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8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 0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点 02 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考点 03 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考点 0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2017 年江苏卷,16)1832 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
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
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答案】C
【解析】“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 1832 年议会改革方案讨
论中,保守派最终做出了让步,故 C 项正确。此时的英国国王已经是“统而不治”,故 A 项错误;英国上院
是贵族院,没有实权,故 B 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的标志是 1689 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故
D 项错误。
【名师点睛】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
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后来,随着责
任制内阁的确立,国王的行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考点 02 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1.(2020 年江苏卷,15,3 分)美国 1787 年宪法对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的
司法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1789—1795 年在任)情愿回纽约去当州长,也不
愿意继续留任。据此判断,当时美国( )A.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
B.最高法院未获得各州认可
C.联邦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D.权力部门间存在尖锐矛盾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787 年宪法刚颁布时,对司法权的界定并不清晰,以致大法官不愿留任,这
说明当时美国的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法院与各州间的
关系,排除 B 项;宪法颁布后,联邦政府的权力得以加强,并不是处于无权的地位,排除 C 项;材料没有
体现各权力部门间的关系,排除 D 项。
2.(2019 年江苏卷)1787 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各州批准宪法
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A.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
B.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
C.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
D.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
【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1787 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可知体现的是在
宪法确立过程中矛盾和分歧较大,这也说明联邦体制经历艰难历程,A 选项符合题意。1787 年宪法并未解决自由州和蓄奴州之间的矛盾,最后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B 选项排除。1787 年宪法的制定
初步解决了南方与北方对立的局面,C 选项排除。1787 年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D 选项排除。
3.(2016 年江苏卷,1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
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
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
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
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答案】C
【解析】表格中未涉及选举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故排除 A 项;B 项的表述与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
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的原则不符,故排除;表格中“最终方案”对国会参议员
和众议员的组成的不同规定,体现了大州与小州间的妥协。这表明“妥协”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中的重要机制,
故 C 项的表述正确;表格中未涉及三权分立的原则,故排除 D 项。
【名师点睛】用“一、二、三、四”归纳美国 1787 年宪法
4.(2018 年江苏卷,23)(14 分)
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 1790 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
都一一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 1935 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
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
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 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1896 年
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
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
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 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 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
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
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 25 个司法大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5 分)
(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不同目
的。(6 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3 分)
【答案】(1)矛盾: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
突)。
背景: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
(2)变化:由肯定变为否定(由合法变为违法)。
原因:黑人力量(平等意识)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
目的:第一次: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缓和种族矛盾。
(3)作用: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
【解析】第(1)问,“矛盾”依据材料一信息“从 1935 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
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概
括得出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背景”,依据材料一信息“经济危机
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
终的裁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危机的爆发、总统权力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等角度分析。
第(2)问,“变化”,依据材料二信息“1896 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
族隔离制合法”“1954 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得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由肯定变为否定。“原
因”,依据材料信息“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
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1954 年最高法院判决……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概括得
出:黑人力量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等。“目的”,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得出:
第一次是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是缓和种族矛盾。
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促进社会稳定以及阻碍民主公正等角
度分析。
考点 03 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1.(2015 年江苏卷,16)依据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
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注意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代议制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
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如民主选举、分权制衡、政党政治等,德
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主要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立宪制和专制相结合,“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
直接选举产生”的信息体现“民主性”较浓厚一些,更符合“资产阶级代议制”这一概念,故 D 项正确;帝国依
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能表明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与“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
特征”不符,故 A 项错误;国家元首“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不能充分体现是否为资产阶级代议
制,故 B 项错误;宰相同时是“联邦议会主席”,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只对皇帝负责,表明保
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故 C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