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三历史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Word版附答案)

ID:277174

大小:30.5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7-2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秘密★启用前 巴蜀中学 2020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 文科综合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 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在二里头夏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最接近中轴线的位置,发现了鹰形玉柄 形器、绿松石器、斗笠形白陶器、漆器等稀有、贵重物品。上述考古发现反映 了 A.封邦建国的出现 B.社会矛盾的尖锐 C.宗法等级的确立 D.阶级分化的形成 25.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这说明当时 儒家 提倡“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 服也” 道家 提倡“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墨家 倡导“兼相爱”,“交相利” 兵家 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 得已” A.各学派均关注人与自然 B.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C.各学派的主张渐趋一致 D.思想服务于统治的需要 26.宋太宗曾下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两 浙诸州,纸扇芒鞋及细碎物,皆勿税。”之后,真宗、化宗屡下诏令,减免了 许多杂税。据此可知,在宋代A.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商人地位得到提升 C.重商成为了社会共识 D.抑商政策有所放松 27.明武宗时,由太监掌管的司礼监“遂专掌机密,凡进御章奏及降敕批疏,无 有不经其出纳者”,同时“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这反映出 A.中央机构的完善 B.权力制衡的形成 C.皇权专制的加强 D.明朝政治的腐败 28.中法战争后,清廷设立海军衙门主持全国海防事务。但是,海军衙门对地方 海防不具备严格的约束力。这说明 A.统治集团认识到战败根源 B.清廷改革的实际作用有限 C.学习西方必须从国情出发 D.战败推进了清廷机构改革 29.《申报》对国民政府的态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 1931 年 9 月到 1932 年 8 月激烈批评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时期;二是 1932 年 8 月到 1936 年底缓和对政府 的态度,却在《自由谈》栏目以左翼作家的杂文激烈批评当局;三是 1937 年 初开始主张在国民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抗日。这种变化可以说明 A.国民党左派影响着《申报》 B.当时国内局势的发展演变 C.《申报》具有较强的商业性 D.《申报》可以引是社会舆论 30.1948 年 9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指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并要求“保证全党全军所执行的各种政策的完全 统一,以及军事计划的完满实施,克服目前党内军内存在着的某些严重的无纪 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毛泽东的要求意在 A.借鉴国民政府的失败教训 B.批判“左”倾、右倾错误 C.以严明纪律保障军事胜利 D.提升党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31.1979 年 7 月,编纂完成的《辞海》(第三版)中涉及台湾词条的释义,不再用 “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不用“窃据”“盘踞”“尚待解放”等用语,对台 湾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等方面,不再使用“残酷剥削”“民不聊生”“经济 凋敝”等字眼。这表明当时 A.已纠正“文革”的错误方针 B.改革开放政策得到全面实施 C.已提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方针D.已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32.早期罗马法规定,商品交易时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 五人出场作证,由司秤人持秤举行一定仪式,买卖才能成立。罗马帝国时期, 随着国内外贸易发达,手续、仪式繁琐的形式主被逐步修改。该变化说明罗马 法 A.反映社会发展诉求 B.背离法律至上原则 C.缺乏法律的稳定性 D.司法实践灵活多样 3.工业革命后,英格兰西北部变为大工业区,以第二产业部门为主;东南的伦敦 及周边以发展国内外贸易、金融业和高端服务业即第三产业部门为主;中间广 大地区以商品化农牧业即第一产业部门为主。这说明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B.社会生产日趋无序化 C.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变 D.