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安徽淮北市)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安徽淮北市)

ID:245191

大小:455.7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0 届淮北市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殷人的眼中,只有通过虔诚的祭祀才能获得“上帝”的眷顾而统治长久,而以周公 为代表的周族却认为,天神是无私的,以“道德”作为赏罚标准,君主必须“保民”才能“以 德配天”。这表明 A.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B.神权王权实现结合 C.德治传统已经确立 D.神的地位发生动摇 2.据《管子》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城市布局是“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 者近门,工贾近市”;考古资料也显示,洛阳东周故城内还有大量农业用地。这说明当时 A.城市严格依据职业规划布局 B.农业仍是城市重要经济部门 C.出现了后世坊市制度的雏形 D.城市职能以工商业经济为主 3.公元前 219 年,秦始皇弃儒生建议的简单质朴的原始祭山仪式而不用,而是亲自 登上泰山(位于今山东)之巅 ,并立石歌颂其德“明其得封也”,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封禅 泰山的祭天大礼。秦始皇意在 A.打击儒生推行文化专制 B.确立新的祭祀上天礼仪 C.彰显皇权来源的正当性 D.加强对山东地区的统治 4.东汉士族多以经学世家面目出现,唐朝高门士族对文学日趋重视,士族家族遂由经学 世家一变而为文学世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经学已丧失了正统的地位 B.皇权对门阀士族的打击 C.科举考试使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D.庶族地主影响力的提升 5.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民间在订立买卖、租佃、借贷、雇佣契约中往往有“先和后 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的语句。这反映民间契约的 订立 A.不受官府的控制和约束 B.强调双方协商一致原则 C.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 D.是城市商业发展的产物 6.唐初史家认为契丹族“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而辽朝史官 在修撰的《实录》《国史》中,则认为契丹族出于黄帝之后。元人撰修《辽史》遵从唐代观 点,指出“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本同出也”。这说明 A.儒家华夷之辨的观念已被彻底打破 B.契丹族为黄帝后代的可能性更大 C.多元一统的民族认同意识不断增强 D.契丹族的族源无法得到准确判定 7.明朝后期,中国九成的糖产于广东和福建;浙江北部绝大部分土地都种植喂蚕桑树; 松江和苏州等地以盛产棉花而著称。这种现象 A.促进了跨区域商业贸易发展 B.打破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C.不利于封建国家的粮食安全 D.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8.明清之际的儒学家们,对泛滥已久的王学末流抨击甚为猛烈,在思想界形成了一股强 大潮流,如顾炎武不仅在理论上把王阳明视同禅学并大加挞伐,甚至把明朝的覆亡看作是王 学泛滥的恶果。这反映了 A.阳明心学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B.宋明理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 C.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变革促进儒学焕发生机 9.1715—1749 年,由广州入口的洋船为 262 只,平均每年约 11 只,以英法船只最多。 英国船只多装载各种本土货物,货物之外“亦有银两”;法国船只多“无货,装载番银来广 置货”。这反映出 A.一口通商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C.工业革命开展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D.清政府已经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2 10.1864 年,户部因财力匮乏,向两江总督曾国藩索要淮南盐税,曾国藩以诸种理由拒 绝。次年,户部又令江苏巡抚李鸿章匀拨两淮盐税,以解中央燃眉之急,李鸿章仅答应略增 该省财政上缴数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这反映了当时 A.盐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异常尖锐 C.洋务运动的资金匮乏问题严重 D.中央政府的权威出现了弱化 11.1902 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主办了《新小说杂志》,并在上面刊行了自己创作的科 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他在书中描绘了半个世纪之后的中国迎来太平盛世,成为举世瞩 目的超级大国。《新中国未来记》的创作 A.体现了明显的空想色彩 B.折射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讽刺了清朝政府的无能 D.凸显了维新派渐进改革主张 12.20 世纪 30 年代,在江西和广东边界地区的市镇上,可以买到英美烟草公司的哈德 门牌卷烟。1934 年,一名中国记者写道:“许多村民不知道孙中山,但几乎没有地方不知道 ‘大英牌’香烟的”。这反映当时 A.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有限 B.底层农民是外国烟草的消费主力 C.英美加强对中国的烟草倾销 D.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 13.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写道:“吾见夫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身体者十之五 焉;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九焉……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 则必亡。”