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北四校2020届高三学情调研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南湖北四校2020届高三学情调研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带答案

ID:254320

大小:8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南湖北四校 2020 届高三学情调研联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2020 年 4 月 25 日上午 9∶00~11∶30】 本试卷共 12 页,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 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为选择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汉代广为流传。在西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 “《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这是由于( ) A.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断 B.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 C.文字教育普及程度有限 D.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 25.“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 元前 158 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 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 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 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 26.下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27.如表是历朝治水活动年平均值统计表,据此可推知从周秦至清代( ) A. 水利是历朝历代国民经济命脉 B. 农业生产发展受制于治水活动的开展 C. 国家分裂期治水活动比较活跃 D. 国家稳定、国力强盛是治水活动的保障 28.明代歙人吴长公自幼业儒,父客死异乡后,母令他弃儒业贾继承父业。吴长公遵母命外出经 商时说:儒者直孜孜为名高,名亦利也。籍令承亲之志,无庸显亲扬名,利亦名也。不顺不可以 为子,尚安事儒?乃今自母主计而财择之,敢不惟命。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遵从母命弃儒从商可理解为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 B.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C.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孝道文化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逐渐走向消亡 D.“弃儒从商”现象的出现,是儒学正统地位动摇的表现 29.著名史学家李剑农曾指出:洪秀全辈的神权主义精神是假的,曾国藩辈的名教主义精神是真 的;前者只是利用神权、假托神权,借此来满足个人的野心欲望;后者却是真实的信仰名教,诚心 诚意的要维持名教,并不是利用名教、假托名教来图达另一个目的。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二者都重视精神力量 B.二者的阶级属性及目的不相同 C.二者都借助宗教手段 D.二者客观效果与主观动机向背 30.随着国民党军事进攻的不断扩大,国内阶级矛盾的上升和解放区群众运动的发展,中共中央 1946 年 5 月 4 日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通称“五四指示”),该“五四指示”可能明确的 是( ) A.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B.支持农民的土地要求,彻底废除土地私有制 C.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反奸清算斗争获得土地 D.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31.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撰文“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书,以 真理为归,真理所在,毫不旁顾。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魄力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 下列有关该资料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该文章可能发表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B. 摆脱封建束缚成为追求理想世界的终极目标 C. 毛泽东深受维新思想熏陶 D. 中国共产党人的救国之路已日渐清晰 32.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中的人物大都擅长演说和诡辩的技艺,从而助长了无视客观事实、一 味追求“使弱道理变强”的诡辩风气,晚期智者的末流堕于诡辩,在古希腊城邦的社会生活中产 生了很恶劣的影响。于是有了苏格拉底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有了柏拉图的《理想 国》;有了亚里土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材料主要反映了他们( ) A. 对自然的研究转到对神的研究 B. 具有社会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C. 感觉和理性间对立起来的思想 D. 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度 33.《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用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相邻田地之间,应 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弯处为 十六尺。”由此可见该法律( )A.严重损害公民个人权益 B.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C.极力保护大土地所有制 D.注意维护贵族利益 34.美国宪法规定国会两院通过的法案需要提交给总统予以批准,总统能够否决或者威胁否决他 认为有问题的立法。除此之外,联邦宪法第二条第三条款还规定总统“负责法律得到忠诚的执 行”。这些规定( ) A.体现了分权与相互制衡原则 B.旨在保障美国的宪政民主 C.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D.表明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 35.一战后,西方社会进入了一个复杂而艰难的时代,精神生活经历 了一场危机突出表现为消极主义,惶惶不安并着迷于各种非理性力量。下列作品能反映这一时代 精神的是( )A.《等待戈多》 B.《悲惨世界》 C.《西风颂》 D.