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突破(四) 推断题
1.[2018·江西]如图 T6-3 所示,物质王国中的 A~F 及 X 七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 A~F 分别是盐酸、
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
图 T6-3
(1)搭桥:规则是 A~F 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已知 E 的
俗名叫熟石灰。
①E 的化学式是 ;
②A 与 B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③C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过桥:若 A~F 分别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 X,则 X 可成功过桥,物质 X 是 。
2.[2013·江西]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
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 D 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
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 T6-4 所示。
图 T6-4
(1)已知 D 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 D 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是 。
(2)B 位置“队员”所代表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连线④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连线①代表
的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3.[2016·江西]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五种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
钡和碳酸钠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图 T6-5 所示)。其
中物质 A 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物质 C 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提示:碳酸钡不溶于
水)。图 T6-5
(1)A 物质是 (写化学式)。
(2)B 与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与 E 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 。
(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
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 (填序号)。
①铁 ②氧化铁 ③二氧化碳 ④氢氧化钡
4.[2019·江西样卷二]T6-6 图中 A~F 分别是氧化铁、碳、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一种,A
是一种红色固体,E 常用于灭火(图中用“—”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
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T6-6
(1)物质 A 为 (填化学式)。
(2)物质 B 的一种用途为 ;C 与 D 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
(3)F→E 的化学方程式为 。
5.[2019·福建]如图 T6-7 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赛的
“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 Fe、HCl、NaOH、CaCO3 和 CuCl2 中
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
图 T6-7
(1)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 、 (写化学式)反应。
(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丙与丁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 X 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 X 替换
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 是 (写一种)。
6.[2019·广西北部湾]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如图 T6-8 所示,若数字 1、3、4、6、7、8、9 分别是铜粉、木
炭粉、氧气、水、生石灰、盐酸、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数字 6 代表的物质是一种气体单质(“—”表示
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T6-8
(1)数字 6 代表的物质是 。
(2)数字 1 与 4 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数字 7 与 8 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小李同学认为图中解锁图形太简单,于是他在原数字所代表物质及线路不变的基础上,另选两种物质继续
将“3—2—5”连接起来。若数字 5 代表的物质是一种碱溶液,则数字 2 代表的物质是 。
(5)上述所有反应都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7.“寓学于乐”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图 T6-9 是“盖房子”的游戏示意图,其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两
层的物质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楼层。图中已放置好四种物质,还有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硫酸
铜溶液三种物质待放置。请回答。
图 T6-9
(1)二氧化碳应放在 (填序号)处。
(2)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③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3)第二层内的两物质间能相互转化,请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8.[2019·江西样卷四]我国首届进口博览会的吉祥物“进宝”为手持四叶草的大熊描。化学物质世界也迎来
了一位手持四叶草的“进宝”,即物质 X,如图 T6-11 所示。四叶草的叶子代表 A、B、C、D 四种物质,且相
邻两片叶子代表的物质之间会发生反应;其中 C、D 是黑色固体,B、C 为单质,A、D 为氧化物。图 T6-11
(1)物质 C 为 ;物质 B 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2)A 和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3)手持“四叶草”的物质 X 需满足:A、B、C、D 分别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 X,则物质 X 是 。
9.[2017·江西]A~F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 T6-12 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
