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最全材料题答题套路!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最全材料题答题套路!

ID:251052

大小:154.3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4-1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最全材料题答题套路! 一、原因(背景)类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来源、回答方式以及核心知识点。 1.知识来源方面,主要有“根据材料”“依照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种规定; 2.回答方式方面,需要具体回答与详细分析的关键词有“说明”、“分析”等等,而一般可以简单 分析的关键词是 “指出”、“概述”、“简析”等; 3.知识点方面,往往选取比较重要的考点,或者是上课的重难点。 解法与技巧 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 想文化等方面,内、外因方面,或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方面去思考。 1.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 (1)涉及政治史问题时,可以从政治制度、政府政策、政治事件、民族关系等角度分析。 (2)涉及经济史问题时,可以从经济政策、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去分析,或者从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分析。 (3)涉及文化史问题时,可以从历史传统、文化政策、政治背景、理论体系等角度去思考与分析。 2.内因与外因 (1)对于“内因”与“外因”的分析,一定要弄清楚问题考查的历史对象的内涵与外延。 (2)如果题目问的是历史人物,那么内因就是历史人物的性格、意志品质与个人经历等,而外因就是 历史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 (3)如果题目问的是历史事件,那么内因往往是该历史事件的主观条件与直接原因,以及该历史事件 策划者、组织者的历史活动;而外因往往是导致该历史事件发生的间接相关事件,以及客观的外在条件。 (4)如果题目问的是国家或重要社会组织的因素,那么内因就是这个国家与组织内部的人物活动、历 史事件等,对于国家而言,其外因是国际局势、对外关系;对于社会组织而言,其外因是不同社会组织间 的联系,以及政府政策、社会环境等等。(5)有时题目会要求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两个角度去分析,其实这与内因、外因的分析方法大致相 同。 3.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1)对于深度层次分析,往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社会理论,譬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基 础与上层建筑理论”“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诸如此类。 (2)在分析原因的层次性时,考生需具备较强的时空观念。一般而言,长时段的历史因素往往是主要 原因或根本原因,短时段的历史事件往往是直接原因,因此在分析历史事件时直接原因等价于“导火 线”。 (3)应当知晓以下规律:“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往往是内因;而直接原因往往是外因”。因此,如果无 法找出或分辨直接原因、主要原因与根本原因时,可以参考内因与外因的分析角度去思考问题。 (4)政治史方面: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国家利益往往是根本原因,而政治事件、政策变动往往是直 接原因; (5)经济史方面:生产力、生产技术、生产资料往往是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而生产关系往往是直接 原因; (6)文化史方面:理论体系、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而文化政策、个 人际遇则是直接原因。 高考真题及解题示范 1.(2018 全国卷 II·41 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 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 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 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 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 世纪 60 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 19 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 1910 年,美国已经拥有 280 多 个大豆品种。1931 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 的重要原料。1954 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 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 分) 【答案】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 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解析】由材料“1765 年,大豆引入北美”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 世界市场的推动;由材料“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得出大豆是一种优 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由材料“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 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得出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2.(2018 天津卷·12 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右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 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 39%。 ——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 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 生产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 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 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 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4 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5 分) (3)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5 分) 【答案】(1)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蔗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 (2)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 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3)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 以进入工商领域。 【解析】(1)据材料一中“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 一定的提高”,再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得出答案: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蔗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 (2)据材料二中“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及所学,得出答案:生 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据材料二中“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 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及所学,得出答案: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 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3)据材料三中“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得出答案: 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据材料三中“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 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得出答案: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 以进入工商领域;再结合所学,古代农业之所以难以扩展到其他的经济领域,以其根源决定的,得出答 案: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3.(2018 海南卷·22 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共产主义)能够解决世界的乱象,为什么中国不可以找他来作救时的良方……适用资本主 义的方法来开发实业,其结果不仅使中国变为舶来品的销卖场,且会使中国各地布满了外国的资本家……欲求保存这个产业革命后的优点而消除其毒,则除变更经济制度外实无他道……一旦革命告成,政权落 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时候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因为政权在一个生产阶级手中掌着,并且 要消灭阶级界限……联合起全世界的劳动者来消灭这个竞争和侵略的野心,而产出共同生产的大计划。 共产主义发达实业之大计在此,由此乃能使产业集中,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科学为全人类效力,而人 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实负有变更经济制度的伟大 使命。 ——摘自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 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恩来认为共产主义是“救时的良方”的原因。(5 分) 【答案】①资本主义不能解决中国问题(2 分);②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 展,实现人的解放(3 分)。 【解析】周恩来认为共产主义是“救时的良方”的原因,据材料“适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开发实业, 其结果不仅使中国变为舶来品的销卖场,且会使中国各地布满了外国的资本家”,可得出资本主义不能 解决中国问题;据材料“欲求保存这个产业革命后的优点而消除其毒”“政权落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 时候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人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再结合共产主义的 宗旨,可得出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 二、内容、措施类 内容、措施类材料题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 心内容是什么;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反映的是哪一项措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 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 解法与技巧 1.具体史实型:据材料定位该史实发生的背景或社会矛盾→据所学知识推断解决问题或矛盾的意图 →结合设问限定组织答案(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农业、工业、商业/对内、对外等方面回答内容或措 施)。 2.纵向专题型:据材料定位专题主旨→据所学知识划分阶段→结合设问限定条件提炼各阶段的中心 词组织答案(依据开始、发展、结局/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等归纳内容或措施)。 3.解答内容、措施类的设问,措施一般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措施,有时还根据不同 的层次总结出几项措施;内容有的是具体内容,有的需要概括相关内容,对归纳概括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高考真题与解题示范 1.