产业分工的趋势加强 34.1965 年,苏联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 类九项,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家财政拨款外,相当一部分是企业自有资 金和银行贷款。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A.斯大林模式面临困境 B.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突破 C.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 D.取消指令性计划管理方式 35.1964 年,法国不顾美国反对,与中国签署建交公报。1969 年,联邦德国开始 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 20 世纪 70 年代后,日本不断 增加军费支出并要求摆脱美国控制。上述现象体现出 A.美国“冷战”政策破产 B.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分化 C.西欧向政治一体化迈进 D.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失败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必考题(共 7 小题,共 135 分) 41.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革命后巴黎的大型慈善医院收归国有,里面收容的赤贫病人成为医师 和学生观察的对象,医院成为集治疗、教学与研究于一身的重要医学机构,法国 思想家福柯称此巨大变革为“临床医学的诞生”。19 世纪的实验生理学突飞猛进, 科学家通过动物活体解剖实验,阐明生理功能的基本机制。细菌学的成就推动了医学发展,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德国细菌学家科霍及其追随者找出了霍乱、 结核病等多种重大传染病的致病微生物。实验室研究与兴盛的化工产业结合,在 制药研究上有许多突破。19 世纪末开始,经济发达国家的健康花费在这段时间 也快速成长。如法国医疗服务支出从 1891 年到 1971 年间增加了 9 倍,同一时间 美国则增加了 14 倍。 ——摘编自李尚仁 《现代医学的兴起、挫折与出路》 材料二 他们(传教士)知道中国人不喜欢极端迷信的宗教,所以专把中国人所最 感缺乏的科学知识(例如医学)来做引线,表面上像把传教变成了附属事业。鸦片 战争之前,西方传教士活动仅限于澳门和广东沿海,但从 1842 年到 1848 年短短 六七年间,广州、厦门等 5 个通商口岸全部建立了教会医院和诊所。一些开明官 僚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其中包括作为诊断治疗技术的医学。例如, 李鸿章投资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官办医学校——北洋医学堂。新文化运动中,胡适 自称是“信奉西医的人”,对中医基本持否定态度,其他代表人物如鲁迅、周作 人、傅斯年等,都将中医置于“科学”的对立面而不遗余力地批判。在晚清输入 中国的西学中,西医最早,影响最广,也最为深入人心。 ——摘编自张婷婷 《近代社会变迁视野下的西医传播与近代中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方现代医学兴起的原因。(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医学传入中国过程的特点,并说明 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15 分) 42.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以皇权为中心,表现为家产制支配形式。在这一 支配形式中,皇权与官僚权力双重权力并存治国,其中皇权或君权是最高权力; 而官僚体制为皇权提供了组织基础和治理工具。体现传统权威的圣人经典成为制 约君主行为的束缚;身兼儒教文人的官僚扮演着两种身份,既在权势上依附君权 又在道德上约束君权。例如,“言官”或其他官员可以引用“祖宗之法”,借用 “天道”显现的灾难来规谏皇帝,从道德规范上约束皇帝的行为,如此事例史上 屡见不鲜。如列文森所言,正是在君主与官僚互相依赖又互为钳制的矛盾中,君 主专制体制产生了活力。 ——摘编自周雪光《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 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2 分) (二)选考题(共 5 小题,共 25 分) 请考生在第 43、44 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在第 45、46、47 三道历史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 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 (15 分)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为“求知识于世界”,1871 年 11 月,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 全权大使的数以百计的庞大代表团赴欧美考察西方文化教育制度。1873 年官派 留学生 250 人,经费 75 万日元,占文部省年预算的 18%。从 1860 年至 1914 年 间,日本聘请的外籍专家中,单有姓名可考的就在 1100 人以上。其中最多的是工部省,从 1868 年至 1875 年,工部省聘请外籍专家达 588 人之多。政府强调, 凡 6 岁以上儿童均需读完小学,女子与男子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凡拒绝送子 女入学的父母要受到相应的惩罚。1883 年,文部省公布了《农学校通则》,第二 年又制定了《商业学校通则》。