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南通市二模考试阅卷分析报告
第16小题考情分析报告
一、各小题得分情况:
应得分
实得分
16题(1)
2
16题(2)
2
16题(3)第一空
2
16题(3)第二空
2
16题(4)第一空
2
16题(4)第二空
2
二、各小题主要错误及原因:
16(1)
主要错误:误选C;漏选A或B.
错误原因:C项学生觉得有道理。但没有结合题目要求,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进行分析。
漏选B项的较多,没有能理解钠分散在石蜡油中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6(2)
主要错误:催化氧化;脱去氢氧原子(只答脱水性);浓硫酸放热。
错误原因:没有能紧扣酯化反应进行回答
16题(3)第一空
主要错误:反应物NaH错写为①钠和氢气②氢化钠化学式错误③写成NaOH
条件错误:不写条件。
生成物错误:生成氧气,二氧化碳等。
错误原因:没有理解“反应1”所发生的反应,化学基础差不能准确书写氢化钠化学式。
书写方程式的方法及规范性要求掌握不好;对新情景下方程式书写信心与底气不足。
16题(3)第二空
主要错误:NaBH4与水反应,不指明什么物质与水反应,B(OCH3)3水解
错误原因:没有理解反应物要保持干燥,写成了生成物与水反应。不能纵观整个题目联系前后的问题,生成物在后一阶段是会与水反应的。
16题(4)第一空
主要错误:Na NaH NaBH4各种含钠化合物的水解;水解大于电离
错误原因:不能根据题意对反应后所得溶液分析
16题(4)第二空
主要错误:只能答出其中一点;氢气压强增大速率减慢;半衰期增大。
错误原因:不能由图示分析pH与半衰期的关系,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读图处理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差,不能契合题境得出合理的答案。
三、教学对策建议
1.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对工业流程原理的整体把握。抓住主干,理清旁支,注重理解其化学本质,建立一切反应和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的理念。
2.重视读题、审题能力的培养,增加对题给信息的获取能力。阅读图表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感知、思维、分析等能力的过程。后阶段可以结合前两次模拟分析对问题分类归纳总结,把握化学信息题的命题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问题类型的解题策略。
3.教学中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审题的严谨性和表达的规范性,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原因、原理解释时要全面到位正面直接回答,不能绕弯子含糊其词走套路、物质要具体,评价流程时要考虑化学原理。
4.加强新情境下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的体会,从读题、审题、反应物生成物的判断、配平、检查(重点考虑)等诸多环节强化方法与规范,能在后面的仅有的针对训练中得到真正落实。
第17题分析报告
一、答题情况概述、错误原因分析
应得分
实得分
得分率
17
15
(1) 、(2)
4
3.8
%
(3)、 (4)
6
4.1
%
(5)
5
2.8
56%
17 .(1)常见错误:错别字把“氨基”写成“胺基”或“铵基”,多写“碳碳双键”。
错误原因:常见有机官能团不能识别或名称书写错误。
(2)常见错误:把反应类型写成“取代”或“还原”。
错误原因:对于各种有机反应类型判断方法不清。
(3)常见错误:只写一个-OCH3,右边苯环缺少双键
错误原因:未能充分利用试题信息判断所含官能团和中间产物,书写苯环不规范。
(4)常见错误:把碳碳双键写成碳碳三键,造成结构错误;碳原子上多氢或少氢;
碳碳双键变换成环状
错误原因:未能根据试题信息和不饱和度确定官能团的组成,书写氢不规范。
错误原因:不能理解信息,并根据信息去合成指定官能团。
另外一些学生把结构简式竖起书写,造成扫描不到位,造成书写正确没得
