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1、周人打败了商的属国黎国,纣王却反问:“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周朝建立后,召公
却说:“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这一变化
A.是对天命神意的否定 B.具有一定的理性色彩
C.具有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 D.推动宗法分封制的形成
2、下图中描述了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
A.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 B.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
C.九品中正制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 D.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
3、明“自文成而后,学者盛谈玄虚,遍天下皆禅学”,而明代学者高攀龙曾言“事即是学,
学即是事,无事外之学,学外之事也。然学者苟能随事察,明辨的确,处处事事合理,物
物所得,便是尽性之学。”材料表明
A.阳明心学是社会主流 B.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C.明代学术思想自由开放 D.出现了批判空谈误国的学风
4、明代以后,江南的苏杭嘉湖一带农家栽桑、养蚕、缫丝、织绢以及植棉、纺纱、织布等原
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作物的农家正业,出现了桑蚕压倒稻作、棉作压倒稻作的
新趋势。这种现象( )
A. 源于白银货币化。 B. 表明小农经济已解体
C. 使抑商政策松弛 D. 推动了江南市镇发展
5、1932 年 10 月,鄂豫皖“剿匪”总部颁布了《剿匪区内各省农村土地处理条例》,规定:
“限制每一业主所有田地面积之最高额自一百亩起至两百亩止”,“对超过最高额部分之田租,
应依累进法征收其所得税。”这一规定
A.有利于中共土地革命的开展
B.践行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
C.意在拉拢人民群众,遏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D.满足了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限制了地主的封建剥削6、194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作出《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内党支部教育的指示》,要求“普
通党员的政治教育,一般的应当包含:怎样做共产党员、支部本身的工作,统一战线政策,
乡村工作。争取政伪军工作。临时的策略教育等。”这表明,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党性教育
( )
A. 强化贯彻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 侧重提高普通党员的军事水平
C. 强调各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 D. 注意结合敌后抗战的实际需要
7、下表为《1913—1948 年中国产业资本属性结构状况表(部分)》(单位:万元)
1911—191
4 1920 增长% 1936 增长% 1947—194
8 增长%
外国资本 102125 133000 4.50 571758 9.54 73414 -16.35
国家资本 47807 66952 3.81 222454 7.79 420079 6.72
私人资本 28741 57977 10.54 204844 8.21 161499 -2.05
合计 178673 257929 5.16 999056 8.83 654992 -3.61
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外国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中始终占优势地位
B.私人资本的发展状况和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
C.国家资本的发展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不同资本的发展变化反映了社会性质的变迁
8、某年 9 月 6 日,《大公报》在《瞻望北方胜利》社论中写道:“自上月二十日以来,我军
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在全局上的意义尤其重大。此次
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也是一种进步。”材料中的战役是指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三军挺进中原 D.百团大战
9、游艳丽在《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交政策之联系》中论述:“一边倒外交政策
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紧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
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
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这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
A.未给新中国带来积极作用和加剧了美国对中国的敌视
B.不利于新中国利用更多的外部条件和良机发展自己
C.违背了独立自主原则和便于苏联控制中国
D.利于新中国接受苏联的援助恢复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
10、1953—1962 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166.83 1958 197.65
1954 166.52 1959 169.68
1955 183.94 1960 143.85
1956 192.75 1961 136.50
1957 195.05 1962 154.41
对表中关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变化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50 中期年代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增长得益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是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C.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导致了粮食产量急剧下降
