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提升练习 第2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提升练习 第2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ID:285794

大小:609.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1-2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2 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⑥ 【答案】B  【解析】①试管常用于物质的制备、发生装置;②普通漏斗常用于过滤,可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③ 分液漏斗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④托盘天平常用于称量固体的质量;⑤蒸馏烧瓶常用于分离 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⑥研钵常用于固体药品的研磨,不能用来分离。所以用来分离的仪器有②③⑤ 。 2.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过滤 B.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蒸馏 C.从硝酸钾和氯化钾混合液中获取硝酸钾——蒸发 D.从溴水中提取溴——分液 【答案】A  【解析】沙子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则利用过滤法可分离,故 A 正确;水和汽油的混合物分层,则 利用分液法分离,故 B 错误;硝酸钾、KCl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若蒸发均从溶液中析出,应利用结 晶法分离,故 C 错误;溴水不分层,不能利用分液分离,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溶于水,应利用萃取分 液,故 D 错误。 3.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 CO2 气体,从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并连接。 其中连接顺序合理的是 (  ) A.a—a′→d′—d→e      B.c—c′→d—d′→g C.b—b′→d—d′→g D.d—d′→c—c′→f 【答案】B  【解析】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 CO2 气体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除氯化氢用饱和 NaHCO3 溶液,除水蒸 气用浓硫酸,CO2 比空气密度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O2 气体。 4.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或实验装置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除去 KCl 中少量 MnO2 用 10 mol·L-1 盐 酸配制 100 mL 0.1 mol·L-1 盐酸 用 NaCl 溶液制 备 NaCl 晶体 除去乙烯中少量 SO2 实验仪器 或装置 烧杯、玻璃棒、分液 漏斗 100 mL 容量瓶、 玻璃棒、烧杯 【答案】C  【解析】A 项,MnO2 难溶于水,KCl 易溶于水,故采用过滤法,应该用普通漏斗而不是分液漏斗,错 误;B 项,缺少量取盐酸的仪器,如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等,错误;D 项,SO2 和乙烯均能与酸性 KMnO4 溶液反应,故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错误。 5.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答案】C  【解析】KNO3 中混有 NaCl 应提纯 KNO3,将它们都溶于水,并降温结晶。因为 KNO3 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升高而升高,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基本无明显变化。则有,操作Ⅰ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操 作Ⅱ是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 KNO3 饱和溶液,操作Ⅲ为冷却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使 KNO3 结晶析 出,过滤,洗涤,干燥即得 KNO3 晶体。 6.下表是 Fe2+、Fe3+、Zn2+被 OH-完全沉淀时溶液的 pH。某硫酸锌酸性溶液中含有少量 Fe2+、Fe3+ 杂质,为制得纯净的 ZnSO4,应加入的试剂是(  ) 金属离子 Fe2+ Fe3+ Zn2+ 完全沉淀时的 pH 7.7 4.5 6.5 A.H2O2、ZnO B.氨水 C.KMnO4、ZnCO3 D.NaOH 溶液 【答案】A 【解析】要使 Fe2+和 Fe3+全部除去,由题给信息可知,需将 Fe2+全部氧化成 Fe3+,再调节溶液 pH 范 围为 4.5≤pH7 (2)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 CCl4、振荡、静置 下层呈橙色 (3) 向(2)所得水溶液中加入 Ba(NO3)2 溶液和稀 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AgNO3 溶液和稀 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B.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②③ C.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⑥ D.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答案】C 【解析】(1)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的 pH>7,说明溶液呈碱性,肯定含有 SO2-3 ,则一定不含 Ba2+,根 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阳离子一定含有 Na+;(2)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 CCl4、振荡、静置,CCl4 层呈 橙色,说明溶液中含有 Br-;(3)向(2)所得水溶液中加入 Ba(NO3)2 溶液和稀 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 淀为 BaSO4,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SO2-4 ,因为在第(2)步骤中加入过量氯水后,SO 2-3 被氧化为 SO2-4 ;(4)过 滤,向滤液中加入 AgNO3 溶液和稀 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为 AgCl,但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 Cl-,因所加氯水中含有 Cl-。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为①④⑥,可能含有的离子为③⑤,一定不存在的 离子是②。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加 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Fe3+,可能有 Fe2+ B.