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中学2019-2020高一历史4月空中课堂检测试题(PDF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四川省三台中学2019-2020高一历史4月空中课堂检测试题(PDF版含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 8 三台中学高 2019 级高一下空中课堂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卷面分值: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共 12 页,其中题卷 8 页,答卷 4 页。答题前,请考生务 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 0.5 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 题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 2 为学者估算的公元 200 年至 1851 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为准 确的是( ) 图 2 A.首次过亿得益于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B.世界联系加强背景下首次达到两亿 C.1700 年后直线上升根源于赋税制度改革 D.国家分裂时期人口都呈现下降趋势 2.欧阳修认为,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但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 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2 / 8 这反映了( ) A.赋税征收更公平合理 B.赋税制度因时因势调整 C.土地兼并已不受限制 D.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3.唐朝白居易在《朱陈村》中写道:“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润中水,男采山上……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C.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 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4.明代中叶以后,押租制流行,佃农交纳租金才能佃种地主的土地,俗称“买耕”。佃农的 佃权,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当时(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C.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5.下表为宋代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表。这一变化( ) 时间 北方(%) 南方(%) 北宋初年 39.6 60.4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 年) 38 62 北宋元丰元年(1078 年) 37 63 北宋崇宁元年(1102 年) 9 64.1 13 世纪初 31 69 A.助推南方社会经济影响力上升 B.促使中国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 C.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D.导致过度开垦破坏了生态平衡 6.史书记载:宋代铸币用工之序有沙模作、磨钱作、排整作。模沙、冶金、分作有八前为 大闳,冶官别墅,于闳之南,群工屯营,为屋八百楹。材料反映了( ) A.官营手工业工序严格规范 B.民营手工业分工日益细致 C.冶金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家庭手工业工艺水平提高 7.下图是 1975 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的西周铜器窖藏五祀卫鼎。腹内壁铸铭文 207 字,记录了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诉讼事件。该铭文( ) 3 / 8 A.需与文献记载相印证才能体现它的证史价值 B.可为后人提供研究西周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 C.作为实物史料不可能反映铸鼎者的价值取向 D.其最主要价值在于可研究我国早期文字演变 8.据统计,宋朝的长安工商店业有二百二十行,临安有四百一十四行。在农村则出现了一 些专业户,宋代官私文献记载中常有:茶园户、桔园户、花户、药户、漆户、糖箱户、 水砚户、磨户、焙户、酒户等专业户。据此可知,在宋代( ) A.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B.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趋势显著 C.区域经济具有专业化特色 D.城乡间的分工协作已常态化 9.西汉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只注重产量,质量差,价格高,生产的农具多而不适用;同时 还存在不准挑选、购买不便、强买强卖等问题。这反映了西汉( ) A.私营手工业成为市场主体 B.政府支配市场 C.官营手工业技术相对落后 D.家庭手工业发展缓慢 10.宋代《困学纪闻》全方位保存了宋代社会生活场景,既有对社会重大事件的记录,也有 对微观生活的叙述,在文化史、社会史、学术史、科技史等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研究价 值。下列诗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最有可能被记载其中的是( ) 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B.“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11.明清《江宁府志》载:“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 后敢织。”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明清工商皆本思想受到压制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C.为限制西方殖民而闭关锁国 D.资本主义萌芽侵蚀传统经济 12.马克思在某论著中指出: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社会主义原理和消除资本主义 弊病的手段,都是从头脑中发明出来的,而不是西欧那个生产的现存事物中和现实的阶4 / 8 级的斗争中发现出来的,不是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却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 极为宝贵的材料。该论著内容的发表表明( ) A.空想社会主义被抛弃了 B.社会主义开始由理论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理论走向科学 D.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唯一动力 13.19 世纪 30、40 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运动提出了“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的口 号:英国宪章运动则提出年满 21 岁的男子享有普选权等要求。这表明当时工人运动 ( ) A.得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 B.将资本主义制度作为斗争对象 C.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D.尚未明确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 14.1908 年,列宁在《公社的教训》一文中,对巴黎公社革命进行总结时提出:“尽管俄国 革命在目的和任务方面与 1871 年法国革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俄国无产阶级还是必须 采取巴黎公社首创的斗争方式”的主张。这表明( ) A.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唯一形式 B.巴黎公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 D.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被列宁完全接受 15.列宁在 1899 年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 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这一观点( ) A.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实际 B.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C.预示了俄国革命爆发的可能性 D.指明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方向 16.