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 A 俗称生石灰,C 是最常用的溶剂,C 与 F 元素组成相同。
图 T6-12
(1)C 的化学式是 。
(2)D 的一种用途是 。
(3)A→B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F→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2019·九江模拟]如图 T6-13 所示,现有甲、乙、丙、X、Y、Z 六种物质,其中连线两端的甲、乙、丙溶
液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X、Y、Z 之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
图 T6-13
(1)若 Y 为黑色固体氧化物,Z 为蓝色溶液,则 Y 为 (填物质名称),X 生成 Y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若甲为胃酸的主要成分,乙为一种常见的碱,则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
(3)若 X、Y、Z 为三种常见物质,且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分别属于金属氧化物、碱、盐,则物质 Z 的一种用
途是 。 11.[2012·江西]如图 T6-14 所示 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
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 A 是紫红色金属,B 常温下是气体,C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图 T6-14
(1)A 的一种用途是 。
(2)B 的化学式为 。
(3)E 和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如图转化关系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2.[2019·上饶模拟]已知 A、B、C、D、E 分别是初中化学中所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 T6-15
所示,“→”表示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A、B、C、E 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
合物,A 与 C、E 与 C 之间的反应产物完全相同,E 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T6-15
(1)C 的化学式是 ,E 的化学式是 。
(2)写出物质 A 的一种用途 。
(3)写出 D→B 转化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13.[2019·孝感]小倩同学将妈妈的智能新手机屏幕解锁图形设置如图 T6-16 甲所示,圆圈内每个数字分别代
表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省略)。其中 1 为炭粉,7 可
用于工业上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1、2、3、5、7 分别为不同类别的物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图 T6-16
(1)7 代表的物质化学式为 。
(2)1 和 2 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3)5 和 7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任写一个)。 (4)小茹认为小倩设置的解锁图形太简单,给她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解锁图。若 8 为氯化钡,则 6 代表的物质
类别为 (填序号)。
A.单质或酸
B.单质或氧化物或酸
C.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
D.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
14.[2019·兰州]元旦晚会上,物质王国中常见的六种物质甲、乙、丙、丁、戊、己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
已知丁物质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己物质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图 T6-17 所示,“—”
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反应,“→”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图 T6-17
(1)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图中序号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3)不慎将己物质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 (填名称)。
(4)上述反应及转化关系中共涉及 种基本反应类型。
15.[2019·西宁]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种无色溶液。
将其任意编号为 A、B、C、D、E,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说明:硫酸钙视为可溶
物)。
实验 A+B B+C B+D C+D
现象 产生沉淀产生气体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1)写出溶液 A 中溶质的化学式: 。
(2)写出溶液 A 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溶液 C 和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2019·江西样卷八]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A~M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
种物质,图 T6-19 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已知 A 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图 T6-1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俗名是 。
(2)H、G 含有同种金属元素,H、G 均可与 M 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 与 M 的反应
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D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 B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D 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 M 溶液,无明显
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写出所有可能情况,填化学式)。(4)A~H 八种物质中能与 M
溶液反应的物质有 种。
17.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 CuSO4、Na2SO4、(NH4)2CO3、BaCl2、NH4Cl、K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
下实验,根据现象判断:
图 T6-20
(1)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 ,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2)写出①中反应化学方程式: 。
