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能力提升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一历史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能力提升卷)

ID:285770

大小:40.8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1-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能力提升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4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 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 II 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山东日照三模·7)1901 年初,清廷发布诏书规定“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 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诏书的发布表明教育 “新政”(  ) A.满足了新式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愿望 B.实现了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C.制定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选用标准 D.仍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传统窠臼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 1901 年清政府所发布的诏书中,对传统的科举制度进行了些许调整, 即增加了“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两个内容,并且在涉及西方国家内容 的时候,侧重其科技发明,更为重要的是第三场的考试内容,即要求考生写“四书义二篇,五经义 一篇”,据此可知清末新政仍然没有脱离“中体西用”的窠臼,故选 D 项;题干中述及的是清政府 对清末科举考试所做的一些改变,没有涉及新式知识分子对此次改变的态度,排除 A 项;根据题干 中所述及的清末科举考试内容中“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可知其没有完成科举考试由传 统向近代的转变,排除 B 项;题干中述及清末新政中科举考试内容中“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和“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可知其并没有制定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选用标准,排除C 项。 2.(2020·山东潍坊二模·6)1913 年,《时报》时评:“商界何以反对南方兵事?盖兵事一起,商 人之损失无限。此不独中国之商人然也,即外国商业亦甚望贸易之国处于平静之地位,安居乐 业,勿复惊扰。且商业凋零,则人民均受其影响,故彼等之反对亦有不得已之苦衷。”这反映 了(  ) A.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B.实业救国思想影响深远 C.革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D.民主革命进程的艰巨性 【答案】D 【解析】题干内容主要述及“商界何以反对南方兵事”,即社会商界为什么反对辛亥革命,其理由 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辛亥革命会使商人受到经济损失,第二,外国商人也希望中国安定,第三, 革命会使得人民受到一些,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果不推翻清王朝,不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 的侵略,中国人民何以改变受压迫、被剥削的境地,据此可知,题干所述内容主要反映出中国民主 革命进程的艰巨性,故选 D 项;题干内容主要述及社会商界反对辛亥革命,没有涉及人民对辛亥革 命的态度,排除 A 项;题干内容主要述及社会商界认为辛亥革命会使他们的经济利益受损,没有涉 及他们的“救国”思想,排除 B 项;题干内容主要述及社会商界反对辛亥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辛亥革命之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表明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 C 项。 3.(2020·高考全国Ⅲ卷模拟考试·29)辛亥革命时期,通过实行核定地价和土地国有的方法,资产 阶级革命派试图用一个相对温和的方法来瓦解封建地主经济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然而农民的 土地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这说明(  ) A.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传统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C.资产阶级民主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相对弱小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辛亥革命时期,通过实行核定地价和土地国有的方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用一 个相对温和的方法来瓦解封建地主经济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然而农民的土地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 解决”,可知资产阶级在解决土地问题时表现出了妥协性和软弱性,这是由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故选 D 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指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会国 家机关及主权所有,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与压迫,排除 A 项;材 料强调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并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排除 B 项;材料说的是辛亥革命时期经 济方面的举措,并不是民主进程,排除 C 项。