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种原因,我校本届初三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十分严重。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比较多。在上学期的几次考试的过程中,本年级数学成绩的平均分都在56分左右,及格率仅为59.3%,优良率只有20.2%,很不理想。在市排名不是太好。与数学成绩相类似,英语成绩也堪忧。在年级吴坤伟主任主持的质量分析会上,教师们认为: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差异太大,在既要保证教学进度又要兼顾大多数的前提下,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思维难以拓展;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基础、理解能力、学习习惯等因素影响下“吃不了”,学习变得越来越吃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逐渐产生厌学心理,成为班级成绩金字塔的塔基;中间的学生安于现状,没有当头羊的勇气与信心,且喜欢在向后看时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学习上缺少拚博精神,虽然自身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可由于以上原因致使他们常常处于中游状态而无进步而言。所以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困难重重。年级吴主任指出:时不我待,无论有多少困难,一定要想方设法,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长足的进步。在大家的讨论中,一个分层走班的方案浮出水面,被大家所认同,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办法。首先,均衡分班教学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教会全体学生,这体现了二期课改 “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的新理念。其次,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第三,美国教育家目标教学理论创始人布鲁姆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力和个性差异的,只要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改善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注意力等因素,智力因素相对落后的学生同样可以取得好的成绩。这为我们实施均衡分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分层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选用不同的练习,采用不同的评价,尽可能与学生相匹配。教育目标的分层:每个班的学生,对较好的基础的学生,则偏重于综合应用能力题的训练;对基础中等的学生,只选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偏重于常规问题的解决;对基础相对差的学生,能领会有关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偏重于基本练习的完成。如同样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教学,对较好的基础的学生要求能设计不同的方案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对基础中等的学生要求能根据题意画出草图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运算,而对基础相对差的学生着重三个三角函数的定义的训练及特殊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推理。
教学方式的分层:对较好的基础的学生,多采用讨论式教学。一般先有教师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回家考虑解决方法,在课上集中交流对比看谁提出的方案最优,想方设法创造探究的氛围,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每节课总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反串教师讲述自己的思路;对基础中等的学生,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设置跳一跳能摘到的问题,注意理解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不至于看到稍难的题就轻易放弃,训练学生在上课时,吸收信息的过程中,头脑中要出现:说什么?是什么?问什么?干什么?使学生带着问题思,带着问题想,养成思考的习惯,逐渐甩掉老师这个拐杖,独立行走;对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则多采用引导式教学,着重最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模仿学一般的解题方法。举一反三,多板演,不求多,但求会。每节课留出时间请学生小结所讲的内容和解题一般方法。练习的分层:对较好的基础的学生除了最基本的练习以外,教师每日给出两个含有较多思维容量的综合题,并鼓励学生根据原题进行变式;对基础中等的学生在保证基本练习的正确外,适当增加一些能力题;对基础相对差的学生降低练习难度,每日选编一些基本要求题。既提出适当的要求,又引导帮助解决困难学生出现的问题。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备课组的三位教师团结协作,合理分工,每一部分的内容由同一位教师先查阅大量的资料,然后根据课程要求,整理出三个不同层次的例题和习题的初稿。其他两位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补充和调整。评价的分层:对较好的基础的学生,强调竞争,一步步超越自己的目标,完善自我,挑战未来,如明金、芳青同学基本功扎实,成绩优良,鼓励他们眼睛要盯着兄弟校的优秀学生,不做井底之蛙,勇于拼搏,对基础中等的学生,以鼓励为主,勇于递进,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对基础相对差的学生以表扬为主,使他人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信心。史洪铭同学以前一直是一位以与教师作对为乐的帮教对象,在初三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教师以发展为本,耐心教育,热心帮助,诚心鼓励,数学成绩也有原来的个位数达到及格线。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习”不管学生处于那一个层次,他们都渴望成功,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赞叹。均衡分班实行,教师的教更能适应学生的学,使教与学两者处于协调的情况下,教学顺利开展,能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也可以相对容易些,合适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为学生提供进步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分层走班前上课时有相当的时间处于陪衬的角色,均衡分班每班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竞争机制的存在,可激励学生自觉,自主,主动地争取“升层”,实现“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秀生更优”的效果。我们也深切感到抓学生一定要抓早。有些学生在最后一阶段中虽然学习态度端正了,也想努力了,但是基础的苍白制约了成绩的大幅度提高;其次,均衡分班的实行,大多数学习困难学生都是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因此,更有效的教育学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