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2019·抚顺)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B C D
A.初春,晨雾弥漫 B.盛夏,河床干枯 C.晚秋,朝露晶莹 D.严冬,霜打枝头
【答案】B
【解析】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 A 错误;
B、河床干枯是水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 B 正确;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 C 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 D 错误。
2.(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 T 随加热时间 t 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 210℃
C.乙物质在 BC 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 BC 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答案】C
【解析】A、甲从一开始就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乙物质在熔化过
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故 A 错误;
B、分析图象可知,乙有一定的熔点,熔点为 210℃,甲没有熔点,故 B 错误;
C、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 BC 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
C 正确;
D、乙物质在 BC 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 D 错误。
3.(2019·郴州)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判断(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 5min
C.海波的熔点是 50℃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答案】C
【解析】解:
(1)由图象可知,海波从第 5 分钟开始温度保持 50℃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 50℃,约到第 8min
时熔化完成,则熔化过程持续了约 8min-5min=3min,故 AB 错误,C 正确;
(2)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 D 错误。
4.(2019·常德)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
的是
A.水沸腾时放出大量的热
B.图甲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C.沸腾时不断地冒出“白气”,是液化形成的
D.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答案】C
【解析】A、水沸腾时要继续加热,才能继续沸腾,说明水沸腾需要吸热,A 错误;
B、甲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故 B 错误;
C、沸腾时不断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后的小水滴,故 C 正确;
D、水的沸点高于 60℃,因此不能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5.(2019·南京)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知标准
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 0℃和 113.5℃。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1)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
态的过程;(2)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
甲 乙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都正确 D.都错误
【答案】B
【解析】(1)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固态的碘受热容易升华;
(2)在六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过程都需要放
出热量。
解:甲图中试管中的冰放在装水的烧杯中,冰会在试管内吸热熔化;图乙酒精灯给“碘锤”中固态碘加热,固
态碘吸热升华;升华是指物体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没有液态这一中间状态,故碘没有经历固态到液态的
过程,所以,题干中(1)说法错误,(2)说法正确。
6.(2019·宜宾)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图中各图是小丽拍摄的
生活美景,其中属于液化的是
A.草叶上形成“白霜 B.冰雪遇暖消融 C.草叶上形成的“露珠” D.河水结“冰”
【答案】C
【解析】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
B、“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为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 C 符合题意;
D、河水结冰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
7.(2019·深圳)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
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象中 bc 段,晶体内能不变
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
【答案】A
【解析】A.温度计读数,液柱所在刻度在 0℃下方,且分度值为 1℃,故读为−4℃,该选项符合题意;
B.此图像为晶体熔化图像,晶体熔化时吸热,故内能增大,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不是凝华,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小狗伸舌头降温是利用水汽化吸热的原理,不是放热,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8.(2019·山西)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
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
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
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小水滴。
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是因为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甲虫背部放热形成小水滴,则可知它背部的温度
比外界气温低,故 ACD 错误,B 正确。
9. (2019·齐齐哈尔)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 )
A B C D
A.冰棍“冒”出的“白气”
B.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
C.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
D.北方寒冷的冬天洒水成冰
【答案】C
【解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
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
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
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
A、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 A 错误;
B、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 B 错误;
C、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是固态的钨,变成钨蒸汽,是升华现象,此过程吸热;故 C 正确;
D、北方寒冷的冬天洒水成冰,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此过程放热;故 D 错误。
10.(2019·七台河)黑龙江省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答案】A
【解析】
A、初春,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 A 符合题意;
B、盛夏,露珠凝结,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 B 不符合题意;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露珠凝结 C.深秋树枝凝霜 D.严冬雪花纷飞C、深秋,绿叶凝霜,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 C 不符合题意;
D、严冬,雪花纷飞,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 D 不符合题意。
11.(2019·枣庄)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A.冰化成水 B.露的形成 C.雾的形成 D.霜的形成
【答案】D
【解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
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
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A、河里的冰化成水,冰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
B、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属于液化现象,故 C 不符合题意;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属于凝华现象,故 D 符合
题意。
12.(2019·铁岭)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冰块熔化 B.山间生雾 C. 枝头结霜 D. 瀑布结冰
【答案】A
【解析】A、冰块熔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 A 符合题意;
B、山间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 B 不符合题意;
C、枝头的霜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 C 不符合题意;
D、瀑布结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凝固过程,凝固放热,故 D 不符合题意。
13.(2019·临沂)四季分明的临沂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下列现象由于凝华形成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薄雾缥缈 C.秋天,露珠晶莹 D.冬天,雾凇簇簇
【答案】D
【解析】
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
B、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并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
C、露水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 C 不符合题意;
D、雾凇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D。
(1)物态变化共有六种:①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②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③汽化是物质由
液态变为气态;④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⑤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⑥凝华是物质由气态变为
固态。
(2)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依据各选项中的物态变化进行分析即可此类问题是考查对物
态变化过程中的熔化现象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判断出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4.(2019·岳阳)下列四幅图片中,现象与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A.雕像的影子——光的折射 B.桥的倒影——光的反射
C.露珠——汽化 D.雾凇——凝固
【答案】B
【解析】(1)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 (2)光遇到
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
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
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A、雕像的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错误;
B、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 B 正确。
C、露珠是空气中红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 C 错误。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植被表面形成的。故 D 错误。
15.(2019·百色)如图所示是某地 1 月 8 日天气预报的截图,关于图中的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5℃读作“5 度” B.云是由水蒸气组成的
C.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雨的形成过程吸收热量
【答案】C
【解析】
A、温度单位℃,读法为“摄氏度”。故应读作“5 摄氏度”;故 A 错误;
B、云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 B 错误;
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 C 正确;
D、雨是水蒸气液化形成,此过程放热;故 D 错误。
16.(2019·青海)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放热的是
A.冰雪消融 B.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冬天晨练的人们不断呼出“白气” D.利用干冰防止食物腐烂变质
【答案】C
【解析】A、冰消雪融,冰雪吸收热量熔化成水。故 A 不符合题意;
B、地面上的水吸收热量汽化成为水蒸气。故 B 不符合题意;
C、“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气流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 C 符合题意;
D、干冰常温常压下迅速吸热升华成为二氧化碳。故 D 不符合题意。
17.(2019·西宁)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是一种晶体,液态海波凝固时要放出热量
B.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D.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答案】A
【解析】A.海波是晶体,其凝固过程虽然放热,但温度不变,故 A 正确;
B.冰是晶体,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 B 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 C 错误;
D.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不是汽化现象,故 D 错误。
18.(2019·朝阳)很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嵩少犹藏薄雾中,前山迤逦夕阳红”,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答案】C
【解析】
A、雨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故 A 错误;
B、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此过程中放热;故 B 错误;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 C 正确;
D、冰的形成是水凝固为固态的冰;故 D 错误。
19.(2019·宿迁)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C. 干冰作为人工降雨的冷却剂,是利用它升华吸热的特点
D. 人们吹电风扇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气温
【答案】C
【解析】
A、“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
叫液化,故 A 错误;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也吸热,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故 B 错误;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它升华吸热的性质,故 C 正确; D、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加快了身体上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使人体
温度降低,感到凉爽,室温不会降低,故 D 错误。
(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
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3)物质从固态到气态,是升华现象。
20. (2019·泰州)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樟脑丸逐渐消失——熔化 B.铁水浇铸铁铸件——凝华
C.擦酒精解暑降温——汽化 D.秋末屋顶上结霜——升华
【答案】C
【解析】A.樟脑丸逐渐消失,是固态变成了气态,所以是升华现象,故 A 错误。
B.铁水浇铸铁铸件,是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故 B 错误。
C.擦酒精解暑降温,是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 C 正确。
D.秋末屋顶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 D 错误。
21.(2019·德阳)王小明同学对身边的物理现象,他的正确解释是
A.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矿泉水瓶里的冰块逐渐变为水,是因为冰块放热的原因
C.夏天用扇子扇一扇,感觉凉快是因为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了
D.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答案】A
【解析】
A、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A 正确;
