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出去走走,怎么能见到更大更美好的世界?——题记 南京之行像是一场教育盛宴,无数名人雅士聚集在此,为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所得。在这场学识甘露中,我作为最不起眼的那株小草,也尽我最大的力量吸收养分,让自己茁壮生长。以前的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和学生的相处就像是斗智斗勇,只有制服了他们,才能成就和谐班级。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学生就像是花朵,拥有了养分和呵护,他们就会开出娇艳的花朵。“对待儿童的心灵就要像对待玫瑰花上的露珠一样”这句话我早早就熟知,但未深究是哪位哲人所说,感慨于对孩子的态度,敬佩作为教育者的用心。当我再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出现在百度百科人物简介下,对成老师的语录收集。成尚荣,这个名字出现在眼帘时并没有像“陈奕迅”那么令我激动和着迷,但当这位朴实无华却气质非凡的教育家站在讲台,妙语连珠为我们讲述“语文素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被他的才华所吸引。“一个人要立起身来环顾四周,让小学语文发展有大视野”这是在《教育目的》中的一句话,也正是成老师七十七岁高龄依然站立数个小时为大家讲课的精神。这也让我想到了“心系课堂”,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播,更要关注课堂上的学生,关注课堂中的问题。有教学的大格局,才会有教育中的不断进步。这也正是成老师所言,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要看语文,要跳出语文,看生活中的文化,有语文的大格局,大视野。 在教师语文素养培训中,“三个第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动力第一。“打破鸡蛋有两种方式,依靠外力或者内力。依靠外力打破后成为了餐桌上的美食,依靠内力打破后成就了新的生命。”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当然更需要内部动力支持,就像是“好学不如乐学”一样,不断去吸收身边的知识和经验,丰富自己。在我们六年级语文组,有学识渊博的邵老师;有经验丰富的孙组长;有相知相伴的于老师;有共同奋发的贾老师;还有温文尔雅的刘老师……每一位都是我身边的榜样和动力。学习教学技巧,锻炼沟通能力,享受知遇之趣,激发内在潜能。这是我的感受,只有自己开心了,幸福感上去了,工作才会更用心。这也就是成老师说的“教育有许多目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和老师都幸福起来。”这就像是人饿了总不会去想用精神食粮填饱肚子,只有心情好了,开心了,我才会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上这门学问。这就是学生的幸福感,学生爱学习了,教师自然就幸福了。这让我忆起我的初中语文教师,江留根。他是像一位老大哥的班主任,不是整天唠叨着赶紧去学习,而是更加注意情感的变化。调换座位时我被安排到了教室的一角。从搬过去之后,我就开始闷闷不乐。江大哥叫我到办公室,得知我不开心的原因后愿意满足我一个条件,但不能是换座位。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免一天的作业。最后江大哥也答应了我的条件。我那天特别开心的上了课,学会了最难懂的化学方程式。为了证明我学会了,我最先完成了当天的化学作业。愉悦的心情让我更加想努力去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件事也影响到我和我的学生。刚接到他们,每次排位置都是我最头疼的,后来我们用平时集赞的方式争取自己的座位。想坐自己喜欢的位置,就要自己去努力,想和好朋友坐一起,就要两个人一起努力。这不仅解决了我的一大难题,而且让我们的课堂奋斗劲十足。这就是内部动力吧,爆发吧,小宇宙! 董卿说“我一直没有长大,但我一直在成长。”她主持的《诗词大会》惊艳了无数文人。只有在一直成长,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王老师上了一节与众不同的《丑石》。我也听过很多版本的《丑石》,有用神话扩散学生想象力的,有用丑刻画美的,有科普天文知识的等等。但是方言类的《丑石》还是第一次听。这节课教师和学生都很开心,并且也了解到了丑石背后的故事。小时候读书不认真,又不想被老师发现,经常用很认真的表情,用河南话读课文,总是被自己逗乐。但从来不敢在课堂上用河南话读课文。王林老师的一堂课,让学生的天性都散发出来,用自己的语言去读课文,才能更好地读懂课文。这不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最好办法吗?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工作中找到兴趣,不断成长。 王林老师的《丑石》让我重新定义了“读书”这个活动,而在孙双金老师的课堂上,我感受到了文学大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我们总是挂在嘴边,却没有真正的在语文课上体现出博大精深。而在《开天辟地》这节课的导入上,通过对“开天辟地”几个字的顺序调换,让学生打开思路,感受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课堂的气氛也变得活跃。带着求知的欲望去学习课文,定会收获满满。语文素养不仅是语文的学识,更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学会对中国文字的深究和探索,运用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兴趣,这就是我理解的语文课堂吧! 叔本华说,朴实的风格是献给天才最好的衣服。语文素养就存在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教学的艺术也蕴含在和学生的相处中,自身的素质更是需要在不断积累中凝结成精,期待在不断地成长中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