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等七校2020届高三历史6月三诊试题(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实验中学等七校2020届高三历史6月三诊试题(Word版含答案)

ID:270560

大小:17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6-2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津中学、实验中学等七校 2020 届高三 6 月联考(三诊) 文科综合历史 24.(綦江)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周朝时,周公提出“敬天保民”;春秋时期, 孔子提倡“仁”,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华文化 “人本”色彩逐渐加强 B.神权政治色彩得到淡化 C.神权遭到王权冲击 D.中华文化具有一定民主色彩 25.(铜梁)司马迁在《循吏传》中,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孙叔敖、子产、公仪休、石奢、李 离等五位勤政爱民、奉公守法的“循吏”立传;同时作《酷吏传》,入选的 12 个官员,居 然全是滥用职权、专司酷刑的汉朝官员。这反映出司马迁 A.赞赏儒家教化的治理思想 B.主张礼法并施治理社会 C.反对法家倡导的治国模式 D.以古讽今批评当朝吏治 26.(实验)唐玄宗即位后,为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边境的不断袭扰,改变了边防 重镇原来以几百人为单位的小军事部署,开始部署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为缓解中央 财政压力,又给予集团军节度使自行募兵权并允许其自行组织屯田以解决军粮的不足。 这说明唐朝节度使 A.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 B.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失误 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 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27.(合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所录明代经济史著作统计(节选)如下: 田赋类 漕运类 水利类 荒政类 盐政类 钱法类 13 本 57 本 50 本 22 本 30 本 4 本 (注: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公粮以供中央政府支配) 根据材料可以推断,明朝 A.农业税的比重大大上升 B.漕运推动海外贸易发展 C.白银外流引起货币改革 D.政府主导经济倾向明显 28.(江津)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商战”一词“首先出现在 1862 年曾国藩的一份家书中”, 台湾巡抚刘铭传也曾指出国家可“不与民争利”,但“不能不与敌争利”,“欲自强必先致 富,致富必先经商”。这反映出洋务派官员 A.商战思想蕴含民族情怀 B.中体西用思想 C.主张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D.极力维护中国商民权益29.(合川)下面图文材料记载的事实反映出长征途中 A.川贵地区民族多且军情复杂 B.红军的宣传播撒了革命火种 C.红军努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D.沿途群众积极参军补充了兵源 30.(长寿)1933 年,重庆的工厂和手工工场数只有 415 家。抗日战争时期,有 400 多家工 厂迁往重庆,使全市工矿企业增加到 1690 家,占当时国统区工厂总数的三分之一。重 庆工业的变化说明 A.内迁使工业布局平衡 B.传统工业向近代工业的转型 C.工业发展受环境影响 D.战争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1.(江津)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曾指出,“城市改革实际上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城 市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邓小平意在强调 A.农村改革的影响力较小 B.城市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金石 C.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应全面展开 32.(长寿)梭伦规定:除军事职务外,其他的职位通过抽签给予。但又规定:只能从自荐的人 们中进行挑选;中选的人还将接受评判官的审查;而且每个人都有权对不合资格的候选 人提出指控。这说明当时雅典 A.限制了公民民主参政权利 B.保证了职务面前人人平等 C.意识到抽签选举存在弊端 D.努力提高公民的参政素质 33.(实验)1813 年的《印度贸易垄断废止法》有以下规定:除“中国皇帝的疆域”以外,包 括印度在内,东印度公司所有贸易区域、港口的贸易权、交易权、投资权都必须向所有 国民开放。该规定 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表明英国放弃了打开中国市场的愿望 C.说明清“闭关锁国”政策效果明显 D.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诉求 34.(大足)16 世纪,西欧各国物价平均上涨 2~4 倍多。传统的解释将其归因于美洲贵金 属的大量涌进,后来有研究者提出,其重要因素是人口快速增长与气候恶劣引起欧洲农 业欠收,粮食价格飞涨叠加造成的。据此可知,关于西欧物价上涨的认识 1935 年 4 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剑阁县晋 安镇城墙上刻下“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左图 为复原文字),直接宣示党的政治纲领。另有遵 义的群众描述说:“红军一到,满街热闹,墙上 鲜红,好似过年。”长征沿途群众还自发编歌谣 道:“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 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A.因研究者立场不同而形成差异 B.缺少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观察 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35.(铜梁)以下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丹尼·罗德里克提出的全球化发展的“三元悖论”(世 界经济的三难选择,即超全球化、民主政治和国家主权,三者无法同时存在。)据此可 知,作者意在 A.