“阿美乐尔”号巡洋舰现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普法战争 D.俄国十月革命 17.李鸿章认为,华商如能自立公司,由熟悉商情、公廉明干之员出而担当,复有专门生意 (漕运),自不至为洋商侵夺,遂成立轮船招商局。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 ) A.由方举赞在上海创办 B.目的之一是与洋商竞争 C.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航运企业 D.体现洋务派的自强理念 18.明清之际,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中国茶叶 对英出口则随着印度等国茶叶出口的不断增加而持续下降,以至到 1893 年,华茶在英 国市场上已经被称为“充数之物”。这反映了( ) 5 / 8 A.中国的茶叶生产日趋萎缩 B.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列强放缓了对华经济侵略步伐 19.《法华乡志》记载:“光绪中叶以后,开拓市场,机厂林立,丁男妇女赴厂做工……生计 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矣。”这说明近代中国( )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B.手工业完全消失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D.工业化彻底实现 20.1947 年 5 月,杜鲁门主义正式实施,美国先后向希腊、土耳其提供了 7 亿多美元的军 事援助。1948 年 4 月,马歇尔计划开始执行,美国共向西欧国家提供了总额为 132 亿 美元的援助。这两次行动反映出美国( ) A.力图遏制共产主义影响 B.推动了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 C.企图打破雅尔塔体系 D.主要以战争和经济手段扩张 21.1953 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放弃了对非洲的大规模援助,并提出了“贸易而非援助的口 号”。50 年代中期起,美国政府重新制定对非洲的援助政策,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这 一变化表明美国( ) A.履行扶持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责任 B.力求利用贸易扩大国际影响力 C.对外援助政策逐渐趋于科学合理 D.试图与苏联争夺新兴独立国家 22.1961 年 9 月,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召开。周恩来总理致电祝贺:“愿会议对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 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贡献。”这表明( ) A.中国已经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B.不结盟运动建立起国际政治新秩序 C.不结盟运动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D.中国与不结盟运动拥有共同的诉求 23.1990 年,日本首相海部俊树致信美国总统布什,宣称“必须以美、日、欧为主导形成 世界新秩序”,同年 5 月,海部俊树又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日本 愿意在新的时代为全球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海部俊树的目的是( ) A.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巩固美日政治同盟 C.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D.推动国内经济复苏 24.下表列举了中法建交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表中信息折射出( ) 1950 年 1 月 法国准备承认新中国,美国政府坚决反对 1950 年 6 月 法国决定暂时放弃对承认新中国的考虑 6 / 8 1963 年 12 月 12 日 中法双方在瑞士举行建交谈判 1964 年 1 月 21 日 美国政府照会法国政府,反对法国同中国建交 1964 年 1 月 27 日 法国与中国签署建交公报 A.北约组织逐渐解体 B.西欧向政治一体化迈进 C.美国冷战政策破产 D.西方集团内部发生分化 第Ⅱ卷(主观题/非选择题 共 52 分) 25.两宋时期的社会与经济出现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动,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15 分) 材料一 宋代沿袭了晚唐以来的土地政策,对合法的私人土地买卖不加干预,土地买卖 愈益盛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地主阶级的升降沉浮波动频繁。租佃制历五代 而到北宋跃居主导地位,无地少地的农民承担地主土地的耕作,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 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 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各种分成制的产品地租代替了劳役,佃农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主动 性去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发展。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宋朝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随着商 业发展,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 的经济势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女 婿。 ——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宋)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的表现,并简析其社会影响。(10 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概述宋代社会观念的变 动。(5 分) 7 / 8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17 世纪中叶,中英开始茶叶贸易,19 世纪四五十年代,华茶出口达到“极盛时 代”。由于英国等国棉纺织品的冲击,中国农民的棉纺手工业日趋崩裂。农民为了生活 必须寻找其他副业,有些地区甚至放弃粮食生产,专营茶、桑。虽然英国政府征收进口 茶税的税率不断提高,但是中国茶叶出口价格也在大大下跌。随着英国上流社会饮茶之 风盛行,茶叶“为大家一日不可无之物”。鸦片战争后,鸦片入华量增加,引起中国白 银大量外流,这就使丝、茶出口成为弥补外贸逆差的唯一途径。19 世纪 50 年代,英商 报告说:江南产茶区“叛党是最急于鼓励商务”。 ——据陈椽《茶叶通史》等整理 材料二 第一批美国皮货运往广州是在 1788 年,这种贸易“包含着‘三次赚钱的机会’: 从美国运出小刀、毡子等廉价物品,到西北海岸换取印第安人的贵重毛皮,然后驶向广 州出售皮货,购入茶叶,返航后,茶叶又以高价在美国或欧洲市场上出售”。其间,美 商为获得毛皮商品,渐加快对西北部海岸的探索,有力地将美国政府和国人的视线转向 这一地区。建国之初的美国没有足够的力量对国外的本国商人进行保护,这就使得美国 商人必须严格遵守中国政府有关海外贸易的相关规定。一批官僚认为美国人“性质醇厚, 其于中国素称恭顺”。但毛皮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中美毛皮贸易不可能长久进行,到了 19 世纪 20 年代早期,此项贸易 已经难以为继。 ——摘编自[美]K.S.赖德烈《早期中美关系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茶叶对英出口大幅增长 的原因。(10 分)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 18 世纪晚期至 19 世纪初期中美皮毛贸易和 19 世纪四五十 年代中英茶叶贸易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 世纪晚期至 19 世纪初期中美 皮毛贸易的影响。(15 分) 8 / 8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20 世纪 90 年代单边主义一度大行其道,美国不顾包括西欧主要国家在内的国际 社会的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世界多极化趋势似乎受挫。美国学者克劳斯·海默在 90 年代初宣称世界进入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时刻。在这种单极论盛行下,基辛格头 脑冷静,在 1993 年告诫世人,由于共同敌人和威胁的消失,西方联盟的凝聚力下降, 欧洲、日本与美国的利益冲突增多。同时,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日本、德国或欧盟 及中国必将崛起,美国尽管还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对国际体系的控制力在下降。 ——摘编自人民网学术论坛《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