《战争与和平》 第 II 卷 41.(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清末民初,是近代 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其特征有:新(近代民族主义)旧(传统民族主义)杂糅,而新的量在增加, 旧的量在减少;反对国外民族压迫与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亦即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 民族的平等斗争交织在一起;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亦即推翻国外和国内民族压迫的斗争 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斗争结合起来。第二阶段,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 段。其主要特征为:反帝与反封建的结合;从思想文化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民族主义开 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结合。第三阶段,“九・一八”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 族主义的高涨阶段,其特征为: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 化的发掘和弘扬;国内各个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结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 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 郑大华《“民族主义”、 “近代民族主义”及思想渊源》 材料二 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648 年的威斯特法利亚条约,但一般认为以民族 主义为寄托的民族国家构建始于 18 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霍布斯鲍姆认为,“现代民族主义起源 于 18 世纪末的欧洲,是一个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的近代现象。”民族主义是伴随近代西方民族国 家构建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出现的,它表现出一个简单的政治原则即“坚持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 必须一致。”……民族主义是一种以民族共同体为依托,强化民族意识和情感、维护民族传统和 特点、强调民族利益的思想观念,它可以发展为一种最具民众动员力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运动, 其终极目标是建立属于自己民族的民族国家。在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中期,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 结合起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争取公民自由和民主权利,开始 构建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近代民族国家。这一阶段民族主义思潮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民 族,一个国家” ,要求实现民族自决,建立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 ——罗富明《中国近代国家建构思想与西方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不同。说明影响中国近代 民族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4 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民族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根据材料一、 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西方民族主义的差异性并说明原因。(11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盛世危言》,是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重要著作,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正式 出版。《盛世危言》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它不讳言中国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 面落后于西方。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 在政治上不但提出了建立议会式的立宪政体,而且提出了将政治公开于传媒,由朝野各方评论,这样才可能使施政臻于完善;在经济上郑氏主张由民间组建工商业团体,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在 教育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新见解;在司法上他指出了中国的法律和法律的运用无不体 现了黑暗与残暴,所以须得向西方学习,他说:“西人每论中国用刑残忍,不若外国宽严有制, 故不得不舍中而言外,取外而酌中。”光绪二十一年,江苏布政使臣邓华煕曾将《盛世危言》五 卷本推荐给光绪,光绪批示印制 2000 部,分发给各省官员该书印刷达十余万部之多,并成为科 举士子的必读参考书籍,它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版本最多的书。 ——摘编自易惠莉《郑观应评传》 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请以《郑观应评传》中关于《盛世危言》的相关内容和评 述,撰写一个书评概要。概要要包括论题、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要求:论题内容简眀扼要, 联系材料,史论结合,不得摘抄材料。)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东)汉明帝刘庄即位后“遵奉建武(汉光武帝刘秀)之教,有加而无改”。永平(汉 明帝年号)二年,汉明帝以大司空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次下诏责罚并最终将其罢官。后来,楚 王刘英、广陵王刘荆、驸马都尉韩光等也都先后犯法坐事论死,群臣震恐,朝廷肃然。永平九年, “令司隶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事三岁以上理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上;及尤不政理者, 亦以闻”,他还制定对地方官吏的考察黜陟制度。西汉末年以来,黄河年久失修,为患益甚,“兖、 豫百姓怨叹”,汉明帝乃令著名水利专家王景率兵卒数十万人治水。汉明帝还曾多次下诏减免赋 税徭役,令官吏劝督农桑。汉明帝尚儒学,倡导“以孝治天下”,并在南宫设太学,聘任高明的 经师传道授业,学生最多达万余人,甚至连匈奴贵族也派遣弟子万里求学。永平十六年,汉明帝 遣窦固等击败北匈奴,后又派班超出使西域各国,使西域各国重新归附汉朝。