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2
全解全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B
C
C
C
C
A
B
C
C
A
C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D
A
B
D
B
C
D
D
C
C
D
1.A【解析】从材料中的“昭、穆、胤指宗庙次序”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主要分封同姓亲族为诸侯,建立起子孙相继的诸侯国,故选A项;专制主义体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西周处于奴隶社会时期,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周天子把同姓亲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没有体现出是否在原有的邦国内兴建,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周王分封具有血缘关系的亲族,没有体现出分封内容以土地为基础,排除D项。
2.B【解析】题干中“渠……走向大致与渭水平行……咸阳之北往东北伸向黄河支流洛水。……为了诱使秦将其物质和精力耗费在建造一条灌溉河渠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是郑国渠,②符合题意,故选B项;①是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春秋战国时期属于齐国,不是秦国,排除A项;③是长江入海口,位于江苏,先后属于吴国、越国、楚国,排除C项;④是都江堰,位于长江支流岷江上,排除D项。
3.C【解析】从汉文帝时分封诸侯王子弟为王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可看出,汉代为解决地方封国问题历经了三代皇帝,说明汉代王国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工程,故选C;AB项与题意主旨不符,且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汉代初期分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后来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故选C。
4.C【解析】苏轼是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故①正确;孩儿枕在北宋定窑、景德镇窑烧制的最为精美,故②正确;白鹿洞书院唐代时初建,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九江庐山)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故③正确;《盛世滋生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用24年时间所创作的一幅名为描绘苏州风物的巨制,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5.C【解析】唐代御史台是全国最高的监察机构,专门负责监督国家的政令和官员言行,可定期到京都的各监狱检查执法情况,但不是到地方监狱检查,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秦朝的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奏章,并且具有监察百官的职能,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汉代的司隶校尉负责监察京师和地方的官员,并且还管理着监狱的事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元代中央派遣御史到地方,不仅负责监察,还带有管理地方的职能,故元代御史行使职权时具有先斩后奏的权力,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第7页(共7页)
6.C【解析】“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朝廷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说明宦官通过批红控制内阁,朝廷事务受宦官控制,故选C项;A项与材料的内容强调宦官控制内阁不符,排除A项;材料表明司礼监控制内阁,不是两者相互牵制,排除B项;“朝廷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表明贤士大夫参与要务,但受到宦官控制,排除D项。
7.A【解析】紧扣题干中两个时间点1672年和1685年,以及1672年清政府严格出海,1685年允许出海,并结合所学知识1683年康熙帝派施琅收复台湾,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故选A项;平定三藩之乱是在1673年—1681年,排除B项;列强染指中国东南沿海是在17世纪初,排除C项;闭关锁国政策是从1757年开始的,当时乾隆皇帝颁布了“一口通商”的圣旨,排除D项。
8.B【解析】“治外法权”即领事裁判权,故选B项;片面最惠国待遇指商业待遇,排除A项;居住及租地权指在中国居住的权利,排除C项;“些国家的国民即使在中国涉嫌犯罪,也只会由这些国家的法律及法院审判”与驻军无关,排除D项。
9.C【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商办民营企业所占比重以及商办资本总额都有大幅度增加,说明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间出现了办厂的热潮,故选C项;表格中的比较项分别是官办或官商合办、中外合办、商办、商办资本总额,没有涉及民族工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排除A项;题干表格仅是对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民族工业资本比例及民营工业资本总额的变化情况,没有涉及官办或官商合办企业的管理情况,排除B项;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基础才初步奠定,排除D项。
10.C【解析】20世纪初社会习俗由跪拜礼变为握手,称呼由“老爷”变为“先生”,体现了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故选C项;“彻底”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与材料时间“20世纪初”不符,排除D项。
11.A【解析】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倡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取代了陈腐、铺张、迂晦、艰涩的旧文学,故①正确;1917年胡适首次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1920年,国内的中小学都开始使用白话文语文教材,故②正确;陈独秀认为封建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的思想工具,故在《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中猛烈抨击了封建伦理道德,故③正确;陈独秀创办的刊物是《新青年》,《国民》、《新潮》等是北大学生创办的刊物,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2.C【解析】当时中共中央仍然不认同“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过于强调“工人阶级”,表明此时中共中央尚未明确正确的革命道路,故选C项;材料中认为“‘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可知当时中共中央并未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战略,排除A项;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发生于1934年,排除B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排除D项。