分,建议要求学生书写有机物结构简式横着书写,减少阅卷误差。
(5)评分严格执行标准,总体得分不高,个体差异较大。
常见错误: ①不能规范书写流程,特别是第一步反应的两种产物在后续的合成中均要参加反应,这种“并联”式流程图表达不规范。
②过程中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表达出错,如氢原子数(主要是“C”、“N”上)不正确,该步不得分,但不影响后续步骤的得分,但若碳架有错,后续过程不得分。
③第一步信息反应产物即出错,导致该题得0分,或两种产物不能全部表示出来,而在后续反应中再出现,则后续步骤不得分。
④流程中的两个信息反应运用尚可,但条件表达不准确,则该步及后续过程不得分,如“DCC”误写成“DDC”。
错误原因:基本功欠缺、信息素养仍有待提升。
二、复习建议
1.对有机常见官能团的命名书写还需再强化。部分学生还对常见的官能团不能识别或不能正确书写其名称。该内容作为高考的必考点,可以让学生考前将所有的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名称写一遍。
2.对于中间产物判断,平时练习中应该培养学生对比前后结构、根据有机物分子式的变化和试题信息综合推理有机物的结构。
3.限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书写,应强化解题的步骤和习惯,在基本步骤已经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可以对写出的结构再进行检查。
4.有机物结构简式书写要规范,尤其是苯环、碳原子上氢原子数目
5.要深入研究“寓性质的考查于合成中”的有机考查思想,建立科学的解题思维模型,
规范书写流程图。
6.熟练掌握有机物相互转化的路径和条件,提升有机信息素养:能从流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反应,解决问题并规范表达。
第18题分析报告
一、数据统计分析
应得分
实得分
18
12
10.2
(1)
2
1.8
(2)
2
1.9
(3)
2
1.7
(4)
6
4.8
二、答题情况概述以及原因分析
(1)常见错误:
1. 碘酒;2. 石蕊试液;3. 甲基橙;4. 酚酞试液。
错因分析:
1.不清楚溶液呈蓝色的具体原因,误以为石蕊遇碱性溶液显蓝色
2.误以为是酸碱中和滴定,选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2)常见错误:1.方程式不配平或配平不正确;2.漏写一种产物
错因分析:方程式书写不熟练,平时训练不到位、不规范
(3)常见错误:偏小或不变
错因分析:不能进行有效误差分析。不清楚若不润洗,将使消耗的标准的体积变大,从而Cu2+的物质的量增大。
(4)常见错误:
1.关系式运用错误,不能计算n(Met)
2.计算有误,n(Met)或n(H2Y2-)相差数量级
3.部分学生误以为与S2O2— 3反应的I2就是等于n(Met),最后结果错误
错因分析:
1.不能根据试题情景分析物质间发生了那些反应以及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2.不习惯用物质的量计算,规范不到位
3.计算不仔细,平时训练不到位,造成发生差错
三、教学对策建议
1.加强方程式书写的规范化练习,提高方程式书写的得分率,
2.注重平时计算规范训练,强调用物质的量贯穿计算过程
3.克服畏难心理,现在考试中综合性计算的难度总体上在降低,特别是在高考时计算还是可得分的。能得分处要尽取得可能得分。
19题考情分析报告
19、数据统计分析
题组
应得分
实得分
19.(1)
2
1.6
19.(2)①
2
0.4
19.(2)②
2
1.1
19.(3)
2
1.6
19.(4)
2
0.8
19.(5)第一空
1
1.9
19.(5)第二空
3
19.(5)第三空
1
二、答题情况概述以及原因分析
19(1)阅卷标准:NH+ 4,2分,多写H+不扣分,
常见错误:只写H+
错误原因:1.不理解银氨溶液应在碱性条件下使用的本质。
2.未能推理酸性条件下NH3会转化为NH+ 4。
19(2)①阅卷标准:热水溶解,趁热过滤
常见错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错误原因:未明确此时AgCl、Ag2S和PbCl2均是沉淀,是要利用沉淀中PbCl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特点进行分离。