以此为起点,日本开始大力发展近代职业教育。1877 年,日本建立第一所现代化的大学一一东京大学,1880 年给这所大学的拨款占 该年全部文教经费的 44%。 ——摘编自肖兴安、熊家国《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的教育措施。(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维新教育措施的意义及启示。(9 分) 46. (15 分) [历史——选修 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 年 11 月,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商定,1944 年 5 月由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地区登陆。此时,在苏德战场,苏军已发动大规模的战 略进攻,法西斯德军一再溃退,希特勒只好把大量预备队和西线兵力东调。盟军 在发动诺曼底登陆战役前,对敌情作了广泛而周密的侦察,对希特勒的部署方案 了如指掌。盟军在拟定登陆作战计划时认为,可供登陆的方向有法国北部和南部, 根据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迅速指向德国腹地的战略意图,盟军以法国北部为主要登 陆方向。德军西线的防御作业进展非常缓慢,主要防御工事迟迟未能完成。在对 盟军登陆地点的判断、抗登陆作战的组织与实施以及指挥的协调上,德军最高统 帅犯了重大的致命错误。诺曼底登陆战役,对于加速纳粹德国的崩溃具有重要意 义。 ——摘编自彭训厚《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登陆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诺曼底登陆战役胜利的原因。(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历史意义。(6 分) 47. (15 分) [历史一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为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以 不足世界 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目前,杂交水稻已推广到 50 多个 国家和地区,平均亩产增长 20%-50%,如今,杂交水稻还在孟加拉国、印度尼西 亚、越南、菲律宾、巴西等国家大面积种植,也相继在埃及、马达加斯加、利比 里亚、墨西哥和南美各国等推广开来。袁隆平毫无保留地传授杂交水稻技术的经 验和心得,使罗孝和、黎垣庆、郭名奇、朱运昌等迅速成长为杂交水稻专家,输 送了谢放鸣、肖金华、李继明、符习勤、袁定阳、段美娟等多名研究人员赴美国、 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深造学习。他学术超前,但生活补素,三四十元一件的衬衣 照样穿,10 多元一根的领带照样系。“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 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 利,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的密码。”2019 年 9 月 29 日,袁隆平院士获 颁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 ——摘编自曹馨尹《创新与梦想:走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隆平对社会做出的贡献。(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袁隆平体现的时代精神。(6 分) 巴蜀中学 2020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 【解析】 24.从题干信息“最接近中轴线的位置”、发现了“稀有、贵重物品”等信息可知,贫 富差距已经很大,阶级分化已逐步形成,所以 D 正确;“夏文化”与分封制、宗法制无关, 排除 A、C;从材料中也看不出“社会矛盾尖锐”,排除 B。故选 D。 25.表格的信息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其共同点是反对战争,这反映 了当时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故选 B。 26.从宋太宗下诏“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纸扇芒鞋及细碎物,皆勿 税”以及真宗、仁宗“减免了许多杂税”,可知当时政府的抑商政策有所放松,故选 D。 27.从材料看,司礼监“专掌机密”,掌管着“章奏及降敕批疏”“批红”等信息,可 知它是皇帝用以限制内阁、官僚大权的机构,表明了皇权专制的加强,所以 C 正确;从材 料中看不出中央机构的完善、明朝政治的腐败,排除 A、D;司礼监与内阁、官僚的关系, 不能称之为“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所以排除 B。故选 C。 28.从材料“海军衙门对地方海防不具备严格的约束力”可知,当时清廷设立海军衙门 的改革措施实际作用有限。故选 B。 29.材料呈现了“1931 年 9 月到 1932 年 8 月”“1932 年 8 月到 1936 年底”“1937 年初开始”三个时期《申报》对国民政府的态度,主要反映了当时国内局势,尤其是中日民 族矛盾的发展演变。故选 B。 30.从材料中“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保证“各种政策的完全统一,以及军事计 划的完满实施”、克服“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信息,可知毛泽东在强调严明纪律;从 “1948 年 9 月”可知解放战争到了关键时期。故选 C。 31.