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 试题+答案分析与讲评建议+评分细则+阅卷分析报告,5份打包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 试题+答案分析与讲评建议+评分细则+阅卷分析报告,5份打包》 共有 5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0 年高三二模化学试题分析与讲评建议 1.【行为目标】本题考查根据物质的用途,推断物质中的元素。 【难度】容易。 【讲评建议】A 项,病毒还含有氮、磷元素。A 项错误。 B 项,病毒分子直径大小可以在胶体粒子直径范围。 B 项错误。 C 项,医用酒精用于消毒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C 项错误。 D 项,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D 项正确。 2.【行为目标】本题涉及核素、电子式、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化学用语的 正误判断。 【难度】容易。 【讲评建议】考试说明对化学用语的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了 解1~18号元素的原子及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和简单离子的结 构;能用电子式、结构式或结构简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结构;了解常见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复习时要注意:⑴强化对相关化学符号意义的理解;⑵加强化学用语规范使用和表达能力的培 养。 A项,左上角应该表示质量数而不是中子数。A项错误。 C项,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阴阳离子间隔排列。C项错误。 D 项,多元弱酸根离子应分步书写,并使用可逆符号。D 项错误 3.【行为目标】本题通过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关系,考查学生对部分物质的性质的掌握,以及对“物 质性质决定用其途”这一学科思想的理解,对应化学“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要求,突出化学的学 科价值,加强“用化学”的正确引导。 【难度】容易。 【讲评建议】本题要注意性质要与应用相对应,要有因果关系。 A 项,硫酸铁作净水剂,是因为硫酸铁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铁胶体。A 项错误。 B 项,次氯酸可用作消毒剂,是因为次氯酸有强氧化性。B 项错误。 D 项,晶体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与晶体硅熔点高不存在对应关系。D 项错误 4.【行为目标】本题考查学生在正确理解指定条件的前提下,对该条件下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作出 判断,进一步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引导学生形成“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有条件的” 基本化学思想。 【难度】容易。 【讲评建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 ⑵分析判断所给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因为相互间发生反应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气体、弱电解质如 CH3COOH、NH3·H2O 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 Fe2+、SO32-、I-的还原性,酸性条件下 NO3-的强氧化性,ClO-的2 强氧化性等。 ③生成配合物 ——如 Fe3+与 SCN-的络合等。 A 项,离子之间都能大量共存。A 项正确。 B 项,Fe3+与 SCN-会络合。B 项错误。 C项,酸性条件下,NO- 3 具有强氧化性,与具有还原性的离子I-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 D项,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时,可能是加入了酸,也可能是加入了碱,酸性条件下与HCO- 3 不共 存,碱性条件下Mg2+ 、HCO- 3 不能大量存在。D项错误。 5.【行为目标】本题从制备原理、物质的性质、实验操作规范等角度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实验方案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度】容易。 【讲评建议】对实验应进行归类复习;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试剂;重视 实验装置和操作的常规性和可行性;充分关注实验条件的控制。应特别关注对具体物质的制备、 分离过程中涉及的多个连续反应的研究。 A 项,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伸入液面下。A 项错误。 B项,CO2 和HCl都会被碱石灰吸收。B项错误。 C项,收集氨气的试管口不可加橡胶塞,否则会造成危险。收集氨气时,为减小气体对流损失, 可以用一团棉花。C项错误。 D项,CO2 和氨水反应生成的CO32-与Ca2+结合可制得CaCO3。D项正确。 6.【行为目标】本题从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主要元素化合物的重要反应为背景而设计的化学反应类 判断性选择题。 【难度】容易。 