11、1921 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1980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在中国农村得到迅速推广。就市场角度而言,两者的积极意义在于
A.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C.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 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12、该文学流派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运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
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将自己的心灵置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
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对该文学流派叙述正确的是
A.以浪漫主义风格寻求理想世界 B.以现实主义真实反映社会丑恶
C.以印象主义技巧再现宁静自然 D.以现代主义手法表达复杂情感
13、1947 年 3 月 21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颁布 9835 号总统令,即“忠诚调查令”。对 200
万联邦政府官员展开忠诚调查,要求他们必须宣誓效忠政府同时授权司法部长提供被定
名为:“集权主义者法西斯分子、共产主义分子”的组织或社团名单。这反映出
A.政府利用法律重塑国家精神 B.两极格局形成激化国内矛盾
C.意识形态斗争影响政府政策 D.阶级斗争加剧总统权力扩张
14、“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60 年代末的北欧学
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
“积极的和平”,则意指在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结构性暴力的消除。这里的“积极的
和平”是指
A.古巴导弹危机 B.美苏冷战 C.“911 事件” D.福利国家的建立
15、2019 年 12 月 4 日,庆祝北约成立 70 周年的峰会在伦敦闭幕。峰会虽达成一份申明,再
次强调团结与力量,但难掩成员国尤其跨大西洋国家之间的分歧。为此,美国智库外交学会
的斯图尔特•帕特里克评价道:“在跨大西洋关系受损和大国竞争加剧之际,战略自治对欧洲
人具有明显的吸引力。”这说明( )
A. 西方国家已经陷入分裂 B. 北约组织的土崩瓦解
C. 美国已成欧盟战略对手 D. 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二、材料解析题(本部分题共 4 个题,共 55 分)16、(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秦汉到明清的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中,不管当时的地方行政体制是在二级和
三级,还是四级、五级之间往复交替,县都是最低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和区划,且数目变动不
大,大致都在一千个以上。同时,历代封建王朝都通过设置职能性官员来分解地方高级行政
组织的职权,但县级行政却始终集赋税、司法、治安、教化于一体,全能而完整,并且县的
建制因地制宜,不拘一格。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地区间差别较大,国家大
事千头万绪,单单依靠一个人或一个权力核心,是难以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治理的。县级政府
是封建国家的基础,职能齐备,担负着贯彻执行朝廷的法规政令,向朝廷提供度支、物资及
兵源任务,承揽着平赋役、听诉讼、兴教化、劝农桑、敦孝道、整饬风俗、鼓励节俭、祈神
祭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一切具体事务。封建中央政府通过县级政府这些国家结构中最基本的
政治单元,可以有效地实现对整个国家的控制与治理,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
——摘编自自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县制以“官治”和“自治”两种基本模式的相互排斥与结合为主
轴的演变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近代县制改变了县以下不设治的制度,建立了区
乡一级行政以及准行政性质的保甲组织,为国家行政深入农村基层、改变乡村社会的无序状
态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近代县制在国家行政与民主制度的结合方面进行了探索,县级行
政处在官治与自治的结合部,同时又与府厅州同为上级地方自治团体,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县
的行改地位,使之在建立地方自治、加强地方权力、减少行政层级等方面,处于枢纽的位置。
当然,近代县制改革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始终未能建立起现代的县级行政人员的人事管
理制度,且县级政府组织机构开始出现冗胀倾向;没能解决对“官治”县级行政的民主监督
问题;始终未建立起统一的县级财政系统,乡镇一级财政往往是个空架子,乡镇、保经费及
部分县办事务经费始终靠临时或固定性摊派维持等。
——摘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县级地方行政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县制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10
分)
17、(14 分)“宋代文化”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生成于这一历史背景下的宋文化,必然包含
若干“近代”的因素,平民文化就是带有“近代”色彩的文化现象。宋诗尚理,已成为千古
定论,南宋词人刘克庄曾提及“近世理学兴而诗律坏”。纵观两宋,中原文化迅速地南移,南
部地区文化发达,同时引发了北部游牧民族的深层汉化。与宋代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以往
为世家所垄断的文化开始向社会下层移动,社会下层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出现“吴越闽蜀,
家能著书,人知扶册”和“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等记载。
材料二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宋代,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双重因素的驱动下,门阀
政治彻底终结,政权的开放程度提高。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冲击,土地自由买卖频繁,税制