4.(2020·天津河西区二模·8)下面为《钦定宪法大纲》的部分内容,其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共同点有(  )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 选举用投票之法 一次内阁不得解散两次国会 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 ①采用内阁制的组织形式 ②体现了一定的分权思想 ③规定主权在民,人民一律平等 ④承认 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一次内阁不得解散两次国会”结合所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规定了实行责 任内阁制,故①正确;根据材料“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可知《钦 定宪法大纲》规定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结合所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规定实行三权分 立,故②正确;根据材料“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可知《钦定宪法大纲》维护了君主的权利与《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相同,故③错误;根据材料“臣民于法律范 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结合所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规定 了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等一些基本权利,故④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 5.(2020·江西九校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29)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 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 可知,费正清认为(  ) A.辛亥革命引发了军阀割据 B.辛亥革命改变了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D.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就是反中央集权的”可知, 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削弱了当时中国的中央集权,使得地方势力壮大,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 中国出现了北洋军阀割据,故选 A 项;材料涉及的是辛亥革命的目标和方式破坏了中央集权,未涉 及改变社会性质,排除 B 项;材料涉及的是辛亥革命的目标和方式破坏了中央集权,未涉及结束封 建制度,排除 C 项;材料涉及的是辛亥革命的目标和方式破坏了中央集权,未涉及革命性质,排除 D项。 6.(2020·山东济宁二模·8)1902 年,江南乡试有一考题为:“中外刑律互有异同,自各口通商日 繁交涉,应如何参酌损益,妥定章程,令收回治外法权策?”浙江乡试有一考题为:“西国法 律原于罗马,沿革如何?今法律之学,为科凡几?自治外法权行于通商口岸,受病甚深,规复 主权,宜有良策?”这些考题反映出(  ) A.各地力图通过科举为新政造势 B.科举成为传播西学的重要途径 C.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增强 D.变法修律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 1902 年的江南乡试和浙江乡试试题内容中都涉及到了西方法律中的 “治外法权”,说明为呼应清末新政改革的诉求,在朝野上下要积极营造一种氛围,故选 A 项;题 干内容仅是涉及江南和浙江乡试中的一道考题内容——治外法权,不能扩大为“科举是传播西学的 重要途径”,排除 B 项;题干中所涉及的乡试题目中有关于西方法律的相关内容,与民族意识增强 没有关系,排除 C 项;题干中仅是涉及江南乡试和浙江乡试中涉及西方法律的相关试题,不能过度 推论为“变法修律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排除 D 项。 7.(2020·山东济南二模·6)袁世凯在谋划帝制时所操弄的各种团体请愿和地方请愿,都意在营造多 数之相,使洪宪皇帝在外观上更像是一个被选举出来的皇帝;继起的宣统复辟也以“虚君共和” 为宗旨。这说明当时(  ) A.帝制复辟具有一定的宪政色彩 B.传统纲常伦教的统治地位动摇 C.社会观念受革命影响渐次嬗变 D.君主立宪政体更合乎民众需求 【答案】C 【解析】根据“使洪宪皇帝在外观上更像是一个被选举出来的皇帝”“继起的宣统复辟也以‘虚君 共和’为宗旨”可知,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帝制也要打着“选举”和“共和”的形式,这说明辛 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选 C 项;帝制复辟本质上是恢复君主专制,不具有宪政色 彩,排除 A 项;传统纲常伦教的统治地位动摇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 B 项;题干反映的是当时 民众的思想受到民主观念影响,但没有具体说明君主立宪政体更合乎民众需求,排除 D 项。 8.(2020·安徽黄山二模·29)1905 年至武昌起义期间,孙中山多次在宣言、誓表、军约等文件中沿 用明末以来民间秘密会社中“天运”纪年的办法,以此暗示自己具有“天命预兆”。这一做法 (  ) A.表明孙中山封建残余思想严重 B.是团结各反清力量的斗争策略 C.反映了三民主义思想的缺陷 D.证明了“天运”纪年法的正确【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05 年至武昌起义期间,孙中山多次在宣言、誓表、军约等文件中沿用明末以来 民间秘密会社中‘天运’纪年的办法,以此暗示自己具有‘天命预兆’”,可知孙中山利用民间秘 密会社组织号召反清力量,壮大革命力量,属于当时的斗争策略,故选 B 项;这一做法属于斗争策 略,无法反映孙中山封建思想残余,排除 A 项;三民主义的缺陷是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和彻底的土 地纲领,排除 C 项;材料只是孙中山的策略,无法判断该纪年法的正误,排除 D 项。 