据此可知,他 A.强调思想解放以身体改造为基础 B.指出中国急需开展体育教育 C.认为中国国民身体素质普遍低下 D.鼓励青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14.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都实行了普选制和竞选制。1941 年,延安县乡政府委员 改选,连任者仅有 133 人,新当选者为 185 人,绥德县原乡政府委员落选者达 101 人,渎职 和不称职的干部在选举中被淘汰。这表明 A.抗日根据地民主建设成就斐然 B.普选开始使人民获得民主权利 C.竞选制度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 D.民众监督消除了基层腐败现象 15.1949 年之前,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私营出版商都以出版教科书为主要盈利来源; 1950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为中小学教科书专业出版机构,私营出版商退出了教科书市场。 这一改变 A.悖离了“百家争鸣”方针 B.打击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有利于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D.意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16.图 1 为 1957 年和 1986 年无锡农户家庭收入情况统计。这种变化说明 A.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B.对外开放扩大收入来源 C.农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D.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冲击 17.公元前 5—前 4 世纪中叶,希腊盛行对城邦守护神的崇拜,每个城市都在中心地区或 最高的地方修建神庙祭神,能否参加祭祀成为公民权的一种标志。古希腊人的海滩、山岭、城 墙、路旁埋葬的英雄骸骨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所神庙。古希腊对城邦的神化 A.成为甄别公民身份的主要标志 B.反映了理性主义发展受到压制 C.促进了抽象化神灵形象的出现 D.目的在于塑造公民的爱国精神 3 18.罗马社会重视名誉,将其与个人行为能力绑定,立法者制定了“丧廉耻”制度。凡 触犯了法律,法院便要在判罪或宣布行为人败诉的同时宣告其“丧廉耻”;但凡做了某种法 律明确的、不符合公序良俗的行为,罗马执政官便可在选举时将该人从名单中剔除。“丧廉 耻”制度 A.构建了罗马民主制度的基础 B.有利于增强个人社会责任 C.消除了伤风败俗的社会现象 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9.俗语即方言。但丁认为拉丁语是人工的,而俗语是自然的,俗语要比拉丁语高贵。 但是,但丁认可的“光辉的俗语”必须是中枢的、宫廷的,而下层人民的俗语则是低劣的。 材料说明 A.俗语成为思想解放重要依托 B.人文主义开始广泛传播 C.拉丁语成为斗争的主要矛头 D.文艺复兴带有阶级局限 20.19 世纪 60 年代,英国议员威尔克斯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抨击国王在议会的演说, 国王下令将其逮捕,法庭以议员有豁免权为由将其释放。国王又操纵议会剥夺了威尔克斯议 员身份,指示政府下达逮捕令。这表明当时 A.舆论监督的作用有限 B.王权凌驾于议会之上 C.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 D.议员议政权无法保证 21.1882 年,德国女性在农业领域的就业比重仅为 30.8%,1907 年这一比重增加到 46.5%,女性在农业领域的就业状况与男性相差无几。这种变化说明 A.农业生产的收益日益增加 B.工业化推动社会结构转型 C.女性的家庭地位不断降低 D.劳动力短缺现象十分严重 22.表 1 为 1932 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统计。据此可知苏联 表 1 A.社会主义建设急躁冒进 B.各经济部门之间实现基本平衡 C.斯大林模式已基本确立 D.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各项目标 23.1953 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放弃了对非洲的大规模援助,并提出了“贸易而非援助的 口号”。50 年代中期起,美国政府重新制定对非洲的援助政策,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这一 变化表明美国 A.履行扶持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责任 B.力求利用贸易扩大国际影响力 C.对外援助政策逐渐趋于科学合理 D.试图与苏联争夺新兴独立国家 24.1915 年,查拉为达达主义下了定义“自由:达达,达达,达达,这是忍耐不住的痛 苦的嚎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命”。下 列西方美术作品符合达达主义审美情趣的是 A.《拾穗者》 B.《自由引导人民》 C.《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D.《撑洋伞的女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5 题 20 分,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20 分,共 52 分。) 1928—1929 年 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 1932 年 工业中 79.5 92.4 99.5 农业中 1.8 14.7 76.1 零售商品流转额中 75 91 100 国民收入中 44 66.3 934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材料一 中国传统医学自成体系。伴随着中华文化在东亚地区影响力的扩大,外国来华 使团在回国时带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和药物,甚至延请名医传医授道,效法我国建立了医事 制度。郑和七下西洋,随船医生也与所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地的人民进行交流, 用中国的医术治病救人,并带回一些药材,丰富了中医药的内涵。中医还随着个体行医、旅 行、商贸等途径对外传播。