B、冰块变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 B 错误;
C、扇一扇感觉凉快是因为扇一扇加快空气的流动,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降低人体的温度,故 C
错误;
D、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它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 D 错误。
故选:A。
(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据此分析。
(2)熔化是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3)蒸发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和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4)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本题考查了防止噪声的途径、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蒸发吸热、物态变化、电磁波的传播等知识,具有
一定的综合性,熟练掌握各项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2.(2019·德阳)对下面的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答案】C
【解析】
A、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故 A 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 B 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故 C 正确;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 D 错误;
故选:C。
物态变化有六种类型: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凝华现象、升华现象、汽化现象、液化现象、熔化现象、凝固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属
于应用题目。
23.(2019·广州)在如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此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
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
化的情况(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图 4 知,当时环境温度始终为 25℃,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当把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的示数先下降(即温度计内的液体的体积先减小),然后温度计的示数保持 0℃不变(即温度
计内液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待冰完全熔化后,水的温度又开始上升直至与环境温度相同即为 25℃,这个过
程对应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是由 0℃变成 25℃,最后不变(即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先变大后不变)。可见,从
计时开始,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小后不变,再变大后不变。故应选 A。
24.(2019·贵阳)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
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
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
【答案】D
【解析】冬季,室内温度较高,而玻璃窗的温度较低,室内玻璃窗周围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会液化
形成小水滴,若室外气温更低时,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还会凝华形成小冰晶,都会附着在玻璃的内
侧,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5.(2019·河北)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答案】B
【解析】(1)晶体熔化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2)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分析物质的初、末状态即可判断,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
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解:A、蜡属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 A 错误;
B、由于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可以使食物降温,防止变质,故 B 正确;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 C 错误;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小水滴吸热汽化成了水蒸气,故 D 错误。
故选:B。26.(2019·大庆)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冰雪消融 B.浓雾生成 C.露珠形成 D.窗花凝结
【答案】A
【解析】
A、冰雪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故 A 正确;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故 B 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故 C 错误;
D、窗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需要放热,故 D 错误。
27.(2019·随州)在一部动画片里,雷公公询问起“雾、露、霜、雪”四姐妹的出身由来,你认为她们的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固而来
C.霜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答案】C
【解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
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
过程叫升华。
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 A 错误。
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 B 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 C 正确;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 D 错误。
28.(2019·孝感)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除雾
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
C.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答案】B【解析】
ABC、在冬天,车玻璃的温度较低,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形
成雾气,故 AC 错误,B 正确;
D、打开除雾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玻璃上的小水滴会汽化为水蒸气,车窗玻璃就清晰了,故 D 错误。
29.(2019·天津)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这主要是因为酒精( )
A. 凝固放热 B. 升华吸热 C. 液化放热 D. 蒸发吸热
【答案】D
【解析】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凉的感觉。是因为擦在手背上的酒精蒸发时,从手背中吸热,使手背
的温度降低,所以感觉到凉。
酒精易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吸收热量,导致手的温度降低,感到凉爽。
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考查了蒸发的致冷作用,一定要答到温度低这个层次,因为手感到冷,是因为温
度低的缘故。
30.(2019·绵阳)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
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这是由于( )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
C.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
D.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
【答案】B
【解析】水蒸气遇到温度比较低的物体时,就会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由于从冰箱取出的玻璃杯,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如
果马上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玻璃杯表面发生液化,所以一会儿又变湿。
31.(2019·眉山)2019 年 3 月 22 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
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上的水可汽化成水蒸气
B. 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 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D. 河面上的水凝华成冰,封住了河道
【答案】A【解析】
解:A、地球表面的水吸热时,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 A 正确;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是液化现象,故 B 错误;
C、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由于与空气摩擦,导致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小冰晶会熔化成水,故 C 错误;
D、河面上的水变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故 D 错误。
故选:A。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都吸热;
(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都放热。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分析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解题的关键。
32. (2019·泸州)对下列自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春天,大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这是汽化现象
B. 夏天,农作物上露珠的形成,这是凝华现象
C. 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需要吸热
D. 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需要吸热
【答案】A
【解析】
A、大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水滴吸收热量蒸发成为水蒸气,属于汽化过程。故 A 正确;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 B 错误;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过程,会放出热量。故 C 错误;
D、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是凝华过程,会放出热量。故 D 错误。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由固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这三种物
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
(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这三种物
态变化需要放出热量。
33.(2019·凉山)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 35℃,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
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
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
【答案】D
【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且蒸发
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解:
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
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会感到凉爽;电风扇吹出的风,并不能降低气温,也不是冷风;故只有 D 说法正确。
34.(2019·淄博)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热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增加
B.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D.水的沸点是 99℃,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A
【解析】(1)热量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2)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4)根据沸点的概念判断出水的沸点;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A、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热量,其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故 A 错误;
B、水在沸腾过程中,仍然要吸收热量,由图可知其温度保持 99℃不变,故 B 正确;
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能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故 C 正确;
D、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 99℃,沸点低于 100℃,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 D 正确。
35.(2019·潍坊)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会出现“白气”,“白气”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升华 C.凝华 D.液化【答案】D
【解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
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
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白气”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36.(2019·威海)下列自然现象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暖春 冰雪消融 B.盛夏 草上露珠
C.凉秋 雾锁江南 D.寒冬 北国飞雪
【答案】A
【解析】A、暖春 冰雪消融,是冰(固态)熔化成液态的水,熔化需要吸热。符合题意;
B、盛夏 草上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露珠,液化需要放热。不符合题意;
C、凉秋 雾锁江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漂浮在空中形成雾,液化需要放热。不符合题意;
D、寒冬 北国飞雪,是液态的水凝固成固态的冰,凝固需要放热。不符合题意。
37. (2019·聊城)夏季,晾在大阳下的湿衣服不久后会变干,这个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升华
【答案】B
【解析】晾在大阳下的湿衣服不久后会变干,这个过程中,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 B 正确,ACD
错误。
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
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8.(2019·阜新)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B.夏季,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
C.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
D.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
【答案】B【解析】A、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加快蒸发,故
A错误:
B、冰块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故B正确;C、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
晶体,故C错误;D、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液
化放热,故D错误。
39. (2019·徐州)电冰箱中霜的形成属于
A.蒸发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答案】C
【解析】
电冰箱冷冻室中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 C 正确。
40.(2019·兰州)初秋季节,小草叶片上出现晶莹的露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
A.蒸锅上方生成“白气” B.初冬,草丛中出现霜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 D.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答案】A
【解析】解:初秋季节,小草叶片上出现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A、蒸锅上方生成“白气”时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符合题意;
B、初冬,草丛中出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草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不符合题意;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的酒精变成气态酒精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1.(2019·巴中)风景优美的光雾山,夏天云雾缭绕,冬天大雪纷飞,宛若人间仙境,其中关于雾、雪成因
