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的惩戒一直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在甲骨文中,“教”字右半边是“攴”,含有“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传统教育中也体现了惩戒的重要性。在文人笔下也有过戒尺的身影。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都德在《最后一课》里写道: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不少人在读书时都因为上课不小心睡着了,而被老师揪起来;因为自己马虎写错了一道口算题,而被老师敲了手掌心……都曾遭受过惩戒。现如今的教室里再也没有戒尺的身影了。很多老师也表示,罚站不敢站了,批评也不敢说重了,风险太大了。这种教育惩戒权所遭遇的危机,近些年来屡被提及,并愈发引起公众共鸣。 近期,曾有一则戒尺入座讲台的新闻又一次引发争议。在四川市大竹县第二小学班主任老师双手捧着一把戒尺,缓缓走进教室,全班学生见到戒尺后集体起立,自觉向这把戒尺行拱手礼。紧接着,戒尺‘入座’讲台,班主任也向这把戒尺鞠躬行礼。 对这一事件网上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表示赞同,也有人担心,戒尺进课堂最难拿捏的是尺度。戒尺在学校成了“烫手山芋”,适当的惩戒和体罚的界定方面,没有明确的细则,必要而且恰当的惩戒很可能会被认为是体罚,从而导致师生矛盾甚至家校矛盾的产生。由于戒尺的使用存在争议,现在教师只能说教,对个别学生并不能起到震慑力,最终老师、家长对于这些孩子束手无策,这些学生逐渐将学校的规矩抛掷云外。 戒尺进入课堂,戒尺其实就是象征性的一个标志,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意识到纪律是一种规则,一种规范的基础,作为学生是不能逾越的,一旦逾越,就将受到处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责任,付出代价。所以戒尺进课堂,最重要的是用尺有度,戒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