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届高三历史3月新学考模拟信息卷试题(一)(Word版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2020届高三历史3月新学考模拟信息卷试题(一)(Word版含解析)

ID:265901

大小:430.5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6-0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新学考·山东 2020 模拟信息卷·历史(一) 满分 100 间 9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中国 乡里制度可以追溯到西周,西周时乡和里是单独出现的。春秋战国时期,乡里制度在 沿袭西周国、野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有了一些变化:乡和里开始并称,“乡”正式成为乡里基 层组织的一级单位;出现了“亭”的设置。该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 新式社会秩序在重构 B. 传统制度遭到遗弃 C. 宗法血缘制已经崩溃 D. 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乡’正式成为乡里基层组织的一级单位;出现了亭’的设置”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乡里制度的发展适应了社会经济变化的需要,体现了中央集 权制逐渐取代旧的分封制的趋势。A 正确;根据材料“乡里制度在沿袭西周国、野管理体制的 基础上有了一些变化”可知,传统制度没有被遗弃,而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B 排除;宗法 制度崩溃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 排除;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时间不符,D 排 除。故选 A。 2.汉武帝接受卫绾、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置太学并设置郡国县学。公元前 135 年,又设 五经博士,使儒学上升为经学。这些做法 A. 实现了对各地的有效控制 B. 推动了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C. 创立了一种新的思想流派 D. 使诸子百家的学说完全消失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汉武帝接受了独尊儒术的建议,通过全国的学校教育、置五经博士等,确立 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并使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B 正确;地方设置郡国县学不能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力度,A 排除;这是儒家思想新的发展,不是新的思想流派,C 排除;‘完 全消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 排除。故选 B。 的3.明代成化时,“濒海大姓私造海舰,岁出诸番市易”。嘉靖年间,这些人“联结为寇,溃裂 以出”,获利丰厚。明王朝几乎倾注了全国的兵力和物力镇压海寇,国库日益空虚。据此可知 A. 海禁政策导致朝贡贸易体系瓦解 B. 私人海外贸易呈现不可阻挡之势 C. 走私贸易迅速扩大社会贫富差距 D. 海禁政策有阻止外国侵略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濒海大姓私造海舰”“联结为寇,溃裂以出”“明王朝国库日益空虚” 可知,当时政府实行海禁政策,但私人出海现象仍屡禁不止。B 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当时朝 贡贸易的情况,A 排除;材料未体现贫富差距的扩大,C 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外国侵略,D 排 除。故选 B。 4.《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 1500 里长、横穿中国 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发 生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二十一条”签订后 C. 《辛丑条约》签订后 D. 《马关条约》签订后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提到西方列强的炮舰舰队在上海到重庆的区域航行,结合所学可知,上海是在 《南京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而重庆是在《马关条约》里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故 选 D 而排除 A;“二十一条”出现于《马关条约》之后,主要涉及中日关系,而题干中说到 的西方列强中有英国,故排除 B;《辛丑条约》中没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故排除 C。 【点睛】新课程的课标要求中,关于历史史实是最需要学生通过记忆来掌握的,其他的诸如 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意义、影响和经验教训、启示之类的东西都离不开史实,而这些东西 都是史实推论或者概括总结得出的,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识记的任务只有史实,结论 性的东西都不用死记硬背了,等于减轻了考生的记忆负担,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历史学科其 他能力的要求在新课标下等于提高了,需要考生提高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从容应对高考。同时,即使是识记的知识,也不会考查直接的死记硬背,而是考查在新情境下能否灵活运用。 5.材料表明 19 世纪前期,中国在对英国 A. 棉纺织品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 B. 棉纺织品贸易由出超变成了入超 C. 贸易往来中一直居于出超的地位 D. 交往中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1832 年之后英国对华户口棉纺织品超过了在华进口的土布值,说明了中 国对英国棉纺织品由出超变成入超。B 正确;1832 年之后变为入超地位,A 排除;材料只体现 了棉纺织品值,不能反映整体贸易往来状况,C 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 D 排除。故选 B。 6.鲁迅于 20 世纪初提出了改造国民性和“立人”两个相关的命题,认为中国“国民性”中存 在的某些严重缺陷和弱点是由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所造成。