说法正确的是( )
A.液化、凝华 B.汽化、凝华 C.汽化、凝固 D.液化、凝固
【答案】A
【解析】形成雾的过程中,水蒸气→液态水,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过程;
形成雪的过程中,水蒸气→固态的雪,属于凝华的物态变化过程。
42.(2019·攀枝花)清晨,人们在公园散步的时候常常看到树叶和青草上挂满晶莹的露珠。从物态变化的角
度看,露珠的形成属于( )
A.汽化 B.升华 C.熔化 D.液化【答案】D
【解析】水蒸气是气态,露珠是液态,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变为液态小水滴,发生的是液化现象。
43.(2019·营口)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时从人体吸热
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因为冰汽化为水蒸气
C.刚从泳池中出来的人感觉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
D.冬天的早晨辽河边出现美丽的雾凇,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答案】B
【解析】解:A、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时从人体吸热。故 A 正确;
B、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因为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 B 不正确;
C、刚从泳池中出来的人感觉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要吸收热量。故 C 正确;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 D 正确。
故选:B。
44.(2019·北京)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
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凝华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答案】A
【解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
过程是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
过程是凝华。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
故选:A。
45.(2019·吉林)夏天清晨,有时路边的草叶上结有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 )
A. 凝固 B. 汽化 C. 液化 D. 凝华
【答案】 C
【解析】夏天清晨,有时路边的草叶上结有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从气态变成液态的小水珠,因此
这个过程叫液化吗,故 C 正确,而 A、B、D 错误。
46.(2019·无锡)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
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 113.7℃,酒精灯外焰温度约 800℃)( )A.浸入开水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答案】A
【解析】
AB、酒精灯火焰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这样碘容易发生熔化和沸腾现象,不利于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
用水浴法加热,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但是可以发生升华现象,所以用水浴法加
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由于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可以确保碘不会熔化。故 A 符合题意、B 不符合
题意;
CD、将被密封的碘颗粒放入冰水混合物或在常温下观察碘升华,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故 C、D 不符合
题意。
47.(2019·长春)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固 C.液体 D.凝华
【答案】B
【解析】“水结冰”,物质是从液态变成固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故 B 选项正确。
48.(2019·连云港)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凝华现象
B. 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升华现象
D. 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变慢
【答案】C
【解析】
解:
A、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 A 错误;
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 B 错误;
C、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 C 正确;
D、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变快,故 D 错误。
碘颗粒判断物态变化现象,我们首先要清楚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态变化中是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
从而确定是什么物态变化。
本题考查了几种物态变化现象的理解,以及对蒸发影响因素的认识,属热学基础题,难度不大。
49.(2019·邵阳)邵阳新宁崀山是国家 5A 级景区,2019 年春节期间,崀山八角寨风景区山顶出现大量雾凇,
十分美丽迷人!雾凇的形成所属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汽化
【答案】C
【解析】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雾凇是水蒸气在较冷的冬天凝华的结果。
解: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属于凝华现象。
50.(2019·邵阳)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
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
间的距离( )
A.甲最长 B.乙最长 C.丙最长 D.一样长
【答案】A
【解析】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常用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径越细,在水银膨胀或收缩的
体积相同时,液柱变化越大,读数也越精确。
解:(1)乙和丙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水银,故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水银膨胀或收缩
的体积相同,内径粗的丙温度计液柱短,内径细的乙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乙的
刻度比丙的刻度稀疏,由于它们量程相同、最小刻度相同,所以乙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丙要大。
(2)甲和乙两支温度计,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甲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大,因此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
时,甲温度计水银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大,因此甲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乙要大。
综合分析甲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最长,故 A 正确。
51.(2019·衡阳)“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
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D.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答案】A【解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
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 A 正确;
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植被表面,故 B 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故
C 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 D 错误。
52.(2019·荆州)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吸热
B.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液化现象
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晾晒的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
【答案】A
【解析】解:
A、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 A 错误;
B、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 B 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 C 正确;
D、晾晒的湿衣服变干,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 D 正确。
53.(2019·贵港)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热空气升上高空
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
成的( )
A.汽化或升华 B.汽化或凝固 C.液化或凝华 D.液化或凝固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云是由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因此,若云由水蒸气变成小水滴形成,则
属于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物态变化是液化;若云由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形成,则属于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物态变化是凝华。故应选 C。
54.(2019·北部湾)下列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霜满枝头 C.滴水成冰 D.樟脑片变小
【答案】A【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 A 符合题意;B.霜满枝头是气体变成固
体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C.滴水成冰是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 C
不符合题意;D.樟脑片变小是固体变成气体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
55.(2019·天水)一提到“雾凇”,许多人总会联想到东北地区,其实甘肃省的一些地区也会遇到这个现象。
如图为天水出现的“雾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淞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 雾凇和冰的形成过程一样
C. 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 雾凇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答案】C
【解析】
解:A、“雾凇”是固态的小冰粒,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 A 不正确;
B、冰是液态水凝固形成的,与雾凇的形成过程不一样,故 B 不正确;
C、“雾凇”是固态的小冰粒,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 C 正确;
D、凝华放出热量,因此雾凇形成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故 D 不正确。
故选:C。
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
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
判断一种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一定要分析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
断,然后才好判断吸放热情况。
56.(2019·黄冈)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清晨,缭绕在山间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B.清晨,附着在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D.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
【答案】C
【解析】AB、搞清雾和霜分别是水的什么状态,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
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C、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D、干冰升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热。
A、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 A 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 B 错误;
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C 正确;
D、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D 错误。
57.(2019·黄石)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清晨草地上出现霜是一种凝华现象
B.冰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要上升
C.水在任何情况下沸点都是 100℃
D.升华就是迅速先熔化再汽化的过程
【答案】A
【解析】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 A 正确;
B、冰是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玻璃是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故 B 错误;
C、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 100℃,故 C 错误;
D、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不是熔化和汽化的结合。故 D 错误。
58. (2019·襄阳)下列现象或过程中由于熔化而形成的是
A. 滴水成冰 B. 秋天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C. 隆冬清晨植物叶片上的霜 D. 冰雪消融
【答案】D
【解析】
A、滴水成冰,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 A 错误;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 B 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 C 错误;D、冰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 D 正确。
59.(2019·长沙)“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答案】C
【解析】解: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 A 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遇到凝结核后变成大水珠然后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到地面形成的,由气态
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 B 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 C 正确。
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 D 错误。
60.(2019·郴州)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 )
A.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
B.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
C.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
D.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
【答案】D
【解析】解: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常温下易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在升华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
大量的热,会使食品温度降低,起到防止腐烂变质的作用;
冰块熔化时,由固态变为液态,在熔化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热,会使食品温度降低,起到保鲜的
作用。
61.(2019·湘潭)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积雪消融 B.湖面起雾 C.瓦上结霜 D.衣服变干
【答案】C
【解析】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分析各选项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出正确的选
项。
解:A、积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B、湖面起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
C、瓦上结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 C 符合题意;
D、衣服变干是由液态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汽,是汽化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
62.(2019·苏州)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答案】C
【解析】
