政府税制腐败 ‎28.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时间 国别 ‎1958年 ‎1963年 ‎1969年 美国 ‎46.5‎ ‎40.8‎ ‎40.9‎ 日本 ‎3.3‎ ‎4.9‎ ‎7.4‎ 英国 ‎6.8‎ ‎6.0‎ ‎4.8‎ 欧共体国家 ‎15.2‎ ‎18.5‎ ‎18.9‎ A.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由此确立 B.日本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C.英国实力削弱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 D.欧共体经济发展得益于一体化进程 ‎29.“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 )‎ A.“工商皆本”成为共识,社会分工日趋扩大 B.民营手工业超越了官营,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C.“坊、市”制度被打破,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 D.“团、行、市,作分”是政府加强管理的手段 ‎30.下表是洋务企业部分决策者的职衔背最,据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 姓名 任职情况 职衔、功名 盛宣怀 ‎1885年任轮船招商局督办 曾任津海关道监督 张翼 ‎1892年接任开平旷务局总办 候补道员衔 杨宗翰 ‎1891年主持上海机器织布局 翰林院编修 袁大化 ‎1890年继任漠河金矿总办 候补知府 郑观应 ‎1880年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 候选郎中 ‎——(据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整理)‎ A.政府官员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B.洋务企业摆脱了列强经济控制 C.官督商办成为主要的管理方式 D.洋务企业缺乏近代化管理经验 ‎31.浙江姚浜村是中国第一个实行“整村土地流转”的村庄。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探索。此后,土地流转逐步推广开来。材料主要说明( )‎ A.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 B.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促进农业发展 C.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 D.变革土地所有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32.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据此推测他叙述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化 B.汉代儒学的发展 C.宋明理学的兴起 D.明清之际新思想的萌芽 ‎33.宋词从开始的以从男女之情、离别之恨,羁旅之愁等为主要题材发展到后来的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即尤事不可入词、无物不可入词的境地。这反映了宋词( )‎ A.文学的功能非常强大 B.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C.浓厚的儒家人文情怀 D.题材范围逐步扩大 ‎34.1933年7月,罗斯福在致伦敦国际经济会议的电报中声明,反对恢复金本位制,坚持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对于美国的上述政策,认识正确的是( )‎ A.罗斯福为稳定国际金融形势做出了贡献 B.标志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扩展到金融领域 C.美国的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 D.为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基础 ‎35.下图反映的是1991-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劳动生产率年化增速,由此可知( )‎ A.南北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B.发展中国家竞争力增强 C.发达国家丧失技术优势 D.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巨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宋代手工业发达,特别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污染.宋代生齿日繁,对土地、林木资源难免出现过度开发之趋势,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破坏。宋代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虞部,聘请通晓农林知识者担任“农师”,为民众种植作物、林木提供技术指导。朝廷还制订一系列涉及生态保护的法令,如宋太祖曾下诏,“令民二月至九月不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有司岁申明之”。宋政府对绿化尤其重视,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朝廷任命谢德权领护汴河,在京师河段“植树数千万(株),以固堤岸”,促进了汴京沿河商业环境的改善。‎ ‎——摘编自吴钓《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二 近代工业化实际上是一个从“发达的有机经济”向“以矿物能为能源基础的经济的转变,工业化”“要成功地摆脱有机经济所受的制约,要越来越多地从矿藏中、而非从农业产品中获取原料,尤其是能够开发大批能源储备,而非依技各种过去提供生产所需热能与动力的可再生能源”。荷兰在17世纪曾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本国不产煤,其他燃料也很少,必须从国外进口煤,这使荷兰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且使本国经济置于外国商业政策支配之下。法国在1763年以前,商业并不落后于英国,1780年时铁产量3倍于英国。‎ 然而法国本身所产煤不能自给,需要从国外大量输入,这为法国工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不同的产业结构对于能源的需求影响不同,重工业要比轻工业和农业对能源的需求更多。15世纪以来,英国出现了重工业增长迅速的局面。1650年起,煤炭开始成为英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第一大能源,到1700年,煤炭在英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已经接近一半。从以有机能源为主到以化石能源为主,英国经历了人类近代史上的一场能源革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古代中国宋朝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并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宋朝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举措。(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欧洲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及成因,并简要阐释工业革命时期能源革命与近代工业化之间的关系。(13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765年,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1784年,瓦特又成功研制出万能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18世纪末期,英国棉纺织率先实现机械化生产。1806年,英国基本完成了棉纺织业机械化、动力化,使用蒸汽发动机的织布工厂不断增加。