为此,他 A. 著文立说,批判传统道德 B. 倡导民主,反对封建专制 C. 弘扬科学,摒弃愚昧迷信 D. 领导革命,重建道德价值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鲁迅认为中国的“国民性”出了问题,故他通过文学革命批判传统道德,因此A 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体现政治上的问题和诉求,故 B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问题的症结 是封建思想而非迷信思想,故 C 选项错误;D 选项鲁迅并非革命的领袖,故错误。 7.下面是 1919 年国人描绘的《蛇吞犬食)图,其右则是二十一条的诸条内容,填满了漫画周 围的空间,最左题着“请同胞以血泪读之广为发布翻印尤佳,中华民国全国国民爱国团印”, 这反映出当时 A. 边疆危机开始引发国人关注 B. 群众抵制日货运动的兴起 C. 晚清海防思想影响社会风潮 D. 民众对日本不满情绪加剧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中的“1919 年”、“则是二十一条的诸条内容”、“请同胞以血泪读之广” 等信息再结合图片中“邪恶的毒蛇(日本)正在吞噬中华民国的领土”可知,1915 年日本强 迫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吞并中国野心增强,而且在巴黎和会上要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 给日本,使中国感受到严重的民族危机。1919 年的这幅《蛇吞犬食》体现了当时中国民众对 日本不满的情绪,故选 D 项。边疆危机开始引发国人关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故 A 选项不符 合题意;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民众对日本的不满情绪,没有体现群众抵制日货的运动, 故 B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提供的时间属于民国时期,不是晚清,排 除 C 项。 8.邮票,常常以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文化典籍等作为题材,以小小的 “方寸之地”承载着往昔的历史。下列三张不同年份发行的邮票,见证了 1949 年以来,中国 农村发生的巨大变迁。这些变革都A. 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 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党的路线 C. 促进了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 D. 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不论是人民公社还是改革开放,都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D 正确; 人民公社没有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A 排除;人民公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不是与时 俱进,B 排除;人民公社反而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C 排除。故选 D。 9.二战结束后,中法围绕处置在华战犯问题爆发了一场治外法权存废之争,并由此导致了“白 尔丁号事件”。借助战后高涨 民族主义热潮,中国政府迫使法国政府在中法新约签署前关闭 了在华领事法庭,随即两国 1946 年 2 月签署了中法新约,彻底废除了法国在华治外法权。这 反映了 A. 中国借助治外法权存废之争进行主权宣示 B. 二战后审判战犯与恢复国家主权相互脱节 C. 法国在华治外法权废止时间早于英美两国 D. 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赢得了治外法权废止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政府处理“白尔丁号事件”的过程,成为一次宣示主权的行动,表明了捍卫主 权的决心,也表明此时审判战犯与恢复国家主权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影响中外关系的重 要一环。A 正确,材料表明审判战犯与恢复国家主权紧密联系在一起,B 排除;1943 年美国和 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法国在 1946 年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C 排除;治外法权的废 止是当时中国政府奋力抗争的结果,D 排除。故选 A。 10.下表为 20 世纪 80 年代深圳创造的部分“全国第一”情况。材料反映了深圳 的A. 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点 B. 是新时期经济改革的方向标 C. 开发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D. 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20 世纪 80 年代”“全国第一”并结合改革开放后深圳特区的经济成 就可得出,深圳在新时期起到了经济改革的方向标的作用。B 正确;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之前并未开设试验点,A 排除; 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出现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的,而 20 世纪 80 年代属于经 济体制改革的初期,C 排除;深圳创造的第一不能体现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 排除。故选 B。 11.这场席卷全欧的思想运动以其富有理性的观念,唤醒欧洲各国乃至美国等国人民起来反对 封建意识,反对教会权威,给处于黑暗统治中的人民以光明和希望。这次思想解放运动 A. 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B. 设计出资本主义的社会蓝图 C 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 D. 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场席卷全欧的思想运动以其富有理性的观念,唤醒欧洲各国乃至美国 等国人民起来反对封建意识,反对教会权威,”可知这场运动强调的是理性和反封建,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是启蒙运动,B 选项符合题意。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文艺复兴的内容之一, 与材料无关,A 选项排除。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C 选项排除。