A、清晨枝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水,是液化现象的;故 A 错误。
B、浓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浓雾散去是因为小水珠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 B 错误。
C、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水是熔化现象;故 C 正确。
D、铁丝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了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 D 错误。
故选:C。
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
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
态的过程叫升华。
63.(2019·怀化)在水循环中,高空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强冷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形成小冰晶,这种物态变
化属于
A.凝固 B.升华 C.液化 D.凝华
【答案】D
【解析】当气温骤降时,高空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强冷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
64.(2019·株洲)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这种物质( )
A.是非晶体 B.在 t1 时刻是固态
C.在 t2 时刻是液态 D.在 t2 时刻正放热
A.清晨枝叶露珠 B.太阳升起后浓雾散去 C.冰雪融化 D.铁丝网出现自霜【答案】D
【解析】A、由图知,该物质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 A 错误;
B、在 t1 时刻该物质还没有开始凝固,处于液态,故 B 错误;
CD、在 t2 时刻是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时不断放热,但温度没有降低,故 C 错误,D 正确。
65.(2019·益阳)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早春大地上冰雪的消融 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寒冬草地上霜的形成
【答案】D
【解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
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
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故 A 错误。
B、雾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现象,故 B 错误。
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 C 错误。
D、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 D 正
确。
66.(2019·乐山)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吸热的是
A B C D
A.壶口附近的“白气”
B.北方的冬天,植物上的雾凇
C.夏天的清晨,蜻蜓身上的露珠
D.铁矿熔化成的铁水
【答案】D
【解析】
解:A、壶口附近的“白气”是壶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 A 不符合题意;
B、北方的冬天,植物上的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 B 不符合题意;C、“夏天的清晨,蜻蜓身上的露珠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 C 不符合题意;
D、铁矿熔化成的铁水在熔化过程中放热,故 D 符合题意。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
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
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67. (2019·绍兴)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A. 湖水结冰 B. 雾气消散 C. 露珠形成 D. 冰雪消融
【答案】 A
【解析】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判断物质的初态和末态即可。
A.湖水是液态,冰是固态,因此湖水结冰是凝固现象,故 A 符合题意;
B.雾气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雾气消散是汽化现象,故 B 不合题意;
C.水蒸气是气态,露珠是液态,因此露珠的形成是液化过程,故 C 不合题意;
D.冰雪是固态,水是液态,因此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故 D 不合题意。
68.(2019·广安)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B.有风的天气,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会低于 0℃
【答案】D
【解析】(1)固态的冰吸收热量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
(2)液体蒸发是吸热过程;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3)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4)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为 0℃。
A、衣服里的冰升华成了水蒸气,所以冰冻的衣服干了,故 A 不合题意。B、有风的天气,空气流动快,加快了人身上水的蒸发速度,液体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使人感觉格外冷,
故 B 不合题意。
C、潮湿的夏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故 C 不合题意。
D、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 0℃,故 D 符合题意。
69. (2019·烟台)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凝固现象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升华现象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液化现象
D. “洁白的雪”的形是成是吸热过程,是凝华现象
【答案】C
【解析】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 A
错误;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 B 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
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 C 正确;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
为固态的冰晶,此过程中放热,故 D 错误。
70.(2019·泰安)下列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春天,河道冰雪消融 B.夏天,山间云雾蒸腾
C.秋天,花草凝结“露珠” D.冬天,草木挂满白霜
【答案】A
【解析】
A、春天,冰雪消融,固态丙变成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 A 正确;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 B 错误;
C、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液化放热,故 C 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 D 错误。
71.(2019·德州)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①初春:冰雪消融 ②盛夏:洒水降温 ③深秋:浓雾弥漫 ④严冬:凝重的霜(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凝固、液化、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解:①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①符合题意;
②盛夏,洒水降温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②符合题意;
③深秋:浓雾弥漫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严冬:凝重的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④不符合题意。
综合分析①②符合题意,故 A 正确,BCD 错误。
72.(2019·南通)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春雨天晴,路面变干 B.盛夏季节,天降冰雹
C.深秋清晨,薄雾弥漫 D.寒冷冬日,冻衣晾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春雨天晴,路面变干,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A 选项不符合题
意;盛夏季节,天降冰雹,水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B 选项不符合题意;深秋清晨,薄雾弥
漫,雾是液态的小水珠,薄雾弥漫,说明液态的小水珠变成了水蒸汽,属于汽化现象,C 选项不符合题意;
寒冷冬日,冻衣晾干,冰冻的衣服,说明衣服上原来是固态的冰,寒冷冬日晾干,衣服上固态的冰直接变
成气态的水蒸汽,因此衣服变干,固态的冰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汽,属于升华现象,D 选项符合题意。
73.(2019·通辽)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
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
C.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吸热形成的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凝华放热形成的
【答案】C
【解析】熔化是从固态变为液态,要吸热;液化是从气态变为液态,要放热;凝华是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要放热。
解:A、春天,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中冰要吸收热量,故 A 正确;
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吸收热量,故 B 正确;
C、秋天,会看到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 C 错误;
D、严寒的冬天,玻璃窗上会出现冰花,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
热,故 D 正确。
74. (2019·哈尔滨)下面对哈尔滨美景描述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B. 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C. 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
D. 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
【答案】A
【解析】B.露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故 B 错误。
C.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故 C 错误。
D.冰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故 D 错误。
75.(2019·海南)用 3D 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
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华 C.汽化和液化 D.液化和凝固
【答案】A
【解析】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是由固体变成液体,属于熔化过程;液态钛合金再定型成为镜架,
是由液体变成固体,属于凝固过程。故应选 A。
76.(2019·铜仁)在下列现象中,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吻合的是( )
A.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冰——凝华 B.清晨梵净山的雾——汽化
C.篮球场上的积水被晒干——蒸发 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固
【 答 案 】 C
【 解 析 】 首 先 判 断 每 一 个 现 象 原 来 和 现 在 的 状 态 , 然 后 根 据 熔 化 、 凝 固 、 汽 化 、 液 化 、 升 华 、
凝 华 定 义 进 行 判 断 : 物 质 从 固 态 变 为 液 体 的 过 程 是 熔 化 ; 物 质 从 液 体 变 为 固 态 的 过 程 是 凝 固 ;
物 质 从 液 体 变 为 气 态 的 过 程 是 汽 化;物 质 从 气 态 变 为 液 态 的 过 程 是 液 化;物 质 从 固 态 直 接 变 为
气 态 的 过 程 是 升 华 ; 物 质 从 气 态 直 接 变 为 固 态 的 过 程 是 凝 华 。
解 : A、 冬 天 室 外 盆 中 的 水 结 冰 是 由 原 来 的 液 态 变 成 了 固 态 的 过 程 , 是 凝 固 现 象 , 故 A 错 误 。
B、 清 晨 梵 净 山 的 雾 是 由 原 来 的 气 态 的 水 蒸 气 遇 冷 变 为 液 态 的 过 程 , 是 液 化 现 象 , 故 B 错 误 。
C、篮 球 场 上 的 积 水 被 晒 干 是 由 原 来 的 液 态 变 为 气 态 的 过 程 ,是 汽 化( 蒸 发 )现象 ,故 C 正 确;
D、寒 冷 的 冬 天 ,玻 璃 窗 上 的 冰 花 是 空 气 中 的 水 蒸 气 遇 冷 变 成 固 态 的 冰 ,是 升 华 现 象 ,故 D 错
误 。
77. (2019·常州)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人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
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由题可知:热气腾腾是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
选 D。
78.(2019·辽阳)下列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壶口冒“白气” B.铁水浇铸成零件 C. “雾凇”的形成 D.冰凌融化
【答案】D
【解析】A“白气”是壶口喷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故 A 不符合题
意;
B、铁水浇铸成零件,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此过程放出热量。故 B 不符合题意;
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 C 不符合题意;
D、冰凌融化,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此过程吸收热量。故 D 符合题意。
79. (2019·湘西)描述中国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若干丰富的物理知识,描述“霜降”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
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凝华
【 答 案 】 D
【 解 析 】 物 质 由 气 态 直 接 变 成 固 态 的 过 程 叫 凝 华 , 凝 华 是 放 热 过 程 。
霜 降 是 深 秋 节 气 ,此 时 昼 夜 温 差 很 大 ,夜 晚 温 度 很 低 ,空 气 中 的 水 蒸 气 遇 冷 直 接 由 气 态 变 成 固
态 , 形 成 冰 晶 , 就 是 霜 , 这 个 过 程 叫 凝 华 。
80.(2019·本溪)下列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B C DA.气结成露 B.水滴成冰 C.雪融成溪 D.气凝成霜
【答案】C
【解析】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 A 不合题意;水结冰是凝固,凝固放
热,故 B 不合题意;雪融成溪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 C 符合题意;气凝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 D 不合题意。
81.(2019·恩施)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将湿衣服撑开晾到通风、向阳的地方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液化时吸热
D.樟脑球越放越小,是由于樟脑球发生了熔化
【答案】B
【解析】A、通风的地方,空气流动快,向阳的地方温度高,这些措施都加快了蒸发,故 A 错误;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室内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窗玻璃,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形成的,
属于凝华现象,B 正确;
C.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体表水蒸发吸热导致的,故 C 错误;
D、樟脑球越放越小,是由于樟脑球发生了升华现象,故 D 错误。
82.(2019·荆门)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
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答案】D
【解析】由图知:丙到甲吸热,甲到乙吸热,所以丙为固态,甲为液态,乙为气态。甲到乙是汽化过程,
需要吸热;乙到丙是凝华,会放出热量;丙到甲是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故选:D。
83.(2019·十堰)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升华
B.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汽化
C.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液化
D.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熔化
【答案】C
【解析】
A、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头发上的水分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 A 错误;
B、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 B 错误;
C、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水中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 C 正确;
D、往豆浆中加糖,糖会溶解,不是熔化现象。故 D 错误。
84.(2019·呼和浩特)炎炎夏日,洒了水的地面,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过一会儿就变干了;烧开着的水,
过一会水就变少了。关于这两种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前者是汽化吸热,后者也是汽化吸热