英国棉布产量和质量随之大为提高,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竞相追逐的对象。1800年英国棉织品出口额占据出口总值的25%,1828年高达出口总值的一半,棉布成为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英国棉纺织逐渐成为工业的中坚,推动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摘编自赵文斌《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是如何付之东流的》‎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历史事实,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史实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近代企业的兴衰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 材料 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认为甘肃有毛织品的原料,自1876年筹划在兰州创办织呢局。当时有人提议将工厂设在汉口,交通方便,可把原料运至汉口,便于销售。而左宗棠认为自己管辖甘肃,有责任开发该省的财源。因此投资银20万两,与上海德商泰来洋行商定购买全套设备。这些设备于1879年2月从上海运至汉口转用民船运到龙驹寨,再用人力及牲口运至兰州,到1880年5月全部运齐。兰州织呢局于1880年9月开工。由于对当地的原料了解不足,织呢局所购机器适用以细软羊毛为宜,为此用大批人力从兰州附近所产粗毛中拣取细毛,浪费很大。兰州地区水源不足,水中含盐量高,影响呢料的漂染质量;织呢局一切技术及业务管理均操于德国人。工人多是兵勇,只关兵饷,生产效率很低。至1881年初,织呢局的设备利用率不超过1/3。截至1882年8月,织呢局共生产粗细呢绒1500余匹;且产品成本高,当地没有购买力,卖至外省又因交通困难,运费较贵,没有市场竞争力。1883年织呢局锅炉爆炸,终于停工歇业。‎ ‎——摘编自吴迪《中国纺织工业历史上最早的印记》‎ ‎(1)指出左宗棠兴办兰州机器织呢局的目的,概括兰州机器织呢局的特点。(8分)‎ ‎(2)分析兰州机器织呢局衰落的原因。(7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14年8月,英国部署在远东的海军兵力变得相当薄弱,而它们要保护的地域范围则从印度洋一直到太平洋。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自治领的海军在内,英国海军在新西兰派驻有4艘巡洋舰,在澳大利亚部署了1艘战列巡洋舰、4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2艘潜艇。另外,英国海军中国分舰队有1艘预备役老式战列舰、2艘装甲巡洋舰、2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3艘潜艇,东印度分舰队有1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相比之下,可以集中全部兵力于本土的日本海军有2艘“无畏”舰、2艘高速战列巡洋舰、14艘“前无畏”舰、13艘巡洋舰、13艘轻巡洋舰、7艘老式巡洋舰、9艘炮艇、50艘驱逐舰、31艘鱼雷艇和13艘潜艇,总计46万吨。德国东亚舰队有2艘装甲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炮艇。另外,法国在远东部署有2艘装甲巡洋舰,俄国有1艘装甲巡洋舰,法俄还各有2艘和1艘老式小型巡洋舰。随战争形势的急剧变化,英国对日本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不得不从限制日本的立场上步步退。‎ ‎——摘编自胡杰《英国视角下的英日一战海军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4年8月各国在远东海军布署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海军布署所带来的影响。(7分)‎ ‎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中国史学有着关注文化的悠久传统,然而独立的、系统的文化史研究则始于清末,且由译述西洋文化史专著为开端。中国学者仿效西方文化史专著体例,参考其史观,自行编撰中国文化史专著,梁启超可谓这方面的开山者。梁启超与欧洲启蒙时代伏尔泰等人的史观相通,他1902年撰《新史学》,批评旧史学的弊端。他还力倡“史界革命”,认为文化史的编暴便是“史界革命”的重要方面,其在1921年写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专门史与普遍史进行了区分,称“普遍史即一般之文化史”,指出文化史须由具备通识的史家依据专史撰写。他设计的《中国文化史目录》,包括朝代篇、政制篇、法律篇、教育篇、交通篇、饮食篇、服饰篇、学术思想篇等28篇。以梁启超为端绪,文化史被视作“叙述进化之现象”的历史、“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的历史、“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的历史。承担启蒙任务的文化史学由此在中国揭开序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文化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文化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历史影响。(8分)‎ 绝密 ★ 启用前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 历 史 答 案(四)‎ 第Ⅰ卷(选择题)‎ ‎24.【解析】材料表明周武王分封周王室子弟、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为诸侯,分封制稳定西周的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素养”问题,排除A;分封制下,诸侯国有较大的独立性,不是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排除B;周武王分封的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不是依靠宗族血缘关系,排除C。‎ ‎【答案】D ‎25.【解析】根据材料“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问题,并依据罗马法条文以及教会法对它们进行分析”可知,说明法律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故C选项正确;材料没有对罗马法和《圣经》进行比较,无法得知罗马法与《圣经》的地位是否等同,故A选项错误 ;材料未体现天主教会,无法得出是维护天主教的工具,故B选项错误;人文主义思想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材料中的时间是11、12世纪,离文艺复兴时期较远,无法催生人文主义思想,故D选项错误。‎ ‎【答案】C ‎26.【解析】根据“威廉懂得,在政治生活中,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威廉和议会有某些不同看法是难免的……议会的力量更大了”可知,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了,议会的权力扩大了,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故C正确;光荣革命前国王掌握实际权力,不可能出现“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议会的力量更大了”,排除A;威廉和玛丽是光荣革命后登上王位的,此时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英国国王是逐渐变为统而不治的虚君的,B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司法权独立的问题,排除D。‎ ‎【答案】C ‎27.【解析】鸦片战争前,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影响英商贸易,故英国在《南京条约》中要求明文确定税例,故选B。