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 “二检”语文试卷分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届高三 “二检”语文试卷分析

ID:320017

大小:17.32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1-1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届高三 “二检”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分析本次高三语文考试继续沿用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题题型,试卷总分150分,试卷结构、题型和赋分均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第一卷包括两道大题,十六道小题,共70分;第二卷包括两道大题,六道小题,共80分。试题总量为二十二道题。试卷整体结构和题型设计合理,试题语言表述严谨准确。试卷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新课标理念。二、学生成绩分析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试题分析:5题考查把握引用作用的能力。引用在散文中的一般性作用: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思考时,要结合着引用的一般性作用,结合着引用所在语段的具体语境分析作答。本题满分6分,得分情况为,文科平均分4.11分,理科平均分3.9分。6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抓住关键词语,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再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本题满分6分,得分情况为,文科平均分3.68分,理科平均分3.57分。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清。第5题要求“请举三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举例,直接谈引用的作用,导致失分;第6题要求是“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但部分学生脱离文本,自说自话,不联系文段。2.答题不规范。第5题90%的学生在答题时,脱离文本材料,直接在是诗歌的基础上拔高作答。第6题答题最后要联系到文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对棣花之荷的赞美和对像贾平凹一样付出艰辛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敬仰,但部分学生不涉及;机械照搬答题方法,比如有人说,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还有人说升华主题,点明主旨,卒章显志,却不结合文本作答。3.概念不清。第5题有少数学生分不清楚,哪类句子属于引用,导致举例不当,错失部分分数。4.语言概括能力不足。从学生的答案中可以看出,可以找到相关原句,但是却无法提炼得分要点,以致失分。复习建议:1.加强审题训练,明确答题方向。2.培养正确的答题思维。引导学生依次按照:先回到原文----划定答题范围----找出对应原句----筛选、提炼答案要点----整合答案----回查,这几个步骤作答。3.重视对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回答问题不能只对原文内容进行照搬。4.明确文体意识,在读懂文本方面下功夫。抓住不同文体的特点,理解文本,正确运用基本术语。(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选文围绕当下热点话题——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展开而又各有侧重:第一则突出2018年高校毕业形势严峻;第二则以柱状图表展示2015——2017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率;第三则说,为应对当下就业形势,国家与高校方面将要采取的应对措施;第四则,结合江苏就业实例,给大学生给出的就业建议。命题分为三道,两道客观选择题——一是结合材料二读懂材料所示信息,一是理解其余三则文字材料信息;一道简答题。9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文本主要观点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原文内容分析,先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然后进行概括总结,即可得出答案。本题满分6分,得分情况为,文科平均分3.6分,理科平均分3.55分。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1.审题没有理解“与哪些方面有关”,误读为当下就业问题,如就业人数剧增、就业形势复杂、就业观念保守、学历对就业的影响等,把本来唾手可得的分数“拱手相让”。2.只作答了第二问“如何解决”,把第一问的答案没有摘出来,非常可惜3.学生缺乏概括能力,能找到答题区域,但是一味摘抄,不会概括。复习建议:1.明确考查方向:选择题一定要将选项与原文逐一仔细比对,简答题神要问什么答什么。2.加强限时训练,本大题赋分9分,要求学生10到15分钟完成。3.加强作答规范化指导。(三)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试题分析:13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有:(1)“引”“才器”“待以宾友之礼”;(2)“素”“收”“下狱”。注意语意准确连贯。本题满分10分,得分情况为,文科平均分6.91分,理科平均分6.53分。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1.平时所学与考试分离,不注重知识的迁移。比如“为”、“素”、“善”、“因”等,都是课本中学过的知识,但放在没学过的文章里就不会了。2.没有踩分点意识,对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做不到对点翻译。比如第一句中的状语后置句以及“以”的用法。3.随意写字的现象严重。比如“扬州”写成“杨州”,“关押”写成“关压”、“引荐”写成“引见”,“华谭”写成“华覃”等。4.部分同学不能遵照字字对应的原则,翻译结束还有后续,如第2句翻译完后,还写到“让他后半生在牢狱度过”。复习建议: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高考文言文考在课外,知识点在课内。2.揣摩文言文翻译的踩分点,加强实战训练。3.提升通过上下文文意语境等推断不会的字词意思的能力。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分析:15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诗歌,掌握诗歌内容。然后联系题目、全诗内容、关键字词及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现实,准确把握。本诗的“盛唐气象”表现在:?凉州城人烟阜盛,繁华安定;渴望建功立业、奋发有为;对前途充满信心、豪迈乐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本题满分6分,得分情况为,文科平均分2.21分,理科平均分2.23分。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1.答题角度不全面,缺乏多方挖掘的意识。此题要从三个不同角度答题,有些学生虽然写了三点,但大都是从国家安定祥和、繁荣昌盛的层面来说,角度重复语句啰嗦。很少有学生能从“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中读出“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信心、豪迈乐观”。