【讲评建议】在复习中,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归纳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化学反应,还要引导学生 重视化学反应条件、物质的俗名等。 A 项,常温下金属铜会与浓硝酸中发生反应,有明显的实验现象。A 项错误。 B 项,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分解生成纯碱。B 项错误。 D 项,铁和水蒸气反应可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俗名是磁性氧化铁。D 项错误。 7.【行为目标】本题从守恒关系、粒子的拆分、反应物用量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等方面考查学生书 写离子方程式的熟练程度和对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的能力。 【难度】容易。 【讲评建议】在复习中,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归纳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与否的常规方法, 如电荷守恒、元素守恒等,还要训练学生对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快速按指定比例书写离子方程 式的能力。 A 项,醋酸应该用分子式表示,不能直接写成 H+。A 项错误。 C 项,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HCO- 3 。C 项错误。 D 项所写的方程式中,O 原子不守恒, NaOH 溶液吸收 NO2 生成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3 D 项错误。 8.【行为目标】本题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周期表中非金属性变化规律、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元素在 周期表中位置、原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等信息进行元素推断,然后再考查物 质结构知识和应用周期律进行相关物质性质比较的能力。 【难度】中等。 【讲评建议】这是一种常规题型,元素推断是关键,据题意可推出 X 为 C,Y 为 O,Z 为 Na、 W 为 S。 A 项, 单质氧气的氧化性强于硫。 A 项错误。 B 项,几种元素中,氧原子半径最小。 B 项错误。 C项,金属钠是活泼金属,用电解法冶炼。C项正确。 D 项,元素 X、W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 H2CO3、H2SO4,H2SO4 的酸性更强。D 项错误。 在复习中要求学生对 1-18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常见元素化合物性 质等情况要熟悉;并熟练掌握相关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特殊性”,了解元素形成物质的 多样性及结构特点。 9.【行为目标】本题借助于对特定物质间转化关系这一形式来考查学生对物质的主要性质、物质转 化条件的掌握程度。 【难度】中等。 【讲评建议】复习及讲评时应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常见金属、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 系。要提醒学生掌握物质分类知识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A项,SiO2与HCl不能发生反应。A项错误。 B项,Cu(NO3) 2 溶液直接加热,由于硝酸的挥发,促进水解平衡的移动,生成碱式盐和氢氧化 铜,氢氧化铜易受热分解得到CuO固体,得不到纯净的Cu(NO3) 2固体,B项错误。 C项, 新制氢氧化铜不能将醇氧化成羧酸。C项错误。 D项, 正确。 10.【行为目标】本题通过对图像的认识、分析,来推理结论的正确性,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 部分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基于证据的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 【难度】中等。 【讲评建议】A 项,由图可知,Q 点溶液呈中性,而酸碱中和滴定终点是指示剂变色的点。该 滴定一般使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的 pH>7。A 项不正确。 B 项,乙图显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断开旧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生成新键释放的总能。B 项 正确。 C 项,缩小容器的体积,c(CO2)会突然增加。由平衡常数表达式 K= c(CO2)可知,在恒温条件下, 平衡常数没变,达到新平衡时 c(CO2)最终与原平衡相等。C 项正确。 D 项,氯水中含有 HClO,光照会分解生成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 D 项正确。4 11.【行为目标】本题以工业上 N2H4 的制备为情境所设计的综合判断性选择题,既考查学生综合运 用原电池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转化的本质等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引导中学化学教学重视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的结构化,重视在情 境问题解决中学习化学。 