英商对华进行商品倾销是在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属于鸦片战争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鸦片战争后,英国控制了中国海关,两国的贸易不是正常的贸易关系,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外商对清政府税制腐败的看法,排除D。‎ ‎【答案】B ‎28.【解析】据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由此确立,A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判断日本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过于绝对,B项错误;据材料中的信息分析,不能说明英国实力削弱,而且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发展较快,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欧共体经济发展较快,结合所学究其原因欧共体经济发展得益于一体化进程,D项正确。‎ ‎【答案】D ‎29.【解析】由材料“‘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可知南宋时期都城中“坊、市”制度被打破,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故选C。中国古代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民营手工业超越了官营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五行八作”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不是政府可以划分的管理手段,排除D。‎ ‎【答案】C ‎30.【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用封建官吏来管理洋务企业,而这些人大多具有商人的背景,但不管是官职还是商人身份都是封建性质的,他们没有接触到相关近代化的管理,说明当时洋务企业缺乏现代管理经验。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反映的是很多洋务企业都由官员来管理,但没有体现出促进企业发展,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洋务企业是否受到列强的控制,排除;C项,从材料可以看出盛宣怀等人都有官职,没有看出官督商办是主要的管理方式,排除。‎ ‎【答案】D ‎31.【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集约化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期取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材料中的浙江姚浜村的土地流转是“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这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这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说明了土地流转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无法得出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这不属于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提高,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的土地流转是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没有变革土地所有制,故D选项错误。‎ ‎【答案】C ‎32.【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糅和诸子百家思想,进而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其中天人感应有约束君权的一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推动了思想的统一。结合材料“对君权的限制、儒学的意识形态化”“思想一致的时代”可知是汉代儒学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处于百家争鸣时期,与思想一统相矛盾,A选项排除。宋明理学未凸显君主的意义,强调的是“理”,C选项排除。明清之际新思想的萌芽在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发展工商业,与材料无关,D 选项排除。‎ ‎【答案】B ‎33.【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宋词题材广泛,不再局限于男女之情、离别之恨,羁旅之愁等,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化、世俗化趋势。故B正确。材料表现的宋词的题材,而不是文学的功能,排除A;材料所说的内容与儒家思想并没有很深的联系,排除C;题材范围的逐步扩大的过程是为了适应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排除D。‎ ‎【答案】B ‎34.【解析】根据1933年和“反对恢复金本位制,坚持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可知,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主张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借此转移国内经济危机,但是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进行本国货币贬值,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经济危机,C选项符合题意。美元贬值加剧了国际金融形势的不稳定,A选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对经济的干预首先是从金融业开始的,扩展说法错误,B选项排除。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D选项错误。‎ ‎【答案】C ‎35.【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以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比较快,反映了发展中国家有很强的竞争力。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体现南北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排除;C项,发达国家丧失技术优势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巨变的结论,排除。‎ ‎【答案】B 第Ⅱ卷(非选择题)‎ ‎41.(25分)‎ ‎【解析】‎ ‎(1)原因:中国:根据所学,宋朝城市繁荣,人口集中,导致环境污染;根据“宋代手工业发达,特别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污染”得出手工业发达,大量使用煤炭作为燃料;根据“对土地、林木资源难免出现过度开发之趋势”得出人口增长,对士地、森林的过度垦殖等。‎ 措施:根据“宋代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得出加强政府干预;根据“朝廷还制订一系列涉及生态保护的法令”得出注重环保立法;根据“令民二月至九月不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有司岁申明之”“植树数千万(株),以固堤岸”得出重视自然资源保护和城市环境治理。‎ ‎(2)特点:根据“必须从国外进口煤”“煤炭开始成为英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第一大能源”得出17、18世纪欧洲主要国家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成因:根据“近代工业化”“重工业增长迅速的局面”,并结合所学,可从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增长迅速、蒸汽机广泛应用等方面原因。‎ 关系:能源革命推进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能源革命。