13.A【解析】题干提及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词句,众多大家持不同意见,经过反复商讨,歌词保持原貌,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特点,故选A项;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届第五次会议正式定为国歌,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是在1954年,排除C项;“毛泽东和周恩来赞同‘安不忘危’的思想,决定不做修改”,不修改的原因在于“安不忘危”,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是否完成无关,排除D项。
第7页(共7页)
14.B【解析】题干中所提及的时间是“1956年”,可知宣传画中的“社”指的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宣传画中的妇女面带微笑,“要把社里的猪养的又肥又大”,以使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据此可知,该画意在宣传经过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农民的幸福感提升,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承包经营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该经营方式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人民公社”这种经营形式是在“大跃进”运动时期所采取的,这与“农业生产合作社”不是一回事,排除D项。
15.D【解析】从材料中收集老物件、老古董来展示其背后的历史,折射新中国的建国历程,可知是利用实物史料来印证历史,实物史料在史料实证中比文献史料更可信,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利用实物的故事来印证历史,没有涉及口述史料和文献记载,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通过了解家庭的发展历史,以小见大,进而认识中国的建国史,但不能表明新中国的历史研究必须借助百姓的家族史记述,排除B项;宗法观念强调血缘关系,家庭亲情,与材料中用家庭中的老物件老古董展示历史不符,排除C项。
16.A【解析】题干中“今天的民主概念与公元前5世纪发明出来时的这个概念,即使还有什么相似之处,也是极其微小的相似”,可知雅典民主还是原始的民主,故①正确;雅典民主是奴隶制民主,与现代民主比较有很大不同,故②正确;题干比较的是雅典民主与现代民主,未提及雅典民主对现代民主的影响,故③错误;现代国家的代议制对雅典民主进行根本性改造,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7.B【解析】抓住信息点“米开朗琪罗为西斯廷小教堂描绘天顶”、“创造这个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画作是《创世纪》,故选B项;《雅典学院》是拉斐尔的画作,不是米开朗琪罗的,排除A项;米开朗琪罗的《末日审判》描绘的是耶稣死去3天复活升入天国后,在天国宝座上审判尘世众生幽灵的故事,排除C项;《哀悼基督》是公元1498年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表现的是基督从十字架上被卸下来后,圣母玛丽娅抱起儿子尸体时悲痛与哀悼的情景,排除D项。
18.D【解析】“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出自亚里士多德,故②正确;“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出自莎士比亚,故③正确;“人生而自由,却不往不在枷锁之中”出自卢梭,故⑤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19.B【解析】题干中“凡能够在资本主义某一发展阶段上捷足先登者,往往抢占发展优势,成为一个潮流的领头人”和B项相合,故选B项;新航路开辟率先崛起的是西班牙、葡萄牙,排除A项;完成统一德国使命的是积极进行工业革命的普鲁士,排除C项;“混合经济”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才出现的,排除D项。
20.C【解析】题干中“他们可以阻止多数阶级的骚动……人民!人民是一个大野兽”,可知汉密尔顿主张限制人民,而不是政府,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题干中“应该使少数阶级在政治上享受特殊永久的地位”,可知汉密尔顿主张精英治国,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题干汉密尔顿主张限制人民权力,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少数派包括富人和出身名门的人士,多数派包括人民大众……应该使少数阶级在政治上享受特殊永久的地位”,可知汉密尔顿维护少数派即资产阶级利益,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第7页(共7页)
21.D【解析】④为英国,马克思在英国开始写作《资本论》,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故选D项;①为德国,学习德国古典哲学,组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是在布鲁塞尔,排除A项;②为法国,马克思主编《德法年鉴》是在法国,但没有直接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排除B项;③为比利时,创办“正义者同盟”,发表《法兰西内战》是在法国,排除C项。
22.D【解析】在一战爆发的当天,美国威尔逊政府就宣布实行“中立”,但是,“卢西塔尼亚号”事件发生以后,英国政府“立刻动员各种力量在各个中立国家不断报道该事件”,要注意英国政府是在“各个中立国家”不断报道该事件,其主要目的在于使美国和德国的关系更加紧张,进而促使美国站在协约国一边以对付德国,故选D项;美国放弃“中立国”地位而正式参与一战是在1917年4月,而题干中的“卢西塔尼亚号”事件发生于1915年5月,据此不能判断“卢西塔尼亚号”事件使美国迅速做出了参战决定,排除A项;在一战期间,英国的海军实力非常强大,在“卢西塔尼亚号”事件发生之前,其制海权并没有丧失,排除B项;在1917年2月,德国又重新实施“无限制潜艇战”,说明英国政府“立刻动员各种力量在各个中立国家不断报道该事件”,并没有遏制住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排除C项。
23.C【解析】题干中提及德国可以一定数目的陆军和海军,故①正确;色佛尔条约。是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在1920年8月签订的一项条约,内容主要为削弱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及国力,防止它再发动对外扩张的战争,属1919年巴黎和会系列条约的一部分,故②错误;凡尔赛和约保留德国一定的军力,实际上有利用德国制约法国的意图,故③正确;德国开始突破《凡尔赛和约》是1933年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而德国进军莱茵非军事区是在1936年,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24.C【解析】①是北非登陆战役,1942年11月,美英盟军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实施登陆作战;②是西西里岛登陆,1943年7月美英盟军发动西西里岛登陆作战取得胜利,迫使意大利法西斯势力倒台;③是突尼斯战役,1943年3月英美法三国军队进攻北非,德意轴心国先胜后败,盟军占领了地中海的北非沿岸;④是阿拉曼战役,1942年10月爆发,阿拉曼战役成为反法西斯战争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战事发生时间正确的排序是④①③②,选择C项符合题意。