【难度】中等。 【讲评建议】A 项错误,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且说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B 项正确,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分析,生成 1 个 N2H4 分子,转移 2 个电子; C 项错误,NaClO 溶液中加水稀释水解程度加大,n(OH-)增大,但 c(OH-)减小,溶液 pH 变小; D 项错误,“N2H4、O2 和 KOH 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负极反应为 N2H4-4e-=N2+4H+”这 个选项的判断,老师讲评时既可以按照电极反应书写的一般流程写出正确的电极反应式与之对 照,也可以抓住电解质是 KOH,反应生成的是 H2O 而不是生成 H+。 12.【行为目标】本题紧扣当前热点,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茚地那韦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 有机分子中重要官能团的性质反应、有机结构的判断、物质的分类等。 【难度】中等。 【讲评建议】教学中要注意常规问题的归纳,如有机分子中典型的共平面结构有哪些、卤代烃 消去反应对分子结构的要求、手性碳原子的判断方法等。 A 项正确,分子中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项错误,与*C 相连的 2 个 C、1 个 O 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型, 不可能共面。 C 项错误,羟基消去的条件是浓硫酸、加热; D 项正确,茚地那韦分子中含有两个肽键,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最终得到三种有机物。 13.【行为目标】本题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和通过实 验形成实验结论的能力,意在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实验原理的理解,关注化学实验操作、产生的 现象和所形成的结论的一致性。 【难度】中等。 【讲评建议】A 项正确,A 项能将是否做过此类实验的学生分开。苯、CCl4 尽管都是无色,但 不溶于水,与水会形成一个清晰的界面,而乙醇可与水互溶,根据密度及溶解性可将三种物质 区分; B 项错误,比较 Ksp[Fe(OH)3]、Ksp[Mg(OH)2]的大小,此处应注意控制变量,保证 MgCl2、FeCl3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前提。 C 项错误,BaSO3 沉淀加入 H2SO4 转变成 BaSO4,沉淀不溶解,影响检验结果判断; D 项错误,溴水过量,加入 AgNO3 溶液一定会产生 AgBr 沉淀,无法证明苯酚与溴水的反应类 型。 14.【行为目标】本题通过“血液中的缓冲溶液 NaH2PO4、Na2HPO4”为背景,考查了盐类水解、盐 溶液中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等原理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具备缜密的思维和较强的5 分析能力。 【难度】较难。 【讲评建议】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注意分析混合后实际溶质是什么、相对比例是多少。然后还 要注意两点:①抓住主要矛盾,溶质若是多元强酸的酸式盐,是以电离为主、还是以水解为主; ②运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关系式或以它们为参考进行综合判断。后续复习中在继续加强有关 守恒关系式的书写和解题方法的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根据相关知识快速排除部分选 项的能力。 A 项正确,从选项的设计发现不等式中涉及到都是离子,因此我们考虑从电荷守恒入手: c(OH-)+c(H2PO- 4)+2c(HPO2- 4 )+3c(PO3- 4 )=c(Na+)+c(H+);结合平衡常数可判断:NaH2PO4 溶 液呈酸性,即 c(H+)> c(OH-),故有:c(H2PO- 4)+2c(HPO2- 4 )+3c(PO3- 4 ) > c(Na+),即 2c(HPO2- 4 ) +3c(PO3- 4 )>c(Na+)-c(H2PO- 4); B 项错误,Ka2(H3PO4)=6.3×10-8=c(HPO2- 4 )×c(H+)/ c(H2PO- 4),溶液呈中性,所以 c(HPO2- 4 ) / c(H2PO- 4) c(HPO2- 4); C 项正确,10 mL 0.1mol·L-1 NaH2PO4 溶液中加入 5 mL 0.4 mol·L-1 NaOH 溶液反应所得溶质为 Na3PO4,根据质子守恒可得 C 正确; D 项错误,选项考查的是物料守恒知识,假设混合溶液中 NaH2PO4 和 Na2HPO4 的物质的量浓 度相均为 1 mol·L-1 ,所以溶液中 c(Na+) =3mol·L-1,c(H3PO4)+c(H2PO- 4)+c(HPO2- 4 )+c(PO3- 4 )=2 mol·L-1,则 3[c(H3PO4)+ c(H2PO- 4)+c(HPO2- 4)+c(PO3- 4 )]=2c(Na+),D 项中漏掉了 c(H3PO4)这一项。 15.【行为目标】本题以可逆反应“2C(s)+2NO2(g) N2(g)+2CO2(g)”为载体,主要考查了根据温 度对平衡的影响判断反应过程中热量变化、图像中点对应的状态是否为平衡状态、可逆反应中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并通过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的比较判断正逆反应速率的大 小关系。有效地考查学生综合利用化学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度】较难。 