(2018 全国 II 卷·45 节选) 材料 1949~1966 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 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 年 9 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 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 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 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 年 11 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 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 年 12 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 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 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77~1981 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 分) 【答案】(2)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解析】(2)内容,由材料“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得出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 的机构,由材料“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得出恢复、新建科研机 构,由材料“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得出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由 材料“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得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由材料“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 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得出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2. (2018 全国 III 卷·46 节选) 材料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 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 年 11 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 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 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 次展开海战。截止到 1940 年 4 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 战前的 43%。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9 分) 【答案】(1)措施: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 德国的海上运输线。 【解析】(1)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据材料“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可得出成立专 门机构领导协调;据材料“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可得出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 获取战略物资;据材料“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 海战”,可得出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 3.(2018 江苏卷 22 节选)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 1938 年起,国民政府对 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 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 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 1938 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 304 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 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3 分) 【答案】(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 【解析】(2)举措,据材料二中“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得出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 制,据材料二中“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得出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据材料二“组织和支持东部沿 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得出支持民营企业内迁。 4.(2017 江苏卷 23 节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 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 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 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 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 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4 分) 【答案】(2)内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反对享乐主义和过 分强调人的作用);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提倡科学的人性化。 【解析】(2)据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 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得出科学的人文主义要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据材料二“其新 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得出尊重自然规律,据材料二 “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 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得出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据材料二“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 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得出 提倡科学的人性化。 三、影响(意义、作用)类 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影响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意义指的是价值和作 用。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问答题中,一说作用和影响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作用包括 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影响从性质看,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范围看,有对内(如国内)影响, 有对外(如国际)影响;从时间看,有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如此等等。 意义和作用、影响相比较,它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后果、评 价、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所以,如果题目问某件事的意义怎样,上面提到的这几点都应 该加以考虑.此类试题还可变为“评价”类试题。 解法与技巧 1.影响类 (1)限定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对世界、 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消极影响和积极影 响或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第一种: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第二种: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思考。 政治影响,可从政治格局、制度革新或调整、政权更替、政策制定或改变、新的阶级产生等方面 思考。 经济影响,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文化影响,可从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思考。 军事影响,可从国家军事装备、以及对随后战争等方面思考。 外交影响,可从国家对外政策、国家之间外交事件等方面思考。 第三种: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 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作用,表现为目的或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 深远影响是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 趋势等)。 第四种: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 主观影响,可从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思考。 客观影响,可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现状、政治现状、(生产力)科技等方面思考。 注:①当试题没作特别规定时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其主要依据是是 否促进社会发展、历史进步。 ②要分清主次影响,即以积极影响为主,还是以消极影响为主。一般情况下,近年的考题在评价积 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时,也要注意分清主次,应以积极的为主。 2.意义类 (1)从性质、作用、积极的影响、历史功绩等方面思考。 (2)从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格局)等方面思考。 高考真题与解题示范 1.(2018 全国 I 卷·41 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 1997 年底,全国共有 91 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 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 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 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 分) 【答案】意义: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每项 2 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得满分,本小题总 分不得超过 4 分) 【解析】根据“到 1997 年底,全国共有 91 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并结合 所学村民自治相关知识得出乡村治理的创新,健全了国家治理体系;根据“大部分农村有 90%以上的选 民参加了选举”并结合改革开放后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相关知识得出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实行村民自治,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2.