改革使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逐步松弛。两宋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在长期的碰撞交融过程中,
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从而使宋代文化明显地带有文化“杂交”的色彩。宋朝统治者对外来
文化基本上采取兼收并蓄、广纳博采的政策,不少外域文化的因子进入汉文化系统中,高丽
的白磋纸和松烟墨在宋朝享有很高的声誉,日本的折扇和倭刀也深得宋朝文士们的好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的特点。(6 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生成的背景。(8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材料一 根据专家系统研究,在传统农业阶段,每 500 公顷土地只能养活 2—1000
人。而到了近代,随着资本和技术集约型的现代农业的发展,每 500 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
增至 5000 人,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当然现代农业高速增
长也是与化肥大量投入密切相关。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科学在农业的运用,将把农村居
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人口集中于工业城镇”。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将把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
生产、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总之,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
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
平大幅度提高的历史演进过程。
——摘编自张新光《20 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材料二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粮食产需矛盾、供求矛盾十分尖锐。1953-1955
年,我国逐步对粮食、油料、棉花等农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1979
年,国务院决定陆续提高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幅度达 24.8%;对超出统购任
务的部分,实行加价政策,对粮食的加价高达 50%。1983 年和 1984 年又下放一些品种的价格
管理权限:对生产发展快、市场供应有保障的品种先放,供不应求的后放;与国计民生关系
较小的先放,关系较大的后放;分散产区先放,集中产区后放。到 1984 年,农产品的统购、
派购范围大大缩小,受自由市场调节的比重逐步上升。
——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50 年代统购统销政策实施的背景,并说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产品价格改革的目的。(6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 分)
材料 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通过斯姆特—霍利法,将进口商品的关税大幅度提高,但
很快遭到其他国家报复性措施,以致国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上台后的罗斯福推出“3R”新
政即复兴、救济、改革。为保障《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政策的落实,罗斯福通过
“炉边谈话”不断宣传和解释“新政”,逐渐破除了传统自由主义的束缚,为美国政府缓解危
机 走 出 困 境 起 到 了 积 极 作 用 , 还 造 成 了 战 后 美 国 经 济 长 期 上 升 的 总 趋 势 。
——摘编自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等
材料提供了罗斯福新政的案例,蕴含了国家应对危机和改革复兴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
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
理。)
历史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材料“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大意是上天是不可信赖的,只有发扬文王之德,才能使周王朝国运长久,体现了一定的理性色彩,故选 B;召王强调德政,A
表述不恰当,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主政治色彩,排除 C;材料信息与宗法分封制无关,排
除 D。
2、B.
3、D
4、【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农村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源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
发展,排除 A;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才开始解体,排除 B;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
经济政策,排除 C;江南地区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和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人口集中,推动江南市
镇发展,D 正确。
5、C
6、【答案】D 【解析】A.材料没有涉及党的领导权问题,不正确;B.材料中涉及的是政
治教育,B 不正确;C.只是内容之一,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D.据材料“统一战线政策,
乡村工作。争取政伪军工作。临时的策略教育等”可以得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处于抗战的
需要,在党的政治教育中增加了与敌后抗战相关的内容,说明党的教育注重结合敌后抗战的
实际需要,D 正确;
7、B
8、D
9、B
10、C
11、【答案】B 【解析】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肯定市场的作用,有利
于农产品的商品化,B 项正确,排除 ACD
1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浪漫主义文学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运用夸张