(3)写出②中反应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1)①Ca(OH)2 ②置换反应
③Na2CO3+2HCl 2NaCl+CO2↑+H2O
(2)H2O(或水)
[解析]A、F 都只能发生一个反应,则 A、F 分别是氢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氢气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
水,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因为 E 是氢氧化钙,则 F 是二氧化碳,故 A 是氢气,B 是
氧化铜;氧化铜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 C 是盐酸,则 D 是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还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推断合理。(1)①E 是熟
石灰,熟石灰的化学式是 Ca(OH)2;②A 与 B 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铜是单质,氧化
铜和水是化合物,该反应的特点是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故该反应是置换反应;③C 是盐酸,D 是碳酸
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 2NaCl+CO2↑+H2O。(2)根
据分析可以看出,图中物质都可以一步反应生成水,故 X 是水。
2.(1)CO2(或二氧化碳)
(2)金属除锈(或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
(3)Ca(OH)2+CO2 CaCO3↓+H2O 置换
3.(1)H2SO4
(2)NaOH+HCl NaCl+H2O 产生白色沉淀
(3)④
[解析]物质 A 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则 A 是硫酸;物质 C 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C
是盐酸;B 能够和盐酸、硫酸反应,因此 B 可能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E 能够和硫酸反应,因此 E 是氯化钡或
碳酸钠;D 能够和 C 盐酸及 E 反应,则 D 应该是碳酸钠,E 是氯化钡,B 是氢氧化钠,代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
4.(1)Fe2O3
(2)金属除锈(合理即可) 产生白色沉淀
(3)C+O2 CO2 或
C+2CuO 2Cu+CO2↑(合理即可)
[解析]根据“A 是一种红色固体,E 常用于灭火”可知 A 为氧化铁,E 为二氧化碳,结合转化关系,F 既能与 A(氧
化铁)反应,又能与 E(二氧化碳)反应,且还能转化为 E(二氧化碳),所以 F 是碳,其他物质中,只有盐酸可
与氧化铁反应,所以 B 为盐酸,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氢氧化钙,所以 D 为氢氧化钙,则 C 为碳酸钠,代入
检验,符合题意。
5.(1)HCl CuCl2(不分先后)(2)CaCO3+2HCl CaCl2+CO2↑+H2O
(3)复分解反应
(4)CuO(或 Fe2O3 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甲为单质,则甲为铁,可以与盐酸、氯化铜反应;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能灭火,即能产生二氧化碳
气体,则丁与戊应为盐酸和碳酸钙的反应,故乙为氯化铜,进而确定出丙为氢氧化钠。若无机物 X 类别不同
于上述五种物质,则 X 为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水,水是常用的液态灭火剂,则 X 可以为
氧化铁或氧化铜等。
6.(1)氧气 (2)放出
(3)AgNO3+HCl AgCl↓+HNO3
(4)二氧化碳 (5)分解反应
[解析](1)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再根据 6 是气体单质,所以 6 是氧气。(2)6 是氧气,与氧气反
应的物质有木炭粉和铜,又因为铜和氧气、硝酸银均能发生反应,所以 3 是木炭粉,9 是铜;铜可以和硝酸
银反应,所以 8 是硝酸银;硝酸银可以和盐酸反应,所以 7 是盐酸;盐酸可以与氧化钙反应,所以 4 是氧化
钙,1 是水。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3)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 AgNO3+HCl
AgCl↓+HNO3。(4)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能反应,二氧化碳与碱能反应,所以 2 是二氧化碳。(5)碳与氧气在
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等反应都是化合反应;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属于置换反应;
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没有涉及分解反应。
7.(1)① (2)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3)CO2+2NaOH Na2CO3+H2O
[或 Na2CO3+Ca(OH)2 2NaOH+CaCO3↓
或 Na2CO3+Ba(OH)2 2NaOH+BaCO3↓等]
[解析](1)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有二氧化碳和硫酸铜溶液,能
与稀硫酸和硝酸钙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碳酸钠;能与铁反应的是硫酸铜,即③是硫酸铜溶液,①是二氧化碳,②
是碳酸钠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和硫酸钠。(3)第二层的物质
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将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转化为碳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
Na2CO3+H2O 或 Na2CO3+Ca(OH)2 2NaOH+CaCO3↓或 Na2CO3+Ba(OH)2 2NaOH+BaCO3↓,合理即可。
8.(1)碳(C) 用于医疗急救(合理即可)
(2)CO+CuO Cu+CO2(合理即可)
(3)CO2(或二氧化碳)9.(1)H2O
(2)作建筑材料(或补钙剂等)
(3)化合反应
(4)2H2O2 2H2O+O2↑
[解析]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故 A 为氧化钙;最常见的溶剂是水,故 C 为水;过氧化氢与水元素组成相同,
且能转化为水,故 F 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 E 为氧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 B 为氢氧化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钙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 D 为碳酸钙。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10.(1)氧化铜 化合反应
(2)Ca(OH)2+Na2CO3 CaCO3↓+2NaOH
(3)用作建筑材料(合理即可)
[解析](1)Y 为黑色固体氧化物,Z 为蓝色溶液,所以 Y 是氧化铜,Z 是铜盐溶液,可以是硫酸铜溶液,硫酸
铜溶液可生成 X,X 能生成氧化铜,所以 X 是铜,铜生成氧化铜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2)甲为胃酸的
主要成分,所以甲是盐酸,乙为一种常见的碱,所以乙可以是氢氧化钙,丙能与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所以
丙是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 CaCO3↓