9.(2020·湖南雅礼中学高三 5 月质量检测·28)清朝末年进行过三次改革即“同光新政”、“戊戌 变法”和“清末新政”,作为清王朝的实际控制者慈禧在这些改革中所起的作用说明(  ) A.慈禧致力推进国家进步和社会稳定 B.失败于慈禧玩弄权术 C.慈禧专注皇位稳固,无心国家转型 D.改革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答案】C 【解析】慈禧生活奢靡浪费大量钱财给“同光新政”即洋务运动带来了严重影响,“戊戌变法”慈 禧发动政变导致变法失败,“清末新政”组建“皇族内阁”使清政府进一步失去人心,说明三次改 革的失败都与慈禧专注皇位稳固忽视国家民族利益无心国家转型有关,故选 C 项;“致力推进国家 进步”与历史事实不符,排除 A 项;“慈禧玩弄权术”不是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排除 B 项;三次 改革的失败都与慈禧忽视国家民族利益有关,这无法体现“艰难曲折”,排除 D 项。 10.(2020·广东汕头高考三轮冲刺试题四·29)1916 年,陈独秀在某文中指出:“所谓立宪政体, 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 唯一根本之条件”。陈独秀旨在说明(  ) A.民众觉悟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 B.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独裁不得人心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需与民众结合 D.中国不具备推行民主政治的条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 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可知,陈独秀认为要实现立宪政体、国民政治,根 本在于多数国民有国家主人翁的公民政治意识,说明公民政治意识觉醒的重要性,故选 A 项;根据 题目时间,此时正处于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还未取得执政地位,并且材料中不涉及对国民党 独裁的抨击,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众公民政治意识觉醒对于实现民主宪政的重要意义,并未 涉及发动民众,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众公民政治意识觉醒对于实现民主宪政的重要意义,陈 独秀以此强调新文化运动需要启迪民智、解放思想,而不是中国不具备推行民主政治的条件,排除 D 项。11.(2020·广东二模·29)近代某时期,曾集中出现许多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如《新国民》《新 青年》《新社会》《新生活》《新村》《新生命》《新教育》《新新小说》《新妇女》《新人》 《新学生》《新共和》《新湖南》等,有数十种之多。由此可推知,当时(  ) A.民主革命的呼声高涨 B.民众期盼民主和平建国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D.学界重视改造国民精神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新青年》”“《新学生》”等可知,该时期为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些“新” 字 开头的刊物的大量出现,体现了学界重视改造国民精神,故选 D 项;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但并不 宣扬革命,排除 A 项;刊物是学界创办的,反映的是知识分子阶层的愿望而不是民众的愿望,排除 B 项;C 选项“广泛”一词无从体现,排除 C 项。 12.(2020·河南九师联盟高三 5 月联考·29)某学者认为:这个长久以来被视为中国近现代历史分 水岭的重大事件,之所以发生在文学、文化的领域而非别处,恐怕正是由于儒家政治传统中的 一个特殊理念:施政的目的就是让人接受文化濡染,所谓“人文化成”,因此政治事务中不仅 应有文化和教育,而且它就是文教本身。材料旨在说明新文化运动(  ) A.注重营造爱国进步社会氛围 B.主张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 C.部分思想内涵源自传统文化 D.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恐怕正是由于儒家政治传统中的一个特殊理念”“施政的目的就是让人接受文化 濡染”“它就是文教本身”,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家们认为政治与文化教育密不可分。依据 所学可知,这与儒家的传统认知相符,故选 C 项;材料说的是文学、文化领域的变化,并不是爱国 进步社会氛围,排除 A 项;材料强调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某些主张与儒家思想相一致,并不是改造中 国的传统文化,排除 B 项;君主专制在辛亥革命后就已经被推翻了,排除 D 项。 13.(2020·河北唐山一模·28)据 20 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调查可知,城市市民用于迷信的消费 占其杂费不小的比例,即使在上海这样的现代都市,迎神赛会仍然屡禁不止。这说明 (   ) A.民国政府对迷信活动采取放任态度 B.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具有极大必要性 C.传统风俗的价值取向仍然不容忽视 D.民主共和思想并未能真正深入人心 【答案】C 【解析】材料“城市市民用于迷信的消费占其杂费不小的比例”可知仍有大量的人对传统风俗有着坚定信仰,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取向,故选 C 项;材料中“迎神赛会仍然屡禁不止”说明民国 政府对相应活动多次要求禁止而非放任,排除 A 项;材料中时间是“20 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此时 新文化运动已经开展了,排除 B 项;材料中市民的迷信属于对科学的认识不足,与民主共和思想没 有关系,排除 D 项。 14.(2020·山东青岛一模·6)陈独秀在《新青年》中说:“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 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其主要意图是(  ) A.