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继续阅读《让学习真正发生——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解读与实施》一书第一章——解读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理念与方法。体会四:任务驱动式教学更容易让学生获得“高峰体验”,更容易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 任务驱动式教学一下子提出的挑战性任务,让学生一开始就站在高处看知识的风景,从而把各个散装的知识点纳入整体视野之中,并达到“站得高看得远”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任务驱动式教学以高层为信息组合点,把以下的诸层次及其结构的各种信息或同一层次横向不同信息再或事物以外的所有事物与本层联系起来,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立体的信息网络。这样,目标落实一定是扎实的、有生长的。没有这样全息下的空间架构,数学教学活动是平面的、浅层次的,教学板块之间缺少内在的联系,缺少了生长。 传统数学教学,随着时间的增加和知识的增多,学生的学习热情呈下降趋势。而任务驱动式教学常常能给学生带来激情,在圆满完成任务的那一刻特别强烈,其心理状态正如罗杰斯所描绘的那样——“在这种富有成果的时刻,你会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简直奇迹般地展现在你眼前……班里每一个成员都沉浸在一种近乎神秘的温暖、高尚的情绪之中……还有什么比把我们的全部自我、我们的内心动力、热情、态度和价值观全都投入更好的学习途径呢?” 任务驱动式教学不仅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挑战之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的骄傲,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并成为一个“有幸”的人,而不会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种人——“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 任务驱动式教学不仅能够助推学生登上知识的高峰,而且能够助推学生获得“高峰体验”。马尔克斯对幸福的含义说了这样一句话:“人们都想伫立在巅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在于攀登险阻的过程。”当学生经过长途跋涉、克服困难而完成挑战的时候,这种胜利的快乐是刻骨铭心的,所以学生会滋生出一种享受挑战过程和享用挑战成果的强烈幸福感,此时学生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完全都是快乐,而常常伴随着克服困难的艰苦,不过,克服困难之后的快乐程度更高,痛苦之后是痛快。认知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找出难点部分的重要意义远甚于人的天资。总之,不管采用什么方式,要想擅长某种事情,你就得在难点部分下足功夫,此为“困难学理”。因而建立“困难学理”不是规避困难,而是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训练、克服,唯有此,学生才能突破自我,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 学生完成挑战性任务的过程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失败的可能。失败对学生的有效学习是有意义的,正如3M公司的传奇领袖威廉·麦克奈特所讲:“本着冒险和挑战精神才能完成最好和最难的工作,错误可能会犯。”皮克斯总裁埃德·卡特穆尔持相似观点,他说:“错误不一定是坏事,或者说,根本就不是坏事。错误是尝试新事物的必然后果,应该被视为宝贵的经验。”教师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从失败中大力摄取价值,提高失败的回报率——“吃一堑长一智”,并创建一个反思循环系统,让反思进入范围更大的交流之中。效果最佳的反思是快速(fast)且中肯的,在顺境逆境中都频繁(frequently)出现,而且总是向前看(forward looking)并侧重学习,我们称这种反思为“3F回顾”。当学生从失败中摄取最大价值的时候,失败就显得不那么令人痛苦了。 如果我们要描绘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课堂面貌,不妨借用目前移动通信技术中的“4G”。这里所说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课堂面貌“4G”的意思是:第一个“G”指“genuine(真实的)”,也就是说任务驱动式教学中的任务必须是真实的;第二个“G”指“glamorous(富有魅力的)”,也就是说任务驱动式教学中的任务要充满对学生的吸引力,课堂有魅力,学生心向往之,乐此不疲地享受课堂学习;第三个“G”指“gay(愉快的)”,也就是说任务驱动式教学中的任务要能够让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喜悦快乐与稳定的心理状态;第四个“G”指“gradual(渐进的)”,也就是说任务驱动式教学中的任务要具有挑战性,让学生能够逐渐获得进步。 综上所述,人的改变和课的改变,才算是真正实现了“改课”的功能,也算是真正达到了“课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