一时之间,上行下 效,“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史称永平之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汉明帝的为政措施。(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明帝为政措施的影响。(9 分)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十月革命之后,俄国宣布的和平方案基本原则是,“任何民族都应得到民族发展的完 全自由”。为了应对俄国革命政府的外交宣传战,美国总统威尔逊于 1918 年 1 月发表演说,提出 了著名的“十四点计划”。十四点演说主要体现了威尔逊的四大原则:没有胜利的和平;民主的 胜利;民族自决权和领土完整;建立国际维和组织与集体安全原则。威尔逊十四点演说发表之后, 时人就开始把其称为“威尔逊主义”。1919 年 2 月,日本东京某报以讥讽的口吻评论说,“威尔 逊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对一切民族国家都实行人道与正义原则,这一原则并通过国际联盟计划来 实现,而美国的国防安全也因此得到完善。在巴黎和会召开前夕,威尔逊主义已名” 扬全世界。正如威尔逊本人所预感的那样,他的理想主义如同一个不断膨胀的热气球,终究逃脱 不了爆炸破灭的宿命。后来的事实证明,中国知识界在巴黎和会前夕对威尔逊主义的“神化”, 不过是中国人的一厢情愿而已。 ——摘编自马建标《巴黎和会山东问题的裁决与威尔逊的认同危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概括巴黎和会前中日两国对威尔逊主义的不同认识。(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巴黎和会前中日两国对威尔逊主义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9 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欧阳修,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为人处世,刚正不阿。为了国计民生,敢于直 言极谏,不怕贬官,不避刑戮。骂高若讷,驳吕夷简,其意气之盛,至今令人神往。及遭陷害, 力请辩诬,襟怀坦然,难进易退。也正是由于具有这样正派的作风,才具有朴实的学风。他做学 问,力求真实,不立异论。为学如此,为文也是这样。他主张文章要“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 反对“好为新奇以自异。”他既不赞成唐代元结和樊宗师的“以怪而取名”,也曾力矫当时“以诡异相高”的所谓“太学体”。欧阳修自己的文章写得平易自然,影响了宋朝一代的文风。古人所 谓“其身正,不令而行”,欧阳修自己的文风正是起了这样的作用。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欧阳修的个人特色。(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阳修的历史贡献。(7 分) 湖南湖北四校 2020 届高三学情调研联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第Ⅰ卷 24.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李斯所编的《仓颉篇》以小篆书写,汉代流行隶书,小篆已 是“古字”故而民间不识,选 B。A、C、D 不符合,排除。故选:B。 25.答案:C 解析:由题目中的设问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即可排除与此无关的 A、D 两项;B 项的表述无法体现题目中的信息周亚夫得嗣爵,封为条侯,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 “周亚夫…迁为丞相”可知周亚夫虽以贵族血统成为侯爵,但其之所以先后被授予中尉和丞相之 职,是因为其杰出的才能,故本题应选 C 项;.故选 C. 26.答案:B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 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比较大,故 B 项正确。隋唐以后,世家大族的影响 力逐渐减弱,可排除 A 项。材料不能体现宰相权力大小变化情况,可排除 C 项。祖辈、父辈无 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的,可排除 D 项。 27.答案:D 解析:A.材料涉及的是历朝治水活动年平均值,无法说明水利是经济命脉,故 A 选 项错误;B.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发展情况,无法说明农业生产发展情况受制于治水活动的开展, 故 B 选项错误;C.依据题干表格可知,元明清国家统一时期治水比较活跃,而魏晋南北朝时期, 国家分裂,水利工程数较少,故 C 选项错误;D.依据题干的材料可知,隋唐、元明清国家统一 时期的水利工程数较高,而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时期较低,说明国家稳定、国力强盛是治水活动 的保障,故 D 选项正确。 28.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是,明朝吴长公弃儒业贾,他认为儒者求取的名,也是利,自己经 商求取的利也是名;顺从母亲心愿才符合儒家伦理。由此可知,这是商品经济冲击下对传统儒家 伦理的另一种诠释,故 D 符合题意;明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没有动摇,故 A 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商 人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故 B 错误;C 项说法错误,宗族孝道文化没有走向消亡, 故错误。 29.答案:C 解析:拜上帝教是宗教,名教是指封建纲常伦理,不是宗教,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 洪秀全利用神权,曾国藩辈利用名教,反映二者都重视精神的力量,故 A 项正确。洪秀全代表 农民阶级,追求绝对平均的天国社会,曾国藩代表地主阶级,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故 B 项 正确,二者都希望借助精神力量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但太平天国最终被湘军镇压,洪败曾胜, 故 D 项正确。 30.答案:C 解析:A 项属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故不符合题目要求;B 项说法 过于绝对化,且前 后存在矛盾,故不正确;D 项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故不正确;C 项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的内容, 故 C 项正确。 31.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今之陈独秀”可知该文章可能发表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 A 正确;B 项中的根本目标不正确,排除;毛泽东强调谭嗣同等人追求真理,并未深受 维新派思想的熏陶,排除 C 项;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 A. 32.答案:B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均属于古希腊人文精 神的代表人物,而古希腊人文精神关注人,而非神。B.