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怎样体现完美课堂:关注教学中的细节
加入VIP免费下载

科学课怎样体现完美课堂:关注教学中的细节

ID:291798

大小:13.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0-03-0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关注教学中的细节 ——科学课怎样体现完美课堂   课堂,每天都进行着,每天都重复着,然而也就在我们的课堂上,每天也诞生着一个一个精彩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以及和你们的学生,而故事的精彩与否,就来自于教师的那双慧眼和教师智慧的头脑……以里弗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智慧是对情境的感知、辨别与顿悟。学生心智的觉醒往往在一霎那间,常常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智慧,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从教学的细节中敏锐地发现它,有意识地开发它,尽可能多地留住它,想方设法去丰富它,使普通的教学过程成为智慧教育的过程,成为学生和教师智慧生长的过程。因此,教学细节往往就成为教育智慧的载体,而会不会抓教学细节,抓哪些教学细节——往往就具体而生动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真实而生动地体现着教师的智慧,真切而艺术地推动着教学的进程,才能守住精彩瞬间,才能实现课堂目标。细节就是:最无意的行为反映出来的最真实的内心的情感、不需要思考的行为反映出最真实的思想、一个人的习惯性的行为反映出他的素养。而大环节往往只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小细节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节点,我们要从小细节上培养学生的素养。一、细节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细节1 “猜一猜”还是“我想要”?——从教师的语言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上科学课,学生一走进教室见到器材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时候老师的一句问话“看到这些材料,你想研究什么?”与另一种方式“猜一猜今天我们要研究什么?”学生的回答将以两种不同的心理背景出现:第一种,自由发散式的,学生主动;第二种,迎合式的,学生被动。今天我们研究什么,得先猜中老师的心意。这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同一个问题,教师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就体现着不同的教学理念。细节2 谁来发现问题?——从问题的产生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科学课引导学生探究“马铃薯的沉浮之谜”,学生在前一课时已经发现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即“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第二课时要探究同一物体马铃薯在清水和盐水中的沉浮之谜。教师拿出两杯溶液(盐水和清水),并将大小不同的2个马铃薯分别丢入其中。问题出现的第一种方式是: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大的马铃薯上浮,小的下沉。”“那么为什么大的马铃薯上浮,小的下沉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边说边由此展开探究活动。第二种做法是:新的探究活动建构在上节课的知识基础上,当学生发现事实与它们的预想不相符合时直接指引“你有问题吗?你想说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问题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而预测也由此非常主动地展开了。所以尽管科学课探究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发现,但我的立场是尽量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我很注重对学生的提问训练。记得章老师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图解来说明知识越丰富的人问题越多,我经常把它画给我的学生,鼓励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问的量增多了,最后提问的质也能随着攀升,孩子们能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细节3  是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探究?——从探究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首先科学课堂必须给学生一段完整的时间来进行探究,不要总是打断他们的思维,不要让20分钟的实验因为我们的不断叫停而变成10x2甚至是5x4。有一位老师创设了一种独特的叫停方式,在黑板上写下“还剩x分钟”,“还剩x秒钟”,让学生在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结束探究活动,极好地顺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低龄的孩子较难接受兴趣正浓的活动被突然制止)。什么是足够的空间呢,记得一位老师曾十分形象地提出“现在科学课在流行开超级市场。”在实验室里有一处固定的位置,摆放着各类实验材料,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法去选取不同的材料。为什么很多老师会不约而同地这样做呢?其根本目的也就在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怎样去设计实验?需要哪些材料,完全由学生自主操作。细节4  交流还是汇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我们曾很多次看到或经历学生在探究活动后的汇报交流活动,主要有这两种方式:第一种,学生一个个站起来发言,面向老师而背向全体同学,教师洗耳恭听。我们可以揣摩发言者的心态“老师,你听我说,我的回答有没有令你满意?”第二种,学生一个或者同组的其他同学都站起来,面向全体同学,谈他们的新发现和新问题,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补充或者提问。发言者的心态“我们是这样做和这样想的,你们认为怎么样?”前者重在汇报,后者重在交流,教师是以权威者的身份进行评价还是以学生的身份参与交流,体现着不同的教育理念。  细节5   谁来整理器材?——从学生的主动看他们在学习活动的地位。我仔细观察过一些观摩课结束后学生的举动。有一种学生彬彬有礼地叫好“谢谢老师”后离开,另一种自觉有序地清理好所有器材再离开。我们毫无疑问地要推崇第二种表现。这一细节说明孩子们始终是探究活动中有责任感的主人,自觉整理实验材料,他们已具备这一科学素养。是全员参与还是少数包干,这又是细节当中的细节了,不同的方式体现着不同的教育理念,这一点在后面会提到。  