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高三学年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5 小题,共 140 分。)
24.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孔子主张“保守”,那么先秦诸子不“保守”的就极少了。如果说到“消
极”,孔孟大儒的消极因素更多。如果说到“专制”,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都符合。这说
明
A.思想一统趋势已经出现 B.固化价值判断影响历史理解
C.诸子百家互相交流借鉴 D.专制集权理论适应政治需要
25.山西平陆汉代壁画里描绘着这样的场景:地主庄园的城堡及依附的“部曲”、“兵家”,是对
抗农民的工事和武装;地主监督农民从事耕种;双牛牵引耧车和大型犁铧。可见平陆壁画
A.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普遍使用 B.印证了汉朝社会矛盾突出的事实
C.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化的相关史料 D.体现山西艺术创作水平日臻成熟
26.“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九衢生人何劳劳,长安土尽槐根高。”(唐诗《秋夜
吟》)这首诗反映了唐朝
A.城市管理比较严格 B.民众生活规律
C.经济发展逐渐萧条 D.坊市制度发展
27.清朝继承发展明朝督抚制度的同时,在东北、外蒙和新疆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在内蒙古设
立盟旗。以上这些措施
A.比元代行省制更先进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推动朝贡体系的发展 D.说明国家治理方式灵活多元
28.总理衙门“掌各国盟约,昭布朝廷德信,凡水陆出入之赋,舟车互市之制,书币聘飨之宜,中
外疆域之限,文译传达之事,民教交涉之端,王大臣率属定议,大审上之,小事则行。”这表明
A.总理衙门成为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 B.传统的华夷观念被颠覆
C.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 D.中国开始迈向近代外交
29.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
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可见促成辛亥革命在武汉爆
发的因素是
A.最早接触西方文明 B.工业化基础雄厚
C.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D.清政府统治薄弱
30.刘少奇系统地从经济角度阐释了中国走向新民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即建立社会主
义的客观物质条件还不具备,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需要利用资本主义来
发展中国经济。这一经济理论提出的背景是
A.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31.图 8 为 1978—2006 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趋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1978-1981 年,对外开放政策确立,对外贸易高速发展
B.1982-1996 年,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对外贸易低速增长
C.1997-2000 年,设立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对外贸易持续发展
D.2001-2006 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高速增长
32.如图 9 所示,古希腊服饰以单纯的富有垂感的面料,不加裁剪,自然披
裹缠绕在身体上,人体自由活动不受拘束,既体现人体自然美,又达到舒
适的效果。这可以体现古希腊文明具有
A.人文主义情怀
B.理性主义精神
C.人民主权意识
D.开放包容态度
33.长期以来英国实行敞田制——由无数面积都不大的条形田地构成,所有者的土地分散到不
同的地方,非常不便于耕作……而圈地运动后采用新式的耕作方法如轮耕制,发展优良品种,
用科学方法饲养耕牛,使用某些简单的农业机器。由此可见圈地运动
A.通过暴力使农民与土地分离 B.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C.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D.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4.20 世纪 60 年代,中法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
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1964 年中法建交。可见中法建
交最重要的政治基础是
A.都奉行独立自主政策 B.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都希望挑战美苏霸权 D.当时两国价值观念相同
35.据《纽约邮报》报道,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表示,纽约州目前面临大量呼吸机短缺,然
而现在却陷入一场和其他各州以及美国联邦政府争抢呼吸机的竞标战,他还吐槽:“这就像是
在 eBay(美国购物网站)上与其他州一起竞拍”。这表明美国
A.市场经济体制效率低下 B.联邦制下各自为政
C.工业生产能力日益下降 D.分配制度严重不公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 题~第 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
都必须作答。第 43 题~第 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35 分。
41.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 年德国有铁路 18560 公里,1890 年增至 41818 公里,为西欧和中欧之冠。……密密
层层的铁路网把德国紧紧地箍在一起。1879—1880 年,俾斯麦实行普鲁士铁路国有化,至 1900
年前后国有铁路已占很大优势。
——摘自丁建弘《德国通史》材料二
1876 年,英国人在上海私自修筑吴淞铁路,清廷把铁路看作是奇技淫巧,担心它会对人们的
思想产生不良的影响,以 28.5 万两白银赎回后即行拆掉。1880 年 7 月,唐山煤矿开始产煤,
为了把煤运出,清政府准许修建了唐胥铁路。铁路开通后,起初为了避免火车震动陵寝,决
定车厢由骡马牵引。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或是直接侵占中国的筑路权益,或是通过贷
款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铁路命脉。(至 1911 年,全国铁路总长 9292 公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用于运输和邮电建设的投资为 90.1 亿元,其中铁道投资 59.2 亿元。
到 1957 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已达 29862 公里,比 1949 年增长 35.8%。五年内,新建铁路
33 条,恢复铁路 3 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和企业专用线共约 10000 公
里。……在修建新铁路的同时,还加强和改造了现有铁路的技术设备,修建了许多复线,增
加了通过能力。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德两国铁路发展状况的差异,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1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铁路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