达尔文的生物进 化论,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D 选项排除。 【点睛】启蒙运动指发生在 17-18 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 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 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12.1585 年,西班牙籍历史学家门多萨广泛搜集资料,整理来华传教士的文件、信札、报告, 以及各类翻译成西文的中国书籍,同时参考了大量已出版的欧洲中国学著作,费时两年,于 1585 年用西班牙文出版了《大中华帝国史》一书。该书的编纂宗旨是 A. 以全球史观的眼界审视历史发展 B. 把中国的情况全面介绍给欧洲人 C. 收集情报为澳门殖民统治者服务 D. 满足扩大对清朝输出商品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大中华帝国史》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在收集、研究中国文献基础上编纂而成的, 目的是把中国的情况介绍给欧洲人,使之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及明朝历史等内容。B 正确;16 世纪尚未出现全球史观,A 排除;早期占领澳门的西方殖民统治者是葡萄牙人,C 排除;清朝 在 1636 年才建立,D 排除。故选 B。 13.下表反映了 1851~1911 年英国女性就业妇女变化情况。此变化情况说明 A. 妇女在家庭中地位得到提升 B. 工业化增加了女性就业机会 C. 资本主义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D. 妇女知识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1851 年后女性职员人数大幅增加,说明工业化发展给女性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B 正确;材料中女性职员数量的增加并不能说明妇女在家庭中地位得到提升,A 排除;材料未体现贫富差距缩小。C 排除;女性职员增加不能证明妇女知识水平得到提高。D 排除。故选 B。 14.如图是题为“人民胜利备忘录”的海报。图中有一枚冉冉升起的太阳,它是自由的象征。 其中跪着的是俄国沙皇,该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二月革命 B. 七月流血事件 C. 十月革命 D. 《四月提 纲》的颁布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其中跪着的是俄国沙皇”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 1917 年 3 月发生的 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A 正确;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 《四月提纲》 的颁布发生之前,沙皇的专制统治已被推翻,BCD 排除。故选 A。 15.下图是关于国际联盟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国联的实质问题是 A. 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权威性 B. 纲领含糊不清,自相矛盾 C. 建立在重重矛盾之上 D. 大国操纵,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 【答案】D 【解析】 画中“车夫”背心上的英文为“国联”,他奋力挥鞭。驱赶着背上负有“和平”使命的马儿向 “结束战争”的方向行进。但“国际事务”这辆大车分明是在冲向战争,“和平”马儿虽然 竭尽全力,却寸步难行。这幅漫画揭示国联虽然标榜“和平”,但由于其本质不过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因此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无法挡住战争的步伐。故排除 ABC, 选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6.【历史选修 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弱冠嗣位。此时,他所面临的青藏高原的政治局势相当 严峻。对于已跨入奴隶制社会的吐蕃王朝来说,旧的部落军制显然已不能适应新兴的政治和 军事的需要。松赞干布适应时代趋势,仿照唐朝的府兵制,在吐蕃建立起一整套严密的军事 组织。他把吐蕃分成四个“如”,“如”是吐蕃的大军事区和行政区。另外,还有四个禁军千 户所分镇四如……大将以下各级官员,都由当地的大贵族担任,世袭其职,仍须经王廷的任 命。所有士兵都登记造册,由朝廷掌管,全国军队由兵马都元帅统率,调动以赞普的金箭为 凭。经过松赞干布大胆改革后的吐蕃军队,成为一支兵农合一,集训练、生产、出征于一体 的新型军队。有了“强兵”的支柱后,松赞干布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有利于吐蕃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的各项改革。正是通过这些改革,吐蕃达到了鼎盛时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松赞干布军事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松赞干布军事改革的意义。 【答案】(1)背景:政治局势严酷;部落军制已不能适应新兴的政治和军事的需要; (2)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 控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其他各项改革奠定了基础;推 动了吐蕃社会进步;有助于推动民族融合。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他所面临的青藏高原的政治局势相当严峻。”、“对于已跨入奴隶制 社会的吐蕃王朝来说,旧的部落军制显然已不能适应新兴的政治和军事的需要。”结合所学 从政治局势严酷、旧制不适应新的需要等方面概括松赞干布军事改革的背景。 (2)依据材料“松赞干布适应时代趋势,仿照唐朝的府兵制,在吐蕃建立起一整套严密的军 事组织。”、“有了‘强兵’的支柱后,松赞干布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有利于吐蕃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的各项改革。”结合所学从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其他各项改 革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吐蕃社会进步、有助于推动民族融合等方面说明松赞干布军事改革的 意义。 的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 1914 年,工业革命已从它在不列颠群岛的最早的中心地大大地向外传播。