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 语文 上学期
教 学 总 结
本学期是我升入“高段”以后执教的第一个学期,由于教学经验尚浅,一切仍处于“艰难摸索”的过程中。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备课要努力做到,备教法的同时备学生。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以为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就易接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37班的学生普遍比较听话,但上课气氛稍显沉闷,中等生和学困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初备课时未能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后来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坚持手写教案和反思,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受益匪浅。例如:我在讲授《白公鹅》的时候,首先遵循教参的提示,注意联系了之前学过的丰子恺老先生写的《白鹅》一文。但假若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乏味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专门准备了一个看图写作的训练环节,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一半的时候,我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讲述课本插图。学生特别用功,在我的引导下,你一言,我一语,小故事编的一个比一个精彩,教学效果十分理想。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班姚昕懿同学的这次习作训练,还被发表在了《青少年日记》上。
二、提高课堂效率,点滴渗透文化小故事。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小故事。无论自己今天已经连续站立了长时间,无论今天嗓子有多痛,看到学生期待的目光,我总是要求自己坚持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为他们讲述完当天所准备好的全部内容。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在平日的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中,家长们都反应说,孩子们回去总会兴致勃勃的为爸爸妈妈复述老师课上进过的故事。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记忆力,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培养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和日常积累,鼓励阅读。
本学期,在我的教学上有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注重课内外知识的结合,除继续利用与课本同步的《拓展阅读》外,还向学生推荐了大量有益的报刊、杂志,包括:《意林》(少年版)、《儿童文学》、《读者》等。
学期中,有家长发来短信向我表示感谢,认为这个学期的作业布置比较合理,并且特别赞同我每天要求学生放声读书30分钟的做法。 对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同时在量上保证了学生的阅读,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上是我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工作中还有些许遗憾,需要我继续虚心向学,以勤补拙。例如:不能一味的埋头苦干,应与有经验的老师更多的沟通和学习,努力留心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特别要下功夫,系统性的,有计划,有目的训练学生写作,使得137班的作文水平整体得到一个提升。总之,我将从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汲取教训。加倍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养,以便取得更大的成绩,更好的完成今天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