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一模拟试题(山东省潍坊一中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三历史一模拟试题(山东省潍坊一中有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潍坊一中高 71 级历史学科一模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 1.【答案】D【详解】A 项表述过于绝对。B 项说法不科学。C 题干未能体现。题干中心主要说的是夷夏之 辨由利器到遗弃,所以是 D 项 2.【答案】C【详解】据材料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状,据考古“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中出土了 铜犁”信息,推断商代已出现牛耕;这体现了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相佐证,C 正确;据材料中不仅有文物 史料,而且有文献史料,A 观点不全面;据所学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祭祀的礼器,而非农具,B 错误;材料没有反映铁犁出现,因此不能说明铁犁牛耕始于商代,D 错误。 3【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在唐初以前,政府专设机构管理族谱编修”可知,唐初以前,族谱编修主 要有政府专设相关机构组织,到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可知,北宋时期家谱的 修撰走向成熟,私家修谱流行,这与科举制度发展推动阶层流动,推动普通家族也积极编修家谱,故 B 选 项正确; 材料内容强调了唐朝前主要由政府组织编修族谱到北宋时期普通家族也积极编修家谱的变化, 无法得出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为纽带,并且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故 A 选项错误;宗族认同与 商品经济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材料体现的变化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 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编 修族谱是与“追溯各家祖宗荣耀”“记录当世族人荣耀”有关,材料没有强调理学修身齐家理念成为主流, 故 D 选项错误。 4【答案】B【详解】材料只介绍了中国两个时期的商品销售的情况,没有与其它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的对比, 看不出贸易逆差的信息,故 A 项错误;按题干数据,与 1840 年前相比,1894 年三样商品销售值上升幅度均 小于商品值上升幅度,故 B 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中国两个不同时期的相同商品对外销售在增加,但是没 有提供该商品国际份额的信息,无法判定是否激增,故 C 项错误;D 项错误. 5【答案】B【详解】据材料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国家较为详尽之书,主张 “师夷长技以 制夷”,据此可知魏源已经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军事技术;但他仍然认为中国“在 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据此可知这是其地主阶级的局限性,仍主张维护封建统治,故 B 正确;据材料魏源一方面强调师夷长技以制夷,另一方面认为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 的中心”,据此可以看出,魏源仍认为中国文化、典章制度优于西方,A 片面;据材料主张 “师夷长技以 制夷”,不能说明其固守华夏中心传统,C 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借助传统儒学,D 错误。 6【答案】A【详解】两个党的属于国民大革命,所以选 A。 7【答案】B【详解】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生产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看,实际生产比“计划” 高出数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 B 项正确。材料没有给出工业布局情况,更看不出“均衡”,A 项错误;国 民经济恢复任务在一五计划之前的 1952 年己完成,C 项不符合史实;一五计划期间各方面积极配合,计划 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并不是冒进,D 项错误。 【点睛】相关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史料多,角度杂,科学、熟练掌握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 建设探索和发展的相关史实,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8【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建设。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建国初期内地与沿海工业都获 得一定程度的增长,并且内地工业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沿海工业的增长速度,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民 族工业的地区分布呈现沿海多、内地少的不均衡特点,所以建国初期的沿海与内地工业增长速度变化情况 反映出工业建设布局逐渐趋向均衡,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发 展速度的变化,并未体现重工业的发展情况;B 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 在 1965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 选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建国初期工业发展的情况,并未体现农业、轻工 业等其他国民经济生产部门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此时期国民经济建设按比例协调发展。结合所学可知,2 建国初期的工业建设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非按比例协调发展。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9【答案】C【详解】从表格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额皆是成倍增加,也从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贸易额占 GDP 比例也是成倍增长,与世界市场联系更加密切,是我国积极融入全球化的过程,故 C 项正确。 表格中没有与其它国家的比较数据,无从得知中国经济的世界地位是否上升,故 A 项错误。题目未体现计 划与市场的关系,故 B 项错误。题目中未体现外贸在中国经济结构比重,故 D 项错误。所以选 C。 10【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规定在签订契约时必须保障买卖双方的合理利益要求, 注重了契 约的公平性,故 D 材料强调罗马法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没有涉及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 订,A 项错误。仅一条罗马法条文不能说明罗马法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B 错误。罗马法包含了很多 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契约的矛盾,C 项错误。 项正确。材料强调罗马法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 没有涉及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A 项错误。仅一条罗马法条文不能说明罗马法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 神,B 错误。罗马法包含了很多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契约的矛盾,C 项错误。 11【答案】C【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在宪法的制定过程中各州由于利益的不完全相同,因而出现了对 宪法“好几个部分并不认同”的现象,这说明各州存在着利益冲突,故 C 项符合题意;各州对制定宪法没 有分歧,只是对宪法的相关内容存在分歧,排除 A 项;这部宪法的对外意义有让敌人感到震惊的成分,但 材料无法体现这是制定宪法的主要目的,排除 B 项;材料中没有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信息,排除 D 项。 12【答案】D【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航行路线从英国西南部的城市普利茅斯出发,没有经过东南亚, 从澳大利亚进入印度洋,由此可知是 19 世纪 30 年代达尔文为时五年的环球科学考察,故 D 项正确;首 次完成了世界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但是麦哲伦船队是从西班牙出发的,与达尔文的环球航行路线并 不一样,故排除 A 项;引发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是哥自尼的日心说,故 B 项错误;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 路的是哥伦布,故排除 C 项。 