影响。(9 分)
42.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这一主题,自拟论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
持论有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
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 (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元朝以来,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土司制度。土司职务世袭,但是需要中央政府批准;(土
司)在内部自行征收赋役,仅向中央政府进贡少许银物;自有法令,对属民生杀予夺。
雍正四年,鄂尔泰提出改土归流的建议。雍正帝全部批准,并实授他云贵总督官职,以提高
其威望和事权。
鄂尔泰一面招抚,一面用兵,设置官厅,派出同知,办理民政。对于土司本人,自动交印的,
厚加奖赏;对顽抗者严行惩罚,没收大部或全部财产。增设绿营军、增添驻防军。将过去土
司进贡的数额作为定额,平均摊到田亩中征收,一般不增加当地人民对中央的负担,削除了土司一层的盘剥。雍正四年十一月,他到最先实行的地区贵州长寨,沿途“招抚逃亡,给牛予
种,按口赈粮,民皆欢集”。下令疏浚清水江,使黔、桂、湘三省物资得以较顺利的交流,促
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巩固了改土归流的成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改土归流的背景。(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改土归流的影响。(6 分)
46. (15 分)【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 年 2 月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在得到罗斯福保证其在远东的领土要求的情况下,同
意在击败德国 2 至 3 个月后加入太平洋战争对抗日本。
5 月 9 日,德国战败宣布投降,苏联将主要作战力量调集至太平洋战场。8 月 8 日,苏联
对日宣战。苏联派出约 150 万人的军队,超过 5,000 辆坦克、超过 28,000 门大炮和 4,300
架飞机等武器装备。日本方面集结了约 60 万人的军队,1215 辆装甲车和坦克、6700 门大炮
及 1800 架战机。日军未能预计苏联会这么快便对日宣战……日方将领几乎不能作出有效的
指挥。另外苏军使用了运输机把部队空降到各大小机场和城市中心,以及通过空军为超出陆
上补给线的部队提供补给。苏军的陆空夹击之下,日军毫无招架之力,最终战败。这一次苏
联大获全胜的行动被称为“八月风暴行动”。
——摘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9-1945 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八月风暴行动”发生的背景。(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八月风暴行动”的影响。(7 分)
47. (15 分)【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钱三强(1913—1992 年),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1936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
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
1948 年回国。50 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
批重要仪器设备。使我国的堆物理、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展起来。在苏联政
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组织联合攻关,使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第一颗原子
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官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三强科研成就取得的背景。(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钱三强所做贡献的影响。(7 分)
2020 年高三学年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5 小题,共 140 分。)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B C A D D B C D A D A B
二、非选择题
41. (25 分)
(1)差异:
德国:发展迅速;铁路网密集;铁路国有化。(2 分)
中国:发展缓慢(曲折);零星分散;受外国资本控制。(2 分)
原因:
德国:国家统一的推动;政府大力支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工业革命的影响);科
技进步。(6 分)
中国: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技术力量薄弱;清政府腐朽;
传统观念和守旧力量的阻碍。(6 分)
(2)特点:自主建设,政府主持统一规划,投资大,发展快,新建与改造相结合。(3
分)
影响:促进铁路沿线地区经贸发展与交流,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推动工业化建设,为新
中国铁路事业发展奠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6 分)
42.(12 分)
答案示例 1:长期以来,推动和制约全球化的力量相互交织。
给分标准:论点明确,2 分。
论据:推动因素不少于 1 个,制约因素不少于 1 个,总数 4 个,每个 2 分,共 8 分。可以
采用材料以外的史实说明。
要求:史实与史论对应正确,能够充分说明论点。
逻辑清晰:2 分。总结 1 分,行文逻辑 1 分。
答案示例 2:全球化迅速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给分标准:论点明确,2 分。
论据:强调全球化发展的积极影响,史实 4 个,共 8 分。可以用材料以外的史实说明。
要求:史实与史论对应正确,能够充分说明论点。
逻辑清晰:2 分。总结 1 分,行文逻辑 1 分。
答案示例 3:阻碍全球化发展的因素突出,全球化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给分标准:论点明确,2 分。
论据:强调全球化发展的消极影响,史实 4 个,共 8 分。可以用材料以外的史实说明,如
逆全球化潮流的出现等。
要求:史实与史论对应正确,能够充分说明论点。
逻辑清晰:2 分。总结 1 分,行文逻辑 1 分。
45.(15 分)
(1)土司制度妨碍国家统一;阻碍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社会安定;阻碍社会进步;
最高统治者支持。(9 分)
(2)推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内地与西南地区的文化交流;有利于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减轻民众负担,有利于社会稳定。(6 分)
46.(15 分)
(1)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德国战败投降;日本实力衰退;维护苏联国家利益的需要。(8
分)(2)打击法西斯势力,加速日本投降;扩大苏联国际影响力,提升苏联国际地位;为二
战后的国际关系埋下伏笔。(7 分)
47.(15 分)
(1)个人学术水平高超;政府支持;中苏关系恶化的影响;原子能技术成为国家实力的
衡量标准。(8 分)
(2)增强国家科技水平;提升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促进工业领域进一步发展。(7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