关注国家存亡,提倡思想启蒙 B.提倡民主科学,推动社会进步 C.彻底批判儒家传统伦理道德 D.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答案】A 【解析】据材料陈独秀说“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说明其创办《新青年》是为 了关注国家存亡,提倡思想启蒙,故选 A 项;材料中陈独秀主要关注国家存亡,排除 B 项;材料没 有批判儒家传统,排除 C 项;李大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排除 D 项。 15.(2020·湖北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 6 月适应性考试·29)经过 1906—1907 年共和 与专制、民权立宪与开明专制等论题的大论战,共和民权思想在中国知识精英阶层赢得了胜利。 1908 年后,“批判的武器”进一步推动了“武器的批判”。这表明(  ) A.清末新政客观上传播了革命思想 B.民主与科学成为文化斗争的武器 C.国民觉醒促进救亡图存 D.思想启蒙推动反清斗争 【答案】D 【解析】“论题的大论战,共和民权思想在中国知识精英阶层赢得了胜利。1908 年后,‘批判的武 器’进一步推动了‘武器的批判’”体现了思想解放到武装起义的过程,故选 D 项;“1906—1907 年共和与专制、民权立宪与开明专制等论题的大论战”这不是清末新政的内容,排除 A 项;“民主 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发生在一战期间的中国,排除 B 项;“1908 年后,‘批判的武器’ 进一步推动了‘武器的批判’”这里的结果不是救亡,而是国内的阶级革命,排除 C 项。 16.(2020·云南昆明“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29) 表 1 1913 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构成基本情况 成分 人数 百分比(%) 民族资产阶级 12 2.6 职业革命家 28 6.2 政党领袖 17 3.7 自由职业知识分子 157 34 新政府官员 73 16 原清政府官员 86 18.9 士绅 65 14.3 据表 1 可知,民国初年(  ) A.民主宪政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B.权力制衡得到法律制度保障 C.政治运作具有新旧调和色彩 D.进步力量开始主导政治局面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从国会议员构成基本情况表来看,除了新生阶级和政治力量如民族资产阶级、职业 革命家、政党领袖等之外,还有原清政府官员和士绅等旧式或传统势力,说明民国初年的政治运作 具有新旧调和色彩,故选 C 项;材料中原清政府官员、士绅、政党领袖等都不是群众,排除 A 项; 材料仅反映议员构成没有法律制度,排除 B 项;据材料原清政府官员和士绅等旧式或传统势力和中 间势力仍占据主导力量,排除 D 项。 17.(2020·河南洛阳三模·29)武昌起义爆发后,立宪派张謇力促朝廷大员派政府军援助湖北前线。 但随着局势的发展,他转而致电袁世凯,说:“环顾世界,默察人心,舍共和无可为和平之结 果,趋势然也。”这反映了当时(  ) A.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B.革命形势发展十分迅速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立宪派放弃了政治理想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但随着局势的发展,他转而致电袁世凯,说:‘环顾世界,默察人心,舍共和 无可为和平之结果,趋势然也’”可知当时立宪派由主张镇压革命到支持革命,这反映了革命形势 发展十分迅速,故选 B 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其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和对本国的 封建势力、帝国主义的软弱性、妥协性,与材料主旨立宪派对革命的态度不符,排除 A 项;1911 年 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与材料主旨立宪派对革命的态度不符,排除 C 项; 材料主旨为立宪派对革命的态度,此时立宪派并未放弃政治理想,排除 D 项。 18.(2020·山西三模·29)武昌起义爆发后,立宪派或自己领导地方宣布独立,或协助革命党人建立 军政府,或促使旧官僚反正。立宪派的这些行为(  ) A.表明其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 B.推动了立宪运动的顺利进行C.维护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D.影响了民国初年政局的演变 【答案】D 【解析】根据“立宪派或自己领导地方宣布独立,或协助革命党人建立军政府,或促使旧官僚反正”, 结合中华民国成立后立宪派攻击革命党人可知,立宪派既加速了清政府的覆灭,推动了辛亥革命的 进程,又帮助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立宪派的这些行为影响了民国初年政局的演变,故选 D 项;立宪派只是在革命形势下投机革命,并没有真正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排除 A 项;立宪派的这些 行为最终因袁世凯企图称帝而没能使立宪运动顺利进行,排除 B 项;立宪派的这些行为只是为了维 护资产阶级立宪派的利益,而不是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排除 C 项。 19.(2020·山东日照五莲、潍坊安丘、诸城、临沂兰山高三 6 月模拟·8)1918 年,傅斯年在《文学 革新申义》中说:“今等差已泯,群政艾义。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 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一平”。据此可知博斯年意在(  ) A.推动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 B.推崇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 C.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D.