(2018 全国 I 卷·45 节选) 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 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 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 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 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9 分) 【答案】意义:方便纪年;(2 分)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3 分)长期使用,影响深远; (2 分)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2 分) 【解析】根据“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得出方便纪年;根据“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 号制都被沿用”得出长期使用,影响深远;根据“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得出传播到其他国家, 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根据“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结 合所学可知以年号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3.(2018 全国 II 卷·41 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 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 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 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 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 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 世纪 60 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 19 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 1910 年,美国已经拥有 280 多 个大豆品种。1931 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 的重要原料。1954 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 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 分) 【答案】意义: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构建。 【解析】由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1765 年,大豆引入北美”、“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 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得出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由材 料“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福特公司从大豆中 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得出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由材料“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 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得出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四、比较类 比较类设问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现象或者人物观点等放在一起,归纳其 相同点或不同点。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和……的异同点”,“对……和……进行比较”等。 解法与技巧 1.明确比较对象。首先明确要比较的是哪几项历史事物,然后明确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 或者是异同点. 2.确立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关键。题目已设置了比较点的按要求比较即可;题目没有设 置比较点的,要根据题意确定比较点。比较点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 3.对于比较类设问的解答应注意两点。 (1)比大不比小。比较的切入点,应该是能够反映事物某一方面重要属性的内容,琐碎细小的内容不 作比较。(2)解答时,要逐点对应比较,而不能把甲事物笼统地写一段,再把乙事物笼统地写一段,造成比较 项不明确、答案模糊。 高考真题与解题示范 1.(2018 全国 III 卷 41 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 40 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 年代后,上海由一个 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 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 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 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 海市中心区”。1949 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 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 16 世纪开始, 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 年已有棉纺厂 99 家, 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 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 世纪下半期,从 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 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 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 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 趋衰落。20 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 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10 分) 【答案】(1)因素: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 (2)条件: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 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 【解析】(1)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据材料一上海“依港兴市”,材料 二曼彻斯特“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可得出两者都有便捷的交通;据材料一上海“发展成港口与 商业中心”“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材料二曼彻斯特“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可 得出两者都有工商业的发展;据材料一“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了曼彻斯特的 发展,可得出两者都有工业化的推动;据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打破计划经济束缚,发展称 为国际化大都市,材料二曼彻斯特“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可得出两者都有制度的突破。(2)20 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的有利发展条件:据材料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 可得出有着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据材料一“1949 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可得出 政府的持续规划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地理位置上,上海位于长江出海口,中西文明的交汇地;浦东新 区的开放和开发成为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 2.(2018 全国 III 卷 45 节选) 材料 19 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 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 年, 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 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 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 ——摘编自韩延龙等 《中国近代警察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7 分) 【答案】(2)不同: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 【解析】(2)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的不同点,据材料“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 制度”,可得出受西方、日本的影响;据材料“保卫局由官商合办”,实行官商合办;“其机构设置实 行三级体制”,可得出成为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 五、评价评述类 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评述则是把评价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评论则 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 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 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类偏重于叙述史实;评论 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 解法与技巧 1、根据材料评价这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说长道短”,即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说明积极影响或作用、消极影 响或局限。这种题型一般会出示正反两面材料、单面材料或无明显情感态度评价的材料,其解答方法相 近,都要求两面兼顾、一分为二、客观准确。 如果材料出示的是正反两面的材料就分积极和消极两面概括材料回答,让材料成为你论证的史料。 若是单面材料则答题时一般以该层面为答题重点,捎带另一面的评价。 2、根据所学知识评价 无材料可依托时则需依据所学知识,“说长道短”,双面兼顾。根据教材介绍的历史事件的时间、 背景、经过、结果、意义、影响等因素进行评价。 3、依据某一评论角度评价 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类型的答题要领在于理解该评价角度,并只用该角度评价。该类型经常碰到两 种具体类型:一是材料提供的角度;二是从历史史观角度。材料提供角度尽量准确完整理解材料的含义, 历史史观角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史学基本功底,关键在于弄清各史观的区别。这类型试题的答题都非 常忌讳脱离角度。 4、答题模板: (1)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 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响 (积极和消极或两者之一)+结论 。 (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1)“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者你赞同 哪种观点。(2)“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 质。(3)“怎么样”,即你对该意见如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根源,一般可从时代 和阶级的局限性或者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高考真题与解题示范 1.