19(2)②阅卷标准:将Ag2S中的S2-氧化(将S2-氧化、将Ag2S氧化、与Ag2S反应生成AgNO3也对、将Ag2S反应后使其能全部转化为AgCl),只答与Ag2S反应得1分
常见错误:填抑制水解
错误原因:未意识到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19(3)阅卷标准:1.98×10-3(2.0×10-3也对)
常见错误:1. ×1017
错误原因:1.未能利用平衡表达式进行正确运算。
19(4)阅卷标准:2[Ag(NH3)2]++Zn=[Zn(NH3)4]2++2Ag(配平错误扣1分)
常见错误:1.Zn+2Ag+=2Ag+Zn2+。
2. Zn+2Ag++4NH3·H2O=2Ag+Zn(NH3)42++4 H2O
错误原因:未能理解试题中“溶解”的含义
19(5)第一空阅卷标准:将水洗后所得的粗银溶于过量的稀硫酸中(其他正确答案:向固体中加入稀硫酸至固体不再溶解)
常见错误: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接着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向固体中加入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
错误分析:不理解必须使用试剂中BaCl2的正确用途
19(5)第二空阅卷标准:洗涤至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现象,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充分反应
(3分,每个点1分。缺少“过量”暂不扣分)
常见错误: 向滤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
错误分析:不理解必须使用试剂中BaCl2的正确用途
19(5)第三空阅卷标准: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常见错误:空缺
错误分析:不能根据物质的溶解度特点选择合适的结晶方法
三、教学对策建议
(1)对一些不常见的课本实验进行梳理,如银氨溶液的配制与实验、银氨溶液的使用环境本质等。
(2)熟练有关平衡常数的运算。
(3)对于以流程形式表示的物质转化,要搞清楚物质的流向与组成
(4)加强实验步骤设计题的练习,要综合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的思路和实验文字的表述等方面强化训练。
第20小题考情分析报告
一、各小题得分情况:
应得分
实得分
20题(1)①
2
1.89
20题(1)②
3
0.45
20题(2)第1空
4
2.91
20题(2)第2空
20题(3)①
2
0.94
20题(3)②
3
0.63
二、各小题主要错误及原因:
20题(1)①:
主要错误:
1、系数配平问题;
2、反应物或生成物错误,如H2O2-2e-=O2+2H+;
3、得失电子错误表达,本题是阳极失电子,有个别写成得电子。
错误原因:
多数错误是方程式书写的基本功问题,个别错误不会区别阴阳极导致得失电子及对反应物生成物的判断。
20题(1)②:
主要错误:
1、c(H+)过小,普遍从生成H2O2量少来回答,没有从反应速率角度。c(H+)过大,普遍从反应Ⅱ中H2O2与H+生成H2O的角度,没有从Ⅰ和Ⅱ的竞争角度,或者直接从反应Ⅲ生成H2角度;
2、另有少部分同学从平衡角度来回答,比如反应程度小,平衡向某方向移动等,但此电极反应不是可逆过程,所以使用错误;
3、另有部分学生是复述问题,没有原因分析;
4、个别学生pH大,H+浓度小,把对应的关系弄反了,比如H+浓度过小,生成H2。
错误原因:
对于c(H+)过大过小分别从两个角度来回答,普遍做到了,但对于原因分析缺乏从化学反应原理来解释,比如c(H+)过小,在于浓度小影响了速率,导致生成量少,而普遍直接答生成量少。而过大,反应速率上肯定已经够快了,所以要从对H2O2生成不利的角度,结合已知信息,Ⅰ和Ⅱ反应,Ⅰ中是生成H2O2,Ⅱ中是消耗H2O2,所以有个竞争过程,所以H2O2减少是两个过程叠加的结果,不能光回答Ⅱ中消耗H2O2。如果直接回答发生反应Ⅲ生成H2,不涉及H2O2,所以可以回答。
20题(2)第1空:
主要错误:
漏写单位kJ/mol,个别学生写kg/mol
错误原因:
计算很简单,漏单位和学生的解题习惯、科学素养以及我们平时训练的题型设置有关。
20题(2)第2空:
主要错误:
写成Mn(OH)2,Mn(OH)3,MnO2,还有较多学生写成·OH,·O2-等,或者在Mn2+(Mn3+) 中混有前述的几种微粒。另有个别学生Mn写出Mg等笔误。
错误原因:
1、对催化剂的概念不理解,·OH,·O2-是中间产物
2、找不到催化剂,不会反应式的处理。
20题(3)①:
主要错误:
1、漏单位;
2、运算错误,250L,100L,100/3L,400L,25mL等
错误原因:
1、解题习惯和科学素养欠缺;
2、本题是电子得失守恒,对元素的化合价的正确确定(比如羟基·OH中O的化合价)和变化数目,以及电子守恒关系的建立存在问题。
20题(3)②:
主要错误:
1、催化剂容易回答。
2、仅复述加入FeSO4提高次磷酸盐的氧化率,次磷酸盐沉淀率
3、不容易回答到生成FePO4沉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从Fe3+水解成Fe(OH)3胶体吸附P元素形成沉淀的角度回答,笼统回答铁元素结合磷元素生成沉淀或者具体为H2PO2-的沉淀,没有体现其中H2PO2-被·OH氧化成PO43-然后与Fe3+( Fe2+)结合生成沉淀。
4、从平衡移动角度,加入Fe2+促进反应向正方向移动
5、从形成原电池角度来解释
错误原因:
本题中的次磷酸盐的氧化率,次磷酸盐沉淀率显著变化,与Fe有关,所以要围绕Fe来回答,然后氧化率与·OH的形成有关,所以要从Fe2+对·OH生成的影响。学生对信息的整合能力薄弱。次磷酸盐沉淀率变化,从吸附磷元素或含磷离子角度,这不能显著增加,从沉淀角度没有具体到沉淀PO43-,因为本题已知信息中·OH将H2PO2-氧化成PO43-
,所以沉淀必须回答到沉淀哪一种离子,同样对信息利用薄弱。回答问题的严密性需要提高,需要具体回答。
三、教学对策建议
1.重视读题、审题能力的培养,提升对题给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运用信息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阅读图表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感知、思维、分析等能力的过程。后期可以分类进行集中训练,把握化学信息题的命题规律,帮助学生建构解决相应的类型的解题策略。
2.教学中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审题的严谨性和表达的规范性,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原因、原理解释时要全面到位正面直接回答,指向明确,不能绕弯子含糊其词走套路。
3.进一步加强新情境下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训练,从读题、审题、反应物生成物的判断、配平、检查等诸多环节强化方法和规范性的训练。
第21题分析报告
一、数据统计分析
题 组
应得分
实得分
21(1)(2)(3)
6
5.29
21(4)(5)(6)
6
5.34
二、答题情况概述、错误原因分析
21(1)主要错误:漏写[Ar];个别学生写的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而不是离子。
21(2)主要错误为:本格有学生写正四棱锥,平面正四边形,三棱锥等错误答案。
21(3)主要错误为:错写Co,NH3、H、N+、少部分学生写了H、N、Cl三种原子。
21(4)主要错误为:sp2、sp3、sp2、sp3,少数学生将sp、sp2、sp3全写了,一个学生写了sp4。
21(5)主要错误为:17、17NA、7mol、16mol。
21(6)主要错误为:Li2N、Li4N、LiN3。
三、教学对策建
①关于电子排布式,第四周期的过渡元素考得较多,学生整体掌握较好,但是要注意规范表达。对个别错误的学生单独辅导,争取人人过关。
②关于空间构型的描述要用化学专门语言,教师应教会学生判断方法及列举各种构型的规范表达。
③对于配位化合物,学生要会判断配合物的内界、外界,中心原子、配体、配位原子、配位数。
④学生应掌握杂化轨道的类型的判断方法,并注意规范书写。
⑤关于σ键和π键数目的判断要掌握方法。
⑥根据晶胞图判断化学式,整体掌握较好,但是有部分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或者没有约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