13【答案】D【详解】由图中所示可知,英国的城市化在 15 世纪中期超过法国,在 17 世纪中叶超过意大 利并远远领先于欧洲大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得益于英国早期殖民活动和工业革命,故 D 项正确;由 图示可知,新航路开辟时期,意大利城市化在不断下降,故 A 项错误;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和大革命 时期的动荡导致法国城市化缓慢,故 B 项不符合史实;由图示可知,意大利的城市化进程不断下降,故 C 项错误。 14【答案】C【详解】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美苏两国分别进行了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分别是罗斯福新政和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深刻影响到苏联与战后东欧国家的发展,罗斯福新政开 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深远.两者均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模式, 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均不符合苏联的发展特征,故 ABD 错误。故选 C. 15【答案】A【详解】从题目“新兴经济体开始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成为 IMF 增资的重要来源”可知, 在国际机构中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 A 项正确。南北经济发展依旧不平 衡,发达国家占优势,发展中国家处劣势,故 B 项错误。题目中未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故 C 项错误。题 目未体现 IMF 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困难,故 D 项错误。所以选 A。 16.(1)精神: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视自我节制,加强自身修养(2 分) 原因: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的影响;三教合一盛行;唐末五代以来,社会道德失序;理学的形 成与发展。 (3 分 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2)相同:民本思想;关注现实,经世致用,社会责任感(2 分) 不同:批判君主专制;发展工商业(2 分) (3)特点:强调人性,注重世俗生活;试图建立宗教神学与世俗生活之间的联系(2 分) 开始冲破天主教会的神学束缚,推动思想解放,人文主义传播;促进资本主资本主义和近代科技的发展; 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 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17.(1)同:都经历乡村(镇)企业发展的原始工业化阶段;都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发展劳动密集3 型工厂;都以轻工业为中心;都大力拓展商品市场;都得到政府支持。(4 分) 异:英国以市场为主导,中国主要依靠政府引领:英国经历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发展,中国经历了建国以后 工业化探索的曲折;英国依靠自身进行技术积累,中国借鉴西方科技成果以及成功经验。(4 分) (2)特点:起步晚,尚未完成;政府主导导;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交叉进行。(3 分) 意义: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国力提升,和平崛起;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有益探索;有利于 世界工业化的整体发展。(2 分) 【详解】本题考查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和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 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英国的“乡村企业在当时的重商主义政府支持 下实现繁荣,它们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以远距离贸易为生产目的”“用劳动密集型的规模化大生产 方式(工厂体制),来生产终端的轻工消费品或小商品并倾销到全球”和中国的“遍布城乡各地的劳动密 集型工厂应运而生,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生产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等 信息分析概括得出。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可以根据“从 1998 年至今,中国政府主导国内、国外大市场建立,以 渐进精致的国家行为……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其意义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 回答。 18.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 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详解】考查要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区划。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尽可能多的从图中读取有效信息。注 意比较两幅图中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和分布不同,由此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从图 10 中看出,唐朝时地方 的“道”增多,而且分布上趋向于南北平衡,“道”的划分更注重依据山川等地势条件,而图 9 反映的汉 代州的数量较少,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的州管辖范围较大。从图中读出这些信息,然后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原因:从汉到唐,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在全国的地位日益提高、国力提高,因而唐朝 加强了对南方的管辖,设置更多的“道”,而且每一“道”管辖范围比汉代南方的州管辖范围要小。 19.【答案】不同:《起居注》记载的“生死利害”被《实录》改为“此生利害”。 史料价值:《起居注》和《实录》均为文献史料,《起居注》是《实录》的重要资料来源。《起居注》的 记载比《实录》的记载可信度更高,史料价值更大。 理由:《起居注》是当朝人记当日事,离事发时间间隔短;编篡过程程序严谨,记录相对比较客观;一经 定稿不能更改。而《实录》是后朝人撰写先朝事,离事发时间间隔长;编篡过程受到皇帝干预,主观性大; 经常更改。 【详解】(1)不同:依据材料中“生死利害”“此生利害”的信息可知是《起居注》记载的“生死利害” 被《实录》改为“此生利害”。史料价值: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起居注》和《实录》均为文献史料,但 是《起居注》的记载比《实录》的记载可信度更高,史料价值更大。理由:、依据所学从《起居注》记载 的事情、时间以及编篡过程等分析出史料价值高。而《实录》依据所学可知是是后朝人撰写先朝事,离事 发时间间隔长以及主观性大回答。 20.【答案】示例:改变世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概述: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的棉纺织业技术不断革新,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18 世纪,瓦特蒸汽 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工业城市的发展,带动了铁路和航运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随后向欧洲大陆传播,19 世纪传至北美。到 19 世纪 30、40 年代,英国首先实现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 最早完成工业革命。 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将人4 类带入“蒸汽时代”;并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同时,工业革命也造成 贫富差距扩大和环境污染。 【解析】【详解】根据“第六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 年”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掀起 殖民扩张与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扩大了国际市场和原料产地,结合材料“第七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 世界,1763-1914 年”可知,国际市场的扩大引发了英国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在欧洲的传播使欧洲傲视 全球,占据优势地位。故第七编拟写一个子目应立足于工业革命设计。结合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对世 界的影响进行阐述即可。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