表明维护主权就必须抵制全球化 B.说明全球化下出现多重利益的冲突 C.指出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利弊共存 D.强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41.(江津)(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意义的国际法起源于欧洲。1839 年,林则徐组织人员翻译《国际法》部 分内容,成了中国真正接触西方国际法的发端。1874 年台湾琉球漂民案,代表着国际法在 中国运用的萌芽期。中法战争期间,上自总理衙门和军机大臣,下至各省督抚、御史、道员, 还有活跃在报刊舆论中的知识分子,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以公法为武器的外交评论中。即 便如此,清政府却对国际法采取本土化的理解和应对,依照中国情境和自身利益加以采择。 19 世纪 80 至 90 年代,国际法引导并融入宗藩体系的自适性调整当中……1902 年中美商约 谈判中,国际法被清政府自觉地运用于商约谈判。 ——摘编自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 材料二 西方国际法学说叙事模式的最近一次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由”国家与 “专制”国家二元对立的思维。这就使得走出国际法学说的西方中心主义成为二战后国际关 系史中的一条未绝的主线。……七十年来,中国以实际行动在国际法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 印记,如中国的条约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等,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缔约 5300 余项,主要为涉及国家关系的政治性条约。1979—1990 年,中国缔结的国际公约涉及经济、劳工、海事、民航、外空、核能等多方面。1990 年,中国 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1990 年至今,中国共加入 300 余项多边公约,缔 结 1.7 万余项双边条约,上至外空,下达洋底,大到维护和平,小到保护稀有物种;服务对象 也从国家扩展到普通公民。中国全面参与各项重要条约谈判并发挥建设性作用。 超全球化 国家主权 民主政治——摘编自贾桂德《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的国际法实践和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国运用国际法的背景和特点。(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在国际法实践中的发展并阐释其对战后国 际法学说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做出的贡献。(13 分) 42.(合川)(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如何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路径问题上,19 世纪末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认为,“现代 化是可望和必要的,本土的文化与现代化不相容,必须抛弃或废除;为了成功地实现现代化, 社会必须西方化”。 历史和实践雄辩地证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道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指引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增进人民的福祉,为破解人类面临 的共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现代化之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 结合相关史实对其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45.(大足)【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晚清汉口市政发展是近代汉口城市史的重要内容之一。19 世纪 90 年代湖北新政 之前,汉口市政观念传统,体制陈旧,举措保守,市政规划欠缺,各级地方政府缺少发展城 市经济的主动意识和开拓精神,体现了以控制——维系城市社会安全与稳定为主旨的传统市 政的特点,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相比之下,湖北新政时期的汉口官办市 政则是一种新型官办市政,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历任湖广总督采取多方举措积极开展汉口市政建设,他们十分关注商业重镇汉口的发展,大力开展市政建设,积极加强市政管理,汉口市 政变革在体制上因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湖北省府在主导汉口市政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了对汉口市政的整体布局:学习西方城市管理的先进办法,以警察制取代保甲制。学习借鉴 西方先进的市政理念、市政体制以及具体的市政举措,成为湖北地方政府革新汉口市政的重 要内容。 ——摘编自罗威廉(美)《汉口:一个中国的城市冲突和社区(1796-1895)》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湖北新政时期汉口官办市政改革的背景。(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北新政时期汉口官办市政改革的主要特点。(6 分) 46.(铜梁)【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一战前,欧洲各大国在哲学和历史学中把战争神圣化的理论盛行的同时,与大众联 系更多的教育和文学也在散播着“战争文化”。如:向青少年灌输大国沙文民族主义,宣扬光辉 的历史和为民族事业献身的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浪漫的超现实的小说大量涌现,在这些文 学作品中,战争被普遍描绘成一种英雄事业和积极的力量。向非洲、美洲的殖民扩张冒险活 动、丛林战争被描绘成传播文明和基督教教义的豪迈事业。将适者生存的原理广泛运用到人 类社会中,激发人们的情感,动员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军事训练,鼓吹军人的荣誉、极度丑化敌人, 打击敌国的光辉观念:只有战争是人们纯洁灵魂、发扬英雄精神与豪迈气概的机会。 ——摘编自于沛等主编《世界历史·战争与和平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 “战争文化”的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争文化”的影响。