B.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前者是熔化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D.前者是凝固放热,后者是液化放热
【答案】A
【解析】洒了水的地面,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过一会儿就变干了,是水吸收热量蒸发成为水蒸气了;烧
开着的水,过一会儿水就变少了,是水吸收热量沸腾变成水蒸气了。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过程,都需要吸
收热量,A 正确。
85.(2019·呼伦贝尔)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
(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
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液化 C.升华 D.汽化
【答案】D
【解析】液态制冷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是汽化吸热现象,故选 D。
86.(2019·镇江)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答案】D
【解析】A、冰凌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C、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87.(2019·咸宁)下列自然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初春,湖面上的冰逐渐变薄
B.盛夏,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
C.深秋,草叶上出现晶莹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茸茸雾凇
【答案】C
【解析】A、冰层变薄,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
B、地上的水很快变干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
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 C 符合题意;
D、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
88.(2019·淮安)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答案】D
【解析】A、冰凌逐渐消融,是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 A 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 B 错误;
C、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吸热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 C 错误;
冰凌的形成
A
冰雪消融
B
雾凇的形成
C
露珠的形成
D
A.冰凌逐渐消融 B.铁丝网有白霜形成 C.冰冻的衣服晾干 D.草叶表面出现露珠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 D 符合题意。
89.(2019·盐城)夏天,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的饮料瓶在空气中会“冒汗”,形成“汗”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答案】A
【解析】夏天气温很高,刚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的饮料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饮料瓶子,在瓶子
外壁发生液化,形成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汗水”,故选:A。
90.(2019·扬州)《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答案】C
【解析】雪和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雾是是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露是空气中水
蒸气液化形成的,因此 C 正确。
91.(2019·莱芜)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
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
C.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
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答案】C
【解析】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加快了人体汗液的蒸发,加快了蒸发吸热,故 C 说法不
正确,故选择 C。
二、填空题
92.(2019·百色)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
体”),在第 18min 时处于 态。
【答案】晶体 液【解析】(1)由图可见,该物质图象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该物质为晶体;
(2)由图象可见,物质的熔化过程是从第 5min 到第 15min,在第 18min 时物质早已熔化完毕,因此在第
18min 时物质处于液态。
93.(2019·锦州)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或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
【答案】汽化;放出;凝华
【解析】
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吸热后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到冷空气直接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94.(2019·成都 A 卷)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 30s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成图
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停止加
热一段时间后,水 (选填“会”或“不会”)继续汽化。
【答案】不变 会
【解析】沸腾属于汽化的基本现象,在汽化过程中,物质要持续吸热,水达到沸点沸腾后温度不变,
停止加热后,仍然伴随蒸发现象,所以水会继续汽化。
95.(2019·宜昌)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 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
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 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 ,
形成“人工雪”。(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凝华;凝固。
【解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过程中放热;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较凝固,过程
中放热。
解:自然界的雪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造雪机喷射出水雾,微小的水滴与“冷
空气”凝固形成小冰晶,是凝固形成的。
96.(2019·凉山)如图所示,物体长度为 2.50 cm,体温计示数为 37.5 ℃。
【答案】2.50; 37.5
【解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 0 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 0 开始,要以某一刻
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使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时,首先要明确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线
相垂直。
由图知:
(1)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物体左侧示数为 4.00cm,右侧示数为 6.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6.50cm-4.00cm=2.50cm;
(2)在体温计上,1℃之间有 10 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 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0.1℃;此时的示数
为 37.5℃。
97. (2019·东营)1 月 14 日,东营出现罕见的雾凇景观,分外漂亮。“雾凇”是由空气 中的水蒸气 (填
物态变化名称) (选填“吸热” 或“放热”)形成的。
【答案】凝华;放热
【解析】“雾凇”是固态的小冰晶,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98.在图乙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
【答案】36.8
【解析】解: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36.8℃。
故答案为:36.8。
99.(2019·北京)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
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答案】晶体 有熔点
【解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
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 8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
体。并且熔点为 80℃。
故答案为:晶体;有熔点。
100.(2019·玉林)在少雨干旱的季节,为了使农作物能正常生长,必要时可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这是
由于干冰在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迅速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周围的气温急剧下降,
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答案】升华;吸热
【解析】解: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升华吸热,使周
围的气温急剧下降,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故答案为:升华;吸热。
101.(2019·吉林)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如图乙是
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
________。
【答案】 b;97;不变
【解析】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b;如图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关
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97℃。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02.(2019·无锡)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
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 热。
【答案】液化;放【解析】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液化成大量的小水珠
或凝华成大量的小冰晶,这就是云。液化和凝华都是放热过程。
103.(2019·连云港)质量相同的 0℃冰比 0℃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
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答案】熔化 保持不变
【解析】
解:0℃的冰变成 0℃的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从而
会降低周围的温度,所以 0℃的冰效果会更好。
故答案为:熔化;保持不变。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在熔化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此题结合冰、水实例考查学生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理解与应用,要会结合物态变化特点分析解答,体
现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104.(2019·广东)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体温
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答案】热胀冷缩;乙;可以
【解析】解: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体温的,正常人体的温度在 35℃~42℃之间,所以乙是体温计。
体温计在下端有一个极细的缩口,离开人体后,遇冷收缩,使上方的液体不能够回到玻璃泡内,因此它可
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乙;可以。
105. (2019·襄阳)小明同学在“探究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的图象,
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当时的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 个标准大气压。在加热到第 8min
时小明将酒精灯撤走,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仍为 98℃,但沸腾却停止了,上述现象说明 。【答案】 (1) 小于 (2)水沸腾需要继续吸热
【解析】
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据图像中所示可知水的沸点是 98℃,此时气压小于 1 个标准大
气压;加热到第 8mn 时小明将酒精灯撤走,温度计的示数仍为 98℃,杯中的水不能吸收到热量,因此沸腾停
止了,水沸腾的条件:一是到达沸点,二是继续吸热。所以这个现象说明了水沸腾需要继续吸热。
106.(2019·怀化)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
【答案】96
【解析】
由图知,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 10 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 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100”在
“9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高于 0℃,为 96℃。
107.(2019·株洲)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 (填“冰”或“空气中的
水蒸气”)形成的 (填“液态”或“气态”)水。
【答案】水蒸气;液态
【解析】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温度非常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块液化而成的小
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108.(2019·泰安)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
【答案】-6【解析】
看图知,数值自下而上是变小的为零下多少摄氏度,比 0℃低 6 格,即低 6 摄氏度,为-6℃。
故答案是:-6℃。
温度计的读数关键是区分零上多少摄氏度还是零下多少摄氏度,要点是看数值的变化情况,数值自下而上
变大时是零上多少摄氏度,反之是零下多少摄氏度。
109. (2019·哈尔滨)在研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和“沸腾的规律”实验中,共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 ,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的共同点是 。
【答案】温度计;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因为需要观察温度的变化,所以还需要温度计;由于晶体熔化过程和液体沸腾时都需要吸收热量,
而温度却不再改变,所以他们的共同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110. (2019·湘西)如图所示为温度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
【 答 案 】 36.9
【 解 析 】读取 温 度 计 或 体 温 计 的 示 数 时 ,首 先 要 明 确 它 们 的 分 度 值 ,视 线 与 液 柱 最 高 处 所 对 刻
度 相 垂 直 。
由 图 知 , 体 温 计 上 1℃之 间 有 10 个 小 格 , 所 以 一 个 小 格 代 表 的 温 度 是 0.1℃, 即 此 体 温 计 的 分
度 值 为 0.1℃; 此 时 的 温 度 为 36.9℃。
111.(2019·呼伦贝尔)如图所示,图象反映了“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由图象可知该晶体熔
化过程持续了 min,该晶体的熔点是 ℃。
【答案】6 48
【解析】由图象可知,图象中一段水平直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该晶体从第 6min 开始熔化,到第 12min
熔化完,因此熔化过程持续了 6min;水平直线所对纵坐标,即为熔点,所以该晶体的熔点为 48℃。
温度/℃
时间/min
B
A
48
6 120
C
D112.(2019·十堰)如图所示是小华用体温计测量自己体温后的示数,他的体温是 ℃。
【答案】36.8℃
【解析】体温计的每一个大格代表 1℃,每一个小格代表 0.1℃,示数是 36.8℃。
113.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
【答案】36.8
【解析】,体温计一个大格代表 1℃,一个小格代表 0.1℃,因此示数为 36.8℃。
114.(2019·广州)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
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而蒸发有吸热致冷作用。
【解析】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加快了酒精的蒸发,而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减小;而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只是加快温度计周围的空气流动而已,不能起
到改变玻璃泡温度的作用,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不变。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而蒸发有吸热致冷作用。
115.(2019·玉林)如图所示,请大致画出海波熔化前和熔化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解:海波是晶体,在熔化前吸热不断升温,当温度达到熔点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
不变,如图所示。三、简答题
116.(2019·吉林)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这是为什么?