+2NaOH。(3)X、Y、Z 为三种常见物质,且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分别属于金属氧化物、碱、盐,所以 X 是氧
化钙,氧化钙能生成氢氧化钙,所以 Y 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生成碳酸钙,所以 Z 是碳酸钙,碳酸钙可用
作建筑材料。
11.(1)作导线(合理即可) (2)H2
(3)H2O+CO2 H2CO3 (4)分解反应
12.(1)HCl Ca(OH)2 (2)干燥剂(合理即可)
(3)Ca(OH)2+CO2 CaCO3↓+H2O
[解析]A、B、C、D、E 分别是初中化学中所学常见物质,E 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E 是氢氧化钙,A、
B、C、E 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 与 C、E 与 C 之间的反应产物完全相同,A 会转化成氢氧化钙,所以 A
是氧化钙,B 会转化成氧化钙,所以 B 是碳酸钙,C 可以是盐酸,D 与氢氧化钙反应,会转化成碳酸钙,所以
D 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3.(1)Na2CO3
(2)不一定
(3)Na2CO3+2HCl 2NaCl+H2O+CO2↑
[或 Na2CO3+Ca(OH)2 CaCO3↓+2NaOH,合理即可](4)D
[解析](1)由 7 可用于工业上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可推知 7 为碳酸钠。(2)因为 1 为炭粉,属
于单质,碳在高温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3)1、2、3、
5、7 分别为不同类别的物质,若 2 是二氧化碳,则 3 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5 为盐酸或硫酸;若 2 是氧化
铜,则 3 为盐酸或硫酸,5 为氢氧化钙;所以 5 和 7 的反应可以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
化碳或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4)若 8 为氯化钡,则 9 可以是硫酸,则 6 可以是
碱、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碳酸盐;若 9 是碳酸钾,则 6 可以是氢氧化钡、酸、可溶性钙盐或可溶性钡盐,
所以 6 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
14.(1)Na2CO3
(2)①Ca(OH)2+Na2CO3 CaCO3↓+2NaOH
②CaCO3+2HCl CaCl2+CO2↑+H2O(合理即可)
(3)硼酸 (4)三
[解析](1)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丁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溶液
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由此可知戊是氢氧化钙,
己是氢氧化钠,乙是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高温分解为氧
化钙和二氧化碳,由此可知丙是碳酸钙;酸能与氧化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钙反应,由此
可知甲可以是盐酸。(2)反应①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 CaCO3↓+2NaOH;反应②是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CaCO3+2HCl CaCl2+CO2↑+H2O。(3)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浓氢氧化钠溶液沾
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4)上述反应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三种。
15.(1)Ca(OH)2
(2)Ca(OH)2+Na2CO3 CaCO3↓+2NaOH
(3)H2SO4+BaCl2 BaSO4↓+2HCl
[解析]五种物质两两混合,产生气体的是稀硫酸和碳酸钠,故 B 和 C 为二者之一,产生沉淀的是稀硫酸和氯
化钡、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产生两次沉淀的是氯化钡和碳酸钠,为 B 和 D,据此推断 B 为
碳酸钠,则 C 为稀硫酸,D 为氯化钡,A 和 B 混合也能产生沉淀,A 为氢氧化钙,则 E 为氢氧化钠。(1)溶液 A
为氢氧化钙溶液,溶质的化学式为 Ca(OH)2。(2)溶液 A 与溶液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 CaCO3
↓+2NaOH。(3)溶液 C 为稀硫酸,溶液 D 为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BaCl2 BaSO4↓+2HCl。
16.(1)生石灰
(2)Fe2O3+6HCl 2FeCl3+3H2O[或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3)NaOH、NaOH 和 Ca(OH)2 或 KOH、KOH 和 Ca(OH)2
(4)七
[解析](1)由图可知 A 属于氧化物,且另一种元素化合价为+2,A 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 A 为氧化钙,
俗称生石灰。(2)根据“G 和 M”常用于工业除锈,所以 G、M 中一种为氧化铁,另一种是酸,根据 G 中含+3
价元素,所以所含金属元素可能是铁,根据 H、G 含有同种金属元素,H、G 均可与 M 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
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所以 H 为铁,G 为氧化铁,F 为含三价铁离子的盐,M 为盐酸或硫酸,所以 G 与 M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Fe2O3+6HCl 2FeCl3+3H2O 或 Fe2O3+3H2SO4 Fe2(SO4)3+3H2O。(3)A 为氧化钙,所
以 B 为氢氧化钙,C 为钙盐,氢氧化钙可转化为碱 E,根据化合价可判断,E 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D 为
钠盐(或钾盐),D 由三种元素组成,则 D 为碳酸钠(或碳酸钾),C 为碳酸钙,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 M(盐
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碳酸根离子,说明加入的 D 溶液不过量,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 D 溶
液不足,所以滤液中可能只有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也可能既有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又有氢氧化钙。(4)
八种物质中能与酸反应的有 H(铁)、G(氧化铁)、A(氧化钙)、B(氢氧化钙)、E(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C(碳
酸钙)、D(碳酸钠或碳酸钾),共七种。
17.(1)CuSO4、(NH4)2CO3 Na2SO4、BaCl2、NH4Cl KCl
(2)Na2SO4+BaCl2 BaSO4↓+2NaCl
(3)NaOH+NH4Cl NaCl+NH3↑+H2O
[解析]过滤后溶液为无色,则不含硫酸铜,过滤后白色固体不溶于稀盐酸,说明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则一定
有硫酸钠和氯化钡,不含碳酸铵;滤液中加氢氧化钠加热,生成了氨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铵,可能含
有的是氯化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