(7 分)47.(綦江)【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华佗(约公元 145 年-公元 208 年),名旉,字元化,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东汉末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 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少时曾在外游学,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 外科,精于手术,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此外, 他还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在华佗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 病位,对症施治。一日,有军吏二人,俱身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 一用发汗药,一用泻下药,二人颇感奇怪,但服药后均告痊愈。原来华佗诊视后,已知一为 表证(症),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症),非泻下难于为治。华佗在医疗体育方面也有 着重要贡献,华佗创编了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 四叫猿戏,五叫鸟戏。黄疸病流传较广时,华佗花了三年时间对茵陈蒿的药效作了反复试验, 决定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施治,救治了许多病人。 ——据 360 百科 (1)据材料概括华佗的贡献。(7 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华佗取得成就的原因。(8 分) 七校高 2020 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文综答案 历史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D D D A B C D C D C D 24.【答案】A 【解析】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人每遇事必示鬼神、问吉凶;周朝提出“敬 天保民”,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表明对民众的力量以及民 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对鬼神敬而远之。这一变化表明中华文化中“人本”的色彩逐渐强化,故 A 选项正确。材料 未体现神权政治相关内容,故 B 项错误。中国古代神权是为王权服务的,故 C 项错误。材 料体现出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具有民本色彩,但不具有民主色彩,故 D 项错误。25.【答案】D 【解析】A 材料未涉及教化 B 材料反对专司酷刑的官吏,因此与礼法并施不符 材料反 映的是司马迁对汉代吏治的批评,没有反映反对法家治国,故选 D 。 26.【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唐朝节度使是在边境兵力不足和中央财政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才获得了 较大的军权和财权,因此它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故选 D 项;节度使权力的扩大是为了 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朝边境的袭扰,属于民族战争,排除 A 项;当时节度使权力 的扩大有效地弥补了兵力不足和减轻了中央财政的压力,维护了边境安定,排除 B 项;节 度使权力的扩大只是为安史之乱的发生提供了可能,但不是安史之乱发生的根本原因,C 项 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 项。 2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控制,表格第一行所列的 经济活动关系国计民生,都受到政府的直接管理控制,相应的介绍研究这些的经济史著作也 就十分齐全,这说明明朝经济的政府主导倾向,D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田赋类著作 的状况,不能反映农业税的比重上升与否,A 项排除。结合材料注释可知,漕运指内河的南 粮北运,B 项排除。白银外流不符合史实,C 项排除。 28.【答案】A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㈡洋务运动;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材料反映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意欲通过商战实现国家富强,说明洋务派官员的商 战思想承载着民族富强的希望,故选 A 项;其实行商战的目的是意欲实现国家富强,不是 为了维护商民权益,排除 D 项;抵制外国经济侵略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家富强, 排除 C 项;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官员商战的目的,没有涉及中体西用,排除 B 项。 29.【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长征途中,红军通过及时有效地文化宣传,把中国共产党的政纲等 新思想、新主张灌输到劳苦大众心中,把革命真理火种播撒在长征途中的每一个角落,故 B 正确。川贵地区民族多且军情最复杂,不是材料所指,故 A 错误。中共政治纲领缺乏实施 的条件,是对材料“留下话儿暖心肠”的误读,故 C 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沿途群众补充了红 军的兵源,故 D 错误。 30.【答案】C 【解析】材料主体信息是重庆工矿企业增加,结合抗战背景下工业内迁和国民政府政治 中心转移,可以说明工业发展是受到环境影响。A 项错误,重庆占国统区三分之一说明国统 区工业是不平衡的,而全国工业布局信息则没有体现。B 项从材料看工矿企业增加是由于抗 战沿时期沿海工厂内迁,并无法得出传统手工工场转型。D 项战争环境下,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艰难,结合特征可以排除。31.【答案】D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 选) 【解析】材料“城市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可 知邓小平强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全面展开,故选 D 项;材料没有体现农村改革,排除 A 项;当时城市经济改革刚开始实行,不能说是试金石,排除 B 项;1992 年十四大提出深化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 C 项。 