二、细节看教育教学活动是否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细节1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1)激发动机,自我投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在此情景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觉研究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2)探索方法,自我学习。学生经过自己的初步设计和预测后,进行实验(实践)探究活动。在课堂上探究性学习很多时候都分组进行,组内成员的交流、讨论,积极配合动手实验,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相互监督、相互影响,这也是一种自我教育,它使集体这个“大自我”成长,同时也就使“小自我”成长。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创新。细节2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开展各项学科活动,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如建立《科学档案》,让孩子们记录每一次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包括实验计划、实验记录、实验结论等;如设立“科学小组牛顿奖”评比,让孩子们能为了集体的成绩而进行自我控制,排除各种干扰,积极投入到研究活动中去。 细节3   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教师在课堂内外始终激励学生自定学习目标,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能力。一组探究性活动后,我们要进行一次小结。每个学生都认真填写一分自我评价,给自己在每次探究性学习中的表现打分。如“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一栏,可以为“做得很好”、“做得较好”,或者“我下次会做得更好”。通过在小组内表述对自己的评价和分析,自我发现问题,提出更高的要求。 细节4  用教师的语言来激励学生的自主发展。科学老师往往在教具和学具的改进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我们可以利用介绍这些器材的机会来激励孩子们进行创新。比如我在矿泉水瓶盖上打一个小孔,这样做好一个“滴水瓶”,可以减小水的流量,然后用它作为“蚯蚓喜欢的环境”等探究活动的自选材料。介绍它的时候我洋洋自得地说“这是我的小发明”。这些细节会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后他们将多多向我显示“这是我的小发明”。 三、从细节看课堂活动是否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细节1   小手一举,你思考了吗?在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学生往往为了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赞同,就会不假思索的举手,对问题根本就没有全面的了解以及深入的思考,甚至就根本就没有思考。这在课堂中是很常见的,也较普遍的。我们教师就要注意了,课堂上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思考!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不要浮躁!细节2   自己的方案,想要实现有点难!教师常常对学生的实验方案弃之不顾,因为有限的课堂难以实现各自的理想,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案,追求发散思维和理想实现的完美统一。细节3   观察,内涵有没有被简单化?例如发现月相的周期需要多长时间?一次观察只是偶然而不是科学规律,学生往往会误以为这就是真理了,因此教师要教导学生为了收集证据而观察,为了看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观察,教师的目的越明确,观察就越具体。在威伊比贝弗里奇的《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说到;什么是科学的观察时,他指出:对某个事物或现象,进行任何形式的观察都要有意识地寻找可能存在的每个特点,寻找各种异乎寻常的特征,特别是寻找见到的各种事物之间,或是事物与过去经验中有关知识之间任何具有启发性的联系或关系。或在思考这一事物或现象的过程中提出了某种假说,这时,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才有意义。因此,观察既包含感官知觉因素又包含思维因素在内。 细节4   实验,为何常常只做一次?这个问题也许很多老师没有想过,一般教材如何说,我们就如何去做,根本没有想到“做一次实验”与“做十次实验”有什么不同?以及学生做实验得出的数据,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数据?我们关注的是什么?结论还是有用的数据?这就是我们教师教学的不同之处。细节5   材料,为什么全放在桌子?材料对于科学探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精心准备的一节课就应该连你出示材料的先后顺序,如果盲目的操作是没有科学教育的价值的,那该如何理性地对待材料和操作材料?这就取决于教师的智慧了,教师还要用这种智慧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哪些材料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些材料?细节6    记录,有什么作用?记录的科学价值和教学的内涵在思维的再现、证据的获得、评价的依据。科学记录的内容就是圈定的答案——独立的结论,预设的结果——全面的发现。在法国,他们的教育认为孩子的记录是最好的科学书。细节7   交流时,为什么还在忙碌?别人汇报时,其他人应该干什么?在交流的时候要给其他孩子任务,在交流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限制。在交流时候,其他同学要安静,用耳朵听进去,还要说出,以及还要把有价值的内容及时推广!细节8   答案,真的那么重要吗?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科学吗?宁要错误的真实,不要正确的虚假的,我们要注意学生的思维与我们的思维毕竟存在着一定的不一样,教师要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对学生来讲重要的是在思考,而不是得出什么结论,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它的思维价值。科学老师要注意教学中的细节,就应该要推敲有没有引起学生的惊奇;思考像不像科学研究的过程;材料会不会引起学生的骚乱;实施会不会出现必要的结果;记录有没有成为课堂的瓶颈。在注意细节中,我们要从教师语言性的指导,材料结构性的指导,操作示范性的指导,记录内省性的指导,任务目标性的指导等中发掘细节,加以重视。我们要从不拘小节到雕琢细节,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习惯培养起,从小节关注起;习惯成自然,自然显素质;不拘小节吃大苦,雕琢细节成精彩。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