倡导文学通俗性和国民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乎” 可知傅斯年主张文言文和白话文相融合,即倡导文学的通俗性和国民性,故选 D 项;1917 年十月革 命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与材料主旨对待文学革新态度无关,排除 A 项;根据材料“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乎”可知 傅斯年主张文言文和白话文相融合,所涉及主旨为文学革命,并非“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排除B 项;“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与材料“何若取而齐之, 以归于乎”中傅斯年主张“文言文和白话文相融合”不符,排除 C 项。 20.(2020·北京昌平区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统一练习·8)浙江龙泉县司法档案记录了自清咸丰年间 至新中国成立前近百年的司法案件。清末,原、被告双方所提交的诉状、辩诉状等法律文件的 结尾,都使用“号泣青天大老爷明鉴”之类的用语。民国初期,“请求县政府恩准”逐渐取代 了旧式用语。之后,则统一使用“谨诉龙泉地方法院公鉴”的用语。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清末到民国政权更迭频繁 B.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效显著 C.清末到民国的司法改革初见成效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效实践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都使用‘号泣青天大老爷明鉴’之类的用语。民国初期,‘请求县政府恩准’ 逐渐取代了旧式用语。之后,则统一使用‘谨诉龙泉地方法院公鉴’的用语”表明基层的司法机关由“县衙”逐步过渡为新式“法院”,申诉对象从“大老爷”变为“检察官、法官”这正是晚清民 国司法制度改革的结果,故选 C 项;材料只是反映了清末到民国司法案件结尾用语的变化,并未反 映政权更迭情况,排除 A 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的革命,与材料中反映司法用语变迁现象无关,排除 B 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一纸空文,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 21.(25 分) (2020·广东深圳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吕氏乡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对后世明清的乡村治理模式影响甚大。 “乡人相约,勉为小善”。《吕氏乡约》的宗旨在于使邻里乡人能“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 俗相交,患难相恤”。《吕氏乡约》要求乡民按照“长幼有序”原则遵守相关礼仪规定,列举 了酗酒、赌博、斗殴、失信、造谣等不良行为,制定了相关的惩罚措施。《吕氏乡约》规定“约 正一人或二人,众推正直不阿者为之。专主平决赏罚当否”。 “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聚, 具酒食”。“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若约有不便之事,共议更易”。“吕氏乡约 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乡约乃私人之自由组织而非地方 之自治政府。且所约四事,偏重道德。经济教育诸要务,均在合作范围之外。衡以近代之标准, 实非完备之自治。” ——选编自侯少龙《传统乡约与古代乡村治理研究》等 材料二 传统中国社会中的治安问题,除了依靠保甲制度监督外,主要是依靠作为州县官助手的 衙役来维系。地方官可以雇佣比编制多得多的“白役”以供驱使,“白役”事权重叠,以维持 治安为主的衙役常被交予催收钱粮等杂务。清末,政府在中央设立专门的巡警部(后设民政部)、 在各省设立巡警道或警务总局,专门负责警察队伍的创建与管理。警察按照等级对应享有相应 的薪酬。对所辖警察的言行有详密的规范制约,并以《章程》的形式明文规定。地方的警务系 统设立和维持的经费由中央向地方财政过渡。清末警制改革有一定成绩,但所需经费也加剧了 地方政府对民众的盘剥,加剧了国家与基层的直接冲突。 ——摘编自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 (1)根据材料一,归纳传统乡约制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末警察制度相对于传统衙役的特点,并简析清末警制改 革的影响。(13 分)【答案】(1)方式:乡人相约;制度成文;自由组织;定期聚会;民主选举;民主议事;赏罚公开; 乡村自治。(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得 6 分)作用:增强族群意识和乡土情结;凝聚宗族集体力量;引 导乡民养成正确价值观念;规范乡民的行为方式;培育淳朴的民风;和谐家庭关系;净化社会风气; 保障农业生产;生产生活互助救灾救难;弥补法律缺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每点 2 分,任答 3 点, 得 6 分) (2)特点:衙役在职能和地位上仅仅是地方官员助手;近代警察则从属专门的官僚机构。衙役事务繁 杂;近代警察有确切的分管事务,明确的章程管理,权职分明。衙役薪资微薄且不固定;近代警察 按编制级别享有对应的薪酬。(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得 6 分)影响:从积极面看,清末新政中的警制 改革,是清政府借助西方警察制度改革传统衙役制度的尝试,是近代中国司法独立的重大发展,促 进了法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得 4 分)从消极面看,清末中央政府财力不足, 警察制度运转的经费转嫁到地方财政,实际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清政府的瓦 解。(3 分) 【解析】(1)第一小问主要方式,据材料一“乡人相约,勉为小善”可知,乡人相约;据材料一“《吕 氏乡约》要求乡民……列举了……不良行为,制定了相关的惩罚措施……规定……”可知,制度成 文;据材料一“乡约乃私人之自由组织而非地方之自治政府”可知,自由组织;据材料一“每月一 聚,具食;每季一聚,具酒食”可知,定期聚会;据材料一“约正一人或二人,众推正直不阿者为 之”可知,民主选举;据材料一“若约有不便之事,共议更易”可知,民主议事;据材料一“专主 平决赏罚当否”可知,赏罚公开;据材料一“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可知, 乡村自治。