3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只能从自荐的人们中进行挑选;中选的人还将接受评判官的审查;而且 每个人都有权对不合资格的候选人提出指控”,可知梭伦意识到了抽签选举的弊端,从而进 行了纠正,故选 B 项;材料“其他职位通过抽签给予”说明几乎所有官职都对公民开放,保 证了公民的参政权利,资格审查是为维护民主制度,排除 A 项;据材料“除军事职务外”来 看,并非所有的职务人人平等,排除 C 项;材料涉及的是参政的条件,而没有涉及到公民 的素养,排除 D 项。 33.【答案】D 【解析】据材料“1813 年的《印度贸易垄断废止法》”可知英国政府改变支持垄断的策略, 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要求废止垄断,由此可知《印度贸易垄断废止法》适应了英 国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诉求,故选 D 项;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是工业革命 不是自由主义,排除 A 项;材料“除‘中国皇帝的疆域’以外”说明英国希望利用东印度公司在 中国开拓市场,排除 B 项;材料中英国改变政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的需要不是“闭 关锁国”,排除 C 项。 3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知识。材料呈现了传统与现代针对同一史实的不同理解,可以加 深对于西欧物价上涨的认识,所以选 C。材料未提到研究立场,排除 A 选项。B 选项与材 料无关。D 选项说法错误。 35.【答案】D 【解析】考点定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想深化全球化,就要放弃一部分主权或一 部分民主;选择高度全球化和国家主权,就要财政从紧、小政府、低税收、放松监管和对外 开放;如果选择高度全球化和民主抉择则需要放弃一些国家主权,融入更高程度的全球治理 体系。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下出现了多重利益冲突,故 B 项正确。A 项表述错误,故排除 C、D 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41.[参考答案](1)背景:国际法在西方世界不断发展,其相关知识传入中国;(2 分) 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家利益受到侵害;(2 分)中国对国际法的认识和实践不断发展。(2 分) 特点: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运用;在精英阶层的推动下逐渐推行;清政府对国际法表现出 本土化理解和功利主义运用的特征;国际公法与宗藩体系并行融合。(任答 3 点 6 分) (2)发展:①从理念上看,突破了近代以来西方中心主义的束缚;②从内容上看,从以 政治性条约为主,到领域更宽阔的双边以及多边条约;③从服务对象上看,从国家扩展到普 通公民;④从地位上看,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与建设者;⑤从数量上看,有显著增加;⑥从程 序上看,更加规范化、法制化。(每点 2 分,任答 3 点 7 分。) 贡献:①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冲击了原有的二元对 立观念,拓展了解决国际问题的思路;②中国逐渐形成自己的国际法知识体系,丰富了世界 国际法的内涵;③中国积极参与各项重要条约谈判,在实践上发挥建设性作用。(每点 2 分, 共 6 分。依据材料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2.示例 观点:将学习其他先进文明与发扬本国优秀文化相结合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 分)阐释:近代前期,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和文化,甚至一度在新 文化运动中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但这并没有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近代后期,中国共产党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经济、教育等领域一度照 搬苏联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坚持文化自信的 基础上,把学习他国文明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8 分) 总之,中国现代化的事实证明,只有将学习其他先进文明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实现现代化。(2 分) 本题考查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作答时,首先要提出自己的观点,然 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合理阐释。如从近代资产阶级的探索,说明一味学习西方并不能实现现 代化;从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说明学习其他文明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阐释时要注 意史论结合,史实正确,逻辑严密。 46.(1)战争神圣化;突出英雄主义色彩;与文明传播和宗教教义相结合;以本民族利益为中 心(具有狭隘民主主义色彩)。(8 分) (2)美化战争,增加战争风险;促进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发展,加深了民族仇恨;成为一战爆 发的推动因素之一。(7 分) 47.(1)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中国古代医 疗体育的创始人之一。医术全面,医技高明,对症施治,救民于疾苦。(2 点 5 分,3 点 7 分) (2)华佗生活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缺医少药。(4 分)华佗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仁心仁术。(2 分)勤于专研,能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学术 成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的学说。(2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