‎ 阐述:可从新能源推动近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的发展推动能源领域的不断开发与利用分析回答。‎ ‎【答案】‎ ‎(1)原因:中国: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人口集中;手工业发达,大量使用煤炭作为燃料;人口增长,对士地、森林的过度垦殖等。‎ 措施:加强政府干预;注重环保立法;重视自然资源保护和城市环境治理。‎ ‎(2)特点:17、18世纪欧洲主要国家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成因:17、18世纪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欧洲主要国家产业结构发生变动,重工业增长迅速;工业革命的进行,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对煤炭的需求剧增。‎ 关系:能源革命推进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能源革命。‎ 阐述:煤炭作为新能源,取代风能、水能等传统能源,成为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主要能源,加速推进工业革命的进程,推动近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的发展则导致对新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能源领域的不断革新,如煤炭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42.(12分)‎ ‎【解析】‎ 根据材料提取历史事实:棉布成为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根据所学可知,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概述和评价:结合所学,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棉纺织业,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了英国在国际贸易的垄断地位。然后再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影响,分别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思想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回答即可。‎ ‎【答案】‎ 示例: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历史事实:棉布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 历史现象:这一历史事实反映出英国工业革命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概述和评价: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棉纺织领域,并引发了生产、动力、交通运输等部门的连锁反应,使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形成国际贸易的垄断地位。工业革命带来生产技术的飞跃性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成了西方主导世界发展的格局。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观念的进步和贫富分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45.(15分)‎ ‎【解析】‎ ‎(1)洋务派从19世纪70年代起,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提出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洋务运动成为近代化的开端。根据材料“有责任开发该省的财源”可以得出左宗棠兴办兰州机器织呢局的目的。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属于洋务大臣,投资银20万两创办了兰州机器织呢局,可以得出企业的性质是官办的民用企业。根据材料“织呢局一切技术及业务管理均操于德国人。”得出引进西方机械生产和技术的特点。‎ ‎(2)根据材料“这些设备于1879年2月从上海运至汉口转用民船运到龙驹寨,再用人力及牲口运至兰州,”可知兰州交通不便,不利于设备运输及产品运销;根据材料“且产品成本高,当地没有购买力,卖至外省又因交通困难,运费较贵,没有市场竞争力”,可知,市场需求小,购买力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根据材料“由于对当地的原料了解不足,织呢局所购机器适用细软羊毛,为此用大批人力从兰州附近所产粗毛中拣取细毛,浪费很大。兰州地区水源不足,水中含盐量高,影响呢料的漂染质量;织呢局一切技术及业务管理均操于德国人。工人多是兵勇,只关兵饷,生产效率很低。”可知,缺乏全盘规划,造成原料与所采购生产机械不匹配;生产条件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基础上得出自然经济的阻碍也是原因之一。‎ ‎【答案】‎ ‎(1)目的:开发财源,缓解经费困难;“寓强于富”,推动近代化。‎ 特点:政府直接投资的官营企业;引进西方机械生产和技术。‎ ‎(2)地处西北,交通不便,不利于设备运输及产品运销;所在地区经济欠发达,市场需求小,购买力低;缺乏全盘规划,造成原料与所采购生产机械不匹配;生产条件不足,影响质量,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管理方式落后,生产设备运行安全保障性低;自然经济的抵制。(答出其中3点即可)‎ ‎46.(15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英国、日本、德法俄等国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作答,如:英国力量削弱但仍力图控制全局;日本海军力量强大;德法俄仍有一定的海军部署。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结合第一小问的特点主要从英国、日本以及欧洲国家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以及第一问,从英日、美日关系的发展、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列强在亚太地区争夺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1)特点:英国力量削弱但仍力图控制全局;日本海军力量强大;德法俄仍有一定的海军部署。‎ 原因:英国海军力量强大长期充当海上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欧洲无暇东顾;日本实力提高,企图称霸亚太。‎ ‎(2)影响:加强了英日同盟;有利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激化了美日矛盾;列强在亚太地区争夺更加激烈。‎ ‎47. ‎ ‎【解析】‎ ‎(1)依据材料“文化史须由具备通识的史家依据专史撰写”“文化史被视作叙述进化之现象”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梁启超编排文化历史和传统史学顺序区别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近代化发展以及西方思想和文化历史对于梁启超影响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中华民族意识的发展、中国文化的近代化以及后世文化史学的创作等角度思考回答。‎ ‎【答案】‎ ‎(1)特点:与传统的以政治史为主线的通史相区别;以广义文化为书写的对象;涵盖物质、精神、制度、社会生活等层面;提倡进化的历史观。‎ ‎(2)背景: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西方启蒙运动、西方进化论以及进化史观、西方文化史学对梁启超等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历史影响: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近代化:为后世文化史学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