(2018 江苏卷 24A 节选)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 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 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 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 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 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 “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 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5 分) 【答案】(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 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解析】(2)简评,据材料一中“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结合所 学得出有利于思想解放,据材料一中“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得出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据材料 二“废八股,改试策论”“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 结合所学得出打击了旧学,据材料二“兼 及五洲各国政艺” 结合所学得出传播了新学,据材料二“如《三场要诀》之类”得出改革不彻底。 2.(2018 江苏卷 24B 节选) 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晚年在患病休养期间,一直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从 1921 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列宁指出,在农村还没有实 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目标。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 牛不相及”。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 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国营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 改变不讲核算、不要利润的情况。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要健全货币,整顿货币流通,恢 复财政信贷制度,使货币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 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 ——摘编自季正矩《列宁传》 完成下列要求: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5 分)【答案】(2)简评: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 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对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未能在苏联后来的建 设中得以坚持);为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借鉴。 【解析】(2)简评,据材料中“从 1921 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 结合 所学得出,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据材料中“改变不讲核算、不要利润的情况” “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得出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 据材料“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要”结合所学得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结合所 学得出,对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积极作用,为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借鉴,从对苏、国 家社会主义等角度回答即可。 六、特点类 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因素,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一般通过和同类事 物比较、鉴别中得出结论。 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 点(各自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 答题模板 特点=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围、地域或 领域、规模速度等)+新发展、新变化(比较)+时间(时间早晚、经历时间长短)+目的+过程+程度 (彻底、局限性)+因素+性质+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具体地 说有以下几种解题方法: 模板 1 从历史特点的设问角度看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 (1)某一时期的特征:一般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归纳。 (2)某一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特点:可以从技术发展、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进行 概括。 (3)某一历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点:可以从原因、性质、过程、特殊性、结果、历史地位与影响等 方面进行归纳。这类设问一般适用于重大革命、改革、思想运动等。 (4)针对某一历史现象可利用材料信息:归纳其发展过和反映的特点,如综合材料信息说明该时期 解决民生问题的突出特点、总结材料信息说明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等。模板 2 专项分析 (1)政治方面:可从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权的变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考虑。 (2)经济方面:可从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状况(交通、城市发展、人 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 (3)思想文化方面:要体现时代特色。思想方面的特点可从人们的思想解放作用或对新生事物的阻 碍作用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点要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状况进行思考。 模板 3 从历史事物的要素角度看答题内容 (1)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作准备,是否受 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2)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 (3)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4)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力量对比)。 (5)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 (6)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局限性等。 (7)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 (8)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双重性质、性质发生变化等。 (9)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 高考真题及解题示范 1.(2018 全国 2 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 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 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 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 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 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 世纪 60 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 19 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 1910 年,美国已经拥有 280 多 个大豆品种。1931 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 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 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6 分) 【解析】 ①读分值:概括特点 6 分确定答 3 点;概括作用 6 分确定答 3 点。为了保障所写的答案关键词与高 考标准答案相近,学生可以分别多答 1--2 点。 ②读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 答案来自材料和所学知识,考查概括能力,定语为“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题目类型为概括特点 类试题。特点是指某一历史事物呈现的显著特征,此题重点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回答大豆种植和利用的 特点。 ③读材料:阅读材料充分提取大豆种植、利用的特点,至少概括 3 点。方法是划分 3 个层次,把材 料中关键词句转化为所学的历史语言。 【答案】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6 分(材料中关键词句转化为历史语言) 1、“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 (种植的时间特点) → 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 2、“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种植的范围特 点) → 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政府推动; 3、“《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种植的技术特点) →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4、“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 (利用大豆的特点) → 开发出各种豆制品。 2.(2018 北京卷 37 节选)史学: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材料二 在欧洲,19 世纪被誉为“历史学的世纪”,历史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自然界的规律适用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适用于历史研究。历史 研究应该以回忆录、日记、外交报告等原始文献为材料,通过科学的解释方法,寻求人类社会进步的规 律。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引起欧洲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很多史学家批判 拿破仑对各国的侵略,认为历史是体现民族特性的标志。各国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编 纂各自的国家通史。普鲁士的《民族历史评论》发刊词说,历史“比任何学科都有助于全体德国人民的 统一”。 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仍然是社会上层,但包括工人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历史也逐渐受到关注。1850 年, 斯坦因的《1789 年至今的法国工人运动史》和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问世。恩格斯指出:“一切重 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 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2)阅读材料二,概括 19 世纪欧洲历史学发展的特点。(5 分) 【答案】(2)特点:历史研究科学化(历史学成为科学);关注民族历史研究;关注工人运动史; 唯物史观诞生。 【解析】(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仍然是社会上层,但包括工人在内的社会 下层的历史也逐渐受到关注”得出是关注工人运动,根据材料二中恩格斯的思想“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 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可知强调唯物主义史观。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