【答案】 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原因是:将水洒在教室地面上,增大了水蒸发的表面积,
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而蒸发吸热致冷,所以感觉凉快。
【解析】(1)蒸发可以吸热致冷;
(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速。
117.(2019·武威)小刚发现天气较冷的季节,家里的窗户玻璃上有时是一层小水珠,有时是一层冰花。请
简要回答水珠和冰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答:水珠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的小水滴;
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成的小冰晶。
发生这两种现象的条件是室内外有一定的温差,当温差不大时发生液化,当温差较大时发生凝华。
【解析】
(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液化和凝华现象,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
四、实验与探究题
118.(2019·湘潭)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2 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这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 熔化 图象(选填“熔化”或“凝固”)
(2)第 10min 时该物质处于 液 态(选填“固”或“液”)。
(3)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
(4)组装图 1 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 从下往上 (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
(5)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晶体;熔化;(2)液;(3)80;(4)从下往上;(5)不变。
【解析】
(1)由图象可知,第 3min 时这种物质开始熔化,在第 9min 熔化结束,该过程中温度保持在 80℃不变,所
以这是晶体的熔化过程;(2)由图象可知,在第 9min 熔化结束,第 10min 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3)由(1)分析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4)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先固定下面的位置,能够利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充分加热,然后再调整上面的
位置,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接触水,并且不要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故从下往上安装;
(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则剩下的酒
精热值都不变。
119. (2019·烟台)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 A、B 两套装置(如图甲)来完成实
验。
(1)分析评估 A、B 两套实验装置。
(2)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乙 a、b 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3)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答案】(1)A实验装置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的沸点,但该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B实验装
置热量损失少,实验耗时少,但该装置所测水的沸点不是当地气压下的沸点;
(2)a;(3)沸腾前水的响声大,沸腾后水的响声变小;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不断升高,沸腾后继续加热
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产生大量白气。
【解析】(1)由图甲可知,A 实验装置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的沸点,但该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
时长;B 实验装置热量损失少,实验耗时少,但该装置所测水的沸点不是当地气压下的沸点;
(2)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所以a是沸腾时的情景。
(3)沸腾前水的响声大,沸腾后水的响声变小;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不断升高,沸腾后继续加热而温度计
的示数保持不变;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产生大量白气。
120.(2019·辽阳)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 A、B,在 A 试管中放入
蜂蜡,在 B 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如图甲所示将两
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A B a b
甲 乙(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 B 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
持续吸热, 。观察发现,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这是因为 。
(3)第 22min 时 B 试管中的水 (填“能”或“不能”)沸腾。从第 12min 到第 l6min,蜂蜡的内能
(填“增加”或“不变”)。
【答案】(1)-4;(2)温度不变,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3)不能,不变。
【解析】(1)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看示数在 0℃的上方还是下方,然后注意温度计最小分度值,最后进行读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刻示数在 0℃以下,且最小分度值是 1℃,故读数是:-4℃。
(2)晶体熔化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由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所以在加热时,水温度上升比较慢;
(3)液体沸腾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烧杯的水处于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在 98℃不变,把试管内的水加热到 98℃时候不再放出热量给
试管内的水吸收,所以试管内的水无法沸腾;
第 12min 到第 l6min,蜂蜡已经与烧杯中的水达到热平衡状态,无法继续吸热,故蜂蜡的内能不变。
121.(2019·本溪)在探究“ 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
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 A 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 。
(2)实验过程中 A、 B 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通过分析图象可知, ( 填
“ 实” 或“ 虚”) 线是试管内碎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第 7min 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 态,
此时试管内的碎冰 ( 填“ 能” 或“ 不能”)熔化。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 。 甲 乙
【答案】(1)-2;(2)虚; 固液共存; 不能;(3)继续吸热。
【 解析】( 1)由图可知,温度在 0℃ 以下,分度值为 1℃ ,故示数为- 2℃ ;
(2)实验过程中 A、 B 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烧杯中的冰先熔化,通过分析
图象可知,虚线是试管内碎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 4min 烧杯中的碎冰开始熔化,第 10min 冰完全
熔化,晶体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第 7min 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熔化状态,固液共存态,此时温
度为 0℃ ,没有温度差无法继续吸热,试管内的碎冰不能熔化。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122.(2019·恩施)如图甲为探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甲 乙
(1)实验不久,某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水面上部分出现许多水珠,这是 形成的。
(2)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 ℃。
(3)如图乙是根据两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两次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所用水的
不同。
【答案】(1)液化 (2)91 (3)质量(或体积)
【解析】(1)温度计的水面上部分出现许多水珠,这是水蒸气在温度计上液化形成的;图中温度计的分度
值为 1℃,液柱与 90℃刻度线上面一小格刻度线相平,因此示数为 91℃;两次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两个
实验小组所取水的质量不同造成的。
123.(2019·荆门)晓敏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时,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00
90
℃
甲 乙
(1)请指出装置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 ;
(2)改正错误后,晓敏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得到了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是 ▲
(选填“晶体”或“ 非晶体”),物体熔化后其比热容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在第 30min 时的内能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 35min 时的内能。
【答案】(1)温度计放的位置不正确,没有接触到物体;(2)晶体;变大;小于
【解析】(1)图中温度计操作的错误是:温度计放的位置不正确,没有接触到物体。
(2)如图,物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体是晶体。0~10min 和 28~38min 加热
时间相同,物质固态和液态吸收的热量相同,状态变化,质量不变,固态升高的温度大于液态升高的温度,
根据 Q=cm△t,固态的比热小,液态的比热大。物体在液态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变大,物体在第 30min
时的内能小于第 35min 时的内能。
124.(2019·十堰)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
(1)小明用的装置(如图甲),他测出的水温将 (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小红和小明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每隔 2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并描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如图乙),根据图象可知当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两位同学的图象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
甲 乙
【答案】(1)偏高;(2)不变;水的质量不同
【解析】(1)如图,由于酒精灯给水加热,容器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此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所以测出的水温会偏高。
(2)由图象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 98℃不变,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观察图乙中
的图象可知,两组同学所用水的初温相同,水升温的快慢不同,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
因只能说明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
125.(2019·盘锦)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 。
(2)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3)水中气泡如图丙所示时,水 (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
(4)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 。
【答案】(1)高;(2)93;(3)已经沸腾;(4)不变;(5)吸热
【解析】(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
度偏高;
(2)由乙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 93℃;
(3)水沸腾前的现象是有少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上升不断变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上升不断
变大,到水面破裂;
由此可知图丙为沸腾时的现象;
(4)在沸腾过程中水不断吸热,水的温度不变;
(5)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
126.(2019·呼和浩特)用如(1)图左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其过程如下:
(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
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如(1)图右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分钟。
如图(2)所示,是物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下对应的三种物理模型,海波在 54℃时的状态,应该是(2)
图中的______模型。【答案】(1)慢 (2)6 乙
【解析】(1)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固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
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 2 ) 由 图 知 , 海 波 从 第 4 分 钟 开 始 熔 化 , 到 第 10 分 钟 完 全 熔 化 完 , 所 以 熔 化 过 程 经 历 了
10min−4min=6min。由图可知:图丙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是固体分子的排列模型;图乙分子排列没有固定的
位置,比较松散,是液体分子的排列模型;图甲分子排列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是气体分子的排列模型;
海波在 54℃时的状态,是液态,应该是((2)图中的乙模型。
127.(2019·昆明)今年 5 月,昆明市气温连续 10 天达到 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
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
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
档),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
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
热档)________,观察蒸发情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
档)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____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
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 14 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
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
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液体表面积大小 (2)控制两滴水其它条件都相同时;吹其中一滴水 (3)错误 改
变水温度的同时,改变了水表面空气流速大小 (4)避免木板吸水对本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5)
液体的蒸发速度还可能与液体种类有关 (6)左手干燥,吹热风时蒸发较缓慢感觉到的是热风;右手潮
湿,吹热风时加快了皮肤表面液体蒸发速度,蒸发吸热因此感觉是凉风。
【解析】(1)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保持了温度、空气流动速度相同,
只有液体表面积不同,因此,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2)根据控制变量法,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保持两滴水的大小、温
度和表面积相同,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对其中一滴水吹风,观察蒸发情况;
(3)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应控制表面积和空气流动速度相同,而如果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
一滴水,则空气流动速度和温度都发生了改变,因此这样做是错误的;
(4)实验中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防止因材料吸水影响实验效果;
(5)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可做出的猜想是液体蒸发的快
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6)因为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所以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
吹的是暖风,而右手由于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吹的却是凉风。
128.(2019·淮安)如图所示,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1)组装器材,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部件 _________ (选填“A”或“B”)。
(2)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则水的沸点是 ______ ℃;沸腾过程中,水继续吸热,温度 _______ 。
(3)沸腾时观察到水中产生气泡的情形是图丙中的 _______ (选填“A”或“B”)图。
(4)实验通过 _______ 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要缩短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行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答案】(1)B (2)99℃ 保持不变 (3)A (4)热传递 用温水实验(减小水的质量、增大酒
精灯的火焰等)
【解析】(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图甲的 B 的高度;目的是使用酒精灯
的外焰加热;