题干的材料是“1979 年 7 月”,材料主要反映了不再用“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 号、不用“窃据”“盘踞”“尚待解放”等用语、对台湾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等方面, 不再使用“残酷剥削”“民不聊生”“经济凋敝”等字眼,说明中央对台湾政策的改变。故 选 C。 32.材料呈现了“早期罗马法”和“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的不同。从形式主义法律被 逐步修改,说明罗马法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故选 A。 33.从材料反映的英格兰西北部变为“以第二产业部门为主”,东南的伦敦及周边“以 第三产业部门为主”,中间广大地区“以第一产业部门为主”,可知工业革命后产业分工的 趋势加强。故选 D。 34.从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从“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基建投资“相当一部 分是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等信息,可知此时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有的高 度集中经济体制。故选 B。 35.从 1964 年“法国不顾美国反对,与中国签署建交公报”、1969 年联邦德国开始 实行的“新东方政策”、20 世纪 70 年代后“日本不断增加军费支出并要求摆脱美国控制” 等信息,可知西欧和日本都希望摆脱美国控制,资本主义阵营逐渐出现内部分化。故选 B。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 (一)必考题(共 7 小题,共 135 分) 41.(25 分) (1)(10 分)原因:集治疗、教学与研究于一身的临床医学产生;实验生理学的兴起; 细菌学说的兴起;实验室研究与兴盛的化工产业结合促进制药业的发展;国家对医学的经 济支持。(每点 2 分) (2)(15 分)特点:医学传播与传教相结合;与近代列强入侵、中国通商口岸开放相 关;成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一部分;近代知识分子批判中医,主张西医。(每点 2 分, 任答四点即可,8 分) 影响:促进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传统中医产生了巨大冲击;促进了中国传统 医学的变革。(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得 7 分) 42. (12 分) 示例: 观点:皇权与官僚体制在长期历史进展中,相互制约又相互适应。 论证:首先,官僚体制的权力都来自于皇权的授权。官僚体制不是独立的,而是依附于 皇权统治基础之上,皇权与官僚权力两者有次第分明的主从关系。其次,皇帝必须依靠官僚 体制治理国家。官僚体制作为一个等级有序、稳定运行的组织,发展起其内在功能来处理日 常事务、维护统治。再者,皇权与官僚体制存在矛盾,相互牵制,同时又互为补充。 综上所述,皇权要靠官僚体制来实现,而官僚体制要依赖于皇权作为保障。中国古代史 上,二者不断博弈,总的趋势是逐渐集权,皇权不断集中。 【评分标准】:一等(12~9 分):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准确、充分运用史实。③论证 充分,阐述明确,逻辑严密;二等(8~5 分):①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②能够运用史 实。③论证比较充分,阐述比较明确,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4~0 分):①有观点或观点不明 确,缺少论证。②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③论证和阐述不清, 逻辑关系不清。 (二)选考题(共 5 小题,共 25 分) 45.(15 分) (1)(6 分)措施:派团出访和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聘请西方科学技术专家;大力 普及初等教育;发展实业教育;注重重点大学的建设。(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 (2)(9 分)意义:培养了改革的人才;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了日本 的近代化。(每点 2 分,6 分) 启示:教育要“先行”,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全民义务教育从普及到完善刻 不容缓,政府重视是教育改革成功的保证。(3 分,言之有理即可) 46.(15 分) (1)(9 分)原因:有利的国际形势;周密细致的情报保障;登陆方向、地点的正确 抉择;德军在西线的防御准备不充分;在战略指导上,德军最高统帅部多次出现失误。(每 点 3 分,任答三点即可) (2)(6 分)历史意义:有利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纳粹德国的崩溃;推进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每点 2 分) 47.(15 分) (1)(9 分)贡献:为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解决 粮食问题;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了高精尖技术人才;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 点 3 分,任答三点即可) (2)(6 分)时代精神:勇于创新;执着追求;甘于奉献;淡泊名利。(每点 2 分, 任答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