能从“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老看”中读懂想要建功立业、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之情的学生也寥寥无几。2.答题不规范。有概括无分析,或诗句分析与概括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例如有些学生分析架空了诗句,还有学生结合“弯弯月出挂城头”来分析国家安定祥和、繁荣昌盛,导致答案有理无据或分析牵强附会没有说服力。3.文学积淀不够,阅读诗歌的技巧缺失,读不懂诗歌。读懂是鉴赏的前提,学生看不懂诗,对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理解不准确,所以思想内容理解就不到位;不细读注释,不联系时代背景,做不到知人论世,导致情感基调把握不准确。复习建议:1.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见到陌生的诗作不要惊慌,要有信心,严格按照解读步骤去把握:第一步,读——感知内容;第二步,思——探究主题;第三步,定——确定角度;第四步,写——优化表达。以不变应万变,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建立自己的解读体系,建立自信。2.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思想情感把握要求不仅要把握准确更要全面,也就是说思想情感往往不只一个,要答足答全要点,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角度、分层次充分挖掘。3..提升学生读懂诗歌的能力。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注释,从中找到理解诗歌的隐含的信息;读懂诗歌题目,尽可能让学生多见些不同内容题材的题目,帮助理解诗歌内容情感;熟悉的诗人要学会知人论世的方法帮助阅读。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分析:16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本题中需注意“庐”“膺”“初”的书写。本次考查刘禹锡的《陋室铭》,李白的《蜀道难》,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陋室铭》和《赤壁怀古》学生作答相对较好,大多学生都能答对一到三句不等,《蜀道难》学生作答不理想。本题满分6分,得分情况为,文科平均分2.29分,理科平均分2.63分。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1.死记硬背,不理解文句意思造成错别字太多。2.对原文理解有误,出题方式略有变化,学生就不会作答。(3)小题,学生就第一句应填“小乔初嫁了”,很多学生写成“羽扇纶巾”。复习建议:1.先理解,再背诵。2.背诵力求准确,读音准确,不加字掉字。3.默写力求规范,正楷书写。4.加强审题训练,精准填写句子。(四)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分析:20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指根据身份、地位、场合、对象、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要注意谦敬词和语体色彩。本题满分5分,得分情况为,文科平均分1.51分,理科平均分1.36分。21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的能力。对联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本题根据横批和所给材料拟写三幅春联,注意要符合对联体式,且用完材料。本题满分6分,得分情况为,文科平均分1.04分,理科平均分1分。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1.20题参考答案学生填写的相近答案学生填写的错误答案“创刊”改为 “设立”创立、创设、始创建立、创办、创建、创作“鼎力”改为“着力”“全力”倾力、竭力倾心、倾情、精心、“奖掖”改为“奖励”表彰、嘉奖、鼓励奖利“独占鳌头”改为“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标新立异脱颖而出、出类拔萃、鹤立鸡群“惠赠稿件”改为“踊跃投稿”投寄稿件、寄来稿件馈赠、投赠、寄赠不注意词语的搭配,不分析词性;成语积累与运用存在问题,尤其是成语使用对象;有错别字现象出现,“鼎”字把“目”写成“日”,“ 奖励”写成“奖利”“奖历”。2.21题①不了解对联体式的特点:对仗:比如,“春”对“冬”,先“冬去”,后“春来”。“旧岁”对“新年”“几个喜”对“一层楼”。平仄:在严对的对联里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②对词义和内容不理解,词语搭配混乱,语意不通。③没有推敲横批和上下联的关系。比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中“福寿”是讲人的,而“四季常安”这个横批中也是侧重讲人的“安康”,故组成一对。复习建议:1.20题加强此类题型的专项练习,要求学生对词语搭配、成语运用、近义词辨析、谦敬辞运用等知识再加强理解和记忆,并要求规范准确书写。2.21题模仿此类题型多做练习,可以让学生搜集对联,进行内容和结构的分析。(五)作文   试题分析22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本次作文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共建攻坚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达到80%以上。中国八大方言是指汉语的八大方言,历史最为悠久的的当属吴语。材料分析:材料一共6句话,认真理解,结构如下:如何寻找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之间的平衡     ︱                          ︱                         方言在消失                 推广普通话在进行     ︱                           ︱农村人少  讲的人少         国家战略     方便交流命题方向:对于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你有怎样的感触呢?立意角度:“如何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之间求得平衡”,考生的感受要思考二者的辩证关系,就是既要考虑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的战略方针,又要顾及方言消亡带来的负面影响,切不可只顾及一方而忽略另一方。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在考查学生运用于语言写作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审美与文化积淀。材料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表达感受与思考,基本都有话可说.但要注意的是要整体把握材料,整体材料更倾向对方言的保护,因此写作中要在推广普通话的基础上尽量支持保护方言,却也不能过度夸大方言的意义作用而贬低普通话,更不能写成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比如秦腔等。在文体选择上,议论文,散文,记叙文都是不错的选择,尽量不要写成小说。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还是审题能力不足,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进行理性辩证分析。相当多的学生都大谈特谈保护方言的价值和意义,而忽略了对推广普通话意义的探讨,有的学生能谈到但也是寥寥数语,不足以体现作文的辩证思维。跑题作文较少,主要是写成了对传统文化的探讨。复习建议:1.关注新闻热点,关注时事,重视思想认知,关注传统文化,。2.审题要准,逐字逐句审读语言材料,抓住材料的中心与层次。3. 重视个人感悟,侧重理性思辨,考察语言表达。4.抓好写作基本功,表达文从字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