(2)从图象可以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 99℃不变,所以沸点为 99℃。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保持不变。
(3)A 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 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
所以 A 是沸腾前的现象。
(4)实验中,由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较高,所以热由酒精灯火焰传递给石棉网、烧杯底,然后传递给水,
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水的内能的;要缩短加热时间,可适当提高水的初温或适当减少水量。
129.(2019·江西)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一)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甲 乙 丙
(1)如图甲、乙所示,是瑞瑞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________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如图丙所示,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则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
(3)水沸腾后续继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水的________,根据记录的数据,可得出水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
【答案】(一)(1)甲(2)97;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一、(1)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
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后,整个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
大。(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液柱到 100℃刻度线还差 3 小格,因此示数为 97℃。(3)探究水沸腾时温
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图象: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30.(2019·青岛)实验探究
(1) 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如图甲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乙是几种晶体的熔点表。①根据上述信息判断, 该晶体可能是 。
②图甲中 段表示该晶体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它的内能 。
【答案】(1)萘 BC 增大
【解析】(1)由图甲可知该物质熔点在 80℃左右,故由表格乙可知该物质是萘。
131.(2019·桂林)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质,并利用
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 (选填“碎冰块”或“体积较大的冰块”)。
(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做出了熔化图像,如图乙、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
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状态,由此他们判
断冰和海波都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实验现象可如,海波的熔化图像是 (选填“乙”或“丙”)。
甲 乙 丙
【答案】(l)碎冰块:(2)不变,固体液体共存,晶体;(3)丙
【解析】碎冰块更容易受热均匀,晶体在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32.(2019·南京)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按规范要求,调节铁圈 2 的高度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当水温升到 92℃时,每隔 0.5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数据可知:水
的沸点是 ℃。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铝 660 萘 80.5
铅 328 海波 48
锡 232 冰 0
温度/℃
时间/min
B
A
80
6 120
C
D水的温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将水的质量减少,重复(2)的实验步骤,在图乙中大致画出“温度一时
间”的关系图象。
【答案】(1)需要;(2)98;(3)见解析图。
【解析】(1)点燃酒精灯加热物体时,要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安装装置时,先从下到上,方便调节。
(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
(3)在时间和温度图象上,描出温度和时间的对应点,并把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解:(1)按规范要求,要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调节铁圈 2 的高度时,需要点燃酒精灯。
(2)由表格数据知,水在第 6min 开始,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98℃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
98℃。
(3)根据表格中数据,在时间和温度图象上描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如下图:
133.(2019·青海)两实验小组使用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如图 10 甲
所示,利用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a 和 b,如图 10 乙所示。
(1)从图 10 乙发现,两组实验中将水从 90 ℃ 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不同。
(2)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 10 丙所示为__________℃。
(3)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答案】(1)质量;(2)92; (3)不变
【解析】(1)由图乙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b 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 b 水的质量多于 a 的缘
故;
(2)从图中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 92℃;
(3)由实验可知,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134.(2019·朝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在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需要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
(2)由图乙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3)B 点的内能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 点的内能。
(4)当加热至第 8min 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5)由图乙可知,在加热相同时间的情况下,AB 段温度变化比 CD 段温度变化大,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
比热容 (填“大”或“小”)。
【答案】(1)自下而上;(2)晶体;(3)小于;(4)固液共存;(5)小
【解析】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
(2)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说冰是晶体;
(3)由图乙可知,随着时间的增长,物体吸热越多,内能越大,故 C 点时具有的内能大于于 B 点时的内能;
(4)加热至第 8min 时,冰处于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态;
(5)从图象上来看,AB 段比 CD 段温度升高的要快些,由于该晶体在固态和液态时质量不变,加热方式不
变,可知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
135.(2019·抚顺)小志和小丽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
出了如图乙所示图象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是 ℃。
(2)由图象可知:①水的沸点低于 100℃,原因是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②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
③第 6min 时 (填“小志”或“小丽”)的实验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
(3)实验结束后,小志想到妈妈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停止沸腾。原因是水 (填“温
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
【答案】(1)68(2)①低于;②不变;③小丽(3)温度低于沸点。
【解析】(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 60℃上面第 8 个小格处,读作 68℃;
(2)①液体沸腾的图象,横坐标代表时间,一个小格代表 3 分钟,纵坐标代表温度一个小格代表 1℃,先
后从第 6、9 分钟开始沸腾,在这个过程中,水尽管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
点,大小为 98℃,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当地的大气压低于 1 个标准大气压;
②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3)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吸收热量。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水温降低,低于水的沸点,所以
锅内的水停止沸腾。
136.(2019·锦州)如图甲所示是小胜同学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 (填“较大”或“较小”)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
(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
(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第 45min 末的内能 (填“大于”或“小于”)第 20min 末的内能。
【答案】(1)秒表;(2)较小;(3)54;(4)小于
【解析】(1)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测量时间的仪器是秒表,所以该实验的仪器需要秒表;
(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较小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
(3)由图可知,温度在 0℃以上,分度值为 1℃,故示数为 54℃;(4)由题图可知,物质在第 35min 以后,放出热量,但是温度不变,为其凝固过程,故凝固点为 80℃;该
物质从第 10min~20min 之间一直吸收热量,第 20min 时刚好熔化完毕,为液态,而该物质第 40min 时从液
态到固态,为固液共存态,故该物质第 40min 小于第 20min 时的内能。
137.(2019·铁岭)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烧杯和试管中均装有适量
的水。
(1)调整好器材后,用酒精灯加热,这是通过 (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是 ℃。
(3)小明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烧杯中的水沸腾了,而试管中的水并未沸腾,原因是试管中的水 。
(4)小明将试管取出,分别给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加热,使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
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则 (填“a”或“b”)图象代表试管中的水沸腾时温度变化
的特点。
(5)由图象可知,实验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 (填“低于”或“高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1)热传递;(2)94;(3)达到沸点,不能继续吸热;(4)a;(5)低于
【解析】(1)在加热的过程中,两试管中的液体是通过热传递吸收热量的;
(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 90℃上面第 4 个小格处,读作 94℃。
(3)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
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
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4)根据公式 Q=cm△t 可知,在比热容和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小升温越快,所以 a 图象是试
管中的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
(5)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图象知,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是 96℃,此时水的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
下的沸点 100℃,所以当地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138.(2019·福建)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甲 乙 丙 丁
(1)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 段
(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 ℃,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
放出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用质量为 m1 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 a。若用质量为 m2(m2>
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 (选填“b”、“c”或“d”)。
【答案】(1)46;(2)BC;48;大于;(3)c。
【解析】由图可知,
(1)由图乙知:温度计上 10℃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 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
为 1℃,温度计示数为 46℃;
(2)如丙图,海波在 BC 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 BC 段海波处于熔化过程。其熔点为 48℃.熔
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用来熔化,故大于放出的热量;
(3)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海波的熔点是不变的,但是 b、d 表示熔点都变了,
所以 bd 错误,c 正确。
故答案为:(1)46;(2)BC;48;大于;(3)c。
139.(2019·毕节)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 ;
(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水继续吸热,
温度 。
甲 乙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2)不变
【解析】解:(1)由图 1 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2)由图 2 可知,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2)不变。
140.(2019·桂林)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质,并利用
图13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 (选填“碎冰块”或“体积较大的冰块”)。
(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做出了熔化图像,如图13乙、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
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状态,由此他们
判断冰和海波都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实验现象可如,海波的熔化图像是 (选填“乙”或“丙”)。
甲 乙 丙
【答案】(l)碎冰块:(2)不变,固体液体共存,晶体;(3)丙
【解析】碎冰块更容易受热均匀,晶体在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41.(2019·河南)利用如图 13 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按规范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 (选填“A 处向上”或“B 处向下”)
调整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3)由实验数据绘制为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还可获
得的信息有 (写一条即可)
【答案】(1)A 处向上(2)缩短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3)98;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
变。(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进行调整实验装置;(2)缩短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①提高水的初温;②适当减少水的质量;③给烧杯加盖等;
(3)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结合图象分析沸腾前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变化情况。(合理即可)
解:(1)由于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需要将温度计向上调整,即将 A 处向上调整。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可以提高水的初温,缩短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
(3)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可获得的信息有:①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②水在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合
理即可)。
142.(2019·七台河)如图甲所示为小明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刚开始时,烧杯内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②实验现象中,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中的 (填“A”或“B”)图。
