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试卷分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试卷分析

ID:319017

大小:11.6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2-2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试卷分析本次期中测试内容包括前五个单元,内容包括:确定位置、分数加、减和乘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以及可能性。试卷题目形式多样,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察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考试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能够较好的掌握,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有所欠缺,灵活解决问题能力亟待提高。一、错题分析出错比较集中的是以下几道题目1.填空题。※把一根5米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这类题目在四年级学习分数意义的时候就做过,后面的学习中也不断的出现,可每次都会有学生出错,这次也不例外。统计发现,有31个人出错,错误率真的很高。问题一:学生对这一类的问题怎么就不明白呢?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一本书有200页,第一天读了它的2/5,第二天应从第(    )页读起。这样的题目学生做错是因为考虑问题不够全面,不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经过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很多孩子能够顿悟,再经过类似题目的解答,学生不难理解掌握。关键是通过题目的解答,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解题时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不至于把数学与生活脱离开来,导致出现一些不切实际的答案(后面解决问题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装有2个红球,3个黄球,摇匀后,从箱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      )(填“一样大”或“不一样大”),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摸到黄球的可能性(    )。(填“大”或“小”)这样的问题在教学可能性时没有涉及到,统计学生的测试情况,只有14名学生做对,还有10名学生说是蒙的。我想学生之所以出错,原因有二:一是课堂学习中没有这样的问题呈现,学生解决的可能性问题都是有的可能性大、有的可能性小。二是孩子在解决问题时常常思考不够深刻,多是凭自己的感觉和印象做题。问题二:如何在教学中举一反三,设计更有启发性、思维深度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2.判断题a-4/3=b-3/5 =c-1,则a最大。          (     )这道题目出现判断错误,主要是思维定式的原因。教材第四单元学习分数乘法,出现的是这样的问题:a×4/3=b×3/5,比较a和b的大小。学生判断时利用有关倒数的知识,有的采用假设的方法,有的是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思考解决:积一定,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就小。把这种判断方法用在上面的题目中,就出现了错误的判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的解题方法不够灵活,不能针对具体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思考。有的孩子是懒于对问题进行分析,只凭自己的经验做题,经验是好的,只是用错了地方,就会导致解题错误。措施: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在课堂或者练习中设置对比性练习,把相近、易混题目放置在一起,找到题目的异同,分析解题方法的异同,在对比中感悟,领会方法。明白解决问题不能只凭经验去做,有时候一道题目改变一个词或者一个问法,就会变成新的问题,不能只用老经验去解决,要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用原有的解题策略,但不可以用一个解题方法解决不同的多个问题。这样让学生在对比中感悟,逐渐提高。3.画图题试卷上出现了三次画图:(1)先在图中用阴影表示出算式的意义,再算出结果。      3/4×1/2=(     )(2)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①文化广场在电视塔的北偏东30°方向1km处。②体育场在电视塔的西偏南40°方向2500m处。(3)解决问题的最后一道题:一只陆龟每分钟爬行5米,蜗牛爬行的速度是陆龟的1/5。蜗牛每分钟爬行多少米?(先画图分析,再解答)学生在画图题出现了不同方面的错误。一是不标准,不用工具而随手画,出现度数、长度不准确,份数不是平均分等问题。二是标准信息问题不完整,没有在图上标注所表示的信息和问题。三是个别学生根本不明白怎么用直观图表示算式的含义,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措施: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情况,反思了平时的课堂教学。平时在课堂上,对于画图或者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多是演示或者教师画图表示,让学生自己画的比较少,导致有的孩子只会做题,不知道怎么用图来表示,也懒得用图表示题目的含义。也就是说,有时候,学生感受不到画图的作用,不能体会画图给思维带来的直观和简洁,反而觉得画图成了一种负担。为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进行新的调整。当学生出现思维上的疑惑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用画一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考,特别是有关分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画图分析数量关系。