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一“乡人相约,勉为小善”可知,乡约是乡村集体的自治,而中 国古代乡村多具有宗族性,因此乡约制度有利于增强族群意识和乡土情结、凝聚宗族集体力量;据 材料一“《吕氏乡约》的宗旨在于使邻里乡人能‘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可知,有利于引导乡民养成正确价值观念、规范乡民的行为方式、培育淳朴的民风、和谐家庭关系、 净化社会风气、保障农业生产、生产生活互助救灾救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乡约制度更具有群 体的针对性和人文性,因此有利于弥补法律缺陷。 (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主要是依靠作为州县官助手的衙役来维系”“清末,政府在中央设立 专门的巡警部(后设民政部)、在各省设立巡警道或警务总局,专门负责警察队伍的创建与管理”可知, 衙役在职能和地位上仅仅是地方官员助手,近代警察则从属专门的官僚机构;据材料二“以维持治 安为主的衙役常被交予催收钱粮等杂务”“对所辖警察的言行有详密的规范制约,并以《章程》的 形式明文规定”可知,衙役事务繁杂;近代警察有确切的分管事务,明确的章程管理,权职分明; 据材料二“地方官可以雇佣比编制多得多的‘白役’以供驱使”“警察按照等级对应享有相应的薪酬”可知,衙役很多人员不在编制内,薪资微薄且不固定,近代警察按编制级别享有对应的薪酬; 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回答,从积极面看,据所学清末新政的知识可知,清末 新政中的警制改革,是清政府借助西方警察制度改革传统衙役制度的尝试,是近代中国司法独立的 重大发展,促进了法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从消极面看,据材料二“但所需经费也加剧了地方政府 对民众的盘剥,加剧了国家与基层的直接冲突”可知,清末中央政府财力不足,警察制度运转的经 费转嫁到地方财政,实际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清政府的瓦解。 22.(15 分) (2019·江西抚州七校高三 10 月联考·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亥革命绝非简单的旧式革命,它有欧美式的坐标和现代化的成分,因此具有时代性和世 界性。辛亥革命强调暴力、坚持暴力,但暴力的程度并非想象得那么激烈,那么死板,相反辛 亥革命在实行暴力的同时,实际上对分寸、阶段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也就是说它对为什么 实行暴力是有所考量的,并且在实行过程中富有理性。因为问题错综复杂,关系到方方面面, 比如对胜与败的理解、破与立的转换、部与大局的处理、效果与成本的比较、目标与可能性的 衡量、革命与列强态度的变化、内部凝聚与动力保持问题等。应该说革命党人基本做到了保持 清醒,审时度势,有原则有斗争,同时也有理性、适度的妥协让步。从帝制到共和,辛亥人铸 造的是千年壮举,开启的是亚洲先河,说到底,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一种旷古未有的尝试, 而先驱们之所以百折不挠,实缘于救亡图存的迫切,为了在世界之林能有中华一席,为了民族 振兴能够实现。辛亥革命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领域谱写了辉煌业绩,从思想意识、制 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为后世留下了非常宝 贵的经验教训和思考启迪。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究竟是什么?那就是为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和 价值理念带来了巨变。 ——摘编自黄克武、主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 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观点:辛亥革命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3 分) 论证:政治上,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 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颁布了具有宪法意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创造了 民主政治的先决条件和良好契机。经济上,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 些障碍;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政策也极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 人心;社会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社会精神面貌和价值理念发生了巨变。(9 分) 结论:总之,辛亥革命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加速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近代化进程。(3 分)示例二 观点:辛亥革命坚持暴力,也有理性、适度的妥协。(3 分) 论证:辛亥革命坚持暴力手段武昌起义之前,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 到来。武昌起义及之后孙中山为民主共和人开的一系列斗争大多也是以暴力方式进行的。武昌起义 后,为早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以拥护袁世凯当临时大总统,来迫使清帝退 位;鉴于时势和当时革命党人自身力量的不足,革命派在辛亥革命过程中与帝国主义和立宪派妥协。 (9 分)结论:辛亥革命通过理性适度的妥协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3 分) 示观点辛亥革命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 论证:(略) 结论:(略)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评卷标准) 【解析】按照要求是“评析”材料中的观点,首先要有自己评析结论(即个人对材料观点的看法);其 次可以从辛亥革命对中国、对中华民族的意义;世界意义如放在“亚洲的觉醒”中看;在革命中采 用的策略等方面得出观点;第三在行文中要摆史实论证,逻辑严密即可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