25.D【解析】从1976年和2017年世界主要国家GDP排名情况表可以看出经济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的多极化决定了政治的多极化,故选D项;20世纪90年代至今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材料一体现不出一超多强,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排除B项;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排除C项。
26.【答案】(1)背景:亚非拉国家独立;冷战格局下保持中立;面临全面核灾害可能。(2分)主要主张: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维护独立,捍卫主权和民族文化;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分)
第7页(共7页)
(2)意义:区域性的多边合作组织;新型的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的新兴区域合作模式;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分)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分)
【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结合所学得出亚非拉国家独立;据材料一“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方法”得出冷战格局下保持中立;面临全面核灾害可能。第二小问主要主张,据材料一“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结合所学得出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维护独立,捍卫主权和民族文化;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第一小问意义,据材料二“上合组织提供了一个平台,其框架下不只有多边协作,也包含了双边关系”结合所学得出区域性的多边合作组织;据材料二“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结合所学得出新型的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据材料二“现在世界上面临共同的风险和挑战,唯有和平与发展才是出路,唯有对话与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结合所学得出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的新兴区域合作模式;结合所学得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二小问方案,据材料“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7.【答案】(1)主要目的: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2分)历史条件: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进(如回答“英国政府着力打造‘世界工厂’;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逐步确立”均可给1分);(1分)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1分,答出“议会制度改革”、“代议制发展”均可给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英国工业品竞争力领先。(2分)
(2)历史背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或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领导人急于实现工业化;工人技术水平落后难以适应工业化需求;资本主义世界仇视苏联(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之中,处境危险);西方经济危机的爆发;法西斯扩张,欧洲局势紧张。(4分,任答4点即可)。影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推动苏联由农业国变为世界工业强国。(2分)
(3)体现: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的规则及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1分,如只回答“加强对市场的干预”,可得1分)。原因: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社会各界对法案不满;最高法院对法案实施违宪审查(法案违宪)。(2分)
【解析】(1)第一小问主要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51年《航海条例》颁布的主要目的是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第二小问历史条件,根据英国废除《航海条例》的时间——1849年,再结合英国在该时间点上,政治、经济等方面所出现的新现象,我们可以得知其历史条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工业革命之后,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盛行,其二,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发展,其三,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英国工业品竞争力领先。
第7页(共7页)
(2)第一小问历史背景,根据斯达汉诺夫运动所产生的时间——1935年,可知其背景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根据材料二“随着30年代中期国际局势的再度紧张,‘斯大林及其助手就坚信,他们将不得不……”可知其背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法西斯扩张,欧洲局势紧张,第二,西方经济危机的爆发;第三,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之中,处境危险;第四,苏联领导人急于实现工业化;根据材料二“工人低下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高效的驾驭从西方进口的设备”可知其背景是工人技术水平落后难以适应工业化需求。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不久(指1935年8月之后),斯达汉诺夫运动在全国迅速开展。与1913年相比,1937年苏联人均工业产量增长速度为610%,工业生产水平跃升为世界第二,欧洲第一”可知其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点:第一,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第二,推动苏联由农业国变为世界工业强国。