手法,情节跌宕起伏,追求理想世界,故选 A;现实主义主张真实描绘社会现实,现代主义反
传统,反理性,故事情节不明,因果关系不清,BD 不符合题意,排除;印象主义是绘画流派,
重视光色变化,不符合“文学流派”,排除 C。
13、C
14、D
15、【答案】D 【解析】“在跨大西洋关系受损和大国竞争加剧之际,战略自治对欧洲人具
有明显的吸引力”表明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故 D 正确;AC 材料未体现,排除;B 与史实不
符,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16、(16 分)
(1)特点:始终是国家最低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和区划;总体数目变动不大(或总体稳定,具
有连续性);行政职能完整;建制因地制宜,不拘一格。
(6 分,任意三点即可,每点 2 分)
(2)变化:在县下建立区乡一级行政及保甲制度;与近代民主政治结合,实行地方自治。(4
分,每点 2 分)
原因:加强对农村基层管理的需要;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影响;中央集权削弱,
地方势力增强;自然经济解体,近代经济发展。
(6 分,任意三点即可,每点 2 分)
17、(14 分)【答案】
(1)带有“近代”色彩(因素);民族融合性;世俗化或大众化或平民化或文化下移;
受理学影响大;南方文化、北方文化发展不平衡或中原文化向周边扩展或南方文化迅速发展。(6 分,任意三点即可,每点 2 分)
(2)政治方面:宋朝统治者实施了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或者宋代重文轻武政策,为
宋代文化的发展和兴盛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
经济方面: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冲击;或经济重心的转移。
思想方面:理学的发展。
民族方面:多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加速。
对外政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碰撞交融,为宋代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内
部);或外来文化的介入,丰富了宋代文化的内涵(外部)。
社会变迁:传统社会的结构性变迁是宋代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8 分,任意四点即可,每点 2 分)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必然包含若干‘近代’的因素”可归纳出带有“近代”
色彩;根据材料“中原文化迅速地南移,南部地区文化发达,同时引发了北部游牧民族的深
层汉化”可知,中原文化向周边扩展,且以南方文化的发展最为迅速,同时宋代文化还体现
出一定的民族的融合性;根据材料“以往为世家所垄断的文化开始向社会下层移动”可归纳
出文化下移,平民化加强;根据材料“吴越闽蜀,家能著书,人知扶册”“人人尊孔孟,家家
诵诗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文化受理学影响大。
(2)背景: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背景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
民族关系、对外政策及社会变迁等方面进行分析。政治上,由材料“宋朝统治者对外来文化
基本上采取兼收并蓄、广纳博采的政策”可知,文化的发展主要和政府实施的较为开明的文
化政策有关;经济上,由材料“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冲击”可知文化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
展有关;思想上,依据材料一的归纳可知其受理学的影响大;民族方面,由材料“两宋时期
多民族政权并立,在长期的碰撞交融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可归纳为多民族政权并
立,民族融合加速;对外方面,由材料“不少外域文化的因子进入汉文化系统中”可知,农
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碰撞交融和外来文化的介入,丰富了宋代文化的内涵;社会变迁方面,
由材料“社会变迁的双重因素的驱动下,门阀政治彻底终结,政权的开放程度提高”可知,
传统社会的结构性变迁是宋代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18、(14 分)
(1)特点:科技与资本密集型;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相伴而生;农业从业人
员大幅度下降;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8 分)
(2)背景: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城镇人口增长,粮食紧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计
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4 分,每点 1 分)
目的:改变农产品价格偏低的不合理状况;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生产;推进农村经
济体制改革。(2 分)
19、(11 分)
示例一
启示:加强国际合作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2 分)
说明:大危机发生后,资本主义国家各自为政,为保护本国市场,纷纷高筑关税壁垒,
掀起了贸易大战与关税大战,加剧了世界经济的衰退。20 世纪 30 年代,法西斯势力疯狂侵略
扩张,对整个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最终取得了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胜利。(7 分)
小结:面对全球化加快发展的趋势,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必然选择。
(2 分)
示例二
启示:改革是应对国家危机的必由之路。(2 分)
说明:1920 年底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危机与经济困难。列宁以新
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工农联盟政权的巩固。20 世纪 30 年代,面对大危机的冲击,罗斯福推行新政,通过全面干预经济稳
定了美国的民主政治秩序,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向复苏。(8 分)
小结: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调整生产关系是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