【讲评建议】A 项错误,由于本题没有给出容器的具体体积,且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的 V 无法约 去,所以如果从 a 点来计算应为:K= ; B 项正确,根据右图可判断体积 V3>V1,而其他条件相同。 因此可判断,a 点达到了平衡,而 c 点没有达到平衡,所 以有 v(正)>v(逆); C 项错误,向 a 点平衡体系中加入 NO2,增大了反应物浓 度,平衡正向移动,但 NO2 总的物质的量增大,并不 能根据平衡移动的方向直接判断转化率的大小,此时采 用的判断方法是条件等效法,加入 NO2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看成是采取缩小容器的体积,即6 缩小容器的体积增大压强,NO2 的转化率变小。 D 项正确,a、b 两点所示条件下,容器内的压强大小的比较,可根据对应的转化率计算体系 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此时发现 na∶nb=6∶7,但压强大小还与温度、体积有关,因为两点的温 度相同但体积 a 点小于 b 点,所以容器内的压强 pa∶pb>6∶7。 16.【行为目标】本题依据“NaBH4 的生产工艺”为背景,侧重元素及其化合物转化,重点考查学生 对流程中物质转化分析、陌生方程式书写、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对分析结果进行 合理表达的能力、实验条件的控制等。 【难度】中等。 【讲评建议】在流程题中认识物质的转化应充分结合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的 知识及流程中直接获取的信息。要充分认识、理解各种条件控制来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在理解、 分析图表时,除了充分认识、理解图表本身所呈现的信息外,还要综合物质本身的性质来进行 分析。 Na 和 H2 的反应从元素来看可以判断其是化合反应,从物质结构的角度可以判断产物是 NaH。 (1)选项 A 和 B 的操作都可以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因此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C 选项的 操作目的是确保实验安全。 (2)酯化反应中,浓硫酸可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3)反应 2 方程式书写的关键点是反应物 NaH 的确定,从物质结构中可知 H-中 H 元素的化 合价为-1,应具有还强的还原性,与 H2O 接触时,H 元素发生归中反应会生成 H2。 (4)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从物质来看一定是与 NaBO2 有关,从组成上来看,NaBO2 是强碱 弱酸盐,水解后溶液呈碱性。B 的非金属性比较弱,可以推断出硼酸为弱酸。 由图可知,NaBH4 与水的反应速率与溶液的 pH 有关,pH 越大时,半衰期越大,代表反 应进行的越慢。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 NaBO2 浓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同时反应物的 浓度减小,这些因素均会造成反应的速率下降。 17.【行为目标】本题以“盐酸罗替戈汀”的合成为背景,从利用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和有机物间的转 化流程图进行有机物的转化推理、官能团的辨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 合成路线的设计与表述等角度考查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和综合分析与应用 能力。 【难度】中等。 【讲评建议】在对中间体结构进行分析时,应紧扣该中间体前后反应条件、物质结构变化,推 测该中间体可能具有的结构,并结合给出的性质和结构信息进行验证。在书写有机物的同分异 构体时,能根据信息判断物质可能具有的基本结构,注意物质的对称性,在书写后必须对照要 求进行验证;在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中应注意使用提示信息和试题中有机物的转化信息,综合 结合碳架变化和官能团变化来进行物质的合成。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的思路和方法是:将原料和 目标化合物进行对比分析,在比较中确定所要引入的基团及位置。设计合成路线通常采用顺推 法、逆推法或将二者有机结合。 (1)根据结构可知官能团分别为羟基、氨基。7 (2)D→E 的反应中,D 反应将醚键断开,HBr 将 H-Br 键断开,H 原子取代了原来的甲基, 符合取代反应的特征。 (3)B 的分子中含有 12 个碳原子,不饱和度为 7,再与 C 的结构对比可知,苯环没有发生变 化,应是 A 中的两个羟基转化为了两个甲氧基(CH3O-),结构为 (4)由 X 的信息直接可知,X 中含有苯环和酯基,由于只剩 1 个不饱和度且能使溴水褪色, 所以应含有碳碳双键。因水解产物中含有的碳原子分别为 6 和 7 ,可知产物中一定存在苯酚, 则另一产物中含有羧基、碳碳双键且有三个化学不同的氢,该产物的结构是唯一的,是 (CH3)2C=CHCOOH。根据产物信息可知 X 的结构为 。 (5)通过对比原料和目标产物的结构可知,原料 中需要断裂碳碳双键,断裂 的方法可由已知信息获得。另一原料 需要形成两个碳氮键,试题中的信息有两处,分别 是 C→D 和 E→F。解题时,可以根据此信息进行模仿,可得流程如下: 本题中两个碳氮键的形成顺序也可以调换顺序,合成路线如下 18.【行为目标】本题以蛋氨酸铜组成含量测量”为载体,重点考查了指示剂的选择、实验误差的分 析、新情境条件下方程式的书写和组成测定方面的内容。 【难度】中等。 【讲评建议】滴定法法物质测量的重要方法,应重点关注实验的原理和过程。8 ⑴无论从溶液的变化还是物质的性质的角度都可以判断指示剂应是淀粉溶液。 ⑵该反应是新情境条件下的方程式书写,根据化合价可知 S2O2— 3 中 S 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 产物中硫的化合价为+4 和 0,则可知硫元素发生了歧化反应,方程式为 2H++S2O2— 3 =SO2↑ +S↓+H2O (3)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则所盛溶液的浓度偏低,滴定时溶液体积偏大。 (4)n(S2O2— 3 )=0.1mol·L-1×0.02200 L=0.002200 mol n(I2)=0.1mol·L-1×0.025 L=0.0025 mol n(I2)=1 2 ×n(S2O2— 3 )+n(蛋氨酸) n(Met)=n(蛋氨酸)=0.0025 mol-1 2 ×0.002200 mol=0.001400 mol n(Cu2+)=n(H2Y2-)=0.025mol·L-1×0.02800 L=0.0007000 mol x y =n(Cu2+) n(Met) =0.0007000 mol 0.001400 mol =1 2 [Cux(Met)y]的化学式为 Cu(Met)2 19.【行为目标】本题以“含银废液制取 AgNO3 晶体”为载体,将“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仪器操作”、 “实验数据分析”、“难溶物质 Ksp 相关计算”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问题作深入考查。 【难度】较难。 【讲评建议】 ⑴含银废液中主要含[Ag(NH3)2]+、[Ag(S2O3)2]3-、银离子。“沉银”过程中,[Ag(NH3)2]+在和盐 酸反应时配位体NH3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所以滤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NH + 4 ⑵①除杂步骤中去除PbCl2时,因其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其他成分为难溶性物质,在 除杂时我们需注意让PbCl2尽可能溶解,在过滤时尽量不要重新结晶,所以相应的操作为热 水溶解,趁热过滤,热水洗涤。 ②Ag2S在第一步“沉银”时并没有转化为AgCl,可见此处浓硝酸的作用是将Ag2S中S元素 氧化,从而转化为AgCl。 ⑶考查学生对化学平衡常数、Ksp的理解,将Ag++2NH3·H2O [Ag(NH3)2]++2H2O和 AgC Ag++Cl—相加即可得总方程式,通过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对比可知,总方程式平衡 常数只需将原来的两个方程式的平衡常数相乘即可获得。 ⑷还原过程中 Zn 的作用是将 Ag+置换,Ag+来源于 Ag++2NH3·H2O [Ag(NH3)2]++2H2O 逆 反应,再和 Zn+2Ag+= Zn2++Ag 相互叠加,因题目中的已知信息② Zn2+ 在浓氨水中以 [Zn(NH3)4]2+形式存在,可得总方程式为 2[Ag(NH3)2]++Zn=[Zn(NH3)4]2++2Ag ⑸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有一定难度,解题时需弄清粗银的成分为含有少量锌的银,所以实 验方案的设计有三个任务:①除去杂质锌;②制成 AgNO3 溶液;③从溶液中获得晶体。同时 要考虑尾气处理、净化提纯等问题。所以完整的实验过程如下:将水洗后所得的粗银溶于过 量的稀硫酸中,用砂芯漏斗过滤,洗涤至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无现象;向滤渣 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充分反应同时将产生的气体和空气混合后通入 NaOH 溶液进行尾气处 理,将所得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9 20.【行为目标】本题以“H2O2 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为背景,涵盖电极反应式书写、pH 对反 应的影响、盖斯定律的应用、催化剂的理解、电子守恒的应用、信息采集和处理于一体,考查 学生提取、加工有用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解题能力。 【难度】较难。 【讲评建议】 ⑴①考查新情境下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阅读题 20-图 1 中的信息,看清阳极上的图示:反应物 是 H2O,生成物是 O2 和 H+,判断变价元素是氧元素,可知一个氧原子在反应中得到 4e—, 根据电荷守恒可配平得 2H2O-4e—=4H++O2↑。 ②本题看似需借助题 20 图-2 来解题,在图中 pH 并呈现自上而下逐渐变大或变小的趋势。认 真研究该图,我们可以发现,图片信息可以概括为:在一定的 pH 范围内,溶液酸性越强 H2O2 累积越快,但当 pH 降到 0.3 时,H2O2 的累积速率反而变慢。这个信息的获取有一定 难度,我们绕开这一难点,将信息处理为“pH 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 H2O2 浓度增加”请考生 分析原因,将问题转变为归因分析类题型。在解这道题时需注意:图像中纵坐标“H2O2 浓 度”其实是累积浓度,而不是某个单一反应的生成浓度,因为除了反应Ⅰ 2H++O2+2e— =H2O2 生成 H2O2 外,反应Ⅱ H2O2+2H++2e—=2H2O 同时又在消耗 H2O2,在一定的 pH 范围内,溶液酸性越强 H2O2 累积越快,因为在该 pH 范围内,反应Ⅰ为主反应,或者表 达为主要发生反应Ⅰ。但当 pH 降到 0.3,也就是 pH 过小的情况下,H2O2 累积突然变得很慢, 出现了突变,那我们该注意到 H+还发生了反应Ⅲ 2H++2e—=H2↑,使参与反应Ⅰ的 H+变 少,即 pH 过小时,主要发生反应Ⅲ。如果另外还提到可能此时反应Ⅱ的速率大于反应Ⅰ也 合理,但是“主要发生反应Ⅲ”才是主要原因。 ⑵根据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热。将目标反应方程式与已知反应方程式进行对比,抓住总方程式 中仅出现 H2O2(aq) 、H2O (l)、O2(g)其他粒子均需在消去,我们可将方程式①和②相加消去 Mn2+、Mn3+,找准所得方程式中相对目标方程式中的多余粒子和反应③的关系,可知再和 反应③进行叠加即可。反应热也相应处理ΔH=a+b+c)kJ·mol-1。需注意的是热化学方程式 两边乘以相应倍数时,反应热也须同时乘以相同倍数;如果热化学方程式反写时,反应热 的符号必须改变。 ⑶①审题时需注意“羟基自由基(·OH)”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作为氧化剂被还原 后化合价降低到﹣2 价;“H2PO- 2 氧化成 PO3- 4 ”磷元素化合价由﹢1 价升高到﹢5 价,根据氧 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得失守恒规律可知·OH 和 H2PO- 2 按照物质的量之比 4:1 来进行。因此 0.1mol·OH 可氧化 0.025 mol H2PO- 2 即可计算出理论上 1.7g ·OH 可处理含 0.001 mol·L-1 H2PO- 2 的模拟废水的体积为 25L。 ②本题需要对题 20 图-3 中两幅图仔细研究,左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为“加入 Fe2+,溶液中 次磷酸盐的剩余浓度小,即氧化率更高”可推知 Fe2+在反应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右图中的信息“总磷浓度”是指溶液中所有磷元素的浓度之和,包括未被氧化的次磷酸根 和氧化生成的磷酸根,由图可知,在不加 Fe2+的情况下,总磷浓度即次磷酸盐的初始浓度, 加入 Fe2+的情况下总磷浓度和左图的剩余次磷酸根的浓度相等,即磷酸根全部沉淀。因此 Fe2+在反应过程中起到“催化剂”、“沉淀剂”的双重作用。此外 Fe2+在反应中更多的应被氧10 化成 Fe3+,所得沉淀主要为 FePO4。即 Fe2+促进 H2O2 和 O3 产生·OH,氧化生成的 Fe3+将 PO 3- 4 转化为 FePO4 沉淀 21.A 【行为目标】本题以“以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其电解质溶液”为背景,以 Fe3+、PO43-、 [Co(NH3)3Cl3]、DEC 等粒子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核外价电子排布式、复杂离子的空间构型、配 合物理论、杂化轨道类型、识别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均摊法计算晶体的化学式等知识的掌 握情况。 【难度】容易。 【讲评建议】根据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和近年高考试题分析,此题题干有两种形式:一是先进行 元素推断,然后就元素解答相关问题;二是直接以给定具体物质为背景,就涉及元素解答相关 问题;近几年的试题反映以后者居多。本题属于后者,相对比较简单。本题的难点是氮化锂的 化学式的确定,主要难在根据辅助线辩识出有 2 个 O 在晶胞的面上、有 1 个 Li 在晶胞的体内。 另外对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的教学一般力求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后续复习中对重点知识点如 常见原子或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简单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化学键类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等电子体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替换”思想)、分子间作用力以及对物质性 质的影响、金属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模型等不可忽视。注意价电子层(外围电子排布式)与核外 电子排布式的区别、一定物质的量微粒中含有化学键物质的量的计算等。 21.B 【行为目标】此题是以“正丁醛制备少量辛烯醛”为背景设计的“实验化学”模块的选做题。 试题分别从实验仪器的识别、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原理的理解、物质分离方法等方面,综合 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的了解和运用水平,重点考查学生在化学实验 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容易。 【讲评建议】《实验化学》模块的相关内容的考查,试题所涉及的原理均源自“实验化学”课本中 的内容。认真复习课本中的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 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是我们做好实验复习的保证。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就是学生运用已具 备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理解方案的设计原理,它是实验的教高层次。在复习备考时,可先易 后难,先常规后创新。如可先将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实验的设计原理和意图,再在相对陌生的实 验情境中发现我们熟悉的实验模型。此外,对实验化学中特有的一些仪器和操作要予以特别的 关注,如恒压漏斗的使用、蒸馏、萃取分液、在分液漏斗中的洗涤、水浴或油浴加热的操作, 以及光谱实验、纸上层析等。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