③在水沸腾过程中,将酒精灯撤掉时,会观察到水继续沸腾一会儿。理由是: 。
甲 乙 丙
【答案】①68;②A;③石棉网余温高于水的沸点,水继续吸热
【解析】解:①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所以其温度 68℃;
②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
小,图 B 符合水沸腾前的现象;
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图 A 符合
水沸腾时的现象。
③在水沸腾过程中,将酒精灯撤掉时,会观察到水继续沸腾一会儿。理由是:石棉网余温高于水的沸点,
水继续吸热。
143.(2019·随州)在探究液体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相同的加热器对初温相同的甲(100g 水)、乙
(200g 水)、丙(100g 煤油)三杯液体进行加热(三只杯子均相同),直至沸腾。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它们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
(1)由图象可知,液体的沸点与质量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加热初期,相同时间内,甲、乙两杯液体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甲、丙两杯液体
60
70
℃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答案】(1)无关;(2)质量;沸点。
【解析】(1)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此可知图象中的水平段对应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
液体的沸点只与液体的种类有关,与液体的质量无关;
(2)加热初期,相同时间内,甲、乙两杯液体初温相同,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质量不同;甲、丙两
杯液体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沸点不同。
解:(1)由图象可知,图象的水平段对应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同种液体的沸点与质量的大小无关;
(2)加热初期,相同时间内,甲、乙两杯液体初温相同,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质量不同;甲、丙两
杯液体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沸点不同。
144.(2019·黔南)(8分)小明用如图 18-1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请指出图18-1 中的操作错误: ;
(2)右图 18-2 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水继续
吸热,温度 。
(3)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小明再次实验时为节省了加热时间,减少了水的质量,请在图18-2中画出大致能体现这项措施的图线。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2)不变;(3)停止加热;(4)见上图
【解析】(1)由图 1 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2)由图 2 可知,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所以应停止加热,观察水是
否能够继续沸腾;
(4)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故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减小水的质量;②提高水的初温;
图 18-1 图 18-2原来是 10min 开始沸腾,当减小水的质量后,在 10min 之前就开始沸腾,如图所示:
145.(2019·东营)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A、B、C 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选填 “升高”、“降低”或“保持不
变”)。
(4)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作用: 。
(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 是 。
【答案】(1)自下而上;(2)B;(3)98;保持不变;(4)减少热量散失;防止热水溅出伤人(防止水
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影响读数);(5)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解析】(1)实验器材的安装遵循由左到右,自下而上的原则,首先确定点燃酒精灯的高度,再把铁圈固
定在酒精灯的外焰处,然后依次放烧杯纸板温度计;
(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故 B 正确;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 98℃不变,
所以沸点是 98℃。
(4)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盖住烧杯,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也可以防止热水溅出伤人(防止水蒸气遇
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影响读数)。
(5)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继续吸热,故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146.(2019·赤峰)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其中一个
组员误把盐水当做清水,在相同的条件下,获得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沸点值。为了探究盐水的浓度与沸点
的关系同组同学用水与不同浓度的盐水做了实验。
甲 乙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盐水的沸点是
℃。
(2)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的盐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数据记录如下:
盐水的浓度(%) 0 2 4 6 8 10 12 14
沸点(℃) 100.0 100.3 100.6 101.0 101.3 101.6 102.0 102.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 (选填“降低”、 “不变”或“升高”)。
(3)根据以上探究得到的结果我们煮食物时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最好选择 放盐(选填“先”或“后”)。
【答案】(1)103;(2)升高;(3)后
【解析】(1)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图乙可得盐水的沸点;
(2)根据表中盐水浓度从 0~14%,沸点从 100.0℃升高然后上升到 102.3℃可得出结论;
(3)根据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升高可得放盐的先后。
(1)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图乙可得盐水的沸点是 102℃;
(2)根据表中盐水浓度从 0~14%,沸点从 100.0℃升高然后上升到 102.3℃可得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
升高;
(3)根据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升高可得我们煮食物时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最好选择后放盐。
147.(2019·菏泽)小明用甲图装置探究固体熔化现律,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0 2 4 6 8 12 16 1810
95
100
105
T/℃
t/min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4 -2 0 0 0 0 1 2
(1)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乙图中作出固体熔化的图象。
(2)根据做出的图象,可以判断此固体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该物质在固体状态下的比热容_________它在液体状态下的比热容(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答案】(1)如下图;(2)晶体;(3)小于
【解析】(1)利用描点法做出固体熔化的图象;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熔点(凝固点),注
意晶体在熔点(凝固点)阶段,温度是一个固定数值,表现在图象上就是一段水平线段; (3)比热容越
大,则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越小;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内能不同。
解:(1)由表中数据,描点可得固体熔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2)分析图象可知,物质在第 2 分钟时温度升到 0℃,然后温度保持恒定,直到第 5 分钟开始继续升温,
即该固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是晶体,其熔点为 0℃; (3)物质由固态熔化为液态,其质量不变;用
同一装置加热,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固态时温度升高的多,根据
Q=cm△t 可知,该物质在固体状态下的比热容较小。
148.(2019·攀枝花)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过程中,将水温与加热时间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 3 3.5 4 4.5 5 5.5 6 …
温度/℃ … 92 94 96 97 97 97 …
(1)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
(2)由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
(3)加热 6min 后提高火焰的温度,水温 (填“会”或“不会”)升高。
【答案】(1)相平;(2)97;(3)不会
【解析】(1)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2)如表格水在第 4.5min 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97℃不变,此时水的沸点是 97℃;
(3)水在第 4.5min 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提高火焰的温度,水温不会升高。
149.(2019·营口)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 。
(2)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该实验,他们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得
到 a、b 两个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 。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第 min时水的温度,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4)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出实验室内水的沸点,那么在当时的实验室环境下,99 ℃的水
将处于 态。
(5)温度计刚放入热水时,表面变得模糊,看不清示数,是由于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温度计表面成
小水珠造成的。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的杯壁;(2)水的质量不同;(3)12;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气;(5)液化。
【解析】解:(1)图甲所示装置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这会使温度的测量结果偏高;
(2)由图象还可以看出,b、c 两种图象的沸点相同,c 加热时间长,所以原因可能是图象中水的质量不同。
(3)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判断第 12min 的数据是不正确的;
(4)水沸腾时需要吸热,在当时的实验环境下,水的沸点为 98℃,而 99℃高于水的沸点,水将处于气态;
(5)开始实验时,温度计自身的温度较低,热的水蒸气遇冷的温度计壁液化成小水珠,沾在温度计壁上,
造成很难看清示数。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的杯壁;(2)水的质量不同;(3)12;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
时间/min … 8 9 10 11 12 13 14 …
温度/℃ … 96 97 98 98 95 98 98 …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气;(5)液化。
150.(2019·临沂)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支撑烧杯的铁圈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应先固定______(选填“铁圈”或“铁杆”)。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______℃;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选填“水的质量偏大”或“当地气压偏低”)。
【答案】铁圈 液化 98 不变 水的质量偏大
【解析】
(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铁圈的高度;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滴;
(3)由图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所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98℃,即水的沸点是 98℃;水在沸腾过
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温度的变化
较小,其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偏大。
故答案为:(1)铁圈;(2)液化;(3)98;不变;(4)水的质量偏大。
(1)因为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从下向上固定实验器材的位置;
(2)烧杯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3)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在读数时,首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
持不变;
(4)根据图象,通过水质量的大小及初温的高低判断加热时间较长的原因。
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水沸腾的特点,将其与图象结合,增大了题的难度。
151.(2019·长春)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器材更合理。
(2)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可知水的沸点为 ℃,若水停止吸热,水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答案】(1)自下而上(2)99 不能
【解析】(1)为了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器材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2)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由图可知,液柱离 100℃还差 1 格,因此温度计的示数为 99℃;水沸腾后,需要继续加热,才能持续
沸腾,因此若水停止吸热,水就不能继续沸腾。
152.(2019·荆州)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
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 (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
(3)如图丙中 (选填“A”或“B”)是冰,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
(4)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
因可能是 。
【答案】(1)从下至上;(2)-4; (3)A;4;(4)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
【解析】
(1)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位置。又因为使用温度计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要根据温度计的长度确定横杆的
位置,因此按照“由下至上”安装实验装置。
(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温度计的读数是-4℃。(3)分析图象 A 可知,在 0℃时,图线呈水平,此时的温度就是冰的熔点,熔化经历的时间为 6min-2min
=4min;
(4)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当试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均达到沸点后,烧杯中的水
可以从酒精灯继续吸热,能够沸腾,但试管中的水可以达到沸点但无法从烧杯的水中继续吸热,因此试管
中的水最终不会沸腾。
153.(2019·黄石)实验一(4 分):某同学探究影响蒸发散热情况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记录了三个示数,其中 a 温度计示数________℃。
(2)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比较 b 和 c 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___有关,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来看,空
气流动促进了酒精分子向空气扩散。
(4)该同学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根温度计示数有时差别不大,
有时差别却很大。他猜想水的蒸发情况可能与天气有关,若示数差别不大,可能的天气是
_______________。
【答案】(1)25.5;(2)吸收;(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4)雨天(或潮湿天气)。
【解析】(1)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0.1℃,则 a 温度计示数为 25.5℃。
(2)液体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吸收热量,导致温度计的示数降低。
(3)通过 b、c 温度计的示数可以看出,c 的示数低,b、c 温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
因此可得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4)该同学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若三根温度计示数差别不大,即水的蒸发快慢差别不大,说明空气湿
度较大,此时水不易蒸发,雨天或潮湿天气时空气湿度较大;
若温度计的示数差别很大,则说明空气湿度较小,晴天时空气湿度较小,
由此可以猜想可能的天气是雨天或潮湿天气。
154.(2019·长沙)如图是小海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他把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小海观察到水沸腾时烧杯中有大量的 冒出水面。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答案】水蒸气;98。
【解析】小海观察到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体积增大,有大量的水蒸气冒出水面。
水在第 5min 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98℃不变,此时水的沸点是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