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对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起到了复习和加固的作用。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让作业止于此,不仅会让学生感到厌倦,我们的很多的教学的环节都无法得到很多的实施,所以在前一段的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多样化的作业的形式更有利于教学的流畅进行。下面我就来总结一下,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如何为学生布置作业的。第一、复习型作业。显然,这种作业是让学生在上完一篇课文以后,为了加深对于文章中学习过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布置的作业。这种作业是我刚开始给学生们上语文课的时候最常布置的作业形式之一。这种作业常常就是写课后的配套的作业本,可以让学生对于这一次学习过的知识用题的方式在脑海中过一遍,自然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但是缺点在于很多时候这些作业的题量比较的大且良莠不齐,需要在布置作业以前对题目进行认真的甄别,挑选出适合学生的题目。第二、预习型作业。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在学生对于课文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下,进行新课的讲解,很多时候字词、作者和背景就会占据了一节课的大量的时间。这种情况下的课堂显然不能说是高效的。后来,我就把初读课文的任务交给学生在课下完成,用做读书笔记、摘抄、写读后高和为课后的读读写写标拼音的方式让学生们预先对文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了基础知识的问题,在课堂上老师就可以对更加重点的内容进行讲解,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可以逐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显然,这样的作业就不仅仅是课后的复习和检测这样简单的作业形式,更重要的是作业变成了教学活动的排头兵,让课堂教学从繁琐的字词和故事梗概的讲解中解放出来。更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建设。第三、课外拓展型作业,在很多时候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只是限于课堂、书本和课文,很多时候语文的学习还更加有赖于学生大量的广泛的阅读。所以,在周六周末的作业中,我都会以书面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阅读经典的书籍和文章。这样,才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作业的形式不经要丰富,还更应该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最为机动的一员,不仅可以是排头兵,也可以是后勤人员,也可以是侦察兵。至于如何调配就要看我们这位将军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