除了中外的直接交流外,中医药还经由第三国外传,惠及了更多 国家的民众,获得了更多国家人民的认可。 ——摘编自朱建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外传历史、途径与海外发展》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开埠通商,西医亦随之传入。西方教会设立医院, 招收华人学徒,兴办医学校,发行中文报刊以及翻译西方医学书籍等。西医由于自身的优势, 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在这种背景下,李鸿章创办了北洋医学堂,成为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官方 西医学校,培养了最早的一批西医专业人才。面对西医西药的传入,名医张锡纯主张把中西 医汇通思想应用于临床,中西药物并用,产生重大影响。经施今墨、程价三等名医的不断努 力,天津中医药界交融互通中西医,创造了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派,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 症、危重病等方面结出了硕果。 ——摘编自谢敬《近代天津的中西医交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医学外传的特点,并简析其广泛传播的原因。 (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传入对中国医学发展的影响。(8 分) (1)特点:传播主体多元;传播范围广,惠及地区多;传播效果好,造福他国民众;传播途 径多样,直接间接传播相结合;(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即可,共 6 分) 原因:中国传统医学自成体系,医疗水平先进;中国文化的强大影响力;中国与周边国 家长期保持友好交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每点 2 分,共 6 分) (2)影响:促进了中国医学水平的提高;助推了中国近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冲击了中医的主 体地位;促进了中西医结合;有利于促进中国医疗事业的近代化。(每点 2 分,任答 4 点即 可,共 8 分) 26.(12 分)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口号。 从材料 中选取同一时期或按照时间顺序提取同一主题的口号(3-5 个),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论 题,并加以论述。(要求:口号提取准确,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本题作答的角度很多,如可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展开,“双百方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 依法治国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跃进万岁 一带一路 中国梦 一边倒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备战、备荒、为人民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科学发展观 一条线,一大片 人民公社好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 5 论述新中国在文化政策、思想解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可以从“科学发展观、金山银山就 是绿水青山”等论述新中国在发展理念上的变化等等。本题作为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 的综合能力,只要作答言之成理即可赋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材料一 美国素有地方自治的传统。早在诺曼征服之后,英国国王便通过颁发特许状的 形式赋予城市以自治权,这种传统在 17 世纪又被英国移民带到了北美。新英格兰地区的地方 自治制度尤其发达,各个乡镇任命自己的行政官员,规定自己的税则,征收并分配自己的税 款。自美国独立后至南北战争前,地方自治制度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实行。南北战争以后,州 政府开始加强对市镇的控制,对地方管理的许多细节进行了规定,甚至废除某些地区的自治 制度。这遭到了各地居民的反对,他们以宪法为依据,开展了“家乡自治"运动。 ——摘编自苏鹏飞《从伯克利市宪章看美国地方自治制度》 材料二 美国州以下的地方政府奉行“行政至上”原则,各级组织之间无隶属关系。美 国最有特色的地方政府形式是市政府,实行城市经理制。在这种体制中,政治和行政职能分 离,市议会属于政治职能,主管立法与评聘城市经理;城市经理属于行政范畴,对议会负责。 这有悖于民主程序,但能保证城市经理的质量,提高行政效率。美国地方自治中,最有代表 性的是乡镇自治。早期美国的乡镇大多都实行直接民主,乡镇居民大会为乡镇的最高决策机 关,一些重大问题都要在会议上交给全体公民进行讨论并最终决定。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 一些乡镇也开始采用代议制民主,选举代表组成乡镇代表大会。乡镇自治是美国民主的策源 地和民主体制的基石,但乡镇的自治权要得到法律许可并受到来自联邦和州的制约。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高中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美国地方自治传统形成的历史背景。(8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地方自治”的特点,并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其历史意 义。(12 分) (1)背景:英国地方自治传统的影响;独立战争的推动;美国共和体制的建立;美国人民的 积极争取(8) (2)特点:奉行“行政至上”原则;形式多样,以乡镇自治为代表;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 相结合;自治权力受联邦与州政府的制约(6 分。任答三点,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意义:促进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高了行政管理的专业性和行政效率;保障了人 民的民主权利。(6 分)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