(3)第一小问体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国工业复兴法》作为一部“市场规制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第二,建立了公平竞争的规则及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在实施过程中,大企业一直在寻求控制价格,法规的执行有利于大企业,使中小企业的处境更加困难”可知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根据材料三“到1933年后期,消费者不满工资上涨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幅度,劳工抱怨政府偏袒资方,执行不力。等到经营情况略有好转,大企业也公开抗拒执行法规”可知社会各界对法案不满;根据材料三“1935年,联邦最高法院在一则判决中指出国会授予总统制定甚至批准行业法规的权力是违宪的,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予以废除”可知最高法院对法案实施违宪审查。
28.【答案】(1)思想:事死如事生的理念;模仿都城的建制;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理念。(1分,写出1点即可)价值——历史价值:生动再现了秦军扫灭六国磅礴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为研究秦代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1分)艺术价值:是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体现出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1分)
(2)措施:经济立法;市场设置有序化,形成了固定的商品交易市场;以钱、布为流通货币(或以金、布、钱为流通货币,笼统写统一货币不得分);商品买卖明码标价;确立“上计制度。(3分,每点1分)价值:为研究秦朝经济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实物)资料。(1分)
(3)一条防线:长城。(1分)原因:秦朝暴政(写到修建长城、秦始皇陵,焚书坑儒、严刑峻法等可得1分);(2分)秦始皇的政策过于急进;六国君主、贵族的复仇(1分)。
【解析】(1)第一小问思想,材料一“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的成阳官”可知事死如事生的理念;“象征着都邑的宫城及外郭城”可知模仿都城的建制、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理念。第二小问价值,材料一“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佣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可知兵马俑生动再现了秦军扫灭六国磅礴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为研究秦代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材料一“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可知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现实主义写实的艺术手法,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
第7页(共7页)
(2)第一小问措施,材料二“《田律》、《厩苑律》、《仓律》”可知实行了经济立法;“秦代规定市场设置有序化,形成了固定的商品交易市场”可知市场设置有序化,形成了固定的商品交易市场;材料二“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可知以钱、布为流通货币;材料二“各婴其贾(价)”可知商品买卖明码标价。第二小问价值,材料中各类关于经济管理的手段措施为云梦出土的秦简内容,是一手史料,故其对研究秦朝经济历史的作用是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实物)资料。
(3)第一小问一条防线,材料三“其未能的,则确立起一条防线来”,秦朝疆域北至长城,可知一条防线为长城。第二小问原因,材料三“行之却似过于急进”可知秦始皇的政策过于急进;材料三“总有一班失其地位的人,心上是不服的”,可知六国君主、贵族的复仇,根据所学可知,秦亡于暴政。
29.【答案】(1)贡献:发明拱券技术、穹顶技术。(2分)价值: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答出与希腊建筑的融合可得1分)世界首次出现如此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答出首次出现得2分,答出大跨度、大空间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每点可酌情给2分,本小问最高不得超过4分)
(2)原因:崇尚古罗马式的共和体制;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如卢梭等启蒙思想家;避免君主制下的个人专制;对民主和个人自由的向往;华盛顿的坚持和努力。(4分,其他言之成理每点可酌情给1—2分,本小题最高不得超过4分)
(3)贡献:网罗人才,组成内阁,且保守派与民主派的意见在政府中都有反映;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又恰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实施总统任期制;国会和最高法院可以制衡总统;不当终身总统。(5分)
【解析】(1)第一小问贡献,紧扣设问“古罗马在建筑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发明拱券技术、穹顶技术。第二小问价值,紧扣设问中“古罗马万神殿的建筑艺术价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世界首次出现如此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
(2)据材料二“在古罗马的政治传统中,最让美国开国者们着迷的政治理想是共和”,得出崇尚古罗马式的共和体制;结合启蒙运动的所学,得出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如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据材料二“我打败英王乔治三世统治的目的,不是为了我本人在美利坚做乔治(华盛顿)一世”,得出避免君主制下的个人专制;对民主和个人自由的向往;据材料二“在美国摒弃君主制,建立共和政体。态度最为坚决的则是华盛顿本人”,得出华盛顿的坚持和努力。
(3)结合所学知识——华盛顿担任总统时采取的维护共和的举措,得出网罗人才,组成内阁,且保守派与民主派的意见在政府中都有反映;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又恰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力;据材料三“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得出实施总统任期制;据材料二“共和的本质是政权的公有,是公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国会和最高法院可以制衡总统;据材料二“我打败英王乔治三世统治的目的,不是为了我本人在美利坚做乔治(华盛顿)一世”,得出不当终身总统。
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