实 际上,这一传播已达到如此巨大的规模,以致英国这时不仅面临可怕的竞争,而且已被另外 两个国家——德国和美国所超过。下表列举的各强国是按照它们在工业生产方面的位次排列 的,它表明了在世界的工业均势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摘编自吕政《对 20 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回顾》 材料三 ——摘编自吕政《对 20 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 19 世纪中后期英法德三国工业生产方面的位次 变化趋势及基本原因。 (2)材料二、三各体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趋势:英国:19 世纪中期英国稳居第一,后来先后被美国、德国所超越。法国: 19 世纪中期仅次于英国,后来陆续被美国、德国所超越。德国:19 世纪中期居于英法美三国 之后,后来先后超越法国、英国。 原因:德国:德国统一的完成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积极采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英国: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其居于优势;19 世纪末主要依靠殖民地而不是新技 术发展经济。法国:靠近英国,工业革命使其 19 世纪中期居于优势,但小农经济、高利贷资 本发达,且不重视新技术而逐渐滞后。 (2)现象:材料二体现了我国正在逐步成为工业生产大国。材料三体现了我国人均占有的工 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原因:我国政府对工业生产的重视;我国人口多,自身拥有非常丰 富的资源及广阔市场;对外开放,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注重 发展教育与科技,重视技术创新 【解析】 【详解】(1)趋势:依据表格内容来看,英国在 19 世纪中期英国稳居第一,后来先后被美国、 德国所超越,法国在 19 世纪中期仅次于英国,后来陆续被美国、德国所超越,德国在 19 世 纪中期居于英法美三国之后,后来先后超越法国、英国;原因:依据所学可知,德国统一并 积极采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使得德国迅速发展,而英国 19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使其居于优势,但 19 世纪末主要依靠殖民地而不是新技术发展经济,逐渐落后,法 国靠近英国,工业革命使其 19 世纪中期居于优势,但小农经济、高利贷资本发达,且不重视 新技术而逐渐滞后。 (2)现象:材料二说明我国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位次逐步居于世界前列,体现了我国正在逐步 成为工业生产大国,材料三的数据体现了我国人均占有的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原因: 依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我国政府对工业生产的重视,而且我国人口多, 自身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及广阔市场,后来实行对外开放,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注重发展教育与科技,重视技术创新,导致我国逐步成为生产大国, 而且人均产量大幅增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亲爱的女士,不说我们曾经多少次消受甜蜜的接吻、热情的拥抱、以及同床共 枕;就光是我能经常瞻仰你们的娇容、优美的仪态,尤其是亲近你们那种女性的温柔文静…… 因为凡是有理性的人都会说:我爱你们,就跟别的男人爱你们一样,是出于天性。谁要是想 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 ——摘自《十日谈》 材料二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 动则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摘自李侃《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日谈》的作者并概括作品所表达的理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后两个“笼子”的含义。并从 18 世纪后半期现代民主政 治的具体实践角度指出欧洲启蒙运动的直接贡献。 【答案】(1)薄伽丘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追求现世的幸福;讽刺基督教会的虚 伪腐败;揭露和批判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主张。 (2)人身上的“笼子”: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关统治者的“笼子”:自由平等、民主法制、 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政治构想。直接贡献:成为了法国 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解析】 【详解】(1)作者:依据所学可知,《十日谈》的作者是薄伽丘;理念:依据材料“谁要是想 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并结合所学可知,薄伽 丘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追求现世的幸福,而且讽刺基督教会的虚伪腐败,揭露 和批判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主张。 (2)第一个笼子:依据材料“启蒙运动则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同时,把统 治者关进了‘笼子’”并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反对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因此第一个指 的是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第二个笼子,依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提出自由平等、民主法 制、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政治构想,因此第二个笼子指 的是自由平等、民主法制、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政治构 想;贡献:依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的思想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 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并不完全意味着理想境界的出现,有时它会带来更多问题、更大挑战。