设置分数乘除应用题对比性练习、易混易错点题目,让学生在画一画的过程中感受线段图的直观,对分析数量关系的作用,从而明白画图的目的:能够更清楚的表达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这样学生不仅明白画图的重要性,更在画图的过程中让思维更加严谨、灵活,也掌握了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4.解决问题出错最多的是下面两道题目:※五年级一班学生去老革命区参观,共用去4小时。其中路上用去的时间占1/5,吃午饭与休息时间占3/10,剩下的是游览时间。游览时间占几分之几?※一周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间占全天的5/8,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是一周岁儿童的3/5,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是几小时?这两道题共同之处,与前面的填空题在类型上比较接近。这类题目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分析出错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量和分率理解不清,一遇到这样的题目就会出错。也有个别孩子不做思考,见到数就凑,或加或减、或乘或除,当然这只是极个别的孩子。也有绝大一部分孩子不思考、不分析,只凭自己的感觉解题。二是好多孩子看见的数就都用上,看不到的数就不用。可能是受强视觉信息的影响,但多数的错误在于不对数据进行分析,也不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研究、检验。如第二个问题好多孩子得到的结果是3/8小时。测试后有一个孩子说:我也是这样做的,检查的时候想,小学生怎么能一天睡眠时间是3/8小时呢?这个结果一看就是错的,所以又读了读才明白了。从这个孩子的描述中,让我又多了一点思考:解答之后的检验,联系实际进行思考,真的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求人数,最后求出的是几点几个,这就有些不合理。虽然是初步判断,但这也会引起我们的再思考,对题目的再分析。问题三: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如何提高?二、分析之后的思考分析试卷过程中想到的三个问题,针对三个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综合平时的教学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有两点可先行动起来:一是在备课的精与细上下功夫。或许有的老师说,平时我也精心备课了,我把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该怎么教,设计什么样的活动,学生该怎么学,都已经准备得很细致了。真的是这样,老师们很精心备的多是教学的新授环节,这是毋庸置疑的。我这里说的精备还要有练习的精,数学课上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练习的精,一是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针对性的基本练习,这些问题要让每一个学生达到熟练、正确解决。二是要对练习的内容进行变式,目的是对学习的内容能够灵活掌握。三是要设计一道稍有思维难度或开放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思考。而且,在激发学生思考的同时,从这一道题为例,衍生出更多的与此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开放性的问题或思维强度比较大的问题上,做一些思考,做一次研究,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有老师可能会说:班里有的孩子基本的都理解不了,怎么开放,那岂不是更不会了?确实有这样的现象,不过我们不是准备了基本练习吗?这些开放性问题,对于优秀的孩子来说,是让他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进一步提高思维的品质,对于相对比较落后的孩子,他们参与到这样一个问题的探究中,或许他们根本无从下手,没有思路,或者他们的思路是错误的,但他们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有收获的。或许他的错误想法会给组内同学新的启示,或许他能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思考的快乐,或许他能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兴趣。哪怕他只是一个旁听者,或许也会在听的过程中有一点点的思维火花呈现。关键的关键,是老师要有这样的设计,要给学生这样的机会。二是课堂教学中不包办代替。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学生表达的不完整,学生不能讲清楚,这个地方比较难,学生不一定能想起来等等,上课时很多事情老师都包办代替了。比如觉得学生画不好,我们就用课件呈现、老师自己在黑板上画图,不让学生动手。比如觉得学生对概念、对方法描述不清楚,我们就一字一句的教,然后让学生一字一句的学着说。比如分析应用题的时候,我们往往是把一道解决问题设计成若干个小问题,一句一句的问学生。这样一来,问题的梯度降低了,学生的思维自然也就降低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因为思维是不连续的,所说的话自然也就是支离破碎的,而不能完整的表达分析问题的过程。因此,导致学生的思维没有逻辑性、不系统、不完整。一旦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时候,没有了老师搭的支架,就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完整的思考。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再包办代替了,该让学生说的一定要让学生说,哪怕他说的不完整。该让学生分析的一定要让学生分析,哪怕他讲得磕磕绊绊。但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越来越好,他的思维就会越来越连续、完整,表达能力也会慢慢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自然就会增强。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