题干所给材料中三位哲人在当时看到古 希腊盛行的诡辩风气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流弊,他们提出教育理论及主张,想方设法补救,体现他 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感觉和理性间对立起来的思想”只是柏拉图 的思想主张。D.题干所给材料反映了三人的思想主张,不涉及政治制度。故选:B。33.答案: B 解析:依据材料“建筑物的周围应用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 尺,以便通行和犁地;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弯处为六尺”可 以看出《十二铜表法》对公共设施的保护,即注重维护公共利益,故 B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 罗马法注重维护公共利益,不能说明是对公民个人利益的损害,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注 重维护公共利益,不是保护大土地所有制和维护贵族利益,故 CD 项错误。故选:B。 3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 1787 年宪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宪法规定国会通过的法案必须经过总统的批准、总 统“负责法律得到忠诚的执行”,这些规定是为了防止国会滥用立法权,从而维护美国的民主政 治,故选 B 项;材料反映的是总统对国会立法权的制约,未体现国会对总统行政权的限制,故“相 互制衡”不成立,排除 A 项;材料未体现行政权力加强的信息,故排除 C 项;单凭材料信息不能 得出美国“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的结论,故排除 D 项。 35.答案:A 解析:A.《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战后出现的“反传统”倾向文学, 对现实世界充满了幻灭和危机感,符合题干中“消极主义”“惶惶不安并着迷于各种非理性力 量”,故 A 选项正确;B.《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在 1862 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不符合 题干的时间,故 B 选项错误;C.《西风颂》是 19 世纪英国诗人雪莱的代表作之一,与题干时间 不符合,故 C 选项错误;D.《战争与和平》是 19 世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与 题干时间不符合,故 D 选项错误。 41.(1)(14 分)不同:前两个阶段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文明,第三阶段则更加注重民族优秀文化 的弘扬和传承(2 分);前两个阶段内涵强调反帝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第三阶段则更加强调反 对日本帝国主义(2 分);第三阶段民主主义的范围要更加广泛(3 分)。(任取 3 点 6 分) 因素 国内:封建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激化(2 分);近代经济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 分);民主思想的传播(2 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 分)。(任取 2 点 4 分) 国际:西方文明对中国的传播(2 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2 分)。(任取 2 点 4 分) (2)(11 分)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欧洲反封建反教会的要求;人文主 义思想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推动。(5 分,两点 4 分,三点 5 分) 差异:时间:中国民族主义晚于西方民族主义(2 分);内涵:西方核心是反封建建立民主政 权,中国有反封建求民主、反侵略求民族独立的双重含义(2 分)。(共 4 分) 原因:中国受到西方侵略,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近代化和反侵略双重任务。(2 分) 42.示例 1 论题:中国思想界的转折——《盛世危言》(2 分) 背景:洋务运动,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程度加 深。(4 分) 内容特点:从“中体西用”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等,主张学习西方先进 社会制度,并初步形成体系。(4 分) 影响:触及上层统治者,推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影响深远。 (2 分) 示例 2 论题:《盛世危言》简评(内容略) 示例 3 论题:郑观应与《盛世危言》(内容略) 示例 4 论题:《盛世危言》历史考查及千秋功业(内容略) (评分说明:学生在答题时,必须史论结合,言之有物,论之有据。本大题学生总得分不得超 过 12 分。) 45.(1)措施:严防外戚宗室,限制豪强;整顿吏治,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奉行重农政 策;崇尚儒学;北击匈奴,经营西域。(6 分) (2)影响:加强了皇权,巩固了东汉政权,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使农业生产得以正常进行, 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促进了儒学的发展,也为东汉政权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促进了边疆 地区的稳定,为东汉提供了一个较稳定的外部环境。(9 分) 46.(1)中国:巴黎和会前,中国人认为威尔逊主义中的“民族自决和领土主权”原则代表了人 类社会的公理和正义。(3 分) 日本:认为威尔逊主义中的“人道正义原则和国际联盟计划”有利于建立美国倡导的世界秩序, 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方案。(3 分) (2)中国方面:一战期间,中日关系紧张;十月革命后,苏俄和平外交的提出鼓舞了中国;美 国是经济实力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中国代表团参加巴黎和会,提出收回 山东主权的正义要求;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中国民众存在依靠国际社会改善自身国家形象的 幻想;经过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有较大提高等。(5 分。回答 1 点可得 2 分, 回答 2 点可得 4 分,回答 3 点可得 5 分。) 日本方面:20 世纪初日本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对一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上,日本与美 国及欧洲列强打算不同;威尔逊主义妨碍了日本在东亚的扩张;日本要维护一战期间获得的在中 国山东的特权等。(每点 2 分。4 分) 47.(1)刚正不阿,直言极谏;作风正派;注重实学,文风朴实;文以载道。(8 分)(2)引领 宋代学术实学实用,为儒学创新奠定基础;关注政治得失与民生疾苦,推动北宋中 期社会改革。崇尚气节与正义,凸显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于文学、史学皆有成就,推动北 宋文化发展;(7 分)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