19 世纪的英国就出现过严重社会问题,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环境污染、道德败坏、治安情况 恶化、人际关系淡漠,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明显失效,传统价值体系迅速瓦解,国家的社会 功能不足以应对层出不穷的严重问题,工业化使英国陷入一片迷茫。英国的情况在其他西方 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反复出现,人们这才意识到:现代化意味着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意 味着社会的整体变化。从各国实践看,现代化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建立现代国家,发展 现代经济,建设现代社会。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又彼此重叠,没有现代国家就不能发展现代经 。济,而经济发展又必定要求建设现代社会。综观推进现代化比较成功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 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这三方面进行的较为顺利的国家。 ——钱乘旦《从全球视阈看现代化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答案】示例观点:建立现代国家、发展现代经济、建设现代社会是一个国家推进现代化必 不可少的三方面内容。 阐述:以近代英国为例。1689 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保证了议会的权力, 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基本上完成了建立现 代国家的任务;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市场需 要,生产技术出现革命性变化,工业革命开始,较为完整的现代经济体系开始形成;在工业 革命的发展过程中,英国出现了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逐渐 失效,而国家功能不足以应对新的社会需求,此时的英国需要对社会进行全方位调整,在发 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建设现代社会。 总之,建立现代国家、发展现代经济、建设现代社会相互衔接又彼此重叠,任何国家在推进 现代化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这三方面内容。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现代化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建立现代国家,发展现代经济,建设现 代社会”来看,建立现代国家、发展现代经济、建设现代社会是一个国家推进现代化必不可 少的三方面内容。然后结合相关国家的史实加以说明、总结即可。注意要史论结合,逻辑合 理。例如:观点:建立现代国家、发展现代经济、建设现代社会是一个国家推进现代化必不 可少的三方面内容。阐述:以近代英国为例。1689 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 保证了议会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基本上完成了建立现代国家的任务;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经济得到迅速发 展,为了满足市场需要,生产技术出现革命性变化,工业革命开始,较为完整的现代经济体 系开始形成;在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中,英国出现了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原有 的社会治理模式逐渐失效,而国家功能不足以应对新的社会需求,此时的英国需要对社会进 行全方位调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建设现代社会。总之,建立现代国家、发展现代经济、 建设现代社会相互衔接又彼此重叠,任何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这三方面内容。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物质文明的传人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 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1:论题:上海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 闸述: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自此西方物质文明的成果纷纷传人中国。近代 通讯工具、交通工具以及和近代社会生活有关的自来水、电灯等,大部分从西方传人上海。 近代通讯、交通以及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在上海几乎都有所体现,故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化的一 个缩影。 示例 2:论题:外商是中国物质近代化的推动者。 闸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市场被打开,中国逐渐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的倾销市场。 因此外商出于商业利润的考虑,把西方的物质文明带入中国,以此打开中国市场。因此,在 近代史上,外商是中国物质近代化的推动者。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内容来看,中国部分先进事物是由西方商人推动使用的,而且大部分先进 事物率先在上海地区使用,表明上海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可依据以上观点任选其一, 然后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即可,注意阐述须有史实依据。例如:论题:上海是中国近代化 的一个缩影。阐述: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自此西方物质文明的成果纷纷传 人中国。近代通讯工具、交通工具以及和近代社会生活有关的自来水、电灯等,大部分从西方传人上海。近代通讯、交通以及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在上海几乎都有所体现,故上海成为中 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