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次元宵节还没开学,有时间去给孩子们做第二次花灯了。去年,我就和孩子们一起根据网上的图片教程做过一年的花灯。去年的花灯素材是塑料瓶的,虽然孩子们也能挑可是没坚持到最后花灯就被烧坏了。第一次失败了。今年,为了让孩子更好体会我们童年时是如何过“正月十五”的,今年专门动手学做传统花灯。正月十四那天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动手制作了两个传统花灯。首先,在老家找好蜀黍的头部秆用来做支架,因为在网上找不到小时候玩过花灯的具体名称,只好凭着自己对童年的回忆去制作。支架是用六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接而成。本来认为非常简单的正方形,都没做成。后来,在老妈的提醒下把蜀黍的秸秆用温水浸泡过后,才最终做好了正方形。后来,用了很长的时间才用灯笼的支架,完成了第一步。后来,又用街上买来的红纸给灯笼糊上。就是糊的这个过程也是让我们头疼不已。用力轻了粘不上去,用力大了又把红纸给捅坏。经过几次尝试,终于在我们的细心努力下把红纸给糊好了。这样一个传统的花灯就算完成了一大半。最后,就是给花灯的底部安装一块板用来放面灯就可以挑了。老妈看到我们蹩脚的传统花灯,也非常开心。告诉我们讲,她要给我们蒸面灯放在花灯里挑。孩子们不知道啥是面灯,老妈通过讲自己童年的回忆给孩子们听,告诉关于她们那个年代是如何蒸面灯、挑闹元宵节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面灯出锅了,孩子们根据面灯的“小耳朵”数去挑选自己的面灯,插上棉签改造的灯芯,再滴上家里的花生油,点上火,这样面灯就成功了。把点着的面灯放入花灯内,带着孩子们到街道上转上几圈。看到他们挑着的花灯,也勾起了自己对童年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