气体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氨气 C.用铂丝蘸取白色粉末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一定有 Na+,可能有 K+ D.向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O 2-3 或 SO2-3 【答案】D 【解析】KSCN 与 Fe3+作用使溶液显红色,只能说明含 Fe3+,不能说明有无 Fe2+,A 正确;气体通过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氨气,B 正确;用铂丝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 明原粉末中有 Na+,没有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则可能有 K+,C 正确;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证明气体中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的一种或两种,则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可能为 CO2-3 、SO 2-3 、HCO -3 或 HSO-3 ,D 错误。 14.溶液 X 中可能含有 K+、Mg2+、Al3+、AlO-2 、SiO2-3 、CO2-3 、SO2-3 、SO 2-4 中的若干种离子。某 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C.K+、AlO -2 和 SiO 2-3 一定存在于溶液 X 中 D.CO 2-3 和 SO 2-4 一定不存在于溶液 X 中 【答案】C 【解析】据流程图,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 CO 2-3 或 SO 2-3 或两者都有,生成的气 体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两者都有,一定不存在和 CO 2-3 或 SO 2-3 不共存的 Mg2+、Al3+;加盐酸有沉淀 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SiO2-3 ;加入过量氨水(提供 OH-)有白色沉淀生成,只能是氢氧化铝沉淀,说明 此时溶液中存在 Al3+,但是原来溶液中的 Al3+一定不能存在,所以该 Al3+是 AlO -2 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所 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AlO-2 ,要保证溶液呈电中性,只有 K+这一种阳离子,所以一定存在 K+。根据上述 分析可知,气体甲可能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两者的混合气体,A 错误;原溶液中不含有 Mg2+,所以沉 淀甲是硅酸,不可能是硅酸镁,B 错误;K+、AlO -2 和 SiO 2-3 一定存在于溶液 X 中,C 正确;不能确定溶 液中是否含有 SO2-4 ,但可能含有 CO2-3 ,D 错误。 15.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 BaCl2 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SO2-4 B 滴加氯水和 CCl4,振荡、 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 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 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 Na+、无 K+ D 滴加稀 NaOH 溶液,将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 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 NH+4 【答案】B 【解析】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有 SO2-4 ,因为若溶液中含有 SO2-3 、CO 2-3 、Ag+等,滴加氯化钡溶液也都生成白色沉淀,故 A 错误;氯水中的氯气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四 氯化碳把碘单质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层溶液显紫色,故 B 正确;Na+的黄色火焰可以覆盖 K+的浅紫色火焰,故检验 K+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故 C 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溶 液中含有少量的 NH+4 ,滴加稀 NaOH 溶液需加热才会放出氨气,故 D 错误。 16.某酸性废水中可能含有 Fe2+、Fe3+、Al3+、Mg2+、Na+、K+、CO2-3 、SO2-4 。取废水样品分别进 行如图所示①~④四个实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废水中含有 Na+,不含 K+ B.废水中含有 SO 2-4 和 CO2-3 C.废水中不含 Fe3+,可能含 Fe2+ D.废水中一定含有 Na+、Al3+、SO2-4 【答案】D 【解析】根据已知废水为酸性,故和 H+反应的离子不能存在,即 CO 2-3 不存在,根据溶液是电中性的, 可知 SO 2-4 一定存在,由实验①焰色反应颜色为黄色,说明一定含有 Na+,可能含有 K+;实验②加盐酸后 再加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也再一次说明含有 SO2-4 ;实验③加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 Fe3+;实验④滴加 NaOH 溶液至过量,一开始无现象,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最后沉淀溶解,说明含有 Al3+, 不含有 Fe2+和 Mg2+,所以废水中肯定含有 Na+、SO 2-4 和 Al3+,肯定不含 CO2-3 、Fe2+、Mg2+、Fe3+,可 能含有 K+,故 D 正确。 17.实验室在 500 ℃时隔绝空气加热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至分解完全并确定分解产物成分的装置 如图所示(已知分解的固体产物中可能有 FeO、Fe2O3 和 Fe3O4,气体产物中可能有 NH3、N2、H2O、SO3 和 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②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试剂 X 最好选用碱石灰 B.装置③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 SO3 气体生成并除去 SO3 和 NH3 C.取①中固体残留物与稀硫酸反应并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则残留物一定为 Fe2O3D.装置④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 SO2 气体生成,装置⑤用于收集生成的 NH3 和 N2 【答案】B  【解析】装置②的作用是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故试剂 X 应选用无水 CuSO4,A 错误; 装置③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 SO3 气体生成,若有 SO3 气体生成,则装置③中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 并用氯化钡和盐酸除去 SO3 和 NH3,B 正确;①中固体残留物中可能还含有 FeO,可能不含有 Fe2O3 而含有 Fe3O4,不一定为 Fe2O3,C 错误;NH3 极易溶于水,若分解产物中有 NH3,则 NH3 被装置③中的溶液吸收, 装置⑤中不可能收集到 NH3,D 错误。 18.如图表示从原混合物中分离出 X 的两种方案,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若含 X 的混合物为溴水,可通过方案Ⅰ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 CCl4,充分振荡后液体分层,下层为 X 的 CCl4 溶液 B.若含 X 的混合物为 BaSO4、BaSO3 的混合物,可通过方案Ⅱ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稀硝酸,X 为 BaSO4 C.若含 X 的混合物为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可通过方案Ⅰ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饱和 NaOH 溶液, 残留液中含有乙酸钠 D.若含 X 的混合物为 Fe、Al,可通过方案Ⅱ进行分离,加入的试剂是过量的 NaOH 溶液,1 mol X 与 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 3 mol 电子 【答案】C  【解析】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微溶于水,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分液时在混合液的下层,该方法合 理,故 A 不符合题意;BaSO3 被稀硝酸氧化成 BaSO4,然后通过过滤得到 BaSO4,该方法合理,故 B 不符 合题意;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时,应该选用饱和 Na2CO3 溶液,否则乙酸乙酯与 NaOH 溶液反应,该方法不 合理,故 C 符合题意;Al 可与 NaOH 溶液反应,故最后得到的 X 为铁,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1 mol 铁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 3 mol 电子,该描述合理,故 D 不符合题意。 19.某废催化剂含 58.2%的 SiO2、21.0%的 ZnO、4.5%的 ZnS 和 12.8%的 CuS。某同学用 15.0 g 该废催 化剂为原料,回收其中的锌和铜。采用的实验方案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装置中,第一次浸出必须用________,第二次浸出应选用________。(填标号) (2)第二次浸出时,向盛有滤渣 1 的反应器中先加入稀硫酸,后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若顺序相反,会造 成__________________。滤渣 2 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________。 (3)浓缩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使用的器皿名称是________。 (4)某同学在实验完成之后,得到 1.5 g CuSO4·5H2O,则铜的回收率为________。 【答案】(1)D A (2)H2O2 与固体颗粒接触分解 SiO2(SiO2 和 S) (3)蒸发皿 (4)30% 【解析】(1)根据题给化学工艺流程知第一次浸出发生反应 ZnO+H2SO4==ZnSO4 +H2O、 ZnS+H2SO4==ZnSO4+H2S↑,有有毒气体 H2S 生成,必须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选 D 装置,第二次 浸出时发生反应:CuS+H2O2+H2SO4==CuSO4+S+2H2O,不产生有毒气体,可选用 A 装置。 (2)第二次浸出时,向盛有滤渣 1 的反应器中加入稀硫酸,后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若顺序相反,会造成 H2O2 与固体颗粒接触分解。滤渣 2 的主要成分是 SiO2(SiO2 和 S)。 (3)浓缩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使用的器皿名称是蒸发皿。 (4)15.0 g 废催化剂中含有铜的物质的量为 15.0 g×12.8%÷96 g·mol-1= 0.02 mol,1.5 g CuSO4·5H2O 中铜的物质的量为 1.5 g÷250 g·mol-1=0.006 mol,则铜的回收率为 ×100%=30%。 20.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 [查阅资料]隔绝空气加热至 500 ℃时硫酸亚铁铵能完全分解,分解产物中含有铁氧化物、硫氧化物、氨 气和水蒸气等。 [实验探究]某化学小组选用如图所示部分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验证分解产物中含有氨气和水蒸气,并探究残留固体成分。 (1)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证明有水蒸气生成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有氨气生成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A 中固体完全分解后变为红棕色粉末,设计实验证明 A 中残留固体仅为 Fe2O3,而不含 FeO 或 Fe3O4: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CBD (2)C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3)D 中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4)取少量 A 中残留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向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高 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则残留固体是 Fe2O3,而不含 FeO 或 Fe3O4 【解析】(1)实验的目的是验证(NH4)2Fe(SO4)2 的分解产物中含有 NH3 和水蒸气,并探究残留固体成分, 装置 A 用于分解(NH4)2Fe(SO4)2 固体,装置 C 用于检验水蒸气,装置 B 用于吸收 SO2 气体,装置 D 用于检 验 NH3,由于分解产生气体通过溶液时会混入水蒸气,故应先检验水蒸气,后检验 NH3,所选装置的连接 顺序为 A→C→B→D。 (2)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蒸气生成 CuSO4·5H2O 晶体,由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 (3)NH3 通过导管进入 D,溶于水形成氨水,使溶液显碱性,酚酞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4)FeO 和 Fe3O4 溶于稀硫酸,都能产生还原性的 Fe2+,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Fe2O3 溶于稀硫酸 产生 Fe